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心理學家,生命教練導師克裡斯多弗·孟說:「 你的親密關係伴侶,是來幫助你更加認識自己的,進而療愈你的創傷,最終找回真正的自己,因此,他是通往我們靈魂的橋梁。」
用通俗的話來說,在我們的生活中,那個最親密的人,他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我,更好地發現自己的能力和內心深處的想法。所以,親密關係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提到「親密關係」,我朋友有句口頭禪:「我高級。「
乍一聽這句話像是在炫耀,在自誇,其實並不是這樣。他之所以這樣說,想表達的是,他願意在親密關係裡是那個先覺察、先懂得、先理解自己和對方的人,願意積極採取方式溝通,主動地擔負起責任。也願意讓親密關係變得更好,而去學習更多相關的知識,願意看到人與人之間關係更深層的含義,願意與對方一起探索行為背後的心理模式。
那麼,你願意成為親密關係中那個「高級「的人嗎?
你願意用自己共情的能力去搭建心與心的橋梁,去更了解對方,也更了解你自己嗎?
下面就是親密關係的乾貨知識啦~
親密關係的三大基石
心理學家斯滕伯格認為愛情的三個要素是激情(陶醉感和性興奮),親密感(感到被愛的人理解和親近)和承諾(長期的忠誠),三個要素的不同組合可以形成不同類型的愛情。
激情,指情緒上的高峰體驗,以身體的欲望激起為特徵。形式常常是對性的渴望,但從伴侶處得到滿足的任何強烈的情感需要都屬於這一類別。情侶間相互的吸引,熱烈的感情都屬於激情的行列。
親密,指在愛情關係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的部分。包括熱情、雙方互相理解、關心、交流、分享和陪伴等互動行為。所以親密可以在愛侶之間發生,也可能存在於朋友之間、家人之間。
承諾,指維持關係的期許或擔保、對關係的忠誠。包括將自己投身於一份感情的決定及維持感情的努力。比如婚禮,比如求婚,這都是親密關係中一種承諾的行為。
親密關係的建立讓我們看到:關係裡除了交換和控制,屬於靈魂的彼此理解、陪伴、真愛是如何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我們將如何作為彼此的旅途伴侶來度過有限的人生。
學會如何理解親密關係,能幫助我們更加理解兩性關係的核心。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對真正相處和諧,甚至永沐愛河的夫妻,他們之間不乏親密的關係,像是親人和朋友,也不乏彼此的承諾,共同來度過兩人的生活,也不會缺少激情,總會為彼此製造一些感動和浪漫。
實踐指引: 親密關係的評估維度。
你和他/她關係親密嗎?怎麼區分親密和泛泛之交?我們可以通過向自己問六個維度的問題進行自我評價,做出一個合乎情理的判斷。
* 你有多了解他/她
* 你關心他/她嗎
* 你們是否相互依賴
* 你們是否經常達成一致
* 你們相互信任嗎
* 你們是否保持忠誠
像一面鏡子的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像是一面鏡子,照見的是我們的內在,是我們渴望尋覓的東西,當我們沒有辦法在自己身上看見的時候,我們就會寄希望在外面找到一個他。所以,時常想想自己希望生命中出現一個什麼樣的人,然後一邊等待這個人的出現,一邊努力去變得更優秀,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我們的自我是變化的,我們想要尋覓的對象也是變化的,所以這個關係呈現出來的依然是變化的。
關係是沒有好或者壞的,它只是一個狀態的呈現,它可以是溫暖,也可以是冷漠,它可以是相愛,也可以是相殺,問題就在於你是否是願意繼續這樣的關係,還是先放下現在一些固守的信念,哪怕僅僅是願意做出一點鬆動,做出另外的選擇。也許關係會走向很不一樣的方向。
圖片來自網絡,若侵權,立即刪除。
歡迎關注@喵心理,從心理的角度帶你看大千世界,用有溫度的文字書寫我的所思所想所感,願能讓你感受到溫暖和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