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段感情漸行漸遠之後

2020-09-25 不二小姑娘

01.


前段時間,微博上有一個話題:刪除好友之前,要不要告知對方?


底下有網友表示:刪除,往往都是悄無聲息地,拉黑卻是大張旗鼓。

每個人一踏入社會,所遇見的人有一部分成為了你的微信好友,隨著微信人數越來越多。


而那個讓你徹底交心的人越來越少,越來越少人懂你背後的酸甜苦辣。


以往無話不談,無話不說的好友,聊天從每天到每周再到每月,都不見得聯繫一次。
漸漸地彼此之間產生了陌生感,距離感,淪為了微信好友,朋友圈點讚之交。


有些人,漸漸地退出了你的生活圈,有些人悄無聲息地不再有當年的熱情和激情。

那一刻,你才發現成年人的告別方式不再有儀式感,而是悄無聲息地轉身離開。



你很默契地不聯繫,我也很默契地不再發消息,漸漸地不需要任何隻言片語,彼此之間心照不宣,但再也回不到了過去。


有人說,原以為只有手機才有的靜音模式,原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能做到靜音模式。

都說曲終人散不會出現友誼身上,只會在愛情身上,後來才發現,曲終人散這個詞用在哪裡都是合適。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裡寫到,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


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


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僚深情,在人的一生之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深以為然。

昔日的回憶,不再重現,時光早已被催化,物是人非。


02.


人生,就像一場漸行漸遠漸地告別,每一次的遇見,就會迎來下一場的告別。而告別卻為了下一次更好的遇見,每一次次的告別,每一次次的遇見,組成美好的人生。

誠如《銀魂》中有一句臺詞:「等你們長大成人了就會明白,人生還有眼淚也衝刷不乾淨的巨大悲傷,還有難忘的痛苦讓你們即使想哭也不能流淚。」


每個人的成長曆程不一樣,選擇的人生道路不一樣,思想不一樣。

有人說:「她不理解你的世界,你也早就對她陌生。

漸漸地,彼此距離越來越遠,直到成為對方的回憶。即使你想努力維繫,結果也像兩條平行線,再無交集。



確實如此,成年人的關係,極其脆弱,並不是別人的想的那麼堅強。」


每一次的疏遠,每一次的漸行漸遠,或者是一種尊重,又或者是一種體會。

不去給別人造成一定的壓力以及負擔,便是最大的溫柔。


電影《千與千尋》有一句臺詞:「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有些人,有些事,還沒好好說聲再見,就早已離你而去了。


03.


就如同電影《前任3》,林佳和孟雲分手的那一幕,一個不說,一個不挽留。


林佳的離開大張旗鼓,來來回回拿了3次行李箱,目的就是想讓孟雲挽留一下,哄一下。


可並沒有如林佳所願,反而進行一場大冷戰,彼此兩人從未開口,也沒人妥協。

待到林佳輕輕關上門的那一刻,這段感情就已經回不去了。網上有句段子說:玩歸玩,鬧歸鬧,別把感情開玩笑。


其實,這句話深有含義。不是所有的感情都會被冷戰所徵服,也不是所有的離開都是大張旗鼓。


但凡那些大張旗鼓要離開的人,從來都是想被對方挽留,想讓對方多在意一下。

可最終還是一個人扛下所有,不得不獨自黯然神傷,默默地轉身離開,消失人海盡頭。

真正要離開的人,從來都是悄無聲息。

因而,我們在生命的路程上,見證了太多告別,有人離開,有人相遇。

可彼此之間從未真正告別過,也從未真正到來,更未真正擁有過。


有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把每個人的到來看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哪怕對方離開,都會傷心很久。

但卻沒人告訴自己,所有的離開都是不曾真正擁有過,只是自己高估了在對方的位置。

成年人的告別,是如此的簡單,挑了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穿了一件外套,悄悄關上門,就再也不會出現了。

所以,在擁有的時候,要加倍珍惜,善待別人即善待自己,別把對方的付出當成理所應當。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不要透支感情帳戶,也不要為失去或者已離開而傷心苦惱。


正如三毛所說的一樣:「走的突然,我們來不及告別。這樣也好,我們永遠不告別。」


祝好

相關焦點

  • 當一段感情,漸行漸遠
    聽過一句話說:在一段漸行漸遠的感情裡,沒有人是無辜的。當一段感情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不應該是逃避,而是面對它,解決它。如果兩個人吵架了,那就冷靜下來再好好溝通。這個天底下,沒有人絕對的懂你,所有的懂得,理解,都是在願意溝通的基礎上形成的。在兩個人的相處過程中,你不說,我不問,關係就遠了。你沉默,我冷戰,感情就涼了。如果喜歡,就好好珍惜,才不辜負當初堅定的選擇了彼此。想你的第無數個夜晚。
  • 當一段感情漸行漸遠……
    聽過一句話說:「在一段漸行漸遠的感情裡,沒有人是無辜的。」當一段感情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不應該是逃避,而是面對它,解決它。在兩個人的相處過程中,你不說,我不問,關係就遠了;你沉默,我冷戰,感情就涼了。如果喜歡,就好好珍惜,才不辜負當初堅定地選擇了彼此。點個「關注」,愛是彼此守護,不是漸行漸遠。
  • 一場同學聚會,讓我看清了感情的真相:漸行漸遠是常態
    作者|發呆|感謝閱讀我們都習於追逐一段永恆不變的感情,卻不知道在人生長路上,每一段感情的消散都是必然。年少時,我們一起追求詩與遠方,我們有不同的夢想,那個迴響著朗朗讀書聲的學校是我們共情的地方。長大後,我們操心著吃穿用度,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流水線上忙碌,體會到生活不易之後,我們開始疲於去經營感情。
  • 感情上一旦產生隔閡,便會跟你漸行漸遠
    感情的世界裡,總是相愛容易相守難,一段關係的建立,往往需要長年累月的相處,可若是想破壞一段關係,可能只需要一瞬間,感情上一旦產生隔閡,便會跟你漸行漸遠愛情中,男女雙方都要用心經營,只有一方不能進行下去了,說明你們的關係已經開始漸行漸遠了,你就不要自欺欺人了
  • 漸行漸遠的閨蜜
    我們曾經相約一起養老,卻漸行漸遠隨著我家先生事業的直線上升,她的衣服再也沒有給過我,都說隔行如隔山,先生給他介紹工作也只能是從基層幹起。每個月最多5000塊,但是她說這點錢難以養家,其實我知道她是嫌少,以為我們沒有盡力找。因為我弟弟也是我老公找的工作,現在年薪也二三十萬。但我弟弟是從大學畢業就一直跟著做,這個行業也摸爬滾打了十幾年。而他弟弟已經將近40歲,有任何工作經驗。現在人事卡的很緊,並不像原來那樣一個人說了算。再後來我們聯繫越來越少,其實我心裡真的很難過。
  • 三觀不合,終將漸行漸遠
    三觀不合,終將漸行漸遠創新科技理念 今天三觀不合,終將漸行漸遠文:火養 編:Kuange、李強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個群裡因為一些事,彼此熟悉的人吵了起來,當事人只能沉默。最後還是實在沒忍住,在朋友圈寫了這麼一段話:「相隔的不僅是歲月,還有漸行漸遠的價值觀。從年少到現在還能保持三觀一致太難太難了。相忘於江湖,才是最好的結局。」有人以為是同學聚會後的感言,其實不是,聚會一般只聊過去,只喝酒,只談青春,而在朋友圈,在微信群,才能把這些基本的觀點暴露。沒過幾天,一位朋友就說,這段話,她借用了。
  • 緣分盡了,再深的感情也會漸行漸遠,形同陌路
    想起來是心酸,聽起來是無奈,我們卻沒有任何辦法阻止一段感情的消失,只能默默的接受現實。01友情盡了是漸行漸遠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講的是兩個曾經親密無間的人,沒有嫌隙,沒有爭吵,只是一次別離之後,慢慢地就斷了音訊。年輕時讀不懂其中的深意,只覺得有一種淡淡的憂傷,很美。
  • 「朋友」的漸行漸遠,才是人生百態
    她是我小學的同學,到初中的時候我們感情還不錯,平常(職中之前)我還去過她家玩,我們還曾經一起逛街、一起遊泳。1漸行漸遠我的一位朋友在去年10月份見過一面之後就沒有見過了,最近見到她發微博是一張電影票的圖片
  • 鄉愁:回家的路漸行漸遠
    回家的路不遠,但越發顯得漫長。我知道,母親一旦離我而去,家鄉的路就離我漸行漸遠了。姐姐已經出嫁,哥哥一家人也不在家,也沒有特別親的人了。那些堂哥堂侄,只是一種表面的寒暄,並沒有深處的交流,早已顯得陌生。沒有了牽掛,回家的路基本就斷了。我想回家,我不想就這樣放棄了生我養我的家鄉,即使沒有了親人,但這裡還是我的根,人不能忘了本,還得要尋根的。這裡我還有田地,還有山林,當然還有一大幫不算很親的堂族兄弟。
  • 有一種感情,雖漸行漸遠,但心從未離開
    可最後真的信守承諾,說到做到的人,真的很少,大多數人,都是在感情的世界裡食言而肥,將曾經的誓言忘得一乾二淨。相比較於人在成熟之後才會懂得的愛情而言,親情和友情顯得更為堅固長久。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兩個人逐漸忙於各自的學業和生活,卻絲毫不影響彼此間深厚的感情。哪怕分離幾百、幾千個日夜,再相見時依舊可以親密無間地交談調侃,坐下來回憶過去的美好,暢談各自的理想。這樣的友情,千金不換。就算生活的奔波與忙碌將兩人衝散,漸行漸遠,但心與心之間依舊緊緊相連。
  • 最後,漸行漸遠
    於是,我們各懷心事,就這樣到最後,漸行漸遠。其實吧,誰也沒有多愛主動找一個人聊天,也沒多愛給別人說晚安,只是如果有人願意對你做了這些事,只能說明他很愛你。
  • 又一個不能回家的中秋,與父母漸行漸遠的我們
    01與父母漸行漸遠的我們網上有個問答:」你什麼時候發現自己和父母漸行漸遠答案有很多,但我覺得歸根結底其實是:從我們選擇對父母報喜不報憂那一刻,我們就開始與父母漸行漸遠了。兩個世界漸行漸遠。02成長不是疏遠的理由很多人說,生活就是個和父母漸行漸遠的過程
  • 夫妻走著走著就漸行漸遠了,一婚無所謂,二婚最可能
    走過的路,經過的事,看過的風景,已經隨著光陰漸行漸遠,不必哀嘆,也無需傷感,珍惜當下,恬淡隨意地生活,便是淺淺的快樂。  9、 什麼樣的話語都代替不了我現在的心情,總之你過得開心是我一直永恆不變的願望  10、 兩個人相交之後漸行漸遠難過,還是平行共進無法觸摸更難過。終究是對方的難以逃脫。  11、 兩個人漸行漸遠的原因,往往是一個不說,一個不問。但是啊,人生哪有那麼多來日方長,哪有那麼多期待經得起消耗。
  • 漸行漸遠的父親
    之後,父母出門打工。過年就成了我和弟弟最期待的事。過年父母會帶回來吃的玩的和圖書,我到現在還記得《世界未解之謎》裡的一些內容。說到書,就不禁想起有一年暑假。那年我坐大巴到爸爸所在的城市,爸爸騎著電瓶車載著我,穿過小半個城市,他一路上和我訴說這個城市的故事。華燈初上,美麗的耀眼。不用父親介紹,就已喜歡上那座城市,因為,我知道,這座城市有父母穿梭的影子。
  • 漸行漸遠的友誼
    ,只是公司派過來出差的,從杭州來蘇州還是有些麻煩,畢竟還是有2小時的路程呢,可能真的是太長時間沒見了……可能她已經忘了我這個朋友……甚至可能……是的,距離過遠,慢慢的交情也消失了,加上我讀完高一就輟學了,她是一路讀到大學本科,後來還自己考了研究生,我們之間的距離相差越來越大,她有了更高層的朋友,而我早早步入社會,早已不是同一圈子的人,從自己輟學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會有這樣的結局,我們會漸行漸遠
  • 曾經再好的朋友,註定會漸行漸遠
    作家龍應臺在《目送》一文中寫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其實朋友之間亦是如此。哪怕曾經彼此秉燭夜談,把酒言歡,如同知己一般的掏心掏肺,一旦圈子不同,共同語言也便漸漸少了,聯繫減少了,感情自然而然就淡了。 人固有七情六慾,行立於世,總要有親情、愛情、友情相伴。可除了血濃於水的親情,和相伴餘生的愛情,友情則是最難掌控的。
  • 夫妻間「姿勢」不對,感情漸行漸遠
    配偶之間什麼「姿勢」,影響感情呢?一者,青眼變白眸,細語情話不在,哼哈稀音不耐煩。兩人戀愛之初,怎麼膩都不夠,看彼此怎麼看也看不夠,恨不能把對方看在眼中,拴在腰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其實很奇妙,你愛、你信任,你不說,ta也會感覺到,就如當初你們初遇時彼此一個眼神便會心。一樣的道理,你總是懷疑、質疑,哪怕不說,一個眼神其實可能就傷了對方的心!被傷了的心,還會與你靠近麼?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愛情需要信任,不愛了才不信任。
  • 咪蒙:告別漸行漸遠的愛情,我選擇恢復單身!
    在咪蒙的筆下,羅同學愛的深,愛的切,愛的深情款款,愛的甜蜜寵溺,但一紙離婚聲明,讓我們看到咪蒙與羅同學17年的美好愛情,最終沒能戰勝漸行漸遠的感情。甚至有人開始懷疑,她筆下的幸福生活,到底是真實生活的描述,還是來自於虛幻的想像。其實,真實的婚姻,不是別人筆下的溫柔纏綿,不是影視劇中的盪氣迴腸,更多的是雞毛蒜皮,柴米油鹽。
  • 出身農村,會跟父母漸行漸遠?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什麼時候你覺得跟農村父母漸行漸遠?」說實話,回答中所講的一些問題確實存在,但這是否就代表著自己跟農村的父母會漸行漸遠呢?我看未必!」當時聽到我母親一本正經的說這些話時,我心裡是又可氣又可笑,在此之前我想了好幾種母親可能會反對的理由,比如離家太遠,我女朋友家裡條件比較好,但是我實在沒想到半路殺出的這個程咬金竟然是生肖。
  • 驀然回首,有些人早已漸行漸遠
    「漸行漸遠漸無書」已是人生常態,我們當初以為只是短暫的分開,殊不知,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有些人一轉身就是一輩子。無論曾經多麼喜歡的一件事物或是多美好的一段感情,都會被時間衝刷埋葬到心底和腦海深處。我們永遠不要奢望別人能陪你一輩子,有些人註定只是在你的人生節點中陪你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