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處於「單身」的一個狀態,在之前的年代,二十歲左右都已經結婚生子了。可是如今的社會,有很多快三十的人選擇不結婚,當今的人不似以往的年代,把結婚生子看得如此之重,結婚,好像是他們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情。
跟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也更是更加的進步了,很多人都帶有不結婚的思想,更有結婚的都想做「丁克」家庭。在那個年代,如果你不結婚、不生子,你就會成為每個人口中的閒話,被人指指點點。相對於現在,這些問題已經是個常態了。所以近幾年來,出生率也在直線下降。
這兩年不結婚和生子的也多,但是出生率緩慢,導致我們也逐漸進入了「老齡化」的時期。所以退休人員也已經接近1億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物價上漲、房價上漲,工資不變的狀態下,當代年輕人從自己吃飽全家不餓轉變成為了現在的房貸、車貸、已經養家餬口的重擔上。
我們在面對這些壓力時,心疼我們的是自己的父母,所以他們會儘自己所能的幫助我們,但是他們這些幫助的源頭來自哪裡呢?其實這些都來自他們的養老金,這些將會是他們最大的保障。
我們都知道的是,社保隨著時間的增長,其中的數額也會增長,這對我們來說是也是一種福利,特別是在退休之後,可以根據養老金繳納的情況領取相對應的養老金,所以 ,養老金的數額有多少直接關乎到我們退休之後的生活質量。
其實我們一直都在說「養兒防老」的這個問題,但是隨著壓力的增大,現在年輕人都已經是自顧不暇了,但是他們也會想讓自己的父母過得好一些,由於能力的問題,也只好是將就,所以在這時候,很多老人就會拿出自己僅有的養老金為自己的孩子分擔一些壓力。
這樣看來,其實每個月也不會剩下多少錢了,很多老人只要覺得自己沒錢了就像沒了「安全感」一樣,但為了自己的孩子,也想不了那麼多,所以,老人到底需要存多少錢才能有「安全感」呢?怎麼才能夠覺得可以「放心養老」呢?
我們每一個地區需要花費的生活費用是不同的,在那些一二線的城市,所需要花銷肯定是比三四線城市來得多,但是老人平時的開銷不用管理之外,兩三千的成本足夠自己使用了,在農村的話,每個月可能就一兩千的生活費,有時候還可以存下來不少錢。
如果我們每月用3000元,一年的話我們就可以存3.6萬,然後按10年計算的話,大約需要存36萬左右。按照這樣子算的話,我們剩下來的錢就可以相對有保障了,也不至於在臨時需要費用的時候無從下手。
很多時候,我們寧願自己吃更多的苦,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子女受到這些的壓力,都希望自己能盡最大的努力幫到他們,讓們的壓力減小一些,這其實很正常,父母都這樣,替子女考慮的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