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和一位朋友的司機,一個剛退役的特種兵T聊天。小夥子25歲,挺健談的,我們聊得很開心。
由於看了很多關於特種兵的影視作品,尤其是去年大火的戰狼系列,所以我一直對「特種兵」這三個字心懷好奇與敬畏,就問了很多問題。
T在特戰旅呆了五年,立過兩次三等功,參加過維和,也是一個軍事素質過硬的小全能特種兵。由於素質過硬,他經常被借調到其他部門參與考核,他的老班長對這個兵很滿意,一直頗為照顧他。
我問他:「那為什麼要退伍?做特種兵多好啊?」
T說,在特種部隊,比他立功多的多了去了,因為很多人都能在各種技能比武中拿到名次,甚至在國際大賽裡斬獲獎牌,給單位增光添彩。而像他這樣沒考上軍校、沒有突出能力的士官,要想留在部隊裡轉幹,機會是非常渺茫的。
我就很奇怪,因為T剛說過,他是軍事小全能,什麼技能都能拿得起來,身體素質也好,還經常被借調出去替人考試,怎麼會能力不突出呢?
T說,在特種部隊裡,是具有特種能力的人才的組合,比如有人傘降厲害,有人潛水厲害,像他的老班長就是爆破厲害。這些人也許綜合能力不是很強,但他們都在某一個領域能力特別突出,是領導一定會努力留住的人才!
但T正好相反,他橫向什麼都會點兒,但縱向就沒有任何一樣是突出的了。這樣在特種部隊裡很難立功、獲獎、出頭,所以轉士官的機會就微乎其微了。
聽了小夥子這些話,我也想到了自己。
以前一直覺得自己挺聰明的,學什麼都是一學就會,做什麼也都是上手比別人容易,所以總是有點飄飄然,看不上那些做笨功夫的人!
但是,老天待人永遠是平衡的——我這種看似什麼都行、什麼都會的背面,就是什麼都不深入鑽研,做什麼都不想花時間,就是求快、求好看而已。所以,看似我什麼都會,但其實我沒有一樣是真正能拿得出手的。
在我大學的時候,由於有點小聰明,我成績一直很好,所以我從來不去圖書館或自習室佔地、複習功課、背單詞。我同寢的室友們四年花在圖書館的時間,我都拿來出去玩耍了。即使是這樣,四年的大學生涯中,我還是拿了四年的一等獎學金,免學費,畢業還得了個「三好生」。所以,我一直覺得那些「傻」學習的同學們很可笑!
但是,時間從來不會辜負人。臨到畢業時,用了四年時間在圖書館背單詞的室友們,一個個操持著熟練的英語,有的去了全球四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有的去了世界500強企業,而我的英語水平卻僅限於能考一個試卷上的好成績而已……
到了32歲,我開始參與《道德經》的學用,進入了一個自我修煉的狀態裡時。但我也只是在形式上做得多,但真正深入改正自己習性少——應該說,我始終處於自己的舒適區裡,不願意出來。
所以,別人誇我主持好、寫的東西好,但我知道那不過是如同我在大學時候所做的一樣,都是在吃我自己的老本而已!對於生命能量的累積,我其實並沒有進行多少……
我就像龜兔賽跑裡的那隻兔子,起點高,跑得快,但是不精進,不持久,不願意多花力氣去術業有專攻。所以,兔子即使再有天份,但天天躺在樹下睡懶覺,再好的命運到頭來也會空轉!
可烏龜不一樣,它這一生沒有那麼多天賦供他揮霍,只能做一件事。所以烏龜埋頭苦幹,心無旁騖,一步一步走的雖然慢,但不急不停,最後也能到達終點,甚至超過懶惰的兔子。
所以,有時候想想,老子說的「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的道理,真是大智慧!
這句話大意是說,有時看上去是受損,但實際上卻是得益;反之,有時看似得益,其實卻是受損。
就像我自己,所謂「什麼都會點」看似是佔了先機,但若是沒有選擇、沒有鑽研,這個「什麼都會點」最後就會變成「其實什麼都不行」!
還有一種人是「只會一樣」,看似挺笨,但他們正因為沒有選擇,就會努力把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做好。然後,不斷做好、不斷完善,最後他們這個「只會一樣」就成了自己最亮眼的天賦特長,讓人無法替代、無法忽視!
我們的一輩子時間有限,不可能什麼都會,什麼都學,什麼都感興趣。否則到頭來,很可能這個「什麼都會」反過來變成了「什麼都不會」!所以,有所選擇、有所放棄,本身就是一種大智慧。
到彼岸的路,只需要一條船足以。腳踩兩隻船,最後一定會掉到水裡的。
所以,與其把一輩子的時間都花到在岸邊找船、試船上,不如認準一條船,把有限的時間花在開船上!這樣,最終我們才能駛向彼岸。
推薦:《道德經終極智慧》請點擊以下文章(均附有語音)
如果喜歡的話,請您給予一個溫暖回復!
哪怕只是簡單的一句鼓勵——您永遠不會知道,有時候,您的一句話,可能會改變別人的一生!
更多道德經生命規律,和真實學用故事,請您關注:
讓我們一起走進生命,了解生命,綻放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