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家庭暴力 需消除陳舊觀念

2021-01-15 瀟湘晨報

■法眼觀潮牧 野

婚姻家庭矛盾中,家庭暴力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有人認為,家庭暴力就是簡單的夫妻間的拳打腳踢,不能上綱上線。此外,受「家醜不可外揚」等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少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習慣於逆來順受、委曲求全。顯然,制止、懲治和預防家庭暴力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是一個長遠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立足現實,放眼未來,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從立法到執行、從法律到道德、從社會到家庭,多角度、全方位地關注這一社會問題。

新的《民法典》,對進一步規範家庭成員的責任提出了更加合理的要求,也更加明確地提出了向處在家庭暴力下的人們提供人身保護的規定。

現實生活發生的大量事實證明,向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提供保護,其中一項有力的措施是法律援助,這實際上是向弱勢群體提供救援和幫助的一項政府措施。在不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按照法律要求,對如何加強這項工作作了有益的探索,如鼓勵和建立救助受暴受虐者的非政府機構,為受害人提供相應的法律諮詢、醫療救治、心理疏導等服務。此外,公安等政府部門還加強了合作,關注並及時處理家庭中的暴力,對家庭暴力予以實質性的幹預。此外,婦聯等群眾組織,也不斷加強反家庭暴力的宣傳,提高全體公民的道德水準,喚起弱勢群體,特別是廣大婦女自身的覺醒,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維護合法權益的能力。

除了做好正面引導和宣傳工作,針對不少人對家庭暴力持「清官難斷家務事」等陳舊觀念、一些受害人面對暴力一味委屈忍受的消極態度,還要根據《民法典》等法律,進行強有力的理論反擊,消除命中注定、夫劫難逃等錯誤認知,鼓勵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以《民法典》等為武器,理直氣壯地維護自身權益。

【來源:寧波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光明時評:消除家庭暴力,從這一刻開始
    家,這個本該最溫馨的詞語,卻與殘酷的暴力聯繫在一起,成為危害深重的社會惡疾。在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再次談起這個話題,令人心情沉重。但是,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認真地談一談家庭暴力,也是剷除家暴之路上的小小努力。
  • 國際反家暴日談消除家庭暴力
    家,這個本該代表溫馨的詞語,卻後綴上暴力,從而用來描述危害深重的社會惡疾。這不僅是詞語的無奈,更反映了生活在家暴中的人的不幸。在國際反家庭暴力日,人們再次談起這個話題,心情是沉重的。但是,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2020年,發生了不少起家庭暴力事件。
  • 紅船女兒呼籲: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
    紅船女兒呼籲: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今年11月25日是第21個「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2016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對家暴的範疇、預防、處置、人身安全保護令和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規定,這意味著中國的反家暴之路正式法治化。現實生活中遇到了家庭暴力該怎麼辦?
  •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原創微視頻丨對家庭暴力堅決說「不」
    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伊寧縣婦聯與伊寧縣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公益法律宣傳,詳細解讀關於家暴的那些事。第十一條 綜治中心(網格化服務中心)應當將反家庭暴力工作納入信息管理平臺;建立網格化家庭暴力重點監控機制,排查確定重點防範對象,開展反家庭暴力法治宣傳教育,化解家庭糾紛,預防家庭暴力的發生。
  • 家庭暴力的發生與識別
    近幾年由於相關新聞報導和影視作品的不斷增多,讓家庭暴力這個隱秘的話題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提到家庭暴力,《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馮遠徵所飾演的安嘉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個外表溫文爾雅的男人在家裡卻是一個施暴者。每年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婦女暴力日,在此,我們需要認識到家庭暴力,儘早地識別出有暴力傾向的伴侶,並學會及時應對、勇敢反抗、保護自己。
  • 家庭暴力,絕不只是家務事
    在去年的「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知名仿妝博主宇芽在微博上控訴了前男友在過去半年裡對她連續施暴的過程,與此同時,多地曝出惡性親密和家庭暴力案件,這成為2019年影響社會發展的十大女性新聞事件之一。此外,還有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發人深思:有22.9%的女性曾遭受家暴,也就是說,每5個人中就有1人遭受過家暴;家暴致死,佔女性他殺原因的40%以上……家暴如此普遍而猖獗,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家庭暴力很長時間以來被視為家庭內部矛盾、家務事、兩口子的事,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所以兩性矛盾長久以來主要依靠家庭內部去解決。但是這種「解決」,往往是一種暴力的循環和加深。
  • 【反家暴法宣傳】家庭暴力零容忍,反對家暴有辦法!
    【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暴力侵害婦女是一個普遍性問題。全世界每三個女性中就有一人在其一生中遭受過毆打、被迫進行性行為,或遭到其他方式的虐待,而施虐者往往是其所熟悉的人。聯合國設立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國際日,旨在提高公眾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 記者手記:新鮮的血 陳舊的傷——三問美國槍枝暴力
    新華社華盛頓8月7日電記者手記:新鮮的血 陳舊的傷——三問美國槍枝暴力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劉陽 孫丁不到10天時間,美國境內發生三起導致嚴重人員傷亡的槍擊事件:——7月28日,加利福尼亞州吉爾羅伊,除槍手外,3人死亡,15人受傷。
  • 民法典:家庭暴力認定困難的問題
    兩個規定均強調了,對家庭暴力的受害方給予法律上的保護。但司法實踐中,家庭暴力行為存在認定困難的現象。那麼如何 破解這一難題。以下幾點入手。一、明確家庭暴力的概念及處理規定2016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 女性打破沉默,平均要經歷35次家庭暴力 | 世界消除對婦女暴力日
    「蝴蝶姐妹」遇難的11月25日,在1981年被拉美女權主義者定為「反暴力日」;1999年,被聯合國正式確立為「世界消除對婦女暴力日」(International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這裡的「暴力」泛指一切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包括親密伴侶的暴力、性暴力、性騷擾、人口販賣、童婚和切割女性生殖器。
  • 家庭暴力的現象如何避免?
    婚姻登記部門作為主持家庭締結的法定部門,應該嚴格依據婚姻登記程序和婚姻登記辦法辦理婚姻登記,監督和防止以閃婚及騙婚為手段謀取私利的婚姻締結。社區應設置家庭糾紛調解小組,對暴力家庭有較深的了解,主動上門規勸和好。這種由調解小組作為理性的中間人的調解方式,有利於積極引導夫妻雙方或家庭成員消除誤解,重歸於好。這樣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做到家務不出組,集體組織就能解決。
  • 當你無法改變生活的時候,就要學會改變自己 勇於摒棄陳舊觀念
    2.勇於摒棄陳舊觀念思路是需要常變常新的。陳舊的觀念,死板的思維會像緊箍咒一樣束縛著思路,使之變得狹窄、封閉,由此考慮問題,就會因循守舊,把前方的道路堵死。因此保持思路的開放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女人,要想在交流中使自己脫穎而出,就需要掌握「曲徑通幽」、委婉含蓄的說話藝術,才能避免險灘暗礁,一帆風順。
  • 家庭暴力,「110」一定會管
    有了即將出臺的《杭州市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條例》,「張文華」們以後可以不用走這種極端線路,直接找到各部門訴冤,請求保護。昨天,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召開,聽取和審議《杭州市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  《條例》對家庭暴力作了界定  據杭州市婦聯統計,家庭暴力一直是近年來投訴的重要內容。
  • 別討厭父母觀念陳舊,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變成父母
    我們總覺得父母陳舊、古板、迂腐,不理解我們的想法,不懂年輕人的生活,其實不然,他們也年輕過,只不過此時的他們是在用中年的眼光和思維審視我們,他們所表達的更像是如果我是你,我就不會這麼做,我會那麼做。他們用自己總結的人生閱歷告訴我們他們所知道的最好的選擇和道路,你當然不必全然按他們所說去做,當然你肯定也不樂意。
  • 相比有兒子,為何有女兒的家庭離婚率更高?原因有三,現實又無奈
    但是調查顯示,頭胎是女孩的家庭基本上都會選擇二胎,而頭胎是男孩的家庭選擇二胎的數量較少。除此之外,就我們現實生活中來看,因為沒有兒子離婚的家庭有很多,可是因為沒有女兒離婚的家庭卻屈指可數,這意味著重男輕女的思想仍然存在。
  • 近半女性選擇忍受家庭暴力 年少夫妻更易發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26日 03:52 來源:     城市快報消息:25日是「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家庭暴力是一個全球性的社會現象,今年天津市婦聯繫統前三個季度的接待總量為5694件,婚姻家庭類問題3468件,佔接待總量的60.91%;其中家庭暴力602件,佔婚姻家庭類總量的17.36%。受害者的年齡層次多集中在25歲至50歲之間,家庭暴力正在向低齡化發展。另外,由於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44.3%的女性遭遇家暴時選擇默默忍受,導致家庭暴力愈演愈烈。
  • 厚植反家庭暴力的法治土壤
    反家庭暴力是全社會的共識,也是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係的前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禁止家庭暴力」規定為婚姻家庭編的重要內容,再次向全社會表明:家庭暴力侵犯家庭成員的人權,是危害社會、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違法行為。
  • 世界消除對婦女暴力日|人類行為為何「男女有別」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11月25日,是「世界消除對婦女暴力日我國約24.7%的女性遭受過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而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後才選擇報警。世界消除對婦女暴力日(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男女雙方究竟是怎樣的差異和分歧需要訴諸暴力?其實,如果拋出社會因素,男人與女人的確存在很大差異,在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都有明顯不同。
  • 向陽花原創|婦女權益保障系列之家庭暴力
    家暴的新聞時有耳聞,為了保護更多受到傷害的婦女、兒童,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主要是為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係,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定而制定。全文共六章,38條,對家庭暴力的範疇、預防、處置、人身安全保護令、法律責任作出規定。
  • 家庭教育不得有任何形式家庭暴力!
    ,語言暴力、精神暴力,都算在家庭暴力模式之中。經常發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司法行政機關、宣傳部門以及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去和家長開展法律知識宣傳,讓家長明白對兒童施暴的後果和所要承擔的責任,減少和避免家庭暴力的發生,給孩子一個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4、多機構合作,形成社會支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