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典」亮家庭 | 如何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2021-01-07 澎湃新聞
以案釋法·「典」亮家庭 | 如何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2021-01-04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婚姻家庭制度是規範夫妻關係和家庭關係的基本準則。《民法典》第五編「婚姻家庭」以現行婚姻法、收養法為基礎,在堅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結合社會發展需要,修改完善了部分條款,並增加了新的規定。為了方便廣大婦女姐妹學習《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更好地學法守法用法,安徽徽姑娘推出【以案釋法·「典」亮家庭】系列宣傳,通過熱點案例解讀法律條文。

婚姻家庭中的「煩心事」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民法典怎麼解答

第二期

如何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本期內容

■遭遇家庭暴力後如何利用法律保護自己?

■遭遇家暴應如何正確取證?

■當婚姻遭遇家暴等極端情況,《民法典》所設立的「離婚冷靜期」是否會成為對離婚的一種限制?

■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將面臨什麼懲罰?

解答這些問題之前

讓我們先來看看典型案例

↓↓↓

案情回顧

被扇耳光、推倒、扯頭髮、拖行……一年前,女子小燕在自己的服裝店內,受到了當時還是自己丈夫的竇某的毆打,並最終以從二樓跳下的方式結束了這段家暴。小燕從服裝店二層跳下後,被緊急送往醫院。經診斷,她的身體有多處骨折與損傷,此後她開始了漫長而痛苦的恢復治療,同樣讓她備受折磨的,還有她和竇某的離婚官司。

小燕說自己在婚後遭遇了三次比較嚴重的家暴,但法院除了對最後一次家暴行為,也就是小燕提交了視頻證據和傷情鑑定的那一次作出認定,對另外兩次家暴並未認定。法官表示,在審理涉及家暴的案件中,由於家暴的隱蔽性等原因,證據的認定一直屬於難點。

律師解答

問:遭遇家庭暴力後如何利用法律保護自己?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當遇到家庭暴力時,受害人應當立刻報警,尋求公安機關的及時幹預暴力和人身保護,積極治療,拍照取證,由公安機關對施暴人進行訓誡,令其出具具結悔過書,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受害人依法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

問:遭遇家暴應如何正確取證?

遭受到家暴時,受害人要立即對施暴者施暴行為予以錄音錄像取證,最好使用手機錄音並啟用雲同步的功能,防止被刪除的情況出現;在來不及拿手機錄音的情況下,建議迅速往有監控的地方跑。

發生家暴時儘量跟他人求救,尋求他人的幫助;要立即撥打110報警,在報警求助中明確向民警陳述受害地址現狀等,在警察到達現場處理時,積極協助警察做詢問筆錄,將家暴的詳細經過包括何人在何時何地如何實施家暴的經過說清楚,堅決要求對施暴者予以懲處,不能心軟原諒,必須讓施暴者對其施暴行為付出代價,才會遏制下一次施暴行為。

同時,由出警單位對自己驗傷並做傷情鑑定;最後一定要積極對傷情進行醫治,必要時需住院治療,就醫時,要陳述清楚受傷的原因,要保留好醫療發票、病歷、檢查記錄、傷情診斷證明等書面資料。

問:當婚姻遭遇家暴等極端情況,《民法典》所設立的「離婚冷靜期」是否會成為對離婚的一種限制?

冷靜期不會成為對離婚的一種限制,「三十日冷靜期」僅適用到民政部門申請的協議離婚,並不適用於訴訟離婚。同時,即使在民政部門設定的冷靜期內,受害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也就是說,無論協議離婚還是訴訟離婚,一旦出現家暴行為,都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及時維護自己的人身權利,不會因冷靜期而受限。如果訴訟離婚中,因為出軌、家暴、賭博、吸毒等違法行為導致婚姻破裂,法院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

增加離婚冷靜期制度主要是針對輕率離婚的現象,可以給輕率離婚的夫妻一個挽回婚姻或者反悔的機會,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離婚冷靜期」的規定,只是名稱有所不同,比如,英國叫離婚反省期、法國叫離婚考慮期等。我國民法典的出臺並沒有限制離婚自由,只不過是在程序上讓協議離婚的時間延遲了一些,讓雙方有了更加深思熟慮、認真審視婚姻的機會,離婚的門檻並沒有提升。

問:家庭暴力的施暴者會面臨什麼懲罰?

施暴者將會受到行政責任(進行訓誡、罰款、行政拘留)、民事責任(損害賠償責任、喪失繼承權),甚至於構成犯罪,會受到刑事追究。

本期律師

曹冬梅

安徽省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安徽省律協婚姻家庭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安徽永承律師事務所主任、婚姻家庭法專業律師。從事婚姻家事案件的處理28年,處理婚姻家庭案件3000餘件,調解婚姻家事糾紛500餘件,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

來源:安徽徽姑娘

原標題:《以案釋法·「典」亮家庭 | 如何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亮「典」案例,「典」亮生活 | 因家庭暴力致離婚,無過錯方在財產...
    亮「典」案例,「典」亮生活 | 因家庭暴力致離婚,無過錯方在財產分割過程中受照顧,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的第二十次集體學習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本公眾號特推出「亮『典』案例,『典』亮生活」專欄,通過發布相關典型案例以案釋法,突出民法典亮點規定和創新之處,藉以系統學習民法典相關制度,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推進民法典正確貫徹實施。
  • 以案釋法|對防治家庭暴力的法定幹預職責的思考
    案情簡介 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間,被告人楊某智因家庭瑣事,多次用拳腳對妻子賀某實施家庭暴力,南澗縣公安局擁翠派出所對其進行過訓誡。
  • 破除家庭暴力 需消除陳舊觀念
    顯然,制止、懲治和預防家庭暴力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是一個長遠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立足現實,放眼未來,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從立法到執行、從法律到道德、從社會到家庭,多角度、全方位地關注這一社會問題。新的《民法典》,對進一步規範家庭成員的責任提出了更加合理的要求,也更加明確地提出了向處在家庭暴力下的人們提供人身保護的規定。
  • 【以案釋法】遭遇家庭暴力,起訴後雙方快速調解離婚
    【以案釋法】遭遇家庭暴力,起訴後雙方快速調解離婚 2021-01-13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石法公開課 | 人身安全保護令,向家庭暴力說不!
    石法公開課 | 人身安全保護令,向家庭暴力說不!家暴只是家務事兒嗎?精神暴力也是家庭暴力嗎?遭遇家暴,注意留存證據!認定家庭暴力的事實,除了需要當事人證明自身遭受到暴力的侵害之外,最重要的是證明侵權事實的發生,家庭暴力受害人應及時尋求公安機關的救助途徑,通過詢問筆錄和報警記錄等行為收集受到家庭暴力的證據,為家庭暴力事實認定提交有力的證據。
  •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原創微視頻丨對家庭暴力堅決說「不」
    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中國首次以「家事」立國法,明確「反家庭暴力是國家、社會和每個家庭的共同責任」,標誌著家暴屬於「家務事」的時代正式終結。新法落地後,家暴受害人應該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維權?有關部門又應該如何有效執行法律條款。
  • 家庭暴力如何認定?施暴者又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安鳳德通報,2016年至2017年兩年間,北京市法院對受理的離婚案件作出一審判決書共17463份,其中當事人反映有家庭暴力情節的有1867份,佔比近11%。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安鳳德:「兩年來,共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145份,對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起到重要作用。」
  • 關於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見(20080731)
    為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保護公民特別是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建立平等和睦的家庭關係,維護家庭和社會穩定,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有關法律,制定本意見。
  • 向陽花原創|婦女權益保障系列之家庭暴力
    家暴的新聞時有耳聞,為了保護更多受到傷害的婦女、兒童,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主要是為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係,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定而制定。全文共六章,38條,對家庭暴力的範疇、預防、處置、人身安全保護令、法律責任作出規定。
  • 我省立法對家庭暴力說「不」
    本報訊(記者魏巍)1月15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山西省家庭暴力預防和處置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受害人遭遇家暴,可通過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臨時庇護等多途徑尋求救濟。《辦法》將於3月1日起實施。
  • 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向家庭暴力說不
    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行為,不僅直接危害受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導致家庭破裂、未成年人生活無著,而且極易引發惡性刑事案件,危害社會安全和穩定。我國《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1日開始施行,表明了國家禁止任何形式家庭暴力的鮮明態度,人身安全保護令是這部法律創設的重要制度,也是這部法律的核心內容。
  • 微普法|新規施行,向家庭暴力說不!
    這標誌著陝西省反家庭暴力工作又向前邁出一步,對於推進全省反家庭暴力工作,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意義重大。11月30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辦法》的出臺背景、制定過程、主要亮點進行情況介紹。省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楊樂指出,長期以來,陝西省各級婦聯組織旗幟鮮明地反對家庭暴力,從源頭參與立法、建立多部門合作機制、加大宣傳教育、提供個案救助和法律援助等方面,積極開展反家暴工作,切實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 最高法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向家庭暴力說不
    陳某為家暴受害者如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作出了好的示範,她具有很強的法律、證據意識,在家庭暴力發生後及時報警、治療傷情,保證自身人身安全,保存各種能夠證明施暴行為和傷害後果的證據並完整地提供給法庭,使得辦案法官能夠快速、順利地在申請當日作出了民事裁定,及時維護了自己的權益。
  • 山西:預防和處置家庭暴力將有法可依
    1月15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山西省家庭暴力預防和處置辦法》,將於2021年3月1日起實施。「辦法明確本辦法施行後,2003年9月27日山西省第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的《山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決定》同時廢止。」
  • 山西立法對家庭暴力說「不」:規定首接負責制
    新通過的《辦法》是民生和社會治理領域「小切口」立法的又一次有益嘗試,《辦法》的起草、修改、審議等各個環節都始終把最大限度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和弱勢群體的利益放在首位,通過細化、補充預防和處置家庭暴力的工作機制、制度措施,力求打通反家庭暴力法落地實施的「最後一公裡」,《辦法》重點突出、措施可行,條理清晰、表述精練。
  • ...周」課程(一)//家庭暴力發生的原因是什麼?遭遇家暴如何取證…
    如果遇到家庭暴力應當如何保護自己跟著下面的專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蘇丹王小萍 王小萍,現任北京市盈科(南昌)律師事務所律師,高級合伙人,盈科全國女工委副主任,婚姻家事與財富傳承法律事務部主任。律師教你遭遇家暴如何取證對於家庭暴力,我國在民法、行政法、刑法都有有關法律條文進行規制。對於嚴重的家庭暴力,如果日後需要訴諸訴訟手段對施暴人進行懲戒,受害人應當在遭受家暴後注意證據的收集。
  • 《山西省家庭暴力預防和處置辦法》3月起正式施行
    為了預防和處置家庭暴力,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係,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省人大常委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
  • 3月1日起,《山西省家庭暴力預防和處置辦法》正式施行
    為了預防和處置家庭暴力,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係,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省人大常委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了《山西省家庭暴力預防和處置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 「叫停」家庭暴力有幾種方式?報警之後又會怎麼處理?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定執行。家庭暴力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或多或少都存在,但是真正敢於直面家暴,敢於維護自身權益的人卻少之又少。
  • 以案釋法丨婚約財產起糾紛 法院判決止紛爭
    以案釋法丨婚約財產起糾紛 法院判決止紛爭 2021-01-16 2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