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農村大媽說起自己的傷心事。就因自己帶外孫,沒有選擇帶孫女,造成兒媳反目,聲稱以後不給自己養老,兒子默不作聲。乍聽起來兒媳有問題,仔細分析的話,大媽的問題可能更大。
(一)
她說,我家是農村的,祖祖輩輩都是農民。有些人說,農村家底都會很厚,但是我家家底就比較薄。靠種地的微薄收入,辛辛苦苦將兒子女兒都供出大學畢業,也算是大功告成了。
兒子女兒大學畢業後,都離開了農村,選擇了在城裡定居。兒子找了個拆遷戶,屬於那種挺有錢家的女兒,表面上看起來一切都非常好。
兒媳生第一個小孩的時候,我也從鄉下到城裡來給兒媳帶小孩,她也不嫌棄我。當時,兒媳都挺滿意的,可以說是一家人歡歡喜喜。兒子結婚的時候兒媳家還沒有拆遷,兒子的婚房首付是我老兩口出的,由他小兩口負責分期還貸。
那時候女兒的婚姻不幸,女兒離婚後,也一併在我兒子家暫住。那段時間算是平安無事,兒媳也算通情達理,沒有鬧過什麼情緒。
(二)
事情是從我女兒再婚生兒子後發生變化的。再婚的女婿有個女兒,由她奶奶帶。我女兒再婚後生了兒子就沒人帶了。這時候,我放下孫女不帶,而是跑去帶外孫去了,兒媳婦非常不高興。
當時兒媳說,婆婆不帶孫女的話,就給孩子改姓好啦,讓她外婆帶。聽到這種話,當時我心裡咯噔一下,真的有點受不了。心想,兒媳婦怎麼能這樣說呢?
針對這事,兒媳婦還真的沒完。她說,你兒子工資收入那麼低,自己想獨立養家也養不起,害得我還要上班補貼家用。既然奶奶不帶那就由外婆來帶唄,這樣的話奶奶也需要出一筆費用才算公平。
兒媳婦這樣快言快語的懟我,真的把我氣壞了。作為農村老太婆,哪有那麼多錢呢?當時我自己沒錢,也沒有其他辦法,只好讓我女兒來出這份錢。出了那份錢之後,總算把這事情平息了。
(三)
現在外孫也大了,可以放手不需要我幫帶了。加之,女兒的婆婆也想過來與女兒他們一起生活。如果還繼續在女兒家住的話,想必會不方便,因此,我想回兒子家住。
當兒媳得知我想回兒子家住的情況後,媳婦顯得非常不樂意。我心想,兒媳娘家媽媽有房有錢養老,什麼都不用愁。我這位農村老太婆城裡沒房沒錢,不投靠兒子能投靠誰呢?不是說養兒防老嗎?
說真的,自己在城裡時間待久了,好像把自己當成城裡人了,城裡人的生活也習慣了,不想回農村生活。
(四)
我做最後悔的一件事是,我自己在城裡帶外孫,而老伴繼續在農村生活。當老伴年老體弱在農村需要照顧時,兒媳還曾經提出來要我回老家去照顧公公。我固執己見,沒有按他們的意思去做,而是繼續在女兒家帶外孫。老伴在憂鬱中去世,當時一家人曾矛頭指向我,說我太偏心了,為了外孫連老伴都不要了。自己想想已經非常後悔與自責。
我真心的期望,兒媳能重新接納我。讓我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養。
如果喜歡我這篇文章的話,請關注#全叔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