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個人,不論生平多麼的風光無限,但都是會迎來垂暮之年的到來。
很多人到了晚年,都會想著辛苦了大半輩子,也是時候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了。
然而如果想幸福快樂的度過晚年,也是需要前提條件的。
首先是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條件,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身體不受約束,也不必在晚年時期遭受病痛帶來的痛苦。
其次就是經濟條件,很多人會說人老了還那麼在意身外之物做什麼。其實並非如此,如果想要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充足的經濟基礎恰恰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
偶爾和閨蜜聊到這類問題,閨蜜都會一副看破紅塵的模樣,說自己趁著年輕要多存一些錢,等老了也不依賴子女,而是揣著錢帶著老伴一起出去旅遊。
這樣的想法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卻發生很多因為老人的退休存款而發生的家庭矛盾。
這樣的事件發生,未免都會讓旁觀者看著都心生幾分寒意,更不必說作為中心人物的那些老人家們。
對此我們專門採訪了三位老人,他們分別對於"存款有十萬,子女的孝順是真心的嗎"這一問題,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一、存款十萬,兒女爭著養老
73歲的陳大爺:存錢的習慣很早就有了,我有一個閨女一個兒子,都成家有小孩了,也都知道我帳戶裡到現在存了差不多十萬多錢,而且我每個月還有幾千塊錢的養老金。
老伴生病走了以後,本來我是自己一個人過的,有著這十萬塊積蓄和養老金,吃喝根本不用發愁。
不過我的兒子跟閨女後來商量著要我輪流去他們家裡住去,一開始我也拒絕了,他們說擔心我一個人住不安全,爭不過就隨他們去了。
不過我也不是真的白吃白住,基本上每個月的養老金,住在誰家就給誰家。
我也不管她們是不是想著我的積蓄了,也不在乎,反正都一把年紀了,開心的過日子就好了。
二、她們不會主動要,但也不讓自己吃虧
68歲的李奶奶:老伴的腿腳不利索,平時走路都需要別人攙著或者拄拐棍,不過有我在,兩個人互相照應著,晚年生活過得還是挺舒心的。
不過就在前不久,老伴還是因為意外不小心滑倒了,送去了醫院檢查說是骨折了,動了手術後便住院觀察。
我家都是兩個閨女,嫁出去後偶爾才回家,聽說當爹的骨折住院了,也很快就趕了過來。
雖然和老伴都已經退休,不過我們很早就開始存養老的錢,平日裡不會向子女要生活費,相反的,偶爾她們帶孩子來看望,我們還會給孩子塞錢。
老伴住院期間需要花銷的地方也挺多的,除了住院費和藥費,吃喝也都需要錢。
大概住院住了半個月吧,有天大女兒突然推來一個看起來很好的多功能輪椅,讓老頭子坐上去推著下樓在院子裡轉悠了幾圈。
我還跟老頭子誇讚大女兒有心了,結果到了晚上吃過飯,大女兒突然拿著買輪椅的發票找我們報銷,一旁的小女兒看到了,也趕忙拿著這段時間的消費票據湊上前來。
我和老伴都愣了一下,但是緩過來後也沒說什麼,讓他們教會銀行卡綁定手機,便把錢轉了過去。
說實話,這筆錢我們自己付也沒什麼,應該的,不過心裡還是覺得,這大半輩子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到最後還是自己應付生老病死,挺難過的。
三、他們就是為了錢,我心裡很清楚
76歲的吳大爺:我那兒子跟閨女啊,他倆的心思,我其實都門兒清。
自從老伴走了以後啊,我一個人生活確實也挺孤單的,讓子孫兒女們有時間就多陪陪。
知道她們要忙工作和上學,所以我也就節假日的時候會打個電話回去,問她們什麼時候有時間來家裡一起吃個飯。
而每次他們主動來的時候,我都會多多少少給孩子塞點兒錢。
前不久大孫女高中畢業了,成績出來雖然到了本科線,但也只能上一些學費比較貴的大學,她爸媽在我面前說這件事的時候,我也知道他們什麼意思,便主動的提出幫著出了一半學費。
這樣的事兒經常的,他們兩家子也知道我有十來萬的存款,平日裡我自己也有足夠花的退休金,所以經常找著理由想讓我幫著出一份錢。
我也多計較什麼了,反正都一大把年紀了,我自己花的也不多,就算真的是因為出這份錢,能讓他們多陪陪我這把老骨頭,我也心甘情願了。
四、寫在最後的話
我們活在現實,就不得不面對一些比較現實的問題和狀況。
人到了晚年,有了足夠的經濟基礎,一方面可以從容的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保證自己的財務自由,不至於老了還要四處奔波打工勞作,另一方面兒女們身上的壓力也不會那麼大。
而作為子女的,我們也要多想一下自身,要知道孝敬老人其實是一份應盡的責任,而不是"錢"而行。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