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小亦
來源|程小亦
人的世界,其實就是關係的世界。——蓋伊·芬利《與人親密》
一位90後作者在直播時講到,自己北漂後有了實力,人生中第一輛車不是買給姐姐,不是買給自己的父母,而是買給女朋友的父親,自己至今還沒有車。
他還說到,在他的眼裡,自己的另一伴應該是這樣的:當我看到這個女孩時,我都想好了我們將來孩子的模樣;
在公眾場合,一個大男人能夠說出這麼曖昧的話,可見他心中的愛人是多麼的優秀啊!聽完他的對親密關係的評論,讓我更覺得,所有愛情最好的樣子,都不如這一句來得實際。
任何一段感情在開啟時總是充滿愛的魔力,但隨著兩個人的生活交織在一起時,潛在的衝突便不可避免地浮出水面。
在每段關係裡,都會存在不同的需求、欲望和思維方式 ,比如夫妻間小吵小鬧,生個氣其實都是正常的,可是隨著時間的變化,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隨著成長學會如何有建設性地解決衝突。
哈佛大學20年研究表明,我們80%的人格生機,取決於人際關係的質量。
同樣,在親密關係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以下幾類問題:
前一段時間, 林心如與霍建華當街吵架上熱搜,不管是基於什麼原因,很多網友都覺得,夫妻吵架很正常。
是啊,現實生活中,走在大街上我們也會經常看到夫妻不歡而散或是當街吵鬧的場景,有的人說是女人愛計較,有的人說是男人太過於大男子主義,不懂得安慰女人,更不懂得讓一讓對方,不論站在哪個立場,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
其實,在親密關係中,不論是發生哪一種程度的小摩擦或不愉快的場景,追究到底還是雙方缺乏洞察自己及對方的能力。
在《與人親密》這本書中,作者講到了,人的世界,其實就是關係的世界,當我們缺乏發現問題本質的能力時,溝通就會出現問題,我們便很難與對方擁有深度的聯結與磨合,關係也就無從維繫。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理論,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
激情是愛情中的性慾成分,是情緒上的著迷;
親密是指在愛情關係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
承諾指維持關係的決定期許或擔保。
這三種成分構成了喜歡式愛情、迷戀式愛情、空洞式愛情、浪漫式愛情、伴侶式愛情、愚蠢式愛情、完美式愛情等七種類型。
無論哪一種愛情,想要一份穩定的兩性關係,需要親密、激情和承諾三個方面鼎力支撐,三角缺一不可。
有研究證實,許多夫妻從這樣痛苦的經歷中學到的智慧是,這種策略會導致怨恨和蔑視,繼而不可避免地侵蝕愛情。
所以就有了婚姻是搭夥過日子的說話,白天做兄弟,晚上做鄰居。這也是現實中,無數家庭的真實寫照。
在《與人親密》中芬利告訴我們,親密關係中的爭執和掙扎,其實源於我們每個人在這段關係中所承受的痛苦,以及帶給他人的痛苦,這種痛苦是無法通過互相傷害治癒的,但它可以被愛的力量治癒。
有一位作家曾提出親密關係滿足的秘訣:1、欣賞你的伴侶;2、表達你的感激;3、重複上述兩步。
《與人親密 與人親密 相處是一門可以習得的藝術》這本書裡,還指出另一種情況,如果雙方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雙方都在捍衛一些重要的東西,所以會猛烈地攻擊對方,依仗著對伴侶脆弱一面的了解,不斷地傷害對方,我們堅持要求伴侶承認我們是對的,而他們是錯的。不知何故,所以我們會認為,讓伴侶為我們的痛苦負責就能防止我們受到痛苦的傷害。
這是一本帶你學會如何讓愛成為你的答案,就像父母總有動力給孩子無條件的愛一樣,書中向我們展示了影響親密關係的誘因,以及如何進行治癒,對伴侶的愛成為我們自身成長的催化劑。
如果屏幕前的你,此時正在經歷著親密關係的困擾,不妨點擊下方連結購買一本回家看看,或許縈繞在你心裡多年的苗頭就此平息,你也終將學會如何更好的愛自己,愛對方。
餘生不長,你總要學著好好認識自己,好好經營好自己的兩性關係。
就像有句歌詞唱到的一樣,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到哪兒也去不了。
這本書的作者蓋伊·芬利曾在致謝時講到自己的愛人,他說,陪伴著自己走過40年的風風雨雨,她比這個的任何一個人都更能幫助我理解愛的魔力是多麼的深沉、永恆和真實。
到了一定年齡,你會發現:你身邊的伴侶,其實就是你餘生的真實寫照。
願你我擁有一段能夠活出自我、深情、穩定、有趣且真心相愛的關係,請相信,我們都擁有一種讓愛美好的「魔力」只是尚未表現出來而已。
我是 在兩性交往中關於與人親密的話題,你是否也有自己的看法呢?不妨在下方給我留言哦!
後續內容更精彩,三連一波轉一轉!
作者:程小亦,以書明理,以筆抒心,向內紮根,向上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