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想起了,那一次憤怒的感覺。事情是這樣的,那是幾個月前,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當時,我午睡剛醒。
看到公司裡的群消息中說,恭喜某某某獲得一份獎勵,價值400塊,是因某位客戶贈送,仔細看一下原因,正是我半個月前分出去的資源。
也就是這個資源,在我手裡三個多月,一點錢沒賺到,但是給了對方之後,大概半個月時間,她就為公司賺了一兩千塊,自己獲得400塊左右的獎勵。
不知道「我」這個系統,出了什麼問題,看到這個消息的一瞬間,心裡的火,那種憤怒瞬間衝上頭腦,腦袋發昏,心裡有一種強烈的怨氣。
當時的想法時:怎麼能這樣,怎麼會這樣?憑什麼?心裡有個潛臺詞:好事怎麼能不發生在我身上?為什麼這錢不是給我的?
心裡的憤怒,就像一瞬間的火山爆發。大概有幾秒鐘,真的是情緒衝昏理智。火山會過去,噴發的越兇猛,過去的時間越快。
當我安靜下來之後,我在想:是什麼點燃了我的情緒?大概是心中的自戀。就是我身邊的,跟我有關的,我曾經擁有過的,好東西都應該屬於我。
哪怕我扔了,給別人了,她都不應該比我做的好。因為她做的好,反襯出我是一個慫貨,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
而這是我極力迴避的一點,我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沒有能力的,你是比我強的。這會激發我內心的憤怒,而憤怒的旁邊是無力。
憤怒過後,我發現,對於這件事情無能為力,那是別人的事情。對於別人的事情,我是完全無能為力的。
我當時躺在床上,腦子裡天馬行空,也可能是一片空白,沉沉地壓在床上,什麼都不想做。那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的無力感。
這個故事告訴我什麼?我是如此的自戀,自戀是我體內的一頭怪獸。它需要一些東西餵養,才能長大。當出現與它意志違背的東西時,就會有憤怒,暴怒。
有種把一切撕毀的衝動。而憤怒的背後是什麼呢?大概就是對無能的恐懼,不願意承認對方是比我強的。
本質上,對方是無法掌控的,外部世界是無法掌控的,世界發生的一切叫做無常。那我應該做的就是:掌控自己能掌控的。
當一個資源在我手裡的時候,我需要把它優化。把它做到最好的程度,這樣當別人拿走了之後,他可做的空間並不會比我多多少。
這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外部對我的傷害。做好當下的事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我以為講故事是比較難的事情,我一直不能把它做好。但看到今天的故事完成,我有了一種感覺,我可以寫好故事。
我可以把它寫的動人出色,講故事就像一門手藝。就像木工在做家具,先有框架,然後榫卯結構,就是木材與木材相連的地方做好,最後拋光磨平,塗上顏色。
這是一門可以不斷精進的手藝,我的進步空間是非常大的。站在現在的點,回溯曾經的情緒,把它當做故事講出來。
一個故事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它只是從某一個瞬間去回溯或展望。——格雷厄姆 格林
1.故事裡需要有兩個人物:英雄和惡棍。人物需要有代入感、認同感、辨識度。
英雄和惡棍故事裡,英雄就是我,惡棍就是我的情緒。兩者之間在發生戰爭,戰爭的勝負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因為故事就是我在回溯的過程。
每個人身上都會有情緒,憤怒是最常出現的情緒。大多因為自戀性暴怒,也就是自戀這個怪獸受到了挑釁,受到了攻擊。每個人身上都有,自然更容易有代入感和認同感。
什麼叫辨識度?你聽到她說話,就知道她是王熙鳳還是劉姥姥。看到他的臺詞就知道是孫悟空、豬八戒,還是沙和尚。這就是辨識度,寫作就要寫一個能立得起來的角色。
2.15%背景左右,介紹時間、地點、人物的關係與衝突直接相關的信息。
今天的這篇故事,就是根據這兩章的內容,現編的。當然是有素材的,有原型的,寫作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積累素材,有了素材之後,稍加改變,文章就誕生了。
故事是某種程度上的拼接組合,把不同的因素拿出來,組合到一起,就會有一個新故事誕生。有些情緒,通過簡單的背景對比,就可以誕生。
比如最近很火的李雪琴寫的段子:一天晚上,我老闆凌晨3點給發微信。沒回。完了,李雪琴死了。兩句話鋪墊,第三句包袱都抖出來了。
3.生活無聊,沒有衝突怎麼辦?衝突源自情緒。什麼東西點燃了我的情緒?這個就是衝突。
在寫故事最初,我也有過這個問題:生活太無聊了,沒有故事可寫怎麼辦?很簡單,關注自己的情緒,當有了憤怒什麼亂七八糟的情緒,就可以了。
每種情緒都有背景,分析記錄,添加一點內容,故事就出來了。
4.衝突大概是三個層面:外部問題,內部問題和哲學問題。
外部問題就像故事裡,我和別人發生了一點事情。 這個時候,就需要面對自己和內心的憤怒。這是一個內部問題。
哲學問題是我為什麼存在?我的意義是什麼?這真的是一個超級大的話題。如果能把故事寫出這三個層次,那就是一個非常高級的故事。
我能想到的,大概就是《駱駝祥子》,《肖申克的救贖》這個級別的,這是我將來進階的階段。
5.對話是畫龍點睛之筆。
講故事,最好插入對話。因為對話更容易有代入感,而且在很多的小說中,對話都是總結核心,統領全局的。
6.結局讓故事升華:一、總結主要觀點和中心思想,總結經驗教訓。二、提出行動建議或號召行動。
這個非常重要,就像禮物需要包裝。故事的結尾需要點題,或者督促行動。這才是一個提得起來的結尾,如果沒有結尾,故事就會是一地雞毛,是沒有辦法拎起來的。
7.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一種開頭是「從前有座山」,另一種開頭是「去年我的工作特別不順利,要錢沒錢要資源沒資源,但在今年我就替代了老闆……」
第二種比第一種明顯更好,就是他引發了對方的好奇心,顯示出了衝突。在故事的第一句就要吸引對方的注意力。
謝謝你的欣賞,期待在留言區看到你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