孫律師說法:遭遇家庭暴力該如何取證呢?

2021-01-07 瀋陽孫志成律師

1、傷情照片:

受傷後及時照,照受傷部位的同事,要照臉,以證明管理性,不要只拍攝局部受傷圖片,將受傷部位連同面部一同拍攝;

2、及時就診,包括醫療本、診斷證明、醫療報告、住院病歷等

3、報警記錄、警察筆錄、傷情鑑定報告、告誡書等

A、報警要儘量打「110」報警,而不是打派出所的電話號碼

B、要記錄出警人員的聯繫方式,方便將來調取證據

C、如果當時無法報警,事後應及時報警

D、必要時可要求警察給雙方做筆錄,依程序進行傷情鑑定,出具告誡書等

E、家庭暴力受害人不方便報警時,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

4、保證書

施暴方道歉時,要求其本人書寫,可留存備用

5、證人證言

受害人應積極尋求親友幫助,知情人將來可作為證人作證

6、錄音錄像

可事先準備,也可以在暴力發生時儘量逃往有攝像頭的公共場所

7、相關機構證明

受害人可以求助居委會、對方用人單位、婦聯、學校等機構

相關焦點

  • ...周」課程(一)//家庭暴力發生的原因是什麼?遭遇家暴如何取證…
    遭遇家暴如何取證… 2020-03-05 23: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案釋法·「典」亮家庭 | 如何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以案釋法·「典」亮家庭 | 如何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權益?本期內容■遭遇家庭暴力後如何利用法律保護自己?■遭遇家暴應如何正確取證?■當婚姻遭遇家暴等極端情況,《民法典》所設立的「離婚冷靜期」是否會成為對離婚的一種限制?■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將面臨什麼懲罰?
  • 紅船女兒呼籲: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
    公安機關接到家庭暴力報案後應當及時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關規定調查取證,協助受害人就醫、鑑定傷情,並根據家庭暴力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給予批評教育、出具告誡書、治安管理處罰。3.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除了禁止實施家暴外,人身安全保護令還可以禁止被申請人騷擾、跟蹤、接觸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責令被申請人遷出申請人住所;以及其他保護申請人人身安全的措施。
  • 家暴總在上演,該不該增設「家庭暴力罪」?
    對於「家庭」一詞的界定限定了家庭暴力的主體。2008年實施的《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審理指南》(下稱「《指南》」)第二條將家庭暴力限定在「在家庭成員之間,主要是夫妻之間」。儘管《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定執行。此處的「共同生活」,主要是指在共同生活的事實下,處於親密關係中的雙方或多方。
  • 惡意降低生活費算家庭暴力?法院判決告訴你,算!
    【導讀】:家庭暴力僅僅是毆打等身體暴力嗎?不是的!你可能不知道,惡意降低生活費也可以構成家庭暴力。近日重慶高院公布了家暴典型案例,具體什麼情況?華律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案例說法】:一對小夫妻結婚後,男方負責外出工作賺錢養家,女方負責當全職太太照顧家人。
  • 「家暴的四種形式」,面對家庭暴力該如何保護自己?
    11 月 25 日,人民日報發布了一組最新數據:全國2.7億個家庭中有#30%的已婚婦女曾遭受家暴#,這就意味著,在如今的中國裡,成千上萬你擦肩而過的家庭裡:有 8100 萬妻子,正在忍受暴力與凌虐。平均每 7.4 秒就會有一位女性受到丈夫毆打。並且有70%施暴者不僅打妻子,還打孩子。然而,家庭暴力的表現形式遠不止肢體暴力一種。
  • 20種救命技能:如何逃離家庭暴力?!
    超實用|遭遇家庭暴力,給女性群體20種超實用的救命技能#婚姻與家庭1#1.了解家庭暴力型人格。① 偶然發生型:一般由於情緒激動而動手,情緒控制力差,如果周期性發生,就轉為陰陽型。② 陰陽人型:善於偽裝,在人前是好男人(陽光),在人後對老婆大大出手(黑暗)。③ 瘋狗類型:可能對任何人施暴,喜歡攻擊任何人。
  • 【以案釋法】遭遇家庭暴力,起訴後雙方快速調解離婚
    【以案釋法】遭遇家庭暴力,起訴後雙方快速調解離婚 2021-01-13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益律師保文靜:家庭暴力不是所謂的「家務事」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規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民法典的實施,對遭受家庭暴力的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有了更強大的保障。」已從事法律援助工作16年的寧夏婦聯公益律師、寧夏婦聯權益部掛職副部長保文靜當天向中新網記者表示,家庭暴力絕不是一些人口中所謂的「家務事」。保文靜走上公益律師之路,源於一場她親眼見證的家暴。
  • 家暴防暴指南,律師析案說法
    2、保存證據——求醫,做司法鑑定對於重傷應在被打後24小時內去醫院驗傷,去司法鑑定中心作出傷情鑑定、取證;並及時求醫儘可能治療身體和精神上的傷痛。家庭暴力是一種特殊暴力,由於發生暴力的是自己的親屬,這使它具有難以預防性,隱秘性的特點,由於隱秘性又決定了它的殘暴性特點。
  • 如何取證?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四十六條所稱的"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 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後果的行為。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那麼如果遭遇精神暴力,該如何取得證據呢?
  • 婚姻家庭之痛:面對「家庭暴力」,決不能忍氣吞聲
    此消息一出,頓時沸沸揚揚,「家庭暴力」一詞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據全國婦聯的統計數據,在中國,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毆打。全國2.7億個家庭中,30%的已婚婦女曾遭受家暴。每年有15.7萬婦女自殺,其中60%婦女自殺是因為家庭暴力,這真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啊!為什么女性會成為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呢?
  • 律師支招
    「搜」法 | 遭遇家庭暴力如何取證是關鍵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在當今社會家暴時常發生據全國婦聯一項調查表明我國2.7億家庭裡約30%都存在家庭暴力究竟什麼是家庭暴力?冷暴力是否屬於家庭暴力?律師馮駿為你解答↓ ↓ ↓
  • 【反家暴法宣傳】家庭暴力零容忍,反對家暴有辦法!
    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是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係,保障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部分。 那麼問題來了沒有婚姻關係只是戀愛期間,屬不屬於家庭成員的範圍呢? 重慶市婚姻指導中心負責人李晉偉認為,相比女人遭遇家庭暴力,男人遭遇家庭暴力,可能對孩子的影響更大。因為孩子總認為父親是保護神,一旦父親的這種形象坍塌,孩子更易缺乏安全感,就會產生心理缺陷。由於面子、性格等多方原因,重慶男人面臨此問題時,也多數選擇「關上自家門,沉默」。
  • KDC知行華夏:遠離家庭暴力 共建幸福家庭
    2018年,根據不完全統計,35.7%以上的中國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問題,而90%以上的受害者為女性。2018年杭州市婦聯曾做過一個家暴的調研,結果顯示大眾對家庭暴力的認知還存在局限性,缺乏對家庭暴力前期徵兆的了解,比如:超過四成的受訪者認為「長期不理睬對方」不算家暴。
  • 遭遇家暴該怎麼辦
    (近年來被屢次家暴致死的刑事案件也不在少數,比如前段時間的」拉姆案「)本文來討論兩個問題:1、遭遇家暴怎麼辦?如何通過正確的法律途徑保護自己?2、法律作為事後救濟途徑,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措施抵制家暴?而實踐中,遭遇家暴的報案和訴訟,卻經常會被當作一般家庭糾紛處理,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暴取證難,很多被家暴者拿不出實質性證據;觀念意識,被家暴後最終選擇息事寧人;所以相應的,【被家暴後如何第一時間固定證據】,以及接下來【如何進行自我人身安全保護】,是面對家暴時需要考慮的兩個重要問題。
  • 面對家庭暴力,該怎麼辦呢?
    家庭暴力,既是一個相對嚴重的家庭問題,也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面對家庭暴力,我們很多人都顯得力不從心,除了恐慌,似乎沒有一個根本的解決辦法。那麼,面對家庭暴力的時候,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首先,還是要了解實施家庭暴力的原因。一、三觀不正、性格扭曲。這種人的人格嚴重變形,用正常人思維去理解他,那是不可能的。
  • 孩子遭遇家庭暴力怎麼辦
    孩子遭遇家庭暴力怎麼辦 劉芳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1-17    [列印] [關閉]     「孩子受到家庭暴力後,很多時候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會產生恐懼心理    追尋家庭暴力的源頭,其成因是家庭成員負面情緒過多、攻擊性情緒增長,出於釋放能量的一種需要而產生的暴力行為。這樣的情緒如果轉化得當,成為正面的能量,就會是利他的、有建設性的,如果釋放轉化不當,就會成為暴力,有毀滅性的能量。    從心理健康角度講,這樣的行為是可以預防的。主要是提高家長的個人素質。
  • 家庭暴力,被跟蹤和騷擾,這個方法管用,修軍律師談最新法律規定
    還記得有一部很火的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嗎,外表溫和的男主角,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長期對作為配偶的女主角實施家庭暴力。那麼,面對家庭暴力,受害一方怎麼辦呢?要麼忍受,要麼躲避,要麼就是報警。但是,效果都是無一例外的不好。
  • 近半女性選擇忍受家庭暴力 年少夫妻更易發生
    家庭暴力是一個全球性的社會現象,今年天津市婦聯繫統前三個季度的接待總量為5694件,婚姻家庭類問題3468件,佔接待總量的60.91%;其中家庭暴力602件,佔婚姻家庭類總量的17.36%。受害者的年齡層次多集中在25歲至50歲之間,家庭暴力正在向低齡化發展。另外,由於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44.3%的女性遭遇家暴時選擇默默忍受,導致家庭暴力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