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關於養老的話題,被無數網友熱議——你會同意子女把自己送到養老院嗎?
一些年紀大了的父母,像是70後、60後是這樣說的:
堅決不同意去養老院,自己有家為什麼要去那兒?養老院的人我又不認識,工作人員都是拿錢辦事,能照顧好我嗎?我攢了一輩子的錢是為了給孫子孫女用的,不能便宜其他人。當我身體不行了就早點離開算了,何必浪費錢和時間。
而一些年紀小的父母,像是90後、80後是這樣說的:
現在的年輕人太不容易了,我們正在經歷,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真的太難了。為了不讓孩子經歷和我一樣的苦,我很早就開始攢錢了,等身體不好了就去養老院,絕不拖累孩子。現在的養老院起碼給錢就能解決問題,我多攢點錢,將來不會受罪。
年紀不一樣的人對待養老的理解還是有本質區別的,隨著時代發展,養老院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可真的是只要有足夠的錢,去了養老院就能安享晚年嗎?
昨天有一段養老院門口的視頻在網絡瘋傳,聽到老人們在養老院門口哭訴著「四個字」——我要回家,真讓人心酸。
老人撕心裂肺的聲音,被工作人員強行帶走的樣子,像極了小時候我們上幼兒園的模樣,想想就心碎。
老人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可想而知,在養老院的日子並非他們之前所想的那樣,安詳舒適。因為當你生病的時候,就算給的錢再多,護工也是像行屍走肉一樣在照顧人,根本不會懷揣著真實情感。錢是個好東西沒錯,但他買不來真情實感,買不來溫情,買不來發自內心的關懷與照顧。
再加上有的兒女很忙,幾乎沒有時間來探望老人,導致老人的孤獨、悲傷與日俱增。那些身體器官逐漸出現問題的老人,行動反應能力緩慢,就算砸錢也只能忍受痛苦,可子女又是怎樣說的呢?
在這段「我要回家」的視頻下面,評論雖上萬,內容卻驚人的相似,大家竟都認為,就該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去:
有些評論很扎心,我們都是普通人,因此,大部分人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有的老人是作的,把兒女逼瘋的那種,有的兒女是沒良心,把父母當包袱,道理都懂,只是看到老人那種無助的樣子,還是會心痛。
說到底,很多家庭都是因為生活壓力變大後所帶來的連鎖反應,只是我依然固執的認為,就算生活再艱苦,也不能讓父母去住養老院,家就是沒有人會被遺棄的地方,不管多難都要守護在一起。
尤其是辦養老院的制度還不夠不健全,現在的養老院內部各種黑暗,享福的老人少之又少。想想自己小時候再怎麼頑皮,老人也沒有拋棄過我們,她養你小,你就應該養她老。不管他們曾經做過什麼,如果不去養老人,你再有理都是錯的,不該只顧著仇恨。
我看到一個評論非常辣眼睛,它說父母不幫著兒女帶孩子就可以送到養老院去了,真是讓我大跌眼鏡。
父母把兒女辛苦養育大後就已經老了,你還強迫讓父母幫著帶下一輩子的過去嗎?幫你帶孩子是情分,不是本分。說什麼不幫助帶孩子,等他們老了後就可以不孝順,這樣上嘴唇碰下嘴唇張口就說,是為人兒女說的話嗎?
爹媽好不容易把你們養大成人,這麼大年紀了,趁著還能動,讓老人歇歇吧,因為老人的時間不多,很快就會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疼,沒有多少好日子過了。已經把你們養大了,就應該孝敬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
憑什麼你們不應該感恩?你們為什麼不好好努力?遇到困難還強加到老人的身上,忘了自己也有老去的一天了嗎?
攢錢沒有錯,可錢只是一個方面,「情感投資」也同樣重要,否則到老了動不了了,吃不動喝不動,躺在床上也穿不了什麼,錢再多它也不會香了。
父母老了究竟要不要送養老院,關鍵在於孩子孝不孝順,如果足夠孝順,就算送去養老院他們也不會受罪,事實證明,子女常去養老院看望父母,養老院的工作人員也會特別上心的去照顧。
綜上所述,「孝順」比「錢」重要得多,因此,我們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該給他們灌輸「孝道」這個問題。
1、百善孝為先,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對老人好,孩子就會有一學一也對你好,父母對老人刻薄,孩子同樣的也會對你刻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當你以身作則,把孝順放在第一位時,孩子會模仿你的樣子去做,正確的價值觀就會在他們的心裡生根發芽。
2、讓孩子學會感恩,使付出得到回報
讓孩子明白父母對他們的付出是源自愛,而不是非做不可,任何人對自己的好都要學著感恩,知道回報。
父母一輩子的努力是為了孩子過得好沒錯,但這不證明他們就理所應當為自己養孩子,不能用「你不給我帶娃,就別用我給你養老」來衡量家庭關係,懂得報答別人的好,是做人的基本。
今日話題:你會同意子女把自己送進養老院嗎?歡迎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