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養女都不容易,為什麼嫁女兒要彩禮?

2020-08-16 輝常開心

養兒養女都不容易,為什麼嫁女兒要給彩禮?看看最後父母收穫和失去什麼了就知道了。下面我們從這三個方面來看看父母失去的和收穫的:

1、家庭人數

男方家:女方嫁過來後,家裡添一新人,一年後,又添一子孫,現在鼓勵二胎,兩三年後又添一子孫,家裡添丁進口,子嗣延綿,人丁興旺。子又生子,子又生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收穫這麼多,成本只是付出點彩禮,這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女方家: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女兒出嫁以後,女方家裡就少了一人,如果是獨生女家庭,那家裡就剩2個老人,孤苦伶仃。在有些地方,獨生女家庭還可能會被人指著鼻子罵:「你家從此斷後了」。女方父母既孤苦伶仃又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負擔,要點彩禮給自己養老合情合理。雖然現如今,養兒養女都一樣,但舊的傳統思想還有一定的影響。

2、金錢

現在女人和男人一樣可以自己掙錢,有部分女生的掙錢能力甚至高於男性。在結婚前,女孩子掙的錢除了自己開銷外,很大一部分會給到自己的父母用,但結婚以後,掙的錢大部分用於新家庭。只有逢年過節回家能給父母一點錢,這錢還得和女婿商量,女婿同意了才能給。女兒私下給的錢父母還不敢拿,拿的不安心,因為怕女婿知道了不同意,影響夫妻感情,影響女兒幸福。這就是中國的父母,時刻在為女兒擔心!可憐天下父母心!

而養兒子就不同了,兒子媳婦掙的錢大部分都能用於大家庭的開銷,漲了工資,升了職,所增加的收入全都回歸家庭。

3、照顧

如果女兒嫁得近還好,可以偶爾回家看看父母,照顧一下老人,但如果女兒是遠嫁,那麼一年到頭回家的次數就屈指可數了,有的甚至好幾年都不回家一次,雖說現在交通發達,但來回車費也貴,更何況女兒要照顧家裡的老小,想走又擔心家裡沒人照料,自然回家的次數就變少了。如果是獨生女,那女方父母生病了都沒人知道,沒人照顧,疼痛需要自己忍著,衣食住行,事事需要親力親為,只能自食其力,人到老年更為悽慘!

而男方父母,會一直跟著兒子兒媳生活,衣食住行有人照顧,生病了有人看護,相比與女方父母幸福感滿滿。

綜上,養兒養女都不容易,養兒能收穫人丁,收穫金錢,受到照料;養女兒收穫的是擔憂,是自食其力;男方收穫這麼多,女方父母要求男方給點彩禮合情合理;

敢問那些不願給彩禮的男同胞們,讓你們把女方父母父母接到家裡一起養,你們是否願意?

相關焦點

  • 養兒養女都不容易,結婚女方不該要高額彩禮,男方不該要高額陪嫁
    我們家兩姐妹出嫁,沒有收過男方的彩禮。我們周邊的鄰居,親戚朋友,不管是一直在農村生活的,還是考上大學,在城裡工作的。家庭條件好的嫁女兒不僅不收彩禮,還送陪嫁。女方經濟困難一點的,找男方適當給點彩禮,都用來給女方置辦嫁妝。女方父母唯一的要求,就是男方要對自己的女兒好,生怕要了彩禮,自己的女兒嫁過去了,受委屈。
  • 嫁女要彩禮,娶妻要買房,是男方不容易,還是女方不容易?
    嫁女要彩禮,娶妻要買房,是男方不容易,還是女方不容易?中國幾千年的男婚女嫁習俗,男方備婚房,送彩禮,迎新娘,孩子隨男方姓,就這樣一代又一代,延續到今天。當然也有反過來的,就是倒插門,房子什麼的由女方準備。嫁女要彩禮,這本來是傳承下來的一種娶妻婚俗,是男方對女方的一種認可和尊重。嫁女彩禮問題,娶妻買房問題,都成了社會上結婚的必經之路。
  • 養兒養女哪個享福?世道真變了,生女兒既要買車買房,還要帶外孫
    可是生女兒就不一樣了,到了適婚年齡,父母只要替女兒把關好男方家庭情況,就可以安心等待參與女兒的婚禮,什麼婚房啊、婚車啊都由男方父母準備了,可以說,嫁女兒可比兒子結婚省心省錢多了。養兒養女哪個享福?不管是女兒生產還是坐月子,甚至是之後的帶娃,女兒的婆婆都撒手不管,只等著周女士自己心疼女兒過來幫忙。可幫了忙,對方還不領情,女兒的婆婆還是常常在外孫耳邊念叨,她這個外婆的不好。
  • 那些要彩禮的人稱:養個女兒不容易,那麼養兒子容易嗎?
    六萬,八萬,萬紫千紅一片綠等等,都是現在常見的彩禮數據,年輕人結婚之前,往往都要經過彩禮一關,這可傷透了男方家的頭。問及緣由,回答往往是養個女兒不容易,不能白白的送給了男人,這彩禮錢必須要拿。我們這兒的苗族,他們家嫁個女兒12萬起價,少了一分就免談,家庭條件不好的往往望而卻步,媳婦也不敢娶。有人質問:養個女兒不容易,那麼這個年頭養個兒子就很容易嗎?
  • 「窮養兒,富養女」,或許影響離婚率
    前言:在一些人的心中,往往存在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兒子要窮養,女兒要富養。也正是在這種「窮養兒,富養女」的觀念影響下,因此導致一些男女在成年後性格和三觀變得截然不同,進而甚至還影響到了離婚率。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不妨來進行一番分析。
  • 李玫瑾:養女要「三避」,養兒有「三忌」!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於是,「窮養兒,富養女」的傳統,似乎深深地紮根在中國人養兒育女的觀念中。 很多父母認為這句話的含義是: 窮養兒,就是在兒子面前哭窮;富養女,就是滿足女兒所有要求。
  • 新婚時丈母娘又要15萬「養女錢」,新郎要回彩禮娶了別人
    ,如果說正常情況下的彩禮嫁妝,男方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有很多女方家庭,是打著彩禮的名義來斂財,看似是嫁女兒,實際卻是賣女兒。林曉說什麼都不幹,並且表現的很生氣,琳琳裝作很委屈的樣子說,父母的要求我也沒辦法,最後琳琳父母看林曉很生氣,也就說先拿彩禮,後面的結婚再說。
  • 為什麼彩禮會被認為是陋習?從古今彩禮嫁妝和性別歧視說起
    有些人認為彩禮是傳統習俗,也有些人認為彩禮是社會陋習,關於彩禮到底是個啥,該不該保留,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簡歡在這兒還是想多嘴說一句,彩禮不是陋習,人心才是,也不是每個地方每個人都要高額彩禮,也不是每個地方都只要彩禮不回嫁妝,這種事情還是存在於部分地區,這部分地區恰好和男女歧視嚴重地區高度重合
  • 有人說彩禮越來越高,還說養個女兒不容易,難道養兒子就容易嗎?
    不管哪個時代,結婚之前,男方都要給女方彩禮。古時候,男人有錢的出錢,沒錢的人家用豬、牛、羊當做彩禮。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女人的地位越來越高,彩禮也變的越來越高。很多男人已經開始抱怨,說女人都是拜金女,丈母娘都是賣女兒。面對男人的抱怨,很多有女兒的家庭反擊說:娶不起就不要娶,又沒人求著你娶。還說養個女兒不容易,勞心費神又花錢,要點彩禮怎麼了?
  • 七旬大爺被送養老院,哭著說:養兒養女真不一樣,20年後見分曉
    文/荔枝媽媽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重男輕女的思想在我們身邊已經不存在了,家裡的老人對待男孩、女孩的態度也一樣了,至少女孩在家裡面不會受委屈了。但是對於生兒子這事,很多地方還是很執著的。生女孩可以,也會好好養大女孩,但是有能力一定要生一個男孩,男孩依舊是繼承家族香火,將來能為自己打幡摔盆的存在,甚至依舊有人覺得「養兒防老」。
  • 男方:你家是嫁女兒還是賣女兒?裸婚八年我後悔了,我就該要彩禮
    現在這個習俗在大城市已經退潮了,有很多地方是不要彩禮的,因為男女雙方都有工作,有收入的不像以前女的嫁到男方家,要讓那個男的把她養起來,大家都有一樣的分工,你工作,我也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彩禮慢慢的消退了。但彩禮還是作為一個好意頭存在,只是不再被硬生生地綁定對應的數量。
  • 一個75歲婆婆的經驗之談:養兒養女都不防老,有這些後路才靠譜
    導讀:一個75歲婆婆的經驗之談:養兒養女都不防老,有這些後路才靠譜文|顧中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個75歲婆婆的經驗之談:養兒養女都不防老,有這些後路才靠譜!
  • 嫁女兒該不該要彩禮
    有一個好友問我,嫁女兒該不該要彩禮?說要彩禮吧,又怕對方說是賣女兒;說不要彩禮吧,又怕婚後對方說自己不值錢,白撿,遇到明事理的婆家還好些,遇到不明事理的婆家反而會不珍惜!好友左右為難,對嫁女兒是否應該要彩禮,我也有如下看法!第一,彩禮一定要有為什麼這麼說呢?
  • 「不給彩禮就不嫁,女兒養這麼大不能白給」這樣的情況怎麼看待。
    女方父母這樣說看似有道理但是聽起來又有點無賴關鍵是找不出來理由反駁。面對高彩禮的時候我們想還還價的時候女方父母就會這樣說:自己不吃不喝把女兒養這麼大現在一走就沒人照顧自己了。意思很明確就是彩禮不能變一定要給。現在沒有那個地區不要彩禮只是多少的問題。
  • 嫁女兒又不是賣女兒,索要彩禮真的有必要嗎?
    唯獨令徐大娘想不通的就是,既然是自由戀愛,那要結婚就是你們雙方認可的結果,為什么女方家裡還提出要彩禮呢?講白了,徐大娘就是不想給這筆錢。徐大娘在小區裡居住這樣多年,認識不少老鄰居,這空閒時候就忍不住叨叨一通:「嫁女兒又不是賣女兒,索要彩金有必要嗎?真的是。」
  • 女兒,我為什麼一定要彩禮?
    不管彩禮是30w還是3w,對於女方家父母來說,要的是一個你會對他們女兒好的責任和態度而已,可是一個兩手空空的人,喊著非你不娶,不就是無奈嗎?你讓一個母親如何相信這個說要娶你的男人會對你好這一輩子?女兒,我為什麼一定要彩禮?
  • 為什麼嫁女兒會要彩禮?一個女孩母親說了心裡話
    說到彩禮,許多男士或者是男士的家人都很頭疼也很憤懣:就娶一個女人進門,我們為什麼要出那麼多彩禮錢?又不是買女人?對於這種心情,換位思考的話我也很能理解,所以我勸那些有此想法的男士不要娶要彩禮的女子,可以娶那些不要彩禮或是乾脆不娶,那樣的話你的錢還是你自己的。
  • 養兩個女兒不用操啥心?過來人:瞎說!並不比「雙子戶」家庭輕鬆
    雖說男孩女孩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可是不得不說,養兒養女是有一定差距的。網友5:最怕的是兩個女兒長大後談婚論嫁的問題,要是遠嫁他鄉的話,說實話捨不得。網友6:好不容易養大了,怕她遇不到良人,結婚後又擔心選錯人,一生怕是都難逃不幸婚姻帶來的陰影。由此可見,養兩個女兒和兩個兒子是沒有輕鬆一說的,父母的擔心更多,到底有哪些壓力呢?
  • 養兒子都沒用,還養孫子幹嘛?於是老人不管孫子另領養了一個女兒
    為什麼要生養孩子,有的人說,為了防老。的確,養兒防老是我們國家幾千年來的一種傳統的養老觀念。雖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社會觀念已深入人心,但養兒防老的觀念卻沒有就此消失,在大多數家庭尤其農村家庭仍然很普遍。有這樣一對老夫妻,祖上原本都是農民,改革開放後,兩口子一個成為了人民教師一個在某單位任職。
  • 58歲老人的肺腑之言:養兒養女未必防老,最靠譜還是「老三樣」
    父母不僅要辛勤工作,還要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心理健康,為了孩子的未來幾乎付出了全部。人人都說養個孝順的子女可以為自己養老,上了年紀後行動不便的時候,也不用擔心身邊沒人照顧。但生活有時卻不能如願,許多父母年邁後發現自己不但沒辦法讓孩子養老,而且還可能需要為孩子貼補家用。所以,不少老人都在感嘆養兒養女都不防老,還是要提前為自己考慮好身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