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不靠子女的情況下,需要多少存款,才能實現「養老自由」

2020-08-27 歡孝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處於「單身」的一個狀態,在之前的年代,二十歲左右都已經結婚生子了。可是如今的社會,有很多快三十的人選擇不結婚,當今的人不似以往的年代,把結婚生子看得如此之重,結婚,好像是他們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情。

跟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也更是更加的進步了,很多人都帶有不結婚的思想,更有結婚的都想做「丁克」家庭。在那個年代,如果你不結婚、不生子,你就會成為每個人口中的閒話,被人指指點點。相對於現在,這些問題已經是個常態了。所以近幾年來,出生率也在直線下降。

這兩年不結婚和生子的也多,但是出生率緩慢,導致我們也逐漸進入了「老齡化」的時期。所以退休人員也已經接近1億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物價上漲、房價上漲,工資不變的狀態下,當代年輕人從自己吃飽全家不餓轉變成為了現在的房貸、車貸、已經養家餬口的重擔上。

我們在面對這些壓力時,心疼我們的是自己的父母,所以他們會儘自己所能的幫助我們,但是他們這些幫助的源頭來自哪裡呢?其實這些都來自他們的養老金,這些將會是他們最大的保障。

我們都知道的是,社保隨著時間的增長,其中的數額也會增長,這對我們來說是也是一種福利,特別是在退休之後,可以根據養老金繳納的情況領取相對應的養老金,所以 ,養老金的數額有多少直接關乎到我們退休之後的生活質量。

其實我們一直都在說「養兒防老」的這個問題,但是隨著壓力的增大,現在年輕人都已經是自顧不暇了,但是他們也會想讓自己的父母過得好一些,由於能力的問題,也只好是將就,所以在這時候,很多老人就會拿出自己僅有的養老金為自己的孩子分擔一些壓力。

這樣看來,其實每個月也不會剩下多少錢了,很多老人只要覺得自己沒錢了就像沒了「安全感」一樣,但為了自己的孩子,也想不了那麼多,所以,老人到底需要存多少錢才能有「安全感」呢?怎麼才能夠覺得可以「放心養老」呢?

我們每一個地區需要花費的生活費用是不同的,在那些一二線的城市,所需要花銷肯定是比三四線城市來得多,但是老人平時的開銷不用管理之外,兩三千的成本足夠自己使用了,在農村的話,每個月可能就一兩千的生活費,有時候還可以存下來不少錢。

如果我們每月用3000元,一年的話我們就可以存3.6萬,然後按10年計算的話,大約需要存36萬左右。按照這樣子算的話,我們剩下來的錢就可以相對有保障了,也不至於在臨時需要費用的時候無從下手。

很多時候,我們寧願自己吃更多的苦,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子女受到這些的壓力,都希望自己能盡最大的努力幫到他們,讓們的壓力減小一些,這其實很正常,父母都這樣,替子女考慮的比較多。


相關焦點

  • 多少存款才能實現「養老自由」?專家表示:起碼達到這個數
    其中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嚴重,也讓百姓們更加重視退休以後的生活。我國法定退休年齡男性60歲,女性50到55歲,差不多到這個年紀就要開始準備養老生活。說到養老,我國大部分老人的生活中,除了子女盡孝心之外,主要還是依靠自己的存款和養老金等進行日常開銷。過去子女們供養老人的情況較多,不僅是子女數量多,而且經濟壓力也沒那麼大。
  • 有多少存款才能實現「養老自由」?專家:起碼達到「這個數」
    但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當我們到了60歲,有多少存款才算合適呢?或許90後一代現在還覺得為時過早。但如果我們仔細想想,年齡最大的90後,都已經"奔三"了,也就是說再過30年就60歲了……如果是這樣,你還認為60離我們很遠嗎?試想,現在已經30歲的90後,應該有自己的房子,而且買房貸款至少30年,直到所有貸款還清,都沒有時間放鬆,而同時發現自己已經老了,到了該退休的時候。
  • 車釐子自由都不算啥,你知道多少錢才能實現養老自由嗎?
    一個人穿著高檔的服裝、帶著昂貴的配飾、拎著價格不菲的包包不重要,在城市裡過的好不好、銀行卡裡有沒有存款也不重要,能不能肆意地購買80元一斤的車釐子,才是最重要是的事。雖然,硬性地把吃不吃得起車釐子算在「女性財務自由15個階段的分界點」,其實質也不過是在販賣焦慮、販賣奢侈的消費觀。但最近一則新聞,卻是值得人們注意:有數據顯示,總和生育率已跌破1.5的警戒線。
  • 夫妻兩人退休金共6485元,還有8萬存款和兩套房,夠養老嗎?
    在現在這個社會中,年輕人要為了買房而奔波,而已經買了房的人,每個月的收入有一大半都要用於償還貸款,剩下的其實並不多,而且還要照顧妻兒,要知道現在一個家庭的開支並不算低,特別子女教育的費用都很高,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年輕人其實都無法再有多餘的錢去贍養父母,可以說不是不贍養,而是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也許如果是這樣還好點,最怕的就是遇到沒有這個「心」的子女。
  • 我存款五十萬,每月退休金五千,老伴去世後三個子女爭著給我養老
    我存款五十萬,每月退休金五千,老伴去世後三個子女爭著給我養老常說父愛和母愛是偉大的,這兩種愛會伴隨著子女一生。絕大多數父母辛苦奮鬥一生,為讓子女過上安逸的生活。那麼當父母老去了,有多少子女能盡的孝順父母,給他們一個安詳的晚年?我今年72歲了,退休多年,每月退休金5000,老伴去世有一年了。
  • 養老要靠誰,靠社保?靠子女?靠救濟?還是靠自己?
    養老要靠誰,靠社保?靠子女?靠救濟?還是靠自己?養老要靠誰,靠社保?靠子女?靠救濟?還是靠自己?,靠著富足的收益金,退休以後,實現了全球遊山玩水的生活,活多久,就領多久,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孝順長輩的案例),子女也有自己的生活,他們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放棄,也有自己的子女需要養育,整天伺候在病床前,也不太現實。
  • 夫妻兩人每月退休金共6150元,還有一套房和20萬存款,夠養老嗎?
    對於養老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有的人覺得「養兒防老」,自己的養老生活是依靠子女的;有的人覺得可以依靠自己養老,無需拖累子女,所以早早就存下了一筆錢;有的人覺得自己有退休金,依靠退休金就可以養老,但整體來說,想要過上好的養老生活,那都和錢離不開關係,畢竟在這個社會中,沒有錢何談生活,估計連生存都困難了。
  • 我不靠子女養老,不把存款給他們,我錯在哪裡了
    夠維持自己的生活,夠安度自己的晚年,不給子女兒孫增添麻煩,已經是一種莫大的負責任了,兒女們也不應該對此有過多的企圖與貪圖。一位母親的不解:我不靠子女養老,不把存款給他們,我錯在哪裡了?看過之後不知大家會怎麼想,歡迎留言。
  • 75歲老人醒悟:養老靠的不是子女和存款,真正靠譜的是這兩樣
    老大兒子是幾年才能回來一次,老二兒子也是一年回不來幾次,女兒雖然守著,可相距也要一個小時的路程,而且她也有一大堆的家庭瑣事要處理,公婆還跟著一起居住,對於宋阿姨的陪伴還是很少的。宋阿姨倆口子都是單位裡的高工職位退休,所以經過這些年的漲幅,退休金已經比年輕人的工資還要高。兩個兒子雖說不經常回來,可捨得為老人花錢,不僅給錢,還經常寄一些高檔的保健營養品回來。
  • 退休的徐姐實現了,在家看孫子和養老的願望:卻活成了「月光族」
    六零後七零後的女人,大多數都很辛苦,在那個困難的年代裡,早早的參加工作,自己帶孩子,節衣縮食的半輩子過去,終於熬到了退休,心想著我可以,過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徐姐就是這樣的女人,到了50就退休了,實現了她在家,看孫子和養老的願望,感覺真的太美好,每天都是自己的時間,不用再朝九晚五的忙著去工作。可生活就是這樣,想的往往比較美好,現實有時候比較殘忍。
  • 一個人有多少存款才能財務自由?又如何實現財務自由?滿滿乾貨
    每個人都想擁有財務自由,因此,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合理的戰略,並長期堅持下去。統計數據顯示,婚姻中的絕大多數衝突都與金錢有關。這是每個人的現實。金錢和幸福從來不是對立的。一、什麼叫做財務自由,又需要多少錢財務自由是指一個人不必為了支付帳單而努力工作。
  • 為什麼老年人不願告訴子女存款數?過來人的建議,養老還是靠自己
    在某平臺上,看到一個年輕人問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有的老年人不願意告訴子女存款數?就算是獨生子女的父母也這樣,他們在怕什麼?養老新觀念,靠兒靠女不如靠自己,有太多的事實告訴我們 養老還是要靠自己才行。這就是為什麼老年人不會告訴子女有多少存款的原因,不用問了,老人告不告訴兒女,兒女就不要強逼了。那是父母的養老錢,年輕人就不要惦記了。
  • 攢夠多少資產才能實現財富自由?教你三個好方法
    實現財務自由是很多人的夢想,有的人窮其一生為之奮鬥,有的人則含著金鑰匙,生下來就被動的財務自由了。那麼作為普通人,我們怎樣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呢?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叫財務自由。財務自由是指在資產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每年通過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大於生活所需,這種情況下,你無需再工作,即可以安度餘生,通俗地講就是「不差錢」了。攢多少資產才能夠財務自由?
  • 什麼是財富自由?要怎樣才能實現財富自由?
    有網友提問——「什麼是財富自由?要怎樣才能實現財富自由?」,什麼是財富自由,財富自由包括三個方面:物質上、精神上以及隱形財富自由。首先從這三個方面解釋一下對財富自由的理解。一、 什麼是財富自由1、 物質上的財富自由就是指有一定的資金儲備,不被金錢物質所困擾,能夠滿足自己的生活開銷,能夠不工作也有足夠的資金滿足自己的花銷,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在不工作的情況下,也會被動地增加收入,增加收入的錢可以夠我們維持基本的生活,這樣才可以稱之為財務自由。
  • 66歲退休女人的哭訴:兒子結婚後,我養老只能靠自己
    兒子結婚後,養老卻只能靠自己兒子的婚禮沒有請太多人,大多都是兒子兒媳的朋友和同事,加上鄧大媽和親家認識的人,才勉強塞滿一個宴會場。兒子有點不高興:「媽,請的人少是有原因的。人來少點,我們花的錢就少一些,你倒好,自己請了這麼多人,我們又要多花錢。」鄧大媽覺得很尷尬,她只想著人多熱鬧,沒想到兒子考慮的是花銷問題。兒子結婚後花錢的地方還多,工作、兒媳坐月子、養孩子都需要花錢,怎麼能在婚禮上花太多呢?
  • 存款有10萬的退休老人,子女的孝順是真心的嗎?3位老人說出實話
    然而如果想幸福快樂的度過晚年,也是需要前提條件的。首先是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條件,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身體不受約束,也不必在晚年時期遭受病痛帶來的痛苦。其次就是經濟條件,很多人會說人老了還那麼在意身外之物做什麼。其實並非如此,如果想要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充足的經濟基礎恰恰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
  • 養老靠子女好,還是靠自己年輕時就早做好養老規劃好,哪個更靠譜
    我個人是比較認同養老還是靠自己年輕時就早做養老規劃更好,首先人到了老年,身體各項機能退化了,身體沒有年輕時那麼健康,行動也遲緩了,腦子反應也慢了,有的老年人連生活自理能力都喪失了。這個自然老化的過程,讓人難過,卻也無法逆轉,每一個人都會面對老去這一自然過程。
  • 存款10萬的退休老人,子女的孝順是真心的嗎?3位老人說出實話
    首先是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條件,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身體不受約束,也不必在晚年時期遭受病痛帶來的痛苦偶爾和閨蜜聊到這類問題,閨蜜都會一副看破紅塵的模樣,說自己趁著年輕要多存一些錢,等老了也不依賴子女,而是揣著錢帶著老伴一起出去旅遊。這樣的想法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卻發生很多因為老人的退休存款而發生的家庭矛盾。這樣的事件發生,未免都會讓旁觀者看著都心生幾分寒意,更不必說作為中心人物的那些老人家們。
  • 女人到55歲,多少存款才能避免晚年悽涼?三案例透露現實無奈
    今天的話題是:女人到了55歲,多少存款才能避免晚年悽涼?三個真實案例透露現實的無奈。男人只要有錢,就算年齡再大身邊也都還是花團錦簇,而女人年齡越大越不被重視,家裡被丈夫嫌棄,在工作中也不具備任何的優勢了,好在國家給專門給了女性特權,基本上在55歲就可以退休了,而男人基本是到了60歲才能退休,這也充分說明了問題。
  • 65歲老人感悟:做好這5點,晚年不給子女添負擔,養老靠自己
    有些老人就會在退休前,提前為自己做好各種準備,不想給孩子們添加負擔。那些為自己準備好退休後生活的老人,他們過得很開心和自在,靠著自己曾經積攢下來的錢,不僅改變了自己晚年生活條件,還幫助孩子減輕生活中的一部分負擔,一家人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