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才明白,存錢和不存錢的差別竟然這麼大,網友:過於真實

2020-10-04 純黑色天鵝


我年輕時還以為金錢最重要,如今年紀大了,發現那句話一點不假——王爾德

人們常說,錢不是萬能的,而沒錢又是萬萬不能的。

的確如此,有了錢我們才有了更大的底氣去面對周遭的一切,好的,不好的。

雖然沒有錢,還到不了寸步難行的地步,但沒有錢,你會發現,很多東西並不像你最初想的那麼簡單。錢可以給你和家人帶來優質的生活,而沒錢,則會讓你看清楚身邊很多人的真面目。

王大爺,68歲

王大爺年輕的時候是人民教師,一生清廉,從未收過家長和學生送的禮,也沒有在外面辦過補習班。到手的工資雖然不能讓自己大富大貴,但解決溫飽還是富富有餘的。

王大爺很想的開,自己一兒一女,老了不愁沒人養,因此,很少存錢,基本屬於月光。當然這錢也沒花在其他地方,都給兒女付出了,也算是給了兒女富足的生活。

王大爺老伴前幾年因為癌症走了,而王大爺家也只有他現在住的這一套房。兒子結婚的時候他因為手裡沒什麼存款,又是自己一個人,就讓兒子和兒媳婦和自己住了。

可他萬萬沒想到,前陣子跟兒媳婦鬧矛盾,就被兒子趕出來了,而他的退休金只夠付一個還不怎麼樣的養老院的,現在可憐的王大爺只能住在養老院過餘生了。

你問他女兒呢?女兒因為爸爸把房子給哥哥住,自己半毛錢也沒有,早就不跟王大爺來往了。王大爺後悔不已,當初朋友勸他存點錢老了有所依,他還不以為然,現在才知道,那是智者的做法。

張大媽,58歲

張大媽和王大爺的生活完全是兩種狀態,她該花的一分錢也不會省,但不該花的再便宜也不會心動,而且張大媽每個月都會固定的存一些錢,大概1000—2000不等。

等到孩子們都結婚了,張大媽自己有工資也有存款,日子過得富富有餘,不但不讓孩子們給自己錢,時不時還會補貼給孩子們一些錢。

張大媽說,存錢給了她很大的安全感,不管人在什麼時候,都要學會未雨綢繆,錢到用時方恨少,有總比沒有強,有存款不是壞事,一來不用看孩子們的眼色過日子,二來需要用錢的時候也不會兵荒馬亂地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現在年輕人壓力大,上有老下有小的,每個人都有自己說不出的苦,張大媽一心想著為兒女分擔,當然兒女也很孝順她,日子過得和和美美,讓人羨慕不已。

聽完王大爺和張大媽的故事,我們不難看出,要想安享晚年,趁年輕的時候一定要有存錢的意識,有條件的前提下,多存些錢,以備不時之需,總不會錯的。

都說成年人的安全感是錢給的,看來老年人也一樣,有了錢就不怕兒女不贍養自己了,活得有底氣,還會擁有更多選擇權。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我就認識這麼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勤勞奮進,省吃儉用,存了不少錢,等到60歲退了休,退休金有6千多,結果退休後的第二個月突發病走了,退休金才領了一次!這大概就是命吧,和兒女互相照應、和和睦睦的才是最重要的,存那麼多錢,人老了活的再好,兒女不孝順也沒什麼意思。有錢富過,沒錢窮過,只要家庭和睦,就是幸福,你們說呢?

其實,有穩定工資的人,如果有房,根本不需要太省吃儉用攢錢,那樣一輩子都沒享受過,最後也不夠完美,適當存點,退休後有退休金也算足夠用了。

再窮再富的人,到老的時候都要手裡有自己的一套房,有養老的錢,可以死了給孩子,但活著的時候要牢牢抓在手裡。有自己的房不管大小,都可以不用去和兒女住,不用受氣。手裡有錢自己想吃什麼買什麼,想去哪裡玩就去哪裡,過年過節再給孫輩點錢,一個個都會看你很親的,手裡沒錢,老要問兒女要,就會飯難吃臉難看了。

總之,錢是試金石,能讓我們看清楚很多人的真面目,錢是權利,也是尊嚴。能過優質的生活,不用看別人的臉色,還可以選擇自己想要一切,這樣的晚年生活才足夠幸福。

房子,票子,健康對中老年人來說一個也不能少!


今日話題:你認為年輕時省吃儉用多存錢的做法好嗎?你有計劃存錢養老嗎?歡迎一起來討論!

相關焦點

  • 人到六十,存錢與不存錢的差別有多大?一個真實的故事告訴你答案
    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只有在富足的時候懂得積蓄的人,才能在貧困的時候坦然度過,所謂的「未雨綢繆」,也就是這個意思。人到六十,我們還要不要存錢?關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有人說,人到六十,我們已經步入人生中的老年,要懂得享受生活,何必那麼辛苦地存錢呢?
  • 存錢和不存錢的人,五十歲以後,差別越來越大
    比方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萬元戶,如果只是把錢存起來,到了現在,把錢取出來,發現一萬元就是一點點錢了。要是當時進城買房子,那麼錢就增值了。」現在的社會,有的人認為,越懂得花錢,越有錢,賺錢就是用來花的,要不然賺錢幹嘛,還不如一直過窮日子。有的人認為,沒有存款,才是真正的窮人,活得也沒有底氣。其實,存錢和不存錢的人,五十歲以後,差別越來越大。
  • 人到老年才醒悟:存錢和不存錢,差別真的很大
    他們有他們的生活要過,你有你自己的日子要過,做好自己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過分依靠,只能是給別人徒增煩惱。」聽到這一番話,其實很是感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到老年之時,竟然還有「靠自己」的思想在裡頭。所以說,老人家不僅在年輕的時候有所「準備」,就連在晚年之境地,也不甘人後。
  • 人過五十,存錢和不存錢的人,差別很大
    比方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萬元戶,如果只是把錢存起來,到了現在,把錢取出來,發現一萬元就是一點點錢了。要是當時進城買房子,那麼錢就增值了。」現在的社會,有的人認為,越懂得花錢,越有錢,賺錢就是用來花的,要不然賺錢幹嘛,還不如一直過窮日子。有的人認為,沒有存款,才是真正的窮人,活得也沒有底氣。其實,存錢和不存錢的人,五十歲以後,差別越來越大。
  • 會存錢和不會存錢,有啥區別,看看兩個女人的後半生就明白了
    ,該存錢的時候,一分錢都拿不出來。我還有一個朋友,同樣也是將近40的年紀,她離婚後自己創辦了工作室,雖然不像別人那樣大把大把賺錢,但是她在做著自己喜歡事的同時,還有不錯的收入。前不久談了一個男朋友,比她還小了幾歲,男人總是催婚,說非她不娶。
  • 對比兩位老人的晚年生活,你就明白,早存錢和不存錢的區別
    但我想說的是,存錢和不存錢的晚年生活真的會不一樣,通過以下這兩位老人,我們就能夠看出早年存錢和不存錢的區別。記得她和我媽媽曾聊到過一個話題就是,年輕時存著那麼多錢真的有用嗎?在這個觀點上,我媽媽和張阿姨的觀點是一致的。張阿姨說,她是從苦日子過來的,年輕的時候,為了這個家庭和孩子,她和丈夫一路打拼,也吃了不少苦,年輕時也存了不少錢。
  • 存錢與不存錢,到了五十歲後的差距真的很大,當代年輕人也該明白
    這句話想必很多人仔細去分析的時候會覺得十分在理,畢竟現在社會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並且賺的錢始終是跟不上花錢的地方,花錢的速度,所以賺錢就在很大程度上超過了存錢。但是對於中年人來說,當到了一定的年紀,到了一定的生活之後,不僅需要維持生活的質量,也是需要為自己的未來,為自己以後的考慮,所以存錢就是成為了很多人未雨綢繆的事情。
  • 人到中年,存錢不存錢,對後半生的生活影響很大
    人過了五十歲以後,千萬記得要存錢,不會存錢的話,你會發現自己寸步難行,生存都會遇到問題。比如說家裡有人生病了,這時候人在醫院裡,你拿不出錢,病人就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醫治,沒有錢導致生病未能醫治,人會難受一輩子。
  • 經歷過貧窮才懂得存錢,第一次存錢,究竟是為了什麼?
    坦白講,小胖衷心希望如今的年輕人不再經歷貧窮,因為那種感覺,真的太過於難受了。小胖從小都是在農村長大,真的算是見識了真正的貧窮,那時候連上學都是自己帶米去飯堂蒸,就著點鹹菜就這麼吃。小胖知道,只有自己懂得存錢了,才不至於四處求人,才不至於找別人借錢,才不至於四處低聲下氣。這,也是為什麼小胖不希望年輕人再經歷這些的原因。
  • 看看這個案例,你就明白女人存錢,和不存錢的區別了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依舊離不開「女人和金錢」,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月光族,她們堅持快樂為原則,每個月都會把大量的錢花在娛樂上,但是一旦當她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卻只能向他人借錢。一說到存錢,有一部分女性就會覺得這離自己很遙遠,一些消費觀念在她們的頭腦裡已經根深蒂固,所以她們很難真正的存錢。
  • 父親意外車禍去世,她才意識到存錢的重要性:年輕人該不該存錢?
    去年專科畢業的22歲小同事最近接連請假,我們才知道原來她的爸爸在農村意外出車禍去世,才剛過50歲,正是家裡的頂梁柱。更悽慘的是,因為農村人的經濟狀況和農村道路糟糕的秩序,導致她家至今並沒有拿到什麼賠償……小同事原本衣食無憂的生活,剎那間陷入了困境。
  • 看看這2個案例,你就明白女人存錢,和不存錢的區別了
    「女人究竟該不該存錢?」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依舊離不開「女人和金錢」,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月光族,她們堅持快樂為原則,每個月都會把大量的錢花在娛樂上,但是一旦當她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卻只能向他人借錢。一說到存錢,有一部分女性就會覺得這離自己很遙遠,一些消費觀念在她們的頭腦裡已經根深蒂固,所以她們很難真正的存錢。
  • 老人住女兒家養老,卻引起婆媳矛盾,才明白「存錢」是養老的尊嚴
    但隨著老伴因病去世,幸福生活赫然而止,趙阿姨這才明白:「存錢」才是養老的最後尊嚴。01、家有獨女,傾盡一切培養女兒,成為村裡唯一一個女大學生趙阿姨年輕時,三十歲才生下女兒,又剛好趕上政策,她思考很久又和丈夫商量後,就決定只生個女兒就行。
  • 年輕人在存錢與月光之間,選擇哪個,才是對自己負責?
    但是,當我們人到中年之後,甚至是結婚以及組建家庭之後如果還是這樣想的話,或許便是對自己和家人不負責任的表現了。那麼,年輕人在存錢與月光之間,選擇哪個才是對自己負責呢?想要不成為月光族,我們又應該怎麼辦才對呢?存錢太痛苦,花錢太容易,又該如何控制消費欲望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存錢與花錢那些事兒。
  • 會存錢的人,是一種厲害,也是一種遠見
    有人說:「錢都是賺來發的,會掙錢的人,才會花錢。」還有人說:「越是會花錢的人,越有錢,越是不會花錢的人,越是窮。」所以,有的人想盡辦法花錢,做到了掙錢不夠花的本事,也有的人想盡辦法努力存錢,掙再少的錢,還是能存到錢。會存錢的人,工資不高,每個月都能存一點;不會存錢的人,每個月的工資再多,也都不夠用。
  • 人到中年,最該明白的道理:存錢比掙錢更重要
    白髮老翁說:「小崽子,我這才瞧明白,你這不是吃瓜是碰瓷來了,看你相貌堂堂不像賊人,沒想到竟做出如此下三濫之事,你自己說說今天這幹的是人事嗎?生活很現實,缺錢的日子更是痛苦,不信可以去醫院門口看一看,那些滿面愁容的家屬和滿身病痛的患者,在他們的眼神中無一不充斥著缺錢的痛苦。
  • 你存錢,為了什麼?
    存錢一個方面是為了填飽自己這一張嘴吧。不要小瞧這張嘴巴,這張嘴巴很能吃的,一個家庭,如果是七口人,他從30歲到60歲,這七張嘴巴一共要就吃掉108萬塊錢的人民幣。你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很能吃。存錢是為了自己討一個老婆,自己活了幾十年。睡覺旁邊都沒有一個人幫你暖床,旁邊沒有一個人跟你說話,是不是覺得很無奈?
  • 50歲了,我希望你能開始存錢,這也是存錢養老最好的10年
    因為關鍵的一點還是沒有想到,就是錢,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最離不開的就是錢了,不管是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對於想要養老的人來說,存錢就是最至關重要的。如果想要自己的晚年的生活更加幸福一點,那就要懂得存錢了。尤其是人在過了五十歲之後,就是存錢的最好的十年了,希望看完之後,大家就趕緊行動起來吧。
  • 子女孝順的老人還需要存錢嗎?2位70歲老人說出實情
    導語如果到了晚年,手裡沒有錢,那我肯定會活得苦不堪言,因為老年人到了晚年之後花錢的地方特別多,如果沒有存錢的話,那麼怎麼可能過上好的生活呢,要是問子女拿,子女肯定會嫌棄,所以手裡有錢真的很重要。但是,有的老人覺得,如果子女孝順就沒有必要存錢了,因為子女會給他們花,但真的是這樣嗎?子女孝順真的不用存錢嗎?
  • 子女孝順,老人還需要存錢嗎?這2位68歲老人說出大實話
    導語人到晚年,如果沒有退休金,或者沒存款,那晚年生活肯定過得很困難。有好多聰明的老人在年輕的時候,就存了很多錢,就算子女沒有孝心,也不怕沒人養老。也可以拿著這些錢去養老院,或者請個保姆。要是那些沒錢的老人,那只能靠子女養老,要是子女不孝順,那晚年生活肯定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