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梁小黎
亦舒的《流金歲月》,有兩個姿態好看的女子,一個是朱鎖鎖,另一個是蔣南孫。
朱鎖鎖與蔣南孫的人生經歷很豐富,但絕不庸俗,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都是靠自己,一腔孤勇,努力奮鬥,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與理想。
她們是中學同學,都是上海人,都是獨生女,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成年後,她們的人生宿命又是迥然不同。
凡事都是因果關係,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就會有一個怎麼樣的宿命。
01
朱鎖鎖出生在一個破碎的家庭,父親是個海員,居無定所,常年到晚不在家。
她從小就被父親寄養在舅媽家,按時按點付給舅媽生活費,雖然舅媽一家待她也很好,但始終都有差別。
寄人籬下的滋味,讓她的童年嘗盡了艱辛與苦楚。
後來,父親再婚,以朱鎖鎖已長大成人,能夠獨立生活為由,便放手對她不管不問,從此音訊全無。
中學的時候,她就有強烈的念頭,想出來賺錢,賺很多很多的錢,過獨立的生活。
中學畢業後,朱鎖鎖就早早出來工作,她先後做過業務員,到歌舞廳客串過舞女,工作換得很頻繁,稍有不順意,馬上換掉,毫不猶豫。
她遇到房地產的富商李先生,瞬間淪為李先生的情人。
李先生是個有家室的中年男人,事業有成,家大業大。
她與李先生在一起的時候,李先生教她投資,她自己做生意,賺了不少錢。
後來遇到船業的巨子謝宏祖,明知這樣的紈絝子弟是沒有多少真誠實意的,但還是義無反顧地嫁以他,生得一女。
她這麼拼命,這麼急於求成,渴望自食其力,其實也是情有可原的。
一個女子,活在世上無親無故、無依無靠,沒有文憑、沒有背景,想在社會上找一份工作,想賺到很多錢,是難之又難,唯有比旁人多點伎倆,才能賴以生存。
朱鎖瑣看似愛慕虛榮,每一步都如飢似餓地追求金錢,實則是在追求安全感。
被自己的親生父母遺棄,被寄養家庭拋棄,給她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
與移情別戀的謝宏祖離婚後,把女兒寄養在蔣南孫那裡,與剛認識不久的王永正的表哥,遠赴澳洲結婚。
內心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尋找,顫沛流離、奔波不止。
02
蔣南孫出生在一個完整的家庭,與父母同住,正常而幸福。
父親是個二世祖,吊兒郎當,依靠祖母生活,祖母家境殷實,生活富足。
雖然有一對不自立的父母,但蔣南孫的生活四平八穩、衣食無憂,不用為生計發愁,整個青春時代除了念書還是念書,她的世界單純且天真。
她有一個男朋友,是大學的同學,叫章安仁,倆人交往多年,但未修成正果。
倆人因為一件事鬧翻了,從而分道揚鑣。
蔣父投資生意失敗,欠銀行很多錢,上章安仁家問借錢,章安仁感到很丟臉,翌日上蔣南孫辦公室興師問罪,態度充滿鄙視與憤怒。
也是因為這件事,才讓蔣南孫徹頭徹尾地看清楚章安仁的真面目,此人不是良人,不值得終身託付。
章安仁為人不正派、不光明磊落,名利心重。
讀書之人的自尊,讓蔣南孫果斷與他分手,不拖泥帶水,毫不留戀。
王永正,是蔣南孫在異國公園的一瞥,當時以為不會再相見,熟料愛情真是長了翅膀,滿世界都要找到真正的人。
王永正,一表人才、家境優渥,為人踏實,是真心實意對蔣南孫好的人,處處為她著想,對她噓寒問暖。
蔣南孫也甘願為他洗手做羹湯,只為君一人。
世界上最的風景就是人,能夠彼此吸引的,一定是靈魂相似的人,所以做好自己。
這一生,蔣南孫所見的,都是她自己感召的,她去了一趟異國,然後遇見了不一樣的自己。
蔣南孫的傲骨與活得清醒,為她贏得了一個如其美好的未來。
03
亦舒筆下的女子,大都是活得流光溢彩、經濟獨立、姿態好看。
朱鎖鎖與蔣南孫的人生結局各有所不同,但都是出於自己深思熟慮的選擇。
最後朱鎖鎖去了國外,還在追求轟轟烈烈的人生。
蔣南孫和王永正步入婚姻殿堂,得到了世俗的安穩。
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就會有一個怎麼樣的宿命。
朱鎖鎖是個很有生命力的女人,不甘於平凡的人生。
她曾說,父母並沒有給她什麼,一切都看自己的了,不闖它一闖,豈非白活一場?
所以她急切投入社會,想賺到很多的錢,她那宏圖大志,註定她要走上一條不平凡之路。
所以才會遇到有錢有勢的富商李先生、富二代的謝宏祖。
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她內心的缺匱,讓她一生都在尋找,像只不安的小鳥,四處飛來飛去,終究沒有一個家。
蔣南孫乖巧懂事、樂觀灑脫,按部就班地認真讀書,畢業後踏實工作,一切都在標準的範圍內,無驚無喜。
她遇到的王永正,也是一個安分守紀,想細水長流,好好過日子的人,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在世間,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隱晦與皎潔。
朱鎖鎖與蔣南孫的命運,起伏跌宕,讓人無限唏噓,但人各有志,各安天命。
亦舒的《流金歲月》,你是喜歡風採多姿的朱鎖鎖,還是喜歡踏實本分的蔣南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