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高曉松參加第一季奇葩說的時候。梁植,奶茶妹妹的前男友,清華大學的本碩博學霸,他上臺之後,陳述了自己對於就業的困惑的時候,高曉松說的這句話,表達對於一名清華畢業生僅僅關心自己的工作,而不是關注理想與家國時的無奈和憤怒「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這句話,後來也改編成了歌手許巍的一首歌,這首歌現在應該是《曉松奇談》的主題曲,根據高曉松個人的回憶,這句話,其實是他出生名門的母親,張克群老師跟他說的。
高曉松,中國著名音樂人,導演,製作人,詞曲創作者。1988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後退學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後早期以電視編劇、音樂創作及製作人為主。1994年出版的《校園民謠》到1996年的個人作品集《青春無悔》令其聲名大噪,攬獲多項音樂大獎,成為國內屈指可數的音樂製作人。時常擔任各大選秀比賽中的評委。自編自導電影《大武生》於2011年9月9日上映。2012年3月主持脫口秀欄目《曉說》開始播出 。2014年4月正式加盟愛奇藝,同時監製的電影《同桌的你》上映 。6月主持節目《曉松奇談》播出 。
2015年7月15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成立阿里音樂集團,高曉松加盟阿里音樂,出任董事長,高曉松作為中國最重量級音樂人之一,至今已為劉歡、那英、老狼、小柯、黃磊、樸樹、零點樂隊、李宇春、葉蓓、林依輪、黃綺珊、阿朵等許多歌手譜曲、作詞或擔任製作人,獲得多項流行音樂獎。高曉松的個人作品集《青春無悔》,被許多媒體評為中國原創音樂典範之作,但這句話深入人心應該算是許巍的傳唱。
曉松的媽媽是清華大學畢業生,早年師從梁思成,後來畢生奉獻給建築設計,現在退休定居在美國;他媽媽的哥哥是京城名醫,曾經給蔣介石等人看病;他媽媽的爸爸是深圳大學創辦者之一,中國院士;他媽媽的媽媽,是北航功勳教授,中國流體力學開拓者,錢學森的師姑。這樣的一個女人,擁有遠超同時代女人的家世、眼界、學識,自然也會有詩和遠方的胸懷,也教育出了高曉松這樣的文藝青年兒子。
當年高曉松,跟隨家中長輩足跡,就讀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最後發現自己不適合搞數據和實驗,決意中途退學,在同學裡算得上是離經叛道。最後支持他的,就是他媽媽。這位女士,和高曉松的父親離婚後,就定居在美國,退休後依然關心建築事業,每天畫畫,到處看看建築,據說有新的伴侶,有些人說她改嫁,有些人說她是保持情侶關係但並沒再婚,但這樣一位奇女子,有幾段風流韻事,也是常理之中。
開玩笑的時候,我們會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未來和遠方的苟且,可是,在內心的最深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詩和遠方,只不過有的人會喊出來、唱出來,有些人只會默默前行,唐朝那些或飄逸如仙,或沉重如聖的詩人們,同樣為了生活而苟且,杜甫要找吃的,李白當了好幾年弄臣……相比之下,現代的人們更容易去遠方,可是,在世事的消磨之下,你心中的詩還剩下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