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千百渡徐」一起熱愛生活一起成長
寫著寫著,忽然有些迷茫了。靠著興趣和熱情堅持到現在實屬不易。感覺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不停地徘徊,下一步到底往哪裡走呢。退後一步是不甘心也是不容許的,但是止步不前也是我不想要的。
因為此種情緒困擾,最近寫作有些懈怠。或者就像有人說的,好像不靠平臺養命就豁不出去一樣。人的本能是喜歡待在舒適區的。突破自己很難。
當你看到身邊一個比一個努力,拼著學習的時候,心裡又起漣漪了。別人可以為什麼我不可以。
非常幸運的是,自從寫作後加入了很多寫作圈子,裡面都是熱愛寫作,喜歡閱讀學習,追求進步的人。今年5月底還加入了一個抱團成長的寫作團隊,那裡面有很好的組織者,我們只要專心寫作就可以。定期還有各種大咖經驗分享。
就算這樣,寫作依然進入了瓶頸期。歸根到底寫作是個人的事,輸入和輸出要有個系統性計劃。
昨天有個27萬粉絲大咖分享了一個主題,如何依據自己去做自媒體?自媒體,第一個字就是「自」,這就很充分的說明,做好自媒體本身,應該依據自己,你擅長什麼?你喜歡什麼?你平時做的最多的事情是什麼?這就是最直接的依據!
這句話我聽進去了,這關係到你創作的方向,和是否能持續輸出的問題。
腦子開始忙碌起來,搜腸刮肚之後發現沒有放棄過的一件事情就是閱讀,我喜歡看書。問題是我看書效率比較低,輸出率並不理想。
在和一個寫作三年實現財務自由的資深寫作者交流之後,我發現真的需要改變思維了。
看書誰不會看,我喜歡看文學書籍,而且從頭看到尾,生怕錯過什麼。力求每個字詞都想搞懂。一年也就看10來本書。
具有豐富經驗的資深寫作者對我說,「輸入的效率決定你輸出的效率」。我忽然明白了,為什麼她一個星期可以看好幾本書了,而且長文的輸出頻率比較高。
我現在苦惱的問題就是覺得寫長文特別費腦子,致使長文更新比較慢。可能是輸入速度拖了後腿。
而且她說一本書你只要吸收它的精華就可以了。對於一個作者來說,一年10本書太少了。聽完她這些建議,醍醐灌頂。
對於走過這條路已經有所收穫的人的經驗來說,可借鑑性太強了。我們閱讀的目的也是站在前人的智慧上走捷徑,吸取他們的人生經驗,成功或者失敗的。
看著因為寫作興趣聚在一起的夥伴們都在躍躍欲試地加入讀書營,其中一本書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有點心動了,很少看工具書的我也想去淘金,試圖提高讀書效率。
優秀的人從不停止學習和追求進步的步伐,引得周圍的人也想一起變得優秀。我想這就是興趣圈子的帶動力量。
現在作者們都在討論,似乎全網都在轉型視頻。 覺得看文字的人越來越少了。但都同時在考慮一個問題,視頻創作的方向如何把握。
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要想持續輸入,必須要找一個擅長的創作方向。
資深寫作者今年8月才嘗試做視頻,在她做到第九條的時候,就接到商務合作了。她的進步真是飛速,前一段時間還在問視頻怎麼剪輯,後邊就搗鼓出好幾條了。
讓人驚奇的是她的執行力。我雖然有視頻剪輯的經驗,但是從沒有往這方面想過。拍的大多是戶外自然風景和旅遊記錄,但是疫情不能出門,素材就枯竭了。再說,哪有那麼多時間天天在外面玩啊,視頻好久沒更新了。
我們在討論視頻主題時,她很自然地說道「講書啊,反正每天都要讀的」這真的是個思路。
只是我習慣了寫,還沒有學會這種用嘴巴說的方式來傳播。寫作和視頻都是一種傳播途徑,現在全民視頻的年代,視頻的傳播方式不可忽視。
以後要多做嘗試,把創作的思路打開。期待我的第一個關於讀書的視頻面世。很多人不願意出鏡,覺得難為情,我也有這樣的顧慮。
如果不嘗試,怎麼知道效果呢。再說大家都很忙,誰還有時間來關注一個無關的人,除非他也是同類人。怕別人笑話都是用來掩蓋自己內心的膽怯。
如果說你能在鏡頭前熟練地把知識傳播出去,這對於寫作來說也是一種促進,增加寫作的體驗,讓寫作更輕車熟路。
在寫作的路上靠著熱愛堅持到現在,迷茫之後決定從提高輸入效率和嘗試多形式創作這兩個方面來調整。迷茫不可怕,最怕的是不願面對,不想辦法去突破自我。
固步自封,沉淪或者放棄都不是好的選擇。套用一句歌詞「誰的青春不迷茫」,雖然已不是青春的歲月,但是青春精神依然存在。
寫作的路上那些大咖們,曾經都有過各種各樣的困惑和迷茫,比如不知道寫什麼了,但是他們都堅持到最後,成為人生贏家。
我不求成為人生贏家,只求突破自己,將這個熱愛的事情進行到底,成為自己的贏家。
如果你也是一個寫作者,曾經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嗎?送上三毛的話共勉下 。
給自己時間,不要焦急,一步一步來,一日一日過,請相信生命的韌性是驚人的。跟自己的向上的心去合作,不要放棄對自己的愛護。
作者簡介: 終身學習踐行者,女子讀書會成員。多平臺創作者。用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觀察世界,用微弱的力量傳播真善美。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