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老人哭訴:寧願餓死也不去養老院,我想回家

2020-10-15 清水無塵

01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關於養老的話題,被無數網友熱議——你會同意子女把自己送到養老院嗎?

一些年紀大了的父母,像是70後、60後是這樣說的:

堅決不同意去養老院,自己有家為什麼要去那兒?養老院的人我又不認識,工作人員都是拿錢辦事,能照顧好我嗎?我攢了一輩子的錢是為了給孫子孫女用的,不能便宜其他人。當我身體不行了就早點離開算了,何必浪費錢和時間。



我曾經問過我爸一個問題,如果你老了,我們沒時間照顧你,把你送到養老院,你願意嗎?一開始我爸還很興奮的說,願意啊,養老院全是老頭老太,飯不用自己煮,衣服不用自己洗,生病了有人伺候你。晴天可以在外面曬太陽,下雨天還可以和老頭老太打牌,下棋多好啊。

可當我認真的看著我爸時,我爸卻沉默了。要知道我爸之前可是很煩我媽,還有我們3姐弟煩他的。可當你真的跟他討論他去養老院的事情時,他的表情就告訴你,他內心是絕對不願意的。

02

為什麼老人不願意去養老院,我總結起來,至少有3個原因

首先自然是傳統觀念的影響,所謂養兒防老,在老人心裡,老了就該跟兒子住一起,哪怕死也要死在兒子家。

第二點就是,人不離故土。老人講究落葉歸根,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老了就哪也不想去了,只想呆在自己的老窩,養條老狗,有幾個老鄰居聊著。



第三點就是,老人捨不得把錢扔到養老院。對於老人來說,兒子的錢也是自己的錢,他們寧願把這個錢留給孫子買點好吃的,也不願意花到養老院。用我們老家的話說,把錢扔到水裡還起個泡,而送給養老院,那是連泡都不會起一個的。

03

國慶節的時候,我陪一個表姐去接我姨父回家過節,我這個姨父就是今年被送到養老院的。老實說,當我看到姨父的時候,真的覺得他好可憐,也很讓人心痛。

記得很清楚,當表姐喊姨父的時候,姨父老淚縱橫,連著說了好幾遍,求求你們把我接回去吧,我寧願餓死,也不想住在養老院裡,我想回家......



要知道記憶中,我姨父這個人性格很開朗,看到誰都是笑嘻嘻的。而且姨父年輕的時候特別能幹,種田,做瓦工都是一把好手,年輕的時候也算是一個「能人」,很少見他求人。

我這個姨父生養了三個孩子,2個女兒1個兒子,在農村來說,也算是多福之人。遺憾的是,我姨去世得早,孩子們10幾歲的時候,我姨就走了,之後,表哥表姐們都是姨父一把手拉扯大的,特別不容易。

憑良心說,我2個表姐1個表哥,都不是那種不孝順的人,相反他們很孝順。但我姨父自從得了老年痴呆症之後,會經常捅出螻子,送到養老院也是無奈之舉。



比如之前姨父跟著表哥表嫂住一起之後,就有好幾次,差點把家裡房子都燒起來了。有一次,姨父半夜靠在床頭抽菸,結果菸灰落在了床上,一床被子都燒光了,幸虧我表哥半夜起床上廁所,看到不對勁才把火撲滅了,不然後果不敢想像。

還有一次,我表嫂上班前燒好了飯菜,讓姨父中午熱一下就行。結果姨父把菜倒鍋裡就出門了,煤氣灶也沒關。後來還是物業巡邏發現表哥家廚房冒煙,才緊急把火撲滅了。

要說姨父在兩個表姐家住,也是闖了一堆禍事。比如有時糊塗了,把大小便拉在了身上,再比如有時犯迷糊了,直接把廚房裡的醬油當水喝。有的時候,根本就是防不勝防。



後來,表哥表姐也是實在沒辦法,把姨父送到了養老院,每個月養老院的3000塊錢,也是表哥表姐們平攤的。

對此,我姨父非常不滿意,經常在清醒的時候,罵我表哥表姐們沒良心。然後說著說著,自己就哭了,讓人特別不忍心,又特別無奈。

清水結語:畢淑敏曾說:「每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擊的脆弱。」



都說父母之於子女,是漸行漸遠的緣分。當孩子們真的頂天立地,有足夠的能力去搏擊風浪的時候,不要忘了,父母已經老去,他們也需要你的陪伴,就像從前他們陪伴你一樣。

無論如何,清水還是覺得,不到萬不得已儘量不要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就像網友說的,父母再難的時候也沒想過把你送到孤兒院,那麼當父母老了,我們也要想辦法給父母一個儘可能安樂的晚年。

床前一杯水,勝過墳前萬噸灰。所有為人子女的,共勉!

相關焦點

  • 70歲老人哭訴:我寧願每天餓肚子,我都不想去養老院
    但不是每一個老人都喜歡養老院的生活,他們寧願自己一個人生活,寧願自己餓肚子,都不想在養老院度過自己的晚年。我也不是說我自己的兒子不孝順,他們對我是很好的,但我覺得自己的年紀一天比一天老了,和他們生活在一起肯定是會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的。我腦子有時候也是糊裡糊塗的,明明做著一件事情,我一個轉身就想不起來了。我自己也很怕自己和兩個兒子生活在一起,會遭到他們的嫌棄。
  • 「攢錢,去養老院,不拖累孩子」,最後老人哭訴我要回家令人心碎
    一些年紀大了的父母,像是70後、60後是這樣說的:堅決不同意去養老院,自己有家為什麼要去那兒?養老院的人我又不認識,工作人員都是拿錢辦事,能照顧好我嗎?我攢了一輩子的錢是為了給孫子孫女用的,不能便宜其他人。當我身體不行了就早點離開算了,何必浪費錢和時間。
  • 一位80歲老人哭訴:「輪流養老」宛如要飯,還不如送我去養老院
    但是對於老人來說,卻是不公平的。有人不解,老人能夠在每個子女的家中享受到不同的生活環境,這樣不是更加快樂嗎?可是實際上卻並非如此。一位八十歲老人的哭訴:子女們輪流養老,不如送我去養老院算了。張大爺今年八十歲,在他人眼裡,張大爺是一個很幸福的人,幾個孩子都很孝順,無論張大爺去哪個兒女家住,都會被照顧的很妥帖。但是張大爺心裡卻不是這麼想的。幾年前老伴去世時,幾個孩子出於孝心,提出接張大爺去家裡住,省的一個人不方便,再說了張大爺年紀也大了,要是生什麼病也好有個人照料。其他幾個孩子都很贊同,但是問題來了,張大爺去誰家裡住呢?
  • 「兒子,我想回家」,多數老人都不喜歡養老院,但現實生活很無奈
    很多為人子女的都不想送父母到養老院,但現實生活卻又逼得人無奈,無力。多數老人不喜歡養老院,如果讓他們選擇,他們寧肯在家裡等死,也不願去養老院。因為家就意味著根,能在家裡離開這個世界,能在孩子們身邊度過餘生,是老人們的心願。但現實裡,這樣的心願多數委屈於現實。
  • 「我不是犯人!」91歲老人被子女送進養老院,四處哭訴求回家
    ,  我想回家……」  上海的孫奶奶今年91歲  見到記者  立馬提出了想幫她回家的請求  孫奶奶還拿出兩個小瓶子  裡面都是她平時攢下來的安眠藥  她說  她甚至苦悶得想要尋短見……  隨著寂寞感加深,老人與子女之間的爭吵則不斷發生。孫奶奶在養老院的夥伴們覺得她變得垂頭喪氣,整日打電話哭訴想要回家,甚至有自殺的念頭。那麼,孫奶奶的子女們就對老人的訴求都那麼無動於衷嗎?
  • 「媽,你為什麼寧願找保姆也不去養老院?」老人3個理由讓人信服
    可是有的時候,我們有些老人,卻對於養老院並不認可,他們寧願找保姆也不去養老院,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當事人自己是怎麼說的。大兒子連忙說:「媽,你為什麼寧願找保姆也不去養老院」?隨後郭阿姨就闡述了自己的幾點意見和看法。「老人為什麼寧願找保姆,也不去養老院」?
  • 72歲老人兒女雙全,卻被「塞」進養老院,坦言:生男生女真不同
    比方說,有人會為了生兒子連續生好幾個女兒都不放棄;再比方說,有的人會對自己的女兒和兒子採取完全不同的態度。72歲老人兒女雙全,卻被「塞」進養老院,含淚哭訴:生男生女真不一樣張大爺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他之所以選擇生兩個孩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重男輕女」思想在作祟。
  • 3位72歲老人哭訴:家有長壽老人,我快熬不下去了
    導語:70多歲的老人,在年輕一輩看起來他們已經是需要被照顧的對象,但許多時候,他們不僅顧不上照顧自己,還得照顧家裡的長壽老人。「孝」這個字,碰上了「長壽」,就變成了苦熬。馮先生:得天天去照顧我那暴脾氣的長壽老母親。我已經72歲了,我自己都有高血壓和心臟病,我的兒女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要照顧。我每天也過得很忙,因為我還有一個90多歲的長壽老母親。我的老母親脾氣非常暴躁,我感覺她活著主要是來折磨我這個兒子了。
  • 老人,為什麼大多不願去養老院?
    回鄉下,給姨母過生日,跟表弟他們閒聊,聽到一則消息:鄰村一個八十歲的老太太,一直靠兒女們輪著照顧,這次輪到女兒的時候,女兒有事分不開身,就計劃把老人送到村裡的養老院,老人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一言不發,當晚就服藥自盡了。好端端的,老人命喪黃泉,女兒追悔莫及,兄弟們怨聲連連,鄉鄰們議論紛紛。這以後,女兒還怎麼回娘家呢?
  • 72歲老人哭訴:孩子你們少回家一點才是孝順我們,我們快受不了
    啃老族,相信大家在生活中經常見到吧,要是子女有本事,有自己的事業,根本不愁吃,不愁喝,也不會不去工作,依靠父母來養活。但有的子女,就算有工作,還是一樣啃老。不過現在的時代年輕人負擔特別重,有的老人想幫子女分擔,經常給錢給子女,就為了讓他們減輕一點負擔。好多人都覺得子女在外工作,父母在老家,老人孤零零的待在老家,沒有子女的陪伴,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
  • 72歲老人哭訴:孩子,你們少回家一點才是孝順我們,我們快受不了
    啃老族,相信大家在生活中經常見到吧,要是子女有本事,有自己的事業,根本不愁吃,不愁喝,也不會不去工作,依靠父母來養活。但有的子女,就算有工作,還是一樣啃老。不過現在的時代年輕人負擔特別重,有的老人想幫子女分擔,經常給錢給子女,就為了讓他們減輕一點負擔。
  • 72歲老人哭訴:小孩,你們少回家一點才是孝順我們,我們快受不了
    導語啃老族,堅信大家在生活中時常見到吧,若兒女有本領,有本人的職業,根源不愁吃,不愁喝,也不會不去工作,憑藉父母來養活。但有的兒女,就算有工作,還是雷同啃老。不外現在的時代年青人累贅非常重,有的老人想幫兒女分攤,時常給錢給兒女,就為了讓他們減輕一點累贅。
  • 攢錢去養老院不拖累孩子?八旬老人:光有錢還不行,這三點很重要
    ,現在家裡還有一些積蓄,再加上退休金的話,以後我就可以去養老院生活了。唉,兒女們生活也不容易,我跟老伴兒去養老院也算不拖累他們啊。所以,許多中年人在50歲左右時就開始策劃「養老大計」,他們想多攢錢,這樣等老時就可以去養老院生活
  • 72歲老人的忠告:做好這四點,晚年自己養老,不給兒女添麻煩
    傾訴人:李大爺 72歲我今年72歲了,有2個女兒一個兒子,因為身體還不錯,如今我自己生活,沒有去麻煩兒女,我自己住,並不是他們對我不好兒女本身自己就挺忙,當老人的,能不麻煩就不麻煩,自己生活能自理沒必要把兒女綁在跟前,自己現在又不需要幹嘛,照顧自己還是能辦得到的。
  • 3位退休老人自述:我寧願一個人過,也不接受這3種養老方式
    畢淑敏說過:「父母在, 人生尚有來處;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父母永遠是伴隨我們一生的話題,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存在。現在社會,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老人的養老問題成為當下年輕人的一大考驗。我發現,身邊很多老年人寧願一個人過,也不願接受這三種養老方式。究竟哪些養老方式讓老年父母難以接受呢?又有什麼原因呢?
  • 男人到了72歲,為什麼還想要找女人?3個72歲老人說出心裡話
    導語有一些老人覺得只要手裡有錢,一個人生活不會過得很差,如果到了晚年之後,生活不能自理了,那就請個保姆或者對養老院養老,但是真正到那個時候,他們還會這麼認為嗎?下面這三個老男人都72歲了,居然還想找女人,這是為什麼?為何這麼老還要折騰自己,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心裡話。
  • 為什麼老人想去養老院卻被子女拒絕?兒子3條理由,讓人為之感動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多的老人,就不得不選擇去養老院養老,老人雖然心酸可也很是無奈,但是凡事都不是那麼的絕對,也會有一些例外事情的發生。就像我們有些老人,他們也會處於各個方面的考慮和打算,就想去養老院養老,可是他們的子女非但不會同意,反倒還會予以阻攔和拒絕,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 72歲老人:我寧可晚年孤獨,也不把時間、積蓄、房子交給兒女
    分享人:吳桂芳,72歲72歲的吳奶奶,如今已退休多年,5年前吳奶奶離開兒子家在我看來,我撫養兒子,幫他出錢和兒媳結婚,已經盡了母親的義務。我已經72歲了,日子不多了。餘生,我想讓自己舒服一點,為自己留下一點保障,這沒有錯。」父母總要把孩子放在心上,想著他們能經常回家看看,經常在自己眼前。但,只要自己還有自理能力,就不要把積蓄都拿出來。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不能動一步,這句話也適用於親情。
  • 60歲婆婆被送進養老院,老人含淚哭訴:「月子仇」真要記一輩子麼
    ,老人含淚哭訴:「月子仇」真要記一輩子麼一天大清早就聽見有位60歲的老人在小區裡大罵自己的兒子兒媳不孝,由於時間太早大家都在家,自然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通過老人的怒罵,圍觀的人都了解了大概的經過,原來是老人身體不好想讓兒子兒媳伺候下,但沒想到兒子兒媳卻直接將自己送去了養老院,這才讓老人一大清早就來鬧。
  • 養老已成兒女最大負擔,可不管說的再好聽,為啥老人不願去養老院
    但是,當真正想要實施的時候卻遭到了父母的各種拒絕,甚至有的老人寧願不再和子女聯繫,也不願意去養老院。很多子女都非常疑惑,為什麼國外的老人在上了年紀之後都自覺的去養老院,而中國的父母卻無論如何都不願意去養老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