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中的三個判斷

2020-10-03 夜讀情感

一、六個問題幫你判斷去還是留

一段健康良好的親密關係應該有以下六大特徵,看看是否具備這六大特徵,基本上就可以判斷去還是留了。

第一,平等。問問自己在這段關係裡是否具有平等的決策權。小到決定什麼時候見面,大到什麼時候結婚生子,兩個人是否有平等的權利。

第二,互惠。你們是否把兩個人的關係放在各自的利益之上,還是只有一個人在默默付出。比如異地戀中,是只有一個人不斷奔波,還是兩個人都會做出犧牲為在一起而做打算。



第三,坦誠。你們能夠自由地談論和抒發情緒嗎?親密關係的本質就是情緒流動以及情緒溝通,如果有一方不能坦誠地表達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這樣壓抑久了,早晚有一天會爆發。

第四,這也是特別重要的一點,尊重邊界。你能接受對方原本的樣子而不試圖去改變她嗎?尊重她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等,但凡想要改變對方,你就沒有做到這一點。



第五,獨立且適度依賴。她能把自己照顧好嗎?在她需要幫助或者心情特別低落的時候,她願意向你求助嗎?如果她太過依賴你也不合適,你會感受到壓力,你也會感受到不被尊重。但如果太獨立,各過各的,完全沒有依賴也不行。

第六是共同成長。在這段關係裡,通過溝通和相處,你們彼此能不能成為對方的一面鏡子,進而更好地認識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二、怎麼樣的關係才能長久

第一點是積極錯覺。你始終對對方抱有積極正面的想法,就算對方有缺點,在你看來也是優點大於缺點,而且你認為他的缺點會慢慢改正。戀愛中的雙方都要相信這段關係能走到最後,這種心理上的暗示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點是情感帳戶的收支平衡。一段親密關係中,雙方都會投入時間、精力、金錢、情感,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共同情感帳戶裡的投入。如果一方投入過多,而另一方投入過少,產生不平衡,感情就容易有裂痕。只有雙方的投入旗鼓相當,兩個人都覺得公平滿意,這段感情才有可能持續下去。




第三點是心理彈性,類似心胸寬廣和豁達心理。有時候親密關係中的對話裡難免會對對方有些負面情緒或者負面評價,具有心理彈性的人就會把負面的情緒和評價轉換成比較輕鬆愉快的話題。比如:「枯藤老樹昏鴉,空調WiFi西瓜,夕陽西下,我醜,正好你瞎。」



三、戀愛的雷區

第一個,有話不直說,總讓他猜。比方說大半天你都沒有給他發信息,其實你是希望他猜到你的心思,主動地給你發信息;你要過生日,明明有個喜歡的禮物,偏偏不告訴他,還說自己什麼都不缺不用送禮物或者說他送什麼你都喜歡。最後他真的沒送或者送了你不怎麼喜歡的禮物,你就一臉的不高興和嫌棄。男人真的沒有讀心術,你有什麼想法一定要直接告訴他,不要讓他猜。

第二個,把戀愛當作生活的全部,不光自己這樣,還要求對方也這樣。可是,生活中真的不只有詩和愛情,還有很多的工作、娛樂和眼前的苟且。

第三個,吵架一言不合就威脅要分手。其實你心裡邊是希望他能夠痛哭流涕地來求你別分手的。可是如果你總提總提,他會覺得其實你並不珍惜這段感情,認為你也沒有那麼愛他,說不定下次你再提分手,他就爽快地答應了。



第四個,兩個人相處到一段時間以後,女生開始各種作。當感情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感情濃度和激情自然會下降,這時候你想方設法地做,想要回到原來。可是激情的平均消退周期就是一年半,誰都不可能永遠維持著高濃度的感情狀態,而且真正長久的感情不正是歲月靜好、平平淡淡嗎?

第五個,太早地同居。熱戀時期,兩人難捨難分,分分秒秒都想在一起,就會選擇同居。但如果沒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基礎,也沒有婚姻的承諾,一段感情是抵不過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的,太早同居反而無法走入婚姻。

相關焦點

  • 在親密關係中,不妨做個「高級」的人
    用通俗的話來說,在我們的生活中,那個最親密的人,他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我,更好地發現自己的能力和內心深處的想法。所以,親密關係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提到「親密關係」,我朋友有句口頭禪:「我高級。「乍一聽這句話像是在炫耀,在自誇,其實並不是這樣。
  • 親密關係如何維護?三個方面淺析構建親密關係的技巧
    因此說明親密關係跟我們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優質的親密關係會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作者在書中,向我們解釋了什麼是親密關係,同時也分析了親密關係和泛泛之交至少存在6個方面的差異。了解程度關心程度相互依賴性相互一致性信任度忠誠度某個人如果在這六個方面都比其他人更近一步,那麼 這個人和你就是親密關係,我認為這應該包括我們的好朋友、戀人和家人。有的人問,擁有親密關係的同時為什麼總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呢?本來應該帶來美妙體驗、快樂享受的親密關係,卻往往帶來的是失望、痛苦、甚至是怨恨呢?
  • 用1個方法建立工作中的親密關係
    在陳海賢老師的《親密關係30講》中提到:判斷兩個人有多親密,是由在多大程度上,他們能夠分享彼此的脆弱來決定的。對標到管理中,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團隊與自己是同心同德的,如果能跨越工作關係上升到生活中也是親密的夥伴那是更好。
  • 親密關係中的惡
    家暴會在伴侶關係一開始就發生嗎?什麼樣的人容易成為施暴者?哪些地方的家暴特別嚴重?家暴發生的頻率是怎樣的?有判斷家暴的金標準嗎?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無法確定。因為家暴的隱蔽性和複雜性,直到如今,全世界關於家暴的統計都不精確。而在中國,因為家庭觀念與人情社會的捆綁,受害者尤其難以開口向外界求助。
  • 判斷兩個人是否處於「曖昧關係」,觀察細節就可以,有三個很明顯
    判斷兩個人是否處於曖昧關係,觀察細節就可以,曖昧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是語言還是動作都能夠表現出來,其中有三個特明顯。二、親密距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遠近,可以觀察他們之間的親密距離。曖昧的人因為情感的親暱性,所以他們會不自主地靠近。
  • 破解親密關係中的毒言冷語,你需要這本手冊
    【原創】文/捷Jesse在親密關係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話語傷人的情況。我們在面對比較親密的人時,往往不會刻意去控制自己的情緒,更會讓那些心裡的「怨氣」跑火車似地連珠蹦出。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中也提出「我們最關心、血緣最濃、交往最頻繁的人,對我們的殺傷力是最大的」。
  • 三步,重燃親密關係中的激情,並長久保鮮
    當新的變得熟悉,當驚喜變成了例行公事,說明你在親密關係中已經養成了懶散的習慣。你不再關注你的愛人和你的親密關係。興奮感消失了,激情消失殆盡。如果你們能回到起點,重新找到彼此,會不會很美妙呢?靠荷爾蒙支撐起來的欲望和新奇無法長久。
  • 在親密關係中發現真實的自我: 伴侶的這三個角色你要知道
    《親密關係》這本書中說,尋找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其實就是尋找自我。親密關係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學習工具,能幫助我們發現並體驗到,其實我們一直以來追尋的所有東西只是隱藏在表面之下。它們一直都在我們的眼前!伴侶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三個重要的角色,在喚醒真實自我的路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 親密關係中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相愛的人在日常的相處中免不了爭執,當然爭論也成為了親密關係中最大的障礙。一個凡事爭個對錯好壞的人,內心常常不平衡,別人也不喜歡與其交往,爭論只能百害無一利。 生活中,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正確和錯誤的,內心平和的人他們遵守內心的準則,從來不要求別人做什麼,奉行了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準則。
  • 毒話:任何親密的關係中都不能容忍
    毒話:親密關係中不該說什麼?羅伯特·紐伯格。為什麼有的人越吵越愛,有的人一鬧就分手?法國精神分析學家、夫妻和家庭治療師羅伯特·紐伯格(Robert Neuberg)曾寫過「毒話:親密關係中不該說什麼?」通過八堂親密關係說話技巧課,我們學會了如何識別和避免「毒話」,以正確的方式發洩情緒和化解分歧,幫助我們擺脫情緒控制。
  • 《心理學與親密關係》:關於親密關係,你應該了解的三個真相
    夫妻關係是家庭中的第一親密關係。在一場人生講座上,教授邀請了在場的一位女士上臺。隨之,教授要求她在黑板上寫下20個人名,並且強調必須都是她難以割捨的人。女士很快寫完了。在這一長串的人名中,有她的家人、朋友、親戚,還有鄰居。
  • 親密關係中,你是被滋養的一方還是被耗竭的一方?
    ,這裡的滋養,不是別人滋養我們,是自己滋養自己,耗竭也是同樣的,自己在一段關係中是否耗竭了自己。親密關係中的「滋養」在親密關係中,你對另一半的感受要是良好的,並且享受你們的關係帶給你美好的感覺,這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動態的,也是可以培養和創造的,也是情感連結和流動的過程,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你對伴侶的感受,喜愛但不期盼就是你喜愛伴侶的程度,可以問問自己,他有什麼樣的特質值得自己去留念
  • 親密關係中,辨別男人是否出軌的三個技巧
    現在很多國家都已實行一夫一妻制,如果大家在這一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還企圖隨意發生不正當男女關係,會違反社會道德,遭世人唾棄。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男性在婚姻裡,利用妻子的信任與愛做些傷害妻子的事情。所以,女人在一段婚姻中要時刻注意丈夫的花錢比例和賺錢能力,一旦發現異常,就該及時防範,不要一直稀裡糊塗的過日子。
  • 如何維持一段好的親密關係?
    如果你覺得已經在現在這段關係中投入了太多的精力,或者離開這段關係後找到更好的人的概率很低的話,那麼就可以說離開的替代收益很低; 反之,如果離開這段關係後能很輕易地找到更合適的另一半,那麼這段關係的替代收益就很高。
  • 婚姻中渴望獨立?三個共同,讓女性在親密關係中找回自我
    去健康、瑜伽、彈琴、畫畫,當個仙女!」生活的目標最重要,畢竟從說「我願意」那一刻起,誰不是奔著百年、白首而去,經濟上獨立自足誠然是十分重要,但是內心豐盈而富足,從生活中尋找興趣與愛好,細心呵護親密關係,才是目標。
  • 親密關係中的索愛者,後來怎麼樣了?
    原以為《情感勒索》這本書也會為我帶來成長,不曾想過我會因為它無法面對自己的親密關係。這樣說,是因為我發現自己是個情感勒索者,曾經有段時期瘋狂索愛,搞得家裡烏煙瘴氣。蘇珊告訴我們,情感勒索現象一般有六個特徵,分別為要求、抵抗、施壓、威脅、屈服、重啟。我聯想了自己與老公的相處模式,然後對號入座。
  • 親密關係的三個段位,你在哪一段?
    在單身兩年多之後,我終於放棄了對親密關係的執念,開始習慣,甚至享受我從來不以為然的單身生活。我非常珍惜自己現在的自由,也能接受夜晚面對空蕩蕩房間的孤獨,更覺得,沒有一個親密關係來「煩」我,真的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就像是說「先讓我笑一會兒」那種美滋滋的感覺。
  • 我的親密關係中的第一次「親密」對話
    「女人是情緒化的,情緒鉤子在談話中要巧妙地安放。」我看著漂浮不定的茶心裡說。需要說出我在當時面臨的狀況中的體驗與感受。所以我要描繪出我現在狀態下立體場景,說活我面臨的什麼狀況,即時反應,然後是身體感覺,接著是內心的對話,然後是內在的感受。這時候就要把情緒的傷痛的情緒鉤子放下,觸碰到了他情緒的傷痛。理論是灰色的,只有實踐之樹常青。於是我淡定地喝茶,然後堅定地走向親密的他。我們就有了我的親密關係中的第一次「親密」對話。
  • 從三個方面判斷是不是愛情?
    第二利他(她),戀愛中的人都會高度的關心對方的情感狀態,覺得讓對方幸福快樂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第三親密,戀愛的雙方不僅對對方有高度的情感依戀,而且會有身體的接觸的需求,即性愛因素。性是愛情的基礎,也是愛情的核心成分。
  • 親密關係中的「愛恨情仇」
    前些日子,和一位閨蜜探討親密關係中的愛恨情仇只有敢於穿越」死亡期「的伴侶才有可能攜手進入更深更穩定的關係中去在系統式治療的視角中,伴侶關係的優先級高於其他任何關係,伴侶的問題被隱藏下來往往是家庭或孩子問題開始的根源,只有伴侶關係被真實、勇敢的直面,才能擁有更靈活、更清晰的家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