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流行一句諺語:「不要為已經打翻的牛奶流淚。」
意思就是,牛奶已經打翻了,就沒必要再喝了。
用我們的話來說,叫做覆水難收。
對於那些已經發生,無法重頭再來的事情,就應該轉身離開,結束這糟糕的局面。
《愛情需要止損》一書中提到:
在這個世界上,你想要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如果得到了不想要的東西,就該及時丟棄,否則就會越錯越厲害。
成年人的終極智慧,是懂得及時止損。
我叫小胖,今年已經36歲了,目前和幾個朋友在一起創業。
創業公司雖說不大,卻也算是小有規模,經歷了三輪融資,可能未來有機會上市。
我已經成婚,家裡有個漂亮還賢惠的妻子,五歲的兒子和三歲的女兒,兒女雙全,生活幸福。
朋友總喜歡戲稱我是人生大贏家,可誰知道我也曾是個青澀的少年,也曾經歷過種種的失敗。
如果問我,踏上社會這些年,最大的成長,那就是慢慢懂得了止損的重要性。
和很多人一樣,我們都年輕過,也曾嚮往過美好的愛情降臨。
身高170,體重170,是大家叫我小胖的原因,雖說沒有特別胖,但是臉圓圓的,很可愛,卻一點都不帥。
其實從小我就人緣不錯,但是總沒有桃花運,很多我喜歡的小姑娘,都把我當弟弟看。
大學的時候,我以為我能戀愛了,可是無論我怎麼努力,怎麼去包裝自己,甚至一度瘦到只有130斤,卻始終沒有和我心儀的女生走到一起。
就在我以為自己告別校園愛情的時候,我遇到了她,一個讓我心動不已的女孩。
我們是在圖書館認識的,那是大四上半學期的期末,當時我正在準備畢業論文了,所以在圖書館找資料。
突然一個女生走過來,拍了拍我,讓我幫她佔個座,說是有東西落在教室,回去一趟就過來。
臨近期末,圖書館的座位其實是很難佔的,放一本書在桌上的佔座方式也會被同學們鄙視。
那是一個中午,快1點了,其實我馬上準備走了,因為還沒吃飯有點餓,但我一看是個女生,甜美的笑容中又帶著清純,下意識的就答應了。
她放下書,說了一聲謝謝,然後就走了。
誰知道,她一走就是2個小時,本來給她留的座位過了半小時也被人坐了。
我看她許久沒來,也不好意思一直霸佔一個空座位,就讓別人坐了,尋思著等她來了,把自己的座位讓給她就行,我已經餓得再看不進書了。
3點,她終於來了,見沒有了座位,先是有些不悅的表情,但我把座位讓給她的時候,她的臉色突然陰轉晴,明白了我在這裡等她多時,笑著連忙道謝。
我看她捧著的書都是高等數學,那是我的強項,卻是絕大多數女生的弱項,就告訴她如果想突擊高數,不妨做做歷年的考題,看書用處不大,然後就打算走了。
沒想到,她突然問我要手機號,說是萬一有問題要問我。
我暗自竊喜,卻故作矜持,給了她一個QQ號,然後就轉身離去,實在是餓得不行了。
從那以後,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我自己都沒想到,這段感情足足持續了6年,最終還是我選擇了放棄。
那個學期畢業後,我就去一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實習,工作非常忙,而她那時候大一,總是喜歡晚上去找我吃飯聊天看星星,有時候談天說地到半夜。
那時候沒有微信,只有QQ和簡訊,要麼就是打電話,我們經常一天來回發幾十條信息,也會膩歪著打好幾個小時的電話,她能在電話那頭不厭其煩的匯報,自己每天從早到晚的事情。
我們其實關係很複雜,直到2年後才正式戀愛,原因是她對我更多的是依賴,卻不像是愛情。
我像是一個大哥哥,每天細心的呵護著這個長不大的小妹妹,從學校到工作。
她和我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我每天除了上班,還要照顧她的起居,每逢期末要陪她複習,每逢寒暑假要請假陪她出去玩。
她剛畢業的那會兒,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在家又呆了半年多,後來我找朋友託關係才把她送進了一家私企工作,屬於事少錢不少的那種,因為她就想找那樣的工作。
說實話,和她在一起很開心,卻也很累。
27歲那年,我們已經認識5年,戀愛3年,剛好是1000天,我第一次向她求婚,我知道那時候她才24,還年輕,但是我希望我們的感情能更進一步了。
沒想到她沒有給我任何解釋就拒絕了,甚至說我為什麼不提前告訴她。
後來,她讓我再給她一些時間,並且開始給我提很多物質上的要求。
那時候,我已經開始意識到,這段校園愛情,在她踏進社會後,開始慢慢變質。
其實早在求婚前,我就想過放棄,但5年的感情,不是說放就放的,尤其是對於從小就有些優柔寡斷的我來說,我也害怕錯過,害怕失去,所以才想著更進一步。
所以當意料之中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我雖說有些傷心,但更多的是疲憊,那種心理上的疲憊。
我開始日夜加班忙工作,藉口是要賺錢給她更好的物質生活,其實是不想回家,回到那冷冰冰的出租屋,那裡沒有家的感覺,只有外賣的味道和滿屋子的亂象。
愛情的止損,比起工作,比起投資,真的更難。
付出的越多,就越不甘心,沉沒成本太高,太讓我糾結。
除了沒日沒夜的工作,剩下的就是酒精可以麻痺自己,深夜擼串,喝啤酒,成了家常便飯,人又漸漸的胖了回來。
我花了整整一年,才下定決心放棄這段感情,因為那時候我已經28了,對於婚姻的渴望和現實的無望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她甚至不願意見我父母,也不願意讓我見她父母。
她就活在她的世界裡,繼續這麼任性著,嬌縱著,完全不顧及他人。
她似乎認定我不會離開她,因為我很少和她吵架。
長得胖的人,脾氣都不錯,但不代表沒有脾氣。
在給她過完25歲生日的第二天,我和她提了分手,然後毅然決然的離開了。
那時候她還以為我和她開玩笑,直到我把我的東西都悄悄搬走。
既然她不願意給我們的愛情畫上省略號,那我就來畫上句號吧。
雖說我也不捨得,我也默默的流淚,但時間到了,該止損了。
這種不會有結果的愛情,早該畫上休止符了。
她開始瘋狂打我電話,我選擇了拉黑所有聯繫方式,我想她可能想到我公司找我,卻不知道我的公司在哪兒,她甚至都沒有我身邊朋友的聯繫方式,因為她覺得她不需要。
在那之後,她通過房東試圖聯繫我,被我婉拒了,我給房東打了三個月的房租錢,告訴房東如果她想繼續住,你告訴我,我可以付錢。
在那之後,房東也沒再聯繫我,我想她應該搬走了,也消失在了我的生命裡。
要放下一段6年的感情,還是初戀,實在太難了,但我已經成熟了,我明白自己已經不想要繼續了,所以我選擇了止損。
一年後,我遇上了我現在的妻子,兩年後,我們領證結婚,三年後,我的兒子出生,五年後,我上輩子的情人也呱呱落地。
人只有懂得放棄,懂得止損,才能遇見更值得付出的另一半。
和別人一樣,我也嚮往一份不錯的工作,不僅有高收入,最好還有個人職業發展,當然如果可以稍微輕鬆一點那是更好。
大四的時候,我進入了世界500強實習,做的是項目助理。
畢業後,我選擇了另一家500強企業,做了一名管培生。
工作的前兩年和我自己想的差不多,第一年了解工作內容,輔助領導們完成任務,第二年可以開始自己做一些小項目的收尾工作。
在企業策劃諮詢這個領域,想要做到項目經理,是需要天時地利的,一是需要自己不斷的學習,二是需要和項目方能夠順利的配合,三是需要項目確實幫公司賺錢。
我的經理從助理到項目人員,再熬到項目經理,花了八年時間,而其他幾個部門的經理,時間就更長了。
說實話,外企這兩年在國內的發展並不是很好,很多都遇到了瓶頸,裁員的也不在少數。
一個蘿蔔一個坑,在哪兒都差不多,重點是你還不知道,會不會哪天突然空降一根蘿蔔來。
工作的第四年,我發現了很多的問題,不僅僅是收入增長緩慢,更重要的是開始重複勞動。
每一個項目就是機械化的重複流程,而我做的主要就是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的工作由組裡的分析員負責,項目經理則每天日以繼夜的應酬。
我沒有想到,作為一個外企,能那麼適應國內的關係社會網絡,明白項目給誰做不是做,就看好處多不多。
那是2011年,我的薪資就停在了月薪1萬元,雖說對於一個普通的985、211院校畢業的高材生來說不算低,但也並不高,同學中混的好的,靠自己的實力年收入30-50萬的大有人在。
思前想後,我決定辭職。
比起感情上的拖沓,我沒有太多對於工作的留戀,一份得不到成長的工作,就該直接叫停。
很多人覺得跳槽就是跳槽,何必說是止損,其實你們換個角度,一個沒有職業發展空間的工作,就是在消耗勞動力,換取收入,對於自身的成長來說,就是一種損失。
所以第一份工作,我做了四年,選擇了果斷止損離開,去了一家大的民企。
很多人當時覺得我糊塗了,工資收入並沒有漲多少,放棄了外企500強的福利待遇,投入了996甚至997的懷抱裡,究竟是為了什麼。
其實我倒是特別明白,這和我那段失敗的感情經歷沒什麼關係,和我背負的壓力相關。
一個外地人,要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生活下去,要花一兩百萬買房,單憑1萬左右的收入還差的太遠了,自己又已經28歲,男人三十而立,時間不多了。
比起第一次跳槽,我的第二次工作選擇,創業,真的要難很多。
當時我在這家民企已經當上了部門經理,月薪3萬,加上項目獎金,年收入在50萬上下。
當時已經結婚兩年,孩子1歲,我自己還有近200萬房貸要還,每年16萬,其實壓力並不小。
那時候,企業的發展也是遇到了困難,整個行業進入了負增長,非常困難。
儘管沒有到影響我的基本收入,但是我已經明顯能感覺到未來的形勢,這種情況就像是溫水煮青蛙,不上不下。
如果要換一份年薪50萬的工作也不容易,行情差的時候,同行也都在裁員。
是繼續熬幾年看看,還是選擇跳槽,又或者拼一把去創業,我真的非常猶豫。
那一年是2016年,公司連年終獎最後都沒發,項目獎金比例也開始越調越低。
我想,止損是我唯一的選擇,當行業出現大的拐點,一定要止損,我現在才30出頭,還有大把的機會,在等幾年,可能機會都沒有了。
最終,我選擇了辭職下海,換了一個衍生品行業,和幾個朋友開始創業。
我相信大部分人,只要勤奮就能賺到錢,當我們明白一切會越來越差的時候,就該止損。
這個世界上,你想要什麼,才會得到什麼。
經過4年的苦心經營,我們的公司現在前途光明。
在愛情和工作上,我多次止損,在投資上,我也經歷了空前的挑戰。
第一個挑戰,就是P2P,一個讓投資者都崩潰的金融投資行業。
如果從現在來看,真是虧了自己當時及時止損,不然這幾年好不容易存下來的錢,可能都會付諸東流。
因為當時鋪天蓋地的廣告,每天上下班寫字樓電梯裡滾動播放,我和妻子都開始參與了P2P投資,我們選了好幾個做廣告的平臺。
其中主要就有兩個,一個唐小僧和悟空。
結果2018年的端午節,唐僧真的跑路了,而且是攜款潛逃,直接損失投資金20萬。
當所有人還在討論哪個平臺安全的時候,我和妻子商量,所有相關的投資,一到期就提現,再也不投資了。
我覺得我們作為投資者,是絕對的弱勢群體,我們不像專業人士可以辨別平臺真偽。
各個平臺都宣傳自己多麼多麼合規,什麼首批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員,甚至電視上打廣告,可見這些都沒用,根本就是真假難辨,這種摸瞎的投資還不如把錢放在銀行裡。
好在當時這樣做了,不然等到今年,剩下投資的兩個平臺也出問題了,又要損失幾十萬。
當時決斷做的止損行為,再一次說明了當斷即斷,不能心存幻想,抱著僥倖心理做投資,一樣不會有結果。
止損是一種大道,似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有能夠止損的智慧和立即採取行動的魄力。
2015年的股災,我也是及時止損的那一批,並且躲過了2016年的熔斷。
我不是一個職位股票投資者,剛開始是因為老丈人愛好炒股,才入的局。
我也沒有什麼投資風格可言,就是道聽途說的那種,然後隨意的買入,所以一開始沒少交學費。
我真正開始意識到止損問題的時間,就是2015年見頂之後,幾乎一個禮拜,連續跌停。
這讓我開始認真思考,割肉這件事情。
感情的止損是心理上的,股票的止損可以說是物質上的,你必須要面對虧損,而不是浮虧,一旦割肉再漲上去也和自己無關了。
我雖不太懂股票,但我明白兩個道理。
一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一旦由強轉弱,那麼趨勢變了,就該止損。
二是炒股是炒企業,不是每個企業跌倒了都能爬起來,上市公司也一樣,並不是把股票捂著就一定能漲起來,也可能是捂退市了。
所以我割肉止損特別快,從來不猶豫,見到跌停是一定要離場的。
炒股和其他投資是一樣的,止損最大的目的是保護本金,只要本金還在,極有可能翻身,要是本金出現大幅度虧損,那麼就會越來越難。
學會止損,真證券交易上也同樣重要。
我現在也做投資,第一條原則就是保本,第二條就是公開透明,把錢拿去投什麼都不知道的,還是算了吧。
我們都是18歲成年。
從十八歲的青澀,到30歲的老成,我們能經歷成長的時間其實並不多。
我們一生可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選擇題,其中有一類題目,一定是需要我們面對損失的。
我很慶幸自己捨棄了一些東西,看似好像有點虧,但其實那些東西對我來說已經沒有太多的意義了。
止損不是為了讓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是讓你明白怎麼保護好自己的未來。
成年人的終極智慧,就是懂得及時止損。
當發現方向錯了,投入的越多,損失就會越大,快刀斬亂麻有時候真的沒錯。
小胖用自己的三條時間線,展示了他所做的選擇和經歷的成長。
及時止損,真的是一種智慧,是成年人最高級的活法。
比勤奮更能決定人生命運的,一定是懂得及時止損。
學會及時止損,才能涅槃重生。
當你發現路走岔了,一定要儘快轉變方向,不然就會離終點越來越遠。
關注白貓,讓財富積累更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