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老了,把我送到養老院就行」,有錢就能安度晚年嗎?

2020-08-24 萌主媽咪育兒經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熱搜話題:你會同意子女送自己去養老院嗎?

60、70後的父母這樣說:

我不會去養老院的,因為跟那些人不熟悉,他們也不會真心誠意地照顧我。辛辛苦苦一輩子攢下的錢留給孩子就行了,實在照顧不了自己就早點離開。

80、90後的父母卻這樣說:

早就開始攢去養老院的錢了,老了孩子不喜歡,跟孩子在一起還拖累他們,養老院給錢啥都有。所以趁著年輕攢錢,等我老了,把我送到養老院就行。

不同時代的人對養老問題看法不同,現代年輕父母都認為養老院是最佳的養老場所,只要有足夠的錢就能安享晚年,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篇文章,一位志願者採訪記錄了多位養老院老人的真實生活狀態,其中一位9旬老人的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他說「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錢就是廢紙,等你老了自然就懂了,光有錢沒用,還得子女孝順」。

老人這樣哭訴不是沒有道理的,真實原因令人心酸,每個人都應該了解:

1)當你生病住院時,花再多的錢也買不到真心

文章中有一位老人生了病,身旁沒有人照顧、工作人員在忙,只能給上班的孩子打電話求助。

當你進了養老院,沒有人會像家人一樣關心照料。人老以後身體器官逐漸出現問題,止血功能減弱、行動反應能力緩慢,即便交了錢也可能要忍受痛苦。

2)養老院是盈利機構,再多的錢也買不到溫情

「保姆虐待老人」事件層出不窮,養老院裡的工作人員也是為了賺錢養家,無法保證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對老人盡心盡力。

當然有些子女孝順會經常來探望,對比之下沒有孩子探望的老人就更加可憐,只能羨慕別人闔家歡樂,花再多的錢也買不來家庭溫情。

3)「錢」也會貶值,現在攢夠了將來不一定夠

「錢」也會貶值,比如:小時候一包辣條1毛錢,現在一包辣條最便宜也要2塊錢。

很多人認為趁著年輕多賺點養老錢,晚年生活就衣食無憂了,卻忽視了二三十年以後的消費水平。現在足夠去養老院的錢將來不一定能夠,還是要靠子女的照顧。

養老問題該何去何從?正解:孩子「孝順」比錢管用百倍。

在你還年輕時應該思考一下退休後的養老生活,養老院的問題始終存在,或許以後會有所改善,但是跟子女照顧不能比。想要晚年享受孩子的孝順伺候,就要從孩子小開始灌輸「孝道」。

1)百善孝為先,父母孝順孩子才會孝順

父母對待老人刻薄的家庭,將來老了孩子也會對你刻薄。

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弘揚中國傳統「百善孝為先」,細心照料長輩影響孩子的價值觀。

2)孩子困難時主動幫助,贏得回報和感恩

有些人一輩子努力賺養老錢,不給子女帶孩子,自私地認為「我不給你帶娃,也不用你養老」。

將來真的老了孩子也不會管你,相反如果能幫助孩子度過困難,將來老了她會主動養老報答父母。

3)抓住幼兒的心理髮育,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10歲前是孩子性格脾氣養成的黃金階段,一定要抓住這個階段教會孩子感恩父母。

比如利用寓言故事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參加感恩活動等讓孩子理解父母的偉大,雖然養育孩子不圖回報,但是教會孩子感恩能讓你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今日話題:你會同意子女送自己去養老院嗎?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父母到了晚年,你是願意接到身邊孝敬,還是送到養老院?
    導語:當父母步入晚年,關於養老問題,你是願意接父母到身邊孝敬還是送到養老院呢?林先生:從人情方面來說,當然是接父母到身邊孝敬,別人會認為我是個好兒子,如果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別人可能會覺得我不太負責任,有些外人甚至還會罵我不夠孝順。
  • 「我不給你帶娃,也不用你養老」,晚年的必經之路是「錢」嗎?
    因此,為了「老有所養」,中年人甚至是青年人開始拼命掙錢,為的就是老了以後能住進一個像樣兒一點的養老院。甚至有一些老人認為,反正自己老了就要住進養老院,所以對於家庭關係的維繫都不那麼重視了。婆婆說:「媛媛啊,這麼多年我們打工掙錢,省吃儉用攢下錢,就是為了老了以後不給你們添麻煩。以後呢,等我們動不了了,我們就去住養老院,絕不用你們養老,孩子呢還是你們自己想想辦法吧,我和你爸身體都不好,沒辦法幫你們帶孩子了。」
  • 攢錢,等老了去養老院,別太天真,真到那時候光有錢還不行
    文|文兒人匆匆忙忙一輩子,年輕時生兒育女,努力奮鬥,也是為了晚年生活打基礎,希望晚年可以過得體面一些。由於現在思想觀念的改變,再加上父母也認識到了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多的父母不再指望養兒防老。我身邊很多父母都是這樣的想法,覺得只要兒女都過好自己的生活,自己也不會給兒女添負擔,如果到老了不能自理的時候,就去養老院。
  • 我是90後,我的父母已想去養老院安度晚年了
    曾經我和父母聊過子女給父母養老的問題,父母的想法出奇地一致,都說等到兩個人漸漸不能自理的時候,就要一起去養老院生活。所以很多父母,非常體諒心疼自己的孩子,不願意給孩子造成負擔,寧願去養老院度過晚年,也不願意讓孩子受道德枷鎖的禁錮,為了盡孝而精疲力盡。
  • 故事:小姑子強佔房子,兒媳婦熱心化解矛盾,婆婆在養老院安度晚年
    小姑子強佔房子,兒媳婦討回公道,送婆婆在養老院安度晚年。她對楊傑說:你的房子也不大,我去了之後還影響孩子學習。你們都上班,上學之後我一個人在家也挺難受的。楊傑問婆婆有什麼打算,婆婆說她想把房子要回來,可是她沒有辦法,想讓楊傑幫著想辦法。
  • 誰的晚年都是一場血雨腥風,於是我選擇了入住養老院安度晚年
    過了這個月,我就在養老院住了整整一年了,老伴也去世一年多了。上個月是老伴的周年忌日,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我不能出去上墳,我也只是在養老院的角落裡給他燒了點紙錢,老頭子算是解脫了,留下我在這世上苟延殘喘。前年老伴的身體越來越差,但孩子們都忙,大部分時間我照顧老伴,這時候才更加體會到「少年夫妻老來伴」,誰都指望不上。
  • 在兒子家住半年,他們就要送我去養老院:媽,那裡的生活比家裡好
    只是在實際的生活中,老人的這種基本需求卻不一定就能得到滿足,有的子女由於某些原因,不能把老人留在身邊,而是送去了養老院。而對於養老院,有的老人可以接受,有的卻不想去。如果老人不喜歡養老院,卻不得不去,那種複雜矛盾的心情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體會到。
  • 人到六十,要學會在錢上「吝嗇」一點,才能安度晚年
    因此,人到六十,要學會在錢上「吝嗇」一點,才能安度晚年。有些老人或許會說,我子女很孝順,我身邊留那麼多錢也沒用,不如將錢全部交給子女,讓子女安排我的晚年生活。其實,這種理想是很好的,從感性上看,我們都相信子女會很孝順我們,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一旦我們真的將一生的積蓄都給了子女,那麼,我們晚年的生活,大多是很難如意的。
  • 為什麼說養老院是老人晚年最好的歸宿?70歲老人的話難聽卻現實
    一、導語要是在過去,那麼老人肯定都會讓孩子們給自己養老,可是現在更多的老人倒喜歡在養老院安度晚年,到底是為什麼呢?很多老人都說養老院才是最好的歸宿,不如聽聽這個70歲老人是怎麼說的,雖然難聽,可是句句真實。
  • 「我老了不靠子女,花錢去養老院」7旬老人:那裡和想像中不一樣
    養老院說起來似乎是一個很安靜舒服的地方,有的父母現在已步入中老年,為了不給兒女以後找麻煩,會考慮自己攢錢到老了去養老院,認為養老院都是老人,會住的很舒服很自在。於是一天中午,小美和老公買了很多禮品,帶著兒子小小去往婆婆家,對婆婆說明了來意,婆婆一聽勃然大怒,立即懟了回去:「憑什麼給你們看娃,我老了該享受生活了,你們忙不開是你們的事,你們可以把孩子送託班或者你們兩個有一個在家帶娃。開個火鍋店,還用兩個人都在店裡管著?上億的買賣?太把自己當人物了。」
  • 6旬老人:不管多難,養老院多好,我都不能把我爸送到養老院
    不如把爺爺送到養老院吧。」張叔女兒還說養老院有專人照顧,不用自己這麼累。而且,萬一遇到個啥事,養老院也有醫生,比較方便救助。但是,這個提議卻被張叔非常堅定地反駁了。張叔說:「不管多難,也不管養老院再好,我也不能把爺爺送到養老院」。張叔說自己下不了這個決心,俗話說「我養你小,你養我老」,這句話就是中國的傳統。
  • 老了,你願意去養老院嗎?
    女兒一直就想接老太太同住,也好照顧,無奈老太太死活不答應,理由是女兒工作辛苦,且有家有口,須要照顧,她一個人住習慣了,也捨不得相伴多年的街坊老姐妹們。隨著相伴老姐妹們一個個地駕鶴西遊,老太太一天天地感到孤獨。她想去養老院生活。女兒得知老太太的想法,堅決不同意。她認為,把老太太送到養老院生活,別人會說她不孝順,不管老媽晚年生活。為此,母女倆經常為這拌嘴,鬧得不歡而散。
  • 老了有錢就去養老院」,首批丁克族,終將面對現實
    老了有錢就去養老院」小梅和老公都是自由職業者,結婚七年,這七年來,有很多人不斷地催促他們生孩子,甚至由於現在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他們就更成了這個家庭的罪人。老了之後用養娃的錢去養老院不好嗎?」。並且這個觀點也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追捧,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養老院從一個收留沒有子女或者是子女不養父母的地方,變成了一個人們心中最好的養老聖地。
  • 等我老了,就自己搬去養老院
    不送他們去養老院,自己沒辦法照顧;送他們去了,身邊親友又都來審判你。這很奇怪,父母沒天天在身邊養老,子女就是不孝嗎?他工作繁忙,但父母不接受家政阿姨,送養老院也有顧慮。「你感覺送去,哎呀黃渤的爸爸送到了養老院,這是怎麼個情況?這是不是太不孝順了?」
  • 農村老人被子女送到養老院養老,可以嗎?
    在農村一直以來都說養兒防老,可隨著計劃生育的執行力度,很多家庭也都是獨生子女或雙女戶家庭,這些家庭的老人老了怎麼辦。前一段時間,我去看望了一個農村70多歲老人。這幾年由於經常去老人家,互相也比較熟,老人每次看到我,都要哭著說自己的遭遇。也擔心自己老了怎麼辦。老人本來有三個孩子,一男兩女,本來是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
  • 父母老了該不該去養老院?孝順的背後,往往是關心
    這時候,養老院就起作用了,有人說將父母送到養老院一方面對老人好,也減輕自己的負擔;另一方面很多人認為這種行為是不夠盡孝的體現,那麼大家認為送父母去養老院是不孝嗎?第四,並不是送養老院,就代表不管了!是因為自己沒時間,父母同住可能照顧不好父母,那還不如找一個好的養老院,下班去看看,節假日接回來,多好!幫子女帶孩子不是養老,幫子女奔波勞碌不是養老,有些情況反而是利用老人的晚年時間謀自己私利。老人的養老是能安享晚年 是終於能做自己了,絕不是到晚年還要繼續日日夜夜為子女帶娃做飯、操心勞身、這種是..不孝。 ​​
  • 「老了女婿送我養老院」:戳痛兩代人的養老之殤
    這是一位老丈人晚年的心路歷程,引發眾多父母的深思和老人的共鳴,也許很多人都能在其中讀到自己的影子,值得借鑑和反思。,我已經老了啊在養老院,劉大爺一個人孤零零地住在一個單人間裡,相比於雙人間、三人間,這樣的條件已經相當不錯了,有獨立的衛生間,還有一個陽臺。
  • 想把父母送到養老院,他卻被罵大逆不道和不孝順
    ,因此很多的朋友都希望自己能優雅地慢慢變老,也希望晚年的時候有兒女能夠陪伴在身邊。,一個是自己確實沒有時間和精力照看,如果自己再不努力的話,也許一輩子都買不起房子,或許真的是要過上單身的生活了;二是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去,那裡的條件要比家裡強一些,照顧料理也是更加周全周到,這樣一說反而覺得好處多多,但為什麼他父母會如此反對呢?
  • 72歲老人哭訴:寧願餓死也不去養老院,我想回家
    01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關於養老的話題,被無數網友熱議——你會同意子女把自己送到養老院嗎?一些年紀大了的父母,像是70後、60後是這樣說的:堅決不同意去養老院,自己有家為什麼要去那兒?養老院的人我又不認識,工作人員都是拿錢辦事,能照顧好我嗎?我攢了一輩子的錢是為了給孫子孫女用的,不能便宜其他人。
  • 「你會同意兒女把你送到養老院嗎?」75歲老人的回答很心酸無奈
    網絡裡有個熱門帖子是關於養老話題:你會同意子女把自己送到養老院嗎?我的兒女還算比較省心,上學,參加工作,結婚生子,一路還算順利。只是,我們老兩為了孩子,為了老人也沒有存下多少積蓄,不過都有退休金,日子過得還算過得去吧。其實,最難的日子是我退休以後,那段時間,兒子家的孫子出生,需要人帶,老伴的母親病了,需要人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