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真的願意去養老院嗎?

2020-09-12 閱盡人間冷暖

人老了,走不動,吃不動,雖然還能牽著老伴的手攙扶著一起走走,但真的是老了。

兒女都忙,光他們那個小家就夠他們忙的,還得工作,實在沒多少時間來照顧。

老人也明白,兒女不是靠不住,實在是沒有精力。

哎。老了就是不行。該怎麼辦呢?


文圖無關

上養老院吧。

這是我二舅跟我說的心裡話,他有一兒一女,老兩口每月也有將近五千多的養老金,吃喝是足夠了。

兒子41歲,正是最累的中年,夫妻倆都是普通的工薪,每月賺著不多的薪水,扣完按揭和孩子的輔導費,剩下的連生活費都夠嗆。下了班還要去開滴滴,彌補家用。

每晚都要到深夜12點多回家,第二天一早又要上班,除了禮拜天能過來問候一下父母,真的抽不出時間照顧。


文圖無關

女兒36歲,二胎才5歲,家裡兩個孩子把她的時間都佔用了,偶爾抽空過來看看父母,都跟打衝鋒一樣,儘量在有限的一兩個小時裡幫父母多幹點家務。

兒女都讓二舅他們過去住,可二舅媽有哮喘,怕影響孩子學習休息。再說了,他們也快70歲了,幫不上什麼忙,去了也是添亂。

前年二舅下雨天出門買菜摔了一跤,大腿骨折。這一摔可把兒女累壞了,單位、醫院和家來回跑,晚上還要在醫院服侍,真的不容易。


文圖無關

二舅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但自己老了,沒用了,還要牽累兒女,有點無奈和不忍心。

老兩口把我叫去,說我認識的人多,想讓我幫著聯繫養老院。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兩位老人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萬一在家裡躺倒了,又得麻煩兒女來服侍。

說實話,二舅一點都不想去養老院,人老了,最好的養老還是在家裡,兒孫繞膝,三代同堂,這是最幸福的晚年。可這也是沒法子的事,不去養老院,在家裡怎麼養,請保姆又沒有這個實力。


文圖無關

我帶著他們的「使命」,開始尋找合適的養老院。公辦的就不去考慮了,排隊都要幾年以後。高檔私立的價格貴,按他們的收入住不起。

最後在朋友的幫忙下,在城郊的一家私立養老院談好了,兩人一個月7000塊,兩張床鋪。如果住小間,要9800。

二舅同意了,每年多貼幾萬,至少可以安穩的養老,不用拖累兒女。養老金自然是不夠的,用房子抵押,也夠他們花費了。


文圖無關

送二舅老兩口去養老院的那一天,他們都哭了。老人和兒女都哭,老人是捨不得離開家,兒女是覺得對不起老人,沒有盡到孝心。

二舅坐在車裡,沒讓開,隔著車玻璃看著自己的家。他知道一進了養老院想再出來就困難了,這是自己的家,以後還能不能回來就不一定了。

不想去,也要去。哪怕有多不舍,也必須要去。這就是我二舅的晚年,71歲,從此他就在那裡養老了。


文圖無關

編後記:

人生就是在各種心情裡長大成熟衰老,無奈也好,不舍也罷,都必須面對自己願意和不願意。

老人有兒女,還要去養老院,這在很多人眼裡是兒女的不孝。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算他們留在家裡,晚年就一定能舒暢安心嗎?兒女都有自己的家事,為了養家餬口本就很辛勞,再加上要照顧父母,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看著二舅進了養老院,我的心也刺痛起來。等我老了那一天,我是否也要住進養老院?


今天的話題:老人住進養老院,好還是不好?


作者:亦夫

時間:2020年9月11日

(本文頭條獨家原創發表,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國外老人都願意在養老院養老,中國送老人去養老院就意味不孝?
    條件差的養老院無論外國老人還是中國老人,誰都不願意去,要是在國內送老人去一個月要四五千美金的貴族養老院,也沒人說你不孝>因為中國老人為子女付出的比國外老人多多了,大部分老人,在能力範圍內,為子女的教育婚姻育兒,費心費力,他們遵循的傳統思想,就是養兒防老,去養老院,那是沒子女的人才去的,有子女的人,當然是子女養老了,要不然他們年輕力壯時,存錢養老不就好了!
  • 老了,你願意去養老院嗎?
    她想去養老院生活。女兒得知老太太的想法,堅決不同意。她認為,把老太太送到養老院生活,別人會說她不孝順,不管老媽晚年生活。為此,母女倆經常為這拌嘴,鬧得不歡而散。他們認為,只有不孝順的子女才會把父母送進養老院。養老院再好,沒有親人在身邊,老人會感到孤獨的。而有的老人認為,現在子女工作都忙,又辛苦,壓力也大。自己去養老院生活,可以減輕子女的負擔。況且現在的養老院裡,能唱歌,跳舞,打牌,下旗,讀書,寫字,娛樂活動層出不窮,還有同齡的老人相伴,生活可謂是豐富多彩,比在家裡快樂多了。
  • 靈魂拷問話題:你願意送父母去養老院嗎?
    不管願不願意承認,父母都正在老去。不管你願不願意面對,父母的養老問題即將擺在我們這一代人的面前。因此,關於父母養老的問題也需要提上日程了。近日有網友提出一個靈魂拷問的問題:你願意送父母去養老院嗎?本文益養老智慧養老平臺小編,將就這個話題展開討論,與大家一起聊聊。大家也不妨在文章的下方留下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共同交流呀。
  • 送老人去養老院就是不孝順嗎
    ,但冷靜思考下來,認為讓老人得到最周全的照顧才是最重要的,便將父親送進了養老院。很多老人的感情都是很脆弱的,對於有他們而言,把他們送去養老院就像被拋棄了一樣,自己拉扯到大的孩子竟然不願意照顧自己,即使是得到了很好的照料也不足以彌補心靈的創傷,他們渴望溫暖,渴望被關懷。說到底,老人更關注的是精神上的贍養,哪怕是一句關心、一起吃個飯。
  • 養老院真的是最好的歸宿與選擇嗎?
    完事了奶奶也安排住院了,然後勒,家裡長輩開始商量著後續出院就去住養老院。家裡的長輩像是商量好的一樣陸續給我說養老院也不錯,環境,夥食都好。說以後我們去探望也方便。而我不想讓奶奶去,或是不願意去面對吧。 養老院真的好嗎?我上網查了很多例子也問了身邊的朋友家裡是否真的有人去過養老院養老。
  • 老人,為什麼大多不願去養老院?
    我爸不放心老姐,禮拜天總想去看看她,也跟表哥他們商量著想把姑姑送去養老院,覺得在那裡有人照顧,還有同齡人陪著嘮嗑不寂寞,可姑姑死活不肯。追問的緊了,姑姑說:我六個孩子呢,都挺好的,孝順懂事,我去住養老院,不是讓人戳孩子們的脊梁骨嗎?所以,姑姑寧肯一個人孤獨守家,也不願踏進養老院。像我姑姑這樣的老人,太剛強,總是為孩子們著想,不願意拖累兒女。
  • ​送父母去養老院是不孝嗎?能給老人最好的生活環境才是孝順
    最近與同事聊天,她很遺憾的說:「作為一個養老人,我最遺憾的是幫別人照顧好了父母,確無法親自照顧自己的父母!感覺自己不孝順...」我笑著回答道:「難不成那些住我們養老院讓我們護理員照護的老人家的子女都是不孝的了?那些子女親自照護的就真的孝順嗎?」
  • 黃渤:送父母去養老院是不孝嗎?能給老人最好的生活環境才是孝順
    最近與同事聊天,她很遺憾的說:「作為一個養老人,我最遺憾的是幫別人照顧好了父母,卻無法親自照顧自己的父母!感覺自己不孝順...」我笑著回答道:「難不成那些住我們養老院讓我們護理員照護的老人家的子女都是不孝的了?那些子女親自照護的就真的孝順嗎?」
  • 老人住在養老院,真的比在家呆著好很多嗎?看完心情複雜
    我們經常聽到許多人會在聊天的過程中談到:以後老了就去住養老院,不跟著孩子,不。其實,真到了自己老了的時候,就很喜歡住在養老院嗎?有的老人則認為家裡呆著舒服自在,喜歡在家中生活。也有的老人則喜歡住在養老院,每個人的喜好不同,選擇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大多數老人還是會選擇住在養老院。
  • ​是否應該送老人去養老院呢?
    我們都知道,如今許多老人住在養老院。有些人是自己想這樣做的,有些是孩子考慮並做出決定的。但是,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老年人是否應該住在養老院這個問題一直是個糾結點。因為從孝順的角度出發,首先要愛父母。如何成為一個孝順的人?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應該經常陪伴父母,照顧好他們,使他們的老年快樂。有了孩子的陪伴,他們會更快樂。但是並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
  • 75歲老人被送進養老院,老人大鬧:「月子仇」真的要記一輩子嗎?
    75歲老人被送進養老院,老人大鬧:「月子仇」真的要記一輩子嗎?這天一大清早我就被一陣罵聲吵醒了,一個老人在小區罵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婦不孝順,因為時間很早,很多人都還沒有去上班,圍觀的人很多,從老人的話中可以知道,是因為老人生病了,但是兒子和兒媳不想伺候,而是把老人送進了養老院,老人這才來家裡鬧。
  • 農村老人被子女送到養老院養老,可以嗎?
    在農村一直以來都說養兒防老,可隨著計劃生育的執行力度,很多家庭也都是獨生子女或雙女戶家庭,這些家庭的老人老了怎麼辦。前一段時間,我去看望了一個農村70多歲老人。這幾年由於經常去老人家,互相也比較熟,老人每次看到我,都要哭著說自己的遭遇。也擔心自己老了怎麼辦。老人本來有三個孩子,一男兩女,本來是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
  • 72歲老人哭訴:寧願餓死也不去養老院,我想回家
    01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關於養老的話題,被無數網友熱議——你會同意子女把自己送到養老院嗎?一些年紀大了的父母,像是70後、60後是這樣說的:堅決不同意去養老院,自己有家為什麼要去那兒?養老院的人我又不認識,工作人員都是拿錢辦事,能照顧好我嗎?我攢了一輩子的錢是為了給孫子孫女用的,不能便宜其他人。
  • 養老院不能是老人最後的歸宿
    養老院,到底是孩子孝心的體現還是孝心的缺失呢? 年輕人為什麼會選擇將自己的父母送進養老院?作為年輕人的我有兩個觀點。 第一:緩解老人的孤獨老人在家,獨守空房,真正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自己的老伴還在還好。可是如果只剩一個人真的是活得沒有一點希望。
  • 比起和兒女住在一起,養老院真的是最好的歸宿嗎?幾個老人這樣說
    你養我長大,我會陪你變老嗎?我會是那助燃的燃料嗎?這因人而異,因家庭而異。有人是偽孝,父母能動之時,經常借探望父母之名,去父母那蹭吃蹭喝,一旦父母老了,動不了,需要你接到家中養老,你又嫌老人是累贅,以各種原因推脫,拒不接收父母來家贍養。或是即使接到家中又冷眼黑臉沒個好眼色,弄得父母內心悽惶,冰涼,有生不如死的感覺。
  • 辛辛苦苦養大孩子,老了只能去養老院,原因真的很無奈
    勸孩子結婚生子大部分的理由也都是說有孩子了有人給養老,不至於沒人照顧去養老院。因為在中國人心目中對養老院是沒有好印象的,覺得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裡面的護工還可能會虐待老人,出門也沒什麼自由。覺得沒有孩子照顧或者孩子特別不孝順才會把爹媽送去養老院受罪。不然放著好好的家裡不住,誰願意去養老院呢。
  • 三十多歲,父母主動選擇去養老院,真的是孩子的不孝嗎?
    到家後兩位老人卻告訴了同事一個深刻的事實,他們兩人決定去養老院。那天他發了很大的火,他也是後來告訴我這是他長大後唯一的一次對父母發脾氣 。沉默了很久,等情緒平靜下來的時候,開始詢問為什麼做這樣的決定,不止一次的是詢問了他們夫妻是不是哪裡惹二老生氣了。看著兒子著急地詢問著,二老也不忍心讓孩子難受就坦白了所有。
  • 老年人為什麼不願意去養老院?聽聽3位過來人的心裡話,很現實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老人,即使老伴走了,兒女不在身邊,他們寧願自己一個人獨居,也不願去養老院呢?擔心別人說兒女對自己不孝順老張今年75歲,老伴走了好幾年了,兒女也不在身邊。為了能讓他得到很好的照顧,兒女跟他商量,給他找了一家設施環境都不錯的養老院。
  • 父母提出去養老院,我的決定對嗎?
    我鄰居小A和他父母鬧矛盾了,因為小A的父母最近身體不太好,小A平時工作又太忙,經常公司、醫院兩頭跑,兩個老人看他太辛苦,就主動提出要去養老院。但小A堅決不同意,他覺得自己的父母有兒子,怎麼能去住養老院,這不是讓人看笑話,說他不孝順。而小A的父母又堅持要去,現在雙方還在僵持中。
  • 「攢錢,去養老院,不拖累孩子」,最後老人哭訴我要回家令人心碎
    一些年紀大了的父母,像是70後、60後是這樣說的:堅決不同意去養老院,自己有家為什麼要去那兒?養老院的人我又不認識,工作人員都是拿錢辦事,能照顧好我嗎?我攢了一輩子的錢是為了給孫子孫女用的,不能便宜其他人。當我身體不行了就早點離開算了,何必浪費錢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