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廢掉的本質:長期沉迷於消耗性的事物,而很少做創造性的事情

2020-09-20 百盛昂立

引言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請你好好回想一下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看有沒有直到凌晨還「奮戰」在遊戲和小說裡的經歷?當好不容易有假期的時候,沒有興趣,也沒有行動力去幹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而是待在自己的小天地裡,用肥皂劇、短視頻和綜藝娛樂消磨時間,然後連飯、家務都不做,明明自己有的是時間,卻不想動哪怕一根手指。每天過的渾渾噩噩,也沒個目標,每天就做那幾樣事情,也沒啥幹勁,時間莫名其妙的就沒有了,但回過頭來,卻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什麼有意義的事情都沒做。

如果覺得上面這幾個例子還不清晰明確,那還可以看看下面這幾個例子:

每天的時間有很一大部分都消耗在娛樂性新聞上,將自己的關注力和注意力都放到明星的八卦和花邊新聞上。為了幾個雞毛蒜皮的事情,就在網絡上當起了鍵盤俠,和別人掀起口水戰。沒有明星八卦可看的時候,又把時間都浪費在了微信朋友圈和綜藝娛樂上,靠著這些沒營養的事物獲取短暫快感。

如果你或是你身邊的朋友在生活中有這種跡象,那麼很巧,這和以前的生活一樣,但這並不是什麼好事,而是一個人快要廢掉,淪為平庸廢柴的一種前期跡象。

為什麼說這樣的生活代表一個人廢掉了呢?這是因為當人們長期沉迷於這些消耗性,沒有多少創造性的生活中,人就沒有多少動力了,沒有了改變生活狀況和境地的能力和勇氣,甚至連思考能力都在逐步的喪失,人就是這樣廢掉的!當人長期沉迷於這些短期反饋的事情,他的意志力和心智就會被逐步被蠶食,最後身體被掏空、腦子被榨乾、對一切失去興趣、想做點事情時卻感到無能為力,淪為一個真正的廢柴。

我明白這樣的日子,因為我也經歷過,現代可以娛樂的東西太多了,我也認為抖音、短視頻太好玩了,但是這些事物雖然能給你帶來歡笑和娛樂,但是其快感都是短暫的,將時間消耗在這些事物上面就真的是浪費了,這些本可以拿來提升自己的時間被白白丟失,然後到頭來啥也沒得到。

其實你要是想觀察社會,就去看看微博熱點話題下⾯的評論者,跟著他們的腳印和痕跡,去看看他們的主頁和⽣活,就會發現,這些⼈沒⼏個是像樣和靠譜的。並且這其中還存在⼀個可怕的規律,評論者⽣活的不景⽓程度,與他罵⼈的激烈程度,⼏乎是成正⽐,這樣你就知道這樣生活的可怕了。

不過現在知道還為時不晚,因為認識到問題,就是改變的開始,最可怕的是持續墮落而不自知!

所以請不要繼續消耗心智,不要屈服於人性的懶惰,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物上面,而是應該抓緊時間去做一些真正有益的事情,雖然那些事情沒有一樣簡單。

上述的那些娛樂方式能給你帶來短暫歡樂,但不能讓你長久如此生活下去,而那些有益的事情,雖然在前期執行時很艱澀、沒有多少快感,不能快速給你帶來快樂,甚至讓你大腦超負荷運行、回報周期長,但等到中後期,你就會感謝自己當時的努力了。

每天花時間和精力讀一篇經典名著或是寫作、做飯、健身、練習樂器等等,做這些對你生活真正有意義的事情,這樣你能從這些事物上得到的好處將超越你想像。

相關焦點

  • 人,是怎麼廢掉的,你知道嗎?
    1.埋頭苦幹,沉迷於窮忙從不思考總結,只是機械性地重複工作。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但效 率卻從未增長。廢掉的是你的進取。2.癱在舒適區,沒有踏出過圈子只是沉浸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沒有嘗試新的方案,沒有學新的知識,沒有看新的風景,也就沒有機會遇見新的自己。廢掉的是你的可能性。
  • 一個人廢掉的三種現象
    有人曾說過:「讓一個人廢掉很簡單給他一個小空間一根網線外加一個外賣電話」這在心理學上叫做「花盆效應」,人在舒適的「花盆」中待久了就會不思進取安於現狀,甚至改變一個人的心智外貌和人生,所以要給一個人開始廢掉的現象之一:就是不再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 101:人是怎麼廢掉的?
    在家宅了一年多的他,很少走出家門,成天日夜顛倒、通宵打遊戲、無節制地吃各種垃圾食品。也許是因為長期缺少社交生活,我們跟他說話的時候,他的眼神總有些許呆滯,似乎要反應一段時間才能理解。我開始真正相信:低質量的長期宅家生活,確實能改變一個人的心智、外貌,甚至是人生。人喜歡在舒適熟悉的環境中待著。
  • 人是怎麼一步步廢掉的?
    一個人是如何廢掉的呢?答案多種多樣,比如懶惰、拖延症、沉迷幻想、逃避問題、滿足於舒適區、拒絕學習和深度思考、熬夜、痴迷遊戲、無節制消費和飲食、手Y、過量飲酒等等。每一個都很對,但其實這些看似不同的答案,背後都有一個規律,那就是沉溺於短期快感,不能自拔。
  • 一個人「開始廢掉」和「還沒廢掉」的區別
    其中獲得最高贊的回答:「一個廢掉的人,喜歡沉溺在容易獲得高成就感的事情中,總是希望能夠付出得少,卻有很大的收穫,就算這種收穫是虛假的,也能讓他很高興。結果就是讓人越來越不容易滿足,越來越依賴這種虛假的成就感,陷入惡性循環當中。
  • 廢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都是看上去沒傷害的事,過程像溫水煮青蛙
    可能有很多朋友覺得想要廢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採用暴力來廢掉對方。可實際上廢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都是一些看上去沒什麼傷害的事,整個過程像是溫水煮青蛙一樣,這個人完全意識不到正在廢掉,往往這樣的方式都是很可怕的。那麼接下來就跟大家來聊一聊,想要徹底「廢掉」一個人,不需要使用暴力,用以下這3個手段就可以。
  • 一個人廢掉的表現,這是你嗎?
    曾經有人說過,要想廢掉一個人特別簡單:給你一個月三千左右的工資,一個安靜狹小的空間,再給你一根網線,最好再加一個外賣電話,差不多就可以廢了。基本的生存沒有問題後,很多人往往會沉迷於現在的安逸,不願意做出什麼改變。
  • 男人35歲,廢掉他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沉迷這4件事
    人到35歲,正是一個人事業的轉折點,很多人說中年危機從35歲開始,這也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時期,如果在這個節點沉迷於下面這三件事,基本就沒有希望了。遊戲遊戲對大部分人都有很強的誘惑力,能讓你一直沉迷於其中。
  • 擁有看透事物本質的眼光
    認知其實是你對所有事物的看法,不知您是否認同。兩個猴子為一根香蕉爭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有人拿起旁邊的鑽石走了,猴子並非沒有能力搶鑽石,而是自始至終它們就不認為,鑽石比香蕉值錢。大多數人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而沒有真正看透事物的真相。如果母愛是無私的,那流傳幾千年的養兒為「防老」,怎麼解釋?
  • 當你不接受新事物,你就變老了—拒絕新事物就是一個人廢掉的開始
    周圍很多認識的人都說:俞敏洪,你身上看不出一點點兒做生意的基因,你出去是死路一條。但當時,即使在那種狀態下,我也依然堅信未來是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 俞敏洪選擇了創業,並沒有死路一條,而是開創了中國英語培訓的航母,創辦了教育類上市公司。
  • 人類為什麼一直找不到就在眼前的事物的本質
    人們習慣於透過現象看本質,實際上透過現象是看不到本質的,否則人們到現在就不用再做那麼多無用功去找本質了。現象是事物發展過程中本質的綜合作用的外在表現形式,本質產生了現象,而不是現象產生了本質,本質就在那放著,只是在我把它講出來以前人類對它還沒有認知而已,人類只是在現象層面上無頭無腦的把事情都搞顛了。
  • 廢掉一個人的最快方法,就是讓她/他對短期性快感上癮
    &34;的事情:有意無意地尋求用很小付出獲得很大&34;的偏方,哪怕回報是虛擬的。2、當一個人習慣於&34;這種事情時,就很難再對那些需要長期投入才能有收穫的事情產生興趣了,因為你獲取很多人想著要改變自己,不再那麼頹廢下去。但無論是健身還是學習,許多人發現短期的努力無法帶來明顯提升時,就因此放棄了努力,這點在聰明人身上尤為明顯。
  • 一個人在「廢掉」之前,往往會出現這3個徵兆,及時改正還來得及
    俗話說:「一個人廢掉的過程往往是不知不覺的」,也就是說一個人不會突然的廢掉,整個過程就像是溫水煮青蛙一樣,鬥志和激情會一點點的消耗殆盡,慢慢地就會淪為一個無能的廢人。而在我們逐漸廢掉的整個過程中,我們一點也覺察不到自己會廢掉,有時甚至還會去享受廢掉的過程。
  • 《窮查理寶典》:億萬富翁查理,用逆向思維,教你看到事物的本質
    應用這個思維模型,他面對任何陌生的領域,都能一眼看到事物的本質。逆向思維,就是從事物的反面去思考問題。1986年6月13日,查理在哈佛畢業典禮上的的演講,有個教你變窮的方法非常著名,「我不知道怎麼可以把你變得富有,可是我知道什麼事情會把你變窮。」
  • 你和那些「很厲害」的人只差了一點:洞悉事物本質的能力
    大家好,歡迎來到你有沒有想過:我們與那些「很厲害」的人,歸根到底差在哪裡?答案就是——洞悉事物本質的能力!本質思維根據漢語詞典的翻譯,所謂本質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或者某類事物區別於其它事物的基本特質。,基本上.都是經歷過事情後逐漸看到事情的本質。
  • 想要「廢掉」一個男人,不需要暴力,讓他習慣這五件事,就足夠了
    做人難,做男人更難,現代社會,男人的壓力是越來越大。面對壓力,男人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自暴自棄,沉迷於種種惡習,讓自己逐漸被廢掉;一種是頂住壓力,積極進取,自強不息,活出一個成功的人生。那麼,廢掉男人的惡習都有哪些呢?一般來說,一個男人,有以下這五個惡習,是將要「廢掉」的表現,看看你中了幾個?想要「廢掉」一個男人,不需要暴力,讓他習慣這五件事,就足夠了。
  • 一個人廢掉的跡象,從感到無聊開始
    無聊不僅僅是一種懶散的狀態,它不是無事可做,百無聊賴,更是從心底裡認為沒有什麼值得自己做的事情,內心深處沒有真正的依靠與寄託。就好像人們的工作日被各種任務業績填塞,而一旦到了節假日無事可做,躺在沙發上休息反而會覺得無聊空虛。
  • 一個人廢掉的跡象:時常感到無聊
    無聊不僅僅是一種懶散的狀態,它不是無事可做,百無聊賴,更是從心底裡認為沒有什麼值得自己做的事情,內心深處沒有真正的依靠與寄託。郊區的人很早就退休了,日常生活就是遛狗,菜市場砍價,鄰裡之間閒聊這些消遣,而市中心地區的人行色匆匆,永遠在低頭趕路,很少有人白天花時間去為幾毛錢爭論不休,打聽別人的家長裡短。
  • 懷疑,是看事物本質的開始!
    很糾結要不要去分享這個問題,因為很多人一提起懷疑,總認為是不信任的開始,會導致對問題本質判斷有所偏頗。一方面,好像多疑的人不受人歡迎,另一方面,隨著懷疑的態度深入,會不斷發現新的問題,導致不斷發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