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和不存錢的人,五十歲以後,差別越來越大

2020-08-14 布衣粗食

前天下午,和辦公室的同事們聊到了存錢的話題。

同事老張說:「現在的社會,你還是要有存款,否則你會發現自己寸步難行。特別是你急著要花錢的時候,借錢也難,存款沒有,就真的急死人。要是你生病了,沒有錢,怎麼活?」

同事小曾說:「那是你們老一輩的思想觀念,把錢存起來,慢慢花。可是多年以後,你會發現,自己的錢放在銀行裡,慢慢貶值了,辛辛苦苦多年,最後還是窮人一個。比方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萬元戶,如果只是把錢存起來,到了現在,把錢取出來,發現一萬元就是一點點錢了。要是當時進城買房子,那麼錢就增值了。」

現在的社會,有的人認為,越懂得花錢,越有錢,賺錢就是用來花的,要不然賺錢幹嘛,還不如一直過窮日子。有的人認為,沒有存款,才是真正的窮人,活得也沒有底氣。

其實,存錢和不存錢的人,五十歲以後,差別越來越大。人過五十,人生就真的過半了,身體也開始走下坡路了,工作的精力也不如以前,更糟糕的是,賺錢的能力也在慢慢減弱。時代一直在進步,五十歲的人,往往難以緊跟時代的步伐,導致自己活得很被動。到了這個年紀,有存款和沒有存款,對後半生的生活,影響很大。

1.人過五十,身無分文,想起來都害怕。

和我住一個小區的李民,今年五十五歲了,他的消費觀念就是:「把錢存進銀行,就是把錢送給別人花。」他認為,把錢存起來,就是讓那些富人,從銀行借錢去花,然後他們發大財了,存錢的人,還是窮人一個。

他是思想觀念,從年輕的時候,就一直是這樣的,因此他從來都沒有存款。上個月,他的兒子帶著女朋友回家了,李民非常開心,一大家人到小區門口的酒店吃飯。吃完飯,李民去結帳,發現自己的銀行卡裡只有兩百塊錢了。李民趕緊讓妻子來結帳,妻子說:「家裡的錢,不都是你管嗎?我怎麼有錢。」不得已,李民讓兒子來結帳,兒子說:「老爸,這次我帶女朋友回家,就是想請你支持一下,拿二十萬給我,我要去買房子,付個首付,準備結婚的事情。」李民頓時就生氣了:「你就知道要錢,我沒有錢。」因為李民的聲音比較大,兒子的女朋友也聽到了。

就在李民左右為難的時候,兒子的女朋友站起來就離開了。離開的時候,說了一句:「你們一家人,就是窮得掉渣,以後別來找我了。」看到兒子和女朋友鬧分手了,李民抽了自己一個耳光。

回想這些年,李民一直努力賺錢,但是每年都是入不敷出。李民和妻子,常常去旅遊,兩口子也喜歡打牌,輸錢也是常事。家裡的房子,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房子,只有六十多平米,花了七萬多買的。除此之外,李民就再也沒有值錢的東西了。

魯迅先生說:「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一個人,年輕的時候,為了追求自由,為了享受生活,把錢都花光了,表面上是「吃光用光,身體健康」,其實是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一個五十歲的人,還負債纍纍,那就更加不得了了,賺錢沒有精力,但是一家人的開支卻越來越大,猴年馬月才能翻身?想起來都發愁。五十歲的人,身無分文,就根本沒有自由,家庭也不能幸福,而是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為了生活下去,只能忍氣吞聲。

2.人過五十,有存款,做人有底氣。

上個月,我們小區換了一個保安。保安名叫張吉,今年五十七歲。張吉為人老實,做事也很認真。我以為他是家裡缺錢花,才不得不出來賺錢的。

上個周末,我在保安亭和張吉聊了一會。張吉說:「在家裡太無聊了,我就出來當保安。」原來,張吉年輕的時候,在一家火電廠上班,家裡買了兩套房子,存款也有幾十萬。現在,他退休了,覺得無所事事,也很難過,就應聘了當保安的工作。

有一次,小區的王大姐,開著小車從門口經過,張吉沒有及時反應過來,打開欄杆的速度就比平時慢了一些。王大姐打開車窗:「你是怎麼當保安的,要是欄杆刮到了我的車,你賠得起嗎?」張吉說:「抱歉,是我沒有反應及時。」王大姐得理不饒人,還在罵罵咧咧。張吉說:「如果真的刮花了你的車,我就把門口的那輛黑車送給你。」擺在門口的黑色車,價值三十多萬,張吉每天就開這輛車來上班。王大姐見狀,馬上不作聲了。

現在的社會,一些人總以為自己很有錢,很了不起,就趾高氣揚地說話。特別是一些年紀偏大的人,在普通工作崗位的人,總是被人認為是「窮人」。如果你不想被人小看,你就必須要有錢。

郭敬明說:「錢是萬能的。如果你用金錢做不到,只是因為你的錢不夠多。」這句話,真的有些「拜金主義思想」,但是很現實。一個人年紀越大,越能夠體會到錢的重要性。

人到五十,慢慢就變成了老頭、老太太,想要活得有面子,就得有錢。在外人面前如此,在自己的親戚朋友面前,也是如此。

有錢,不是為了「顯擺」,而是為了活得心安。人過五十,心安是福,不需要慌慌張張過日子,不要擔心自己有沒有工作的問題,萬一失業了,也沒有關係,起碼後半生活得「有把握」。

3.人過五十,必須提前準備養老錢,避免晚景悽涼。

老話說:「養老還得靠兒女。」事實上,養老還得靠自己。一個人,如果自己沒有錢,老了,就伸手向兒女要錢,才會發現,自己伸出去的手,好可憐,就像乞丐一樣,也難以要到錢。

人過五十,一晃就六十歲了,如果還不準備養老的錢,要是六十歲了,還是身無分文,那麼以後就得過苦日子了。沒有退休金,也沒有存款,病了也只能「等、靠、要」,聽天由命吧。

懂得存錢的人,從中年開始就存錢,等五十歲之後,存款有了,房子車子也有了,養老金也交夠了,就是有病痛,也能夠靠自己想辦法解決。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要是以後自己走不動了,靠兒女來照顧自己,也不一定靠譜,如果自己有錢,請保姆,或者住養老院,也不會至於活得太難堪了。

做人,如果自己有很多的存款,越老越值錢,兒女也會孝順你。因為兒女孝順你,就是陪伴你就可以了,不要另外花錢,他們的經濟壓力不會很大。

賺錢要趁早,存錢也要趁早。年輕的時候,透支未來的錢,但一定要謹慎;人到中年,學會存錢,晚年才會更加幸福,有依靠。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人過五十,存錢和不存錢的人,差別很大
    現在的社會,有的人認為,越懂得花錢,越有錢,賺錢就是用來花的,要不然賺錢幹嘛,還不如一直過窮日子。有的人認為,沒有存款,才是真正的窮人,活得也沒有底氣。其實,存錢和不存錢的人,五十歲以後,差別越來越大。人過五十,人生就真的過半了,身體也開始走下坡路了,工作的精力也不如以前,更糟糕的是,賺錢的能力也在慢慢減弱。
  • 存錢與不存錢,到了五十歲後的差距真的很大,當代年輕人也該明白
    但是對於中年人來說,當到了一定的年紀,到了一定的生活之後,不僅需要維持生活的質量,也是需要為自己的未來,為自己以後的考慮,所以存錢就是成為了很多人未雨綢繆的事情。那麼到底是存錢還是不存錢呢?其實到了五十歲後的差距真的很大50歲是年過半百的階段了,在這個年紀無論是一個人的身體狀況,還是工作能力都是在走下坡路了,而且最主要的是這個年紀的人往往是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那麼賺錢自然會越來越難。
  • 人到中年,存錢不存錢,對後半生的生活影響很大
    人過了五十歲以後,千萬記得要存錢,不會存錢的話,你會發現自己寸步難行,生存都會遇到問題。比如說家裡有人生病了,這時候人在醫院裡,你拿不出錢,病人就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醫治,沒有錢導致生病未能醫治,人會難受一輩子。
  • 人到晚年才明白,存錢和不存錢的差別竟然這麼大,網友:過於真實
    雖然沒有錢,還到不了寸步難行的地步,但沒有錢,你會發現,很多東西並不像你最初想的那麼簡單。錢可以給你和家人帶來優質的生活,而沒錢,則會讓你看清楚身邊很多人的真面目。王大爺很想的開,自己一兒一女,老了不愁沒人養,因此,很少存錢,基本屬於月光。當然這錢也沒花在其他地方,都給兒女付出了,也算是給了兒女富足的生活。王大爺老伴前幾年因為癌症走了,而王大爺家也只有他現在住的這一套房。兒子結婚的時候他因為手裡沒什麼存款,又是自己一個人,就讓兒子和兒媳婦和自己住了。
  • 人到六十,存錢與不存錢的差別有多大?一個真實的故事告訴你答案
    也有人說,人到六十,我們的身體機能逐漸在減退,賺錢的能力也逐步在下降,所以說,就應該在尚有賺錢能力的時候,多積蓄一點存款,這樣,才能確保晚年無憂。其實,這兩種關於存錢的觀點雖然完全相反,但是卻各有各的道理,那麼,人到六十,存錢與不存錢的差別有多大呢?一個真實的故事告訴你答案。
  • 50歲了,我希望你能開始存錢,這也是存錢養老最好的10年
    因為關鍵的一點還是沒有想到,就是錢,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最離不開的就是錢了,不管是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對於想要養老的人來說,存錢就是最至關重要的。如果想要自己的晚年的生活更加幸福一點,那就要懂得存錢了。尤其是人在過了五十歲之後,就是存錢的最好的十年了,希望看完之後,大家就趕緊行動起來吧。
  • 會存錢和不會存錢,有啥區別,看看兩個女人的後半生就明白了
    最後,我一邊勸她,一邊轉了2000塊錢給她,希望她能度過暫時的危機,不過,我告訴她,女人一定要有存錢的意識,不然生活中時刻都會充斥著危機。其實想想,也是挺讓人惋惜的,當初她也是大學畢業,如果不是老公甜言蜜語地跟她說要養她,不需要她工作。
  • 看看這個案例,你就明白女人存錢,和不存錢的區別了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依舊離不開「女人和金錢」,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月光族,她們堅持快樂為原則,每個月都會把大量的錢花在娛樂上,但是一旦當她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卻只能向他人借錢。一說到存錢,有一部分女性就會覺得這離自己很遙遠,一些消費觀念在她們的頭腦裡已經根深蒂固,所以她們很難真正的存錢。
  • 看看這2個案例,你就明白女人存錢,和不存錢的區別了
    「女人究竟該不該存錢?」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依舊離不開「女人和金錢」,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月光族,她們堅持快樂為原則,每個月都會把大量的錢花在娛樂上,但是一旦當她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卻只能向他人借錢。一說到存錢,有一部分女性就會覺得這離自己很遙遠,一些消費觀念在她們的頭腦裡已經根深蒂固,所以她們很難真正的存錢。
  • 70歲老人忠告:50歲,是存錢養老最好的十年
    導語:一位70歲老人,用自身的經歷,切身的體會告訴你,50歲到60歲之間,存錢對於晚年生活有多麼重要。兒子們長大後,我和老伴相繼迎娶了兩個兒媳婦。為兩個兒子操辦婚事,掏空了我和老伴大半輩子的積蓄。兩個兒子的婚事全部辦完以後,我和老伴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我們第一次出遠門旅遊,慶祝完成了兩個兒子的終身大事。我們人生的第一次旅遊,去了祖國首都北京。登上長城的那天,正好是我五十歲生日。站在長城八達嶺,我振臂歡呼:「生日快樂!」
  • 父親意外車禍去世,她才意識到存錢的重要性:年輕人該不該存錢?
    去年專科畢業的22歲小同事最近接連請假,我們才知道原來她的爸爸在農村意外出車禍去世,才剛過50歲,正是家裡的頂梁柱。更悽慘的是,因為農村人的經濟狀況和農村道路糟糕的秩序,導致她家至今並沒有拿到什麼賠償……小同事原本衣食無憂的生活,剎那間陷入了困境。
  • 女孩子存錢是為了什麼?
    當你擁有一定數量的存款,面對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才能多一點底氣和從容。那麼,女孩子們會說,我一個女孩子,也不需要養家,為什麼要存錢呢?女孩子常常覺得男朋友/老公給的安全感是至死不渝的誓言和承諾。我相信,如果銀行卡的餘額越來越多,一定會更有安全感。
  • 人到老年才醒悟:存錢和不存錢,差別真的很大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黃金錢財,除了戰勝不了死神,其他的一切,都不過是它的手下敗將而已。很多人都認為,談錢傷感情,談錢太俗氣。但是,可以這麼說,沒有一段感情是不談錢財的,也沒有任何一件事是不和錢掛鈎的。也就是說,人活一世,他所經受的困難和幸福,都和錢息息相關。
  • 以後還會有人到信用社和郵政銀行存錢嗎?
    信用社和農商行成立的時候主要就是為了服務鄉鎮和農村等地的客戶,所以有著廣泛的客戶群體,而郵政銀行能生存下來,則是由於背靠郵政集團,成了銀行網點數量最多的銀行,所以自然也不缺客戶。那未來如果國有銀行發展到連農村地區都全部覆蓋,是不是就沒有人到信用社和郵政銀行去存錢了?
  • 經歷過貧窮才懂得存錢,第一次存錢,究竟是為了什麼?
    人活一世,總歸是要經歷很多東西,而且每種經歷,對於我們自身來說都算是一種財富。有的,或許是長見識,有的或許是撿教訓,而有的,或許是能夠幫助我們建立存錢的方案。很多人都知道,如今這個世上最讓人無奈的,或許便是沒錢了。
  • 你存錢,為了什麼?
    存錢一個方面是為了填飽自己這一張嘴吧。不要小瞧這張嘴巴,這張嘴巴很能吃的,一個家庭,如果是七口人,他從30歲到60歲,這七張嘴巴一共要就吃掉108萬塊錢的人民幣。你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很能吃。存錢是為了自己討一個老婆,自己活了幾十年。睡覺旁邊都沒有一個人幫你暖床,旁邊沒有一個人跟你說話,是不是覺得很無奈?
  • 年輕人為什麼要學會存錢?
    情叔導語:很多人對待90後都有一種看法,那就是「活在當下」。很多90後是沒有存款的,甚至是負債的。對於年輕人來說,花唄和信用卡都是常用的,這些在方便人們消費的同時,也加速了消費。沒有存款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疫情過後。
  • 對比兩位老人的晚年生活,你就明白,早存錢和不存錢的區別
    王爾德也曾說:「我年輕時還以為金錢最重要,如今年紀大了,發現那句話一點兒不假但我想說的是,存錢和不存錢的晚年生活真的會不一樣,通過以下這兩位老人,我們就能夠看出早年存錢和不存錢的區別。>王大爺是我們的鄰居,前幾天因為他家庭矛盾的事情,弄得很多人都知道,其根本原因就是王大爺生病需要錢,但是兒女卻不肯出一分,到最後,王大爺將兒女告上了法庭。
  • 一位65歲老人的忠告:「存錢」是生活的根本,更是養老的尊嚴
    夏姐今年60歲了,老伴過世10年了,當時兒子結婚,老伴生病,把家裡的積蓄都花完了。夏姐覺得自己有退休金就不必存錢了,儘量多貼補一下兒子,反正以後兒子會給自己養老。這才幾年就是這樣的情景,夏姐非常後悔自己當初的做法,每次見到我們都會告誡:千萬不要把錢都給了孩子,多大歲數都要學會「存錢」,因為自己兜裡有錢,心裡不慌。
  • 為什麼現在人存錢都很難?
    因為現在社會風氣浮躁,物價比較貴,家庭負擔比較重,以及消費陷阱越來越多,這些問題都導致了現在的人存錢,越來越難,接下來我會分點詳細的給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現在人存錢都越來越難?首先來說一下社會風氣浮躁,現在整個社會風氣都提倡賺快錢,都提倡一夜暴富,都希望自己馬上就可以逆襲,都希望自己可以馬上翻身,但是我們的老祖宗已經告訴我們了,任何財富的積累都是日積月累的,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做完一輩子要做的事情,所以包括電視上面都上演著很多逆襲的故事,很多人看了之後就會變得很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