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告誡: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

2020-09-24 心地花開

人生起起落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紛紛攘攘的世界,面對滄海桑田的巨變,我們很自然的時不時的就會陷入思考: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裡?人生到底做什麼事最有價值最有意義?

我們的老祖宗認為:讀書最重要。

關於這個問題,老祖宗有許多勸世良言,勸導人們要注重讀書。這些富含哲理的精美的句子,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光去遵循。

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

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

(古往今來許多輝煌的世家,都是通過積德得以長久保持的;放眼這浩瀚宇宙間最高的品行,還必須通過讀書獲得。)

這句話是說,傳家久遠,不外乎「讀書積德」四個字。

讀書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獲報,自然夢穩心安。

(刻苦讀書,即使功名未就,卻可使人品德高雅,氣度不凡;修養德行,道德高尚,但不希圖報答,時時恬然自安,飽食酣眠。)

這兩句話具體說明了「讀書積德」是人生最好的修養。人人都應該在這兩方面下功夫。

那麼,鑽研國學,修身養性,該讀哪些書呢?來看看以下四句話。

眼界要闊,遍歷名山大川;

度量要宏,熟讀五經諸史。

(眼界要開闊,就要遊歷名山大川;度量要宏大,就要熟讀經史典籍。)

先讀經,後讀史,則論事不謬於聖賢。

既讀史,復讀經,則觀書不徒為章句。

(先讀經書,再讀史籍,以經論史,評論古人史事,就不會與聖賢相悖;研讀史籍,再溫經書,以史證經,讀書目的升華,決不僅為章句之學。)

讀經傳則根底厚,看史鑑則議論偉。

觀雲物則眼界寬,去嗜欲則胸懷淨。

(讀經傳則學問根底深厚,看史籍則議論宏偉,觀賞風景則眼界開闊,去慾念嗜好則心胸坦誠。)

一庭之內,自有至樂。

六經以外,別無奇書。

(家庭裡,自有至高無上的愉悅;除六經外,沒有更新奇的書籍。)

老祖宗這四句話,著重告誡世人,要讀什麼樣的書,以及讀這些書的好處。這就給為學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可以說,讀書可以增長道心,為頤養第一事。

案上不可多書,心中不可少書;

魚離水則身枯,心離書則神索。

(書桌上不能有太多的書,心中則不能少了書;這就好像魚離了水則乾枯,心中沒有書則無寄託。)

書籍對於人生真的太重要了,人生要以書為友。

讀未見書,如得良友;

見已讀書,如逢故人。

(讀自己沒見過的書,就像結識了好朋友;見到自己讀過的書,就像遇到了老朋友。)

從以上格言不難看出,我們的先人們一直是非常看重讀書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只有讀書,人生才能充滿活力,人生才能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相關焦點

  • 老祖宗的告誡:「一家不容三姓人」是指哪三姓,說得很有道理
    文 | 佚名來源 | 綜合網絡我國文化上下五千年,關於生活其實本質都是一樣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生活的智慧這是來自老祖宗的告誡,說得也是非常有道理。老祖宗的告誡:「一家不容三姓人」是指哪三姓,這是什麼道理?一個家庭裡面一般是兩姓,丈夫跟孩子一個姓,妻子一個姓。三姓的情況有以下兩種:一:重組家庭,丈夫、妻子、孩子都不同姓。二:婆媳住一起的家庭。第一種情況是離婚後的重組家庭。
  • 「男怕妻妹,女怕夫弟」,老祖宗的告誡,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祖宗要告誡我什麼道理?「男怕妻妹」是什麼意思?這裡的妻妹指的就是妻子的妹妹,也就現在大家口中的小姨子。「男怕妻妹,女怕夫弟」,老祖宗要告誡我們什麼道理?其實老祖宗這句話拿到現在來說,說的就是男女交往的邊界感,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男女授受不親」的傳統思想束縛。但是男人在交往中依然要保持距離,注意兩個人的邊界感。有很多男女在交往過程中,往往就是因為邊界感模糊,導致兩人關係不清不楚。
  • 老祖宗的告誡:孝順父母,救濟貧困,是世間第一等好事
    老祖宗有2句話,就是強調做人要孝順父母,救濟貧困,並且認為,這才是世間第一等好事。天下第一種可敬人,忠臣孝子。天下第一種可憐人,寡婦孤兒。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
  • 老祖宗的告誡:做人不能太老實,學會這幾個小心計,你才能混得開
    老祖宗的告誡:做人不能太老實,學會這幾個小心計,你才能混得開老祖宗的告誡:生活中也是如此,適當地表現出自己的「懦弱」並不意味著真的膽小怕事,以弱示人往往會有更大的收穫。這時候地方上發生了饑荒,年城既壞,兵亂間卻又損失不少,糧食問題日漸嚴峻起來。居巢的百姓沒有糧食吃,就吃樹皮、草根,活活餓死了不少人,軍隊也餓得失去了戰鬥力。周瑜作為父母官,看到這悲慘情形急得心慌意亂,不知如何是好。有人獻計,說附近有個樂善好施的財主魯肅,他家素來富裕,想必囤積了不少糧食,不如去向他借。
  • 反向操作,欲擒故縱:老祖宗的處事智慧,不可不學
    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中,老祖宗積累了豐富的處事智慧。其中有一條,就是反向操作,欲擒故縱。這一條充滿了辯證法的意味,非常實用,不可不學。這句話告誡世人:人生在世,要臨危不懼,臨危不亂。生活再煩惱,也要守住心神,不能亂了方寸。
  • 「鄰居兩不要,親戚三不交」,老祖宗的告誡,別不當回事
    「鄰居兩不要」第一「親戚三不要」第一第二,不談和借錢不還的親戚交往血濃於水,親戚是在需要幫忙的時候最後的底線,只有親戚會第一時間借錢,但是有一種親戚,他們就是利用親戚之間的這層關係,四處和各種親戚借錢。借到錢以後就六親不認,各種理由拒絕還錢,這種利用親情借錢的人就是是一種詐騙,只會侵犯我們的利益,應該立刻遠離。
  • 老祖宗的告誡:人生不能太功利,要多一點生活情趣
    老祖宗有2句話告誡世人,人生不能太單調,太功利,要多一點愛好,多一點情趣,這對豐富我們的人生經歷、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是非常有幫助的。談經濟外,寧談藝術,可以給用。談日用外,寧談山水,可以息機。而且,老祖宗還總結了生活中許多有情趣的事,足以調劑我們的世俗生活。
  • 老祖宗的告誡,說得清楚明白,要牢記
    老祖宗這兩句告誡,說得清楚明白,要引以為戒。要牢記老祖宗「言語之惡,莫大於造誣;行事之惡,莫大於苛刻」的告誡,無論說話做事,都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 老祖宗的告誡:人到50,2種話少說!3個場合少去
    今天和大家分享老祖宗的告誡。人到五十這兩種話儘量少說,會慢慢消耗福報。這三個場合往往暗藏禍患,要少去。人生就是一段不斷修行的旅程,從出生到離去,每個階段的人生都會有不同的精彩,無論是年少有為,還是大器晚成,學會說話,都是一個終生的學問。學說話的人不僅可以在明爭暗鬥的職場中脫穎而出,還能為自己的事業錦上添花。語言是一門獨具魅力的文化。
  • 老祖宗告誡,人生有「三惡」,要避免,別踩雷
    老祖宗有一句話,告誡世人,人生有「三惡」。大家一定要避免哦,別踩雷,別犯錯。言語之惡,莫大於造誣。行事之惡,莫大於苛刻。總之,為人處世,一定要謹記老祖宗所說的這三句話,要時時處處警醒自己,別犯老祖宗所說的「人生三惡」。要不斷反省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思想,做一個有修養、有度量、有境界的人。
  • 老祖宗的告誡:一個人在這5個方面加以節制,一生平安快樂
    老祖宗告誡:一個人如果能在這5個方面加以節制,那麼,可以獲得一生的平安、快樂和幸福。言語知節,則愆尤少。舉動知節,則悔吝少。愛慕知節,則營求少。歡樂知節,則禍敗少。飲食知節,則疾病少。無論對待同僚還是朋友,他說話都謹慎小心。清末政局動蕩,權貴倒了一批又一批,曾國藩卻始終不受牽連,反而創下了連升十級的奇蹟。「舉動知節,則悔吝少」。衝動是魔鬼。懂得節制自己的行為,不衝動行事,則少悔恨。相反,一個被情緒左右,行為無法自控的人,就是一顆行走的定時炸彈。會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是修養。
  • 老祖宗的告誡:做人要自尊自重,當面莫奉承,背後別妄議
    老祖宗有一句話,告誡人們說話要慎重、得體,要當面不奉承,背後不妄議,大家一定要牢記於心。面諛之詞,有識者未必悅心;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至刻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謹記老祖宗的諄諄告誡,恪守當面不奉承人、背後不妄議人的原則,不因為說話不妥不當而有損自己的形象和威望。要自尊自重,做一個有品位有修養的人。
  • 老祖宗告誡「逢人且說三分話」,啥意思?年輕人不懂,容易吃大虧
    其實,這是老祖宗在告誡我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不要一股腦地把話全說了,即使自己心裡有10句話想說,我們也只能說出3句。那麼,為什麼只能說出三分話呢?它的下半句給出了解釋,「未可全拋一片心」。只說三分話,是因為不能將自己的心思全部告知別人。
  • 老祖宗告誡:「一家不容三姓人」是指哪三姓?說得很有道理
    這是來自老祖宗的告誡,說得也是非常有道理。一個家庭裡面一般是兩姓,丈夫跟孩子一個姓,妻子一個姓。三姓的情況有以下兩種:一:重組家庭,丈夫、妻子、孩子都不同姓。人類文明發展了這麼多年,還是離不開血緣關係。母子關係是血緣關係,所以就算有了矛盾,也很快就能和好如初;婆媳關係那就完全不一樣了,一旦發生的矛盾和爭吵需要長時間的磨合才能變好。有的婆媳鬧矛盾,一鬧就是一輩子,老死不相往來,讓男人成了夾心餅乾,兩邊受氣。
  • 老祖宗的告誡:悟透「容」和「忍」這兩個字,人生就會有所成就
    老祖宗有一句話,告誡世人:一個人,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容忍和忍耐,那麼,他的人生就一定會有所成就。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意思是說:必須有容忍的雅量,仁德才會宏大。必須有忍耐的毅力,凡事才會成功。
  • 日久見人心—人品永遠是擇友的第一原則
    晚清「中興第一名臣」的曾國藩,對交友與擇友之道有很深的見地,他曾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由此可見擇友的好壞會對人生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人品贏人可如何擇友?擇友的原則和標準到底是什麼?個人認為:日久見人心,人品才是擇友的第一原則!
  • 老祖宗識人術:一個人有沒有出息,看身邊的這三個人就夠了,很準
    02第一個人:自己的上司。所以,老祖宗的這句「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其實就是在告誡我們,選擇一個好的上司,是多麼地重要啊。老祖宗說:「益友當親,損友當絕。」老祖宗的這句話就是告誡我們,一個人交往到好的朋友時,要懂得多多靠近,而當我們交往到一個損友時,就要懂得一刀兩斷。是啊,一個人,如果身邊都是一些只知道吃喝玩樂的狐朋狗友,那麼,我們勢必也會天天跟著這群狐朋狗友到處混日子,那麼,我們的前途就顯得非常渺茫,難有出息。
  • 老祖宗的告誡:勢利小人,往往具備這三大特點,敬而遠之是上策
    這時候就要慶幸自己是中國人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老祖宗們代代相傳的訓誡和名言往往能解決一個人人生的大部分難題。對於在如何辨別小人上,老祖宗們也給我們留下了告誡:勢利小人,往往具備這三大特點,敬而遠之是上策。
  • 老祖宗關於家庭和諧的忠告,非常經典,現在依然適用,建議收藏
    老祖宗有幾句關於家庭和諧的忠告,非常經典,現在依然適用,對大家很有教益,建議收藏分享。天下無不是底父母,世上最難得者兄弟。至樂無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意思是說:最大的快樂莫過於讀書,最重要的事莫過於教導子女。
  • 人行於天地間——如何做到通過現象看本質
    人存活於天地之間,在一生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可能你也無法很準確的用自己的看法去詳細描述你所遇到人的好與壞筆者時常在想,人之所以有好有壞,這或許就是天地之間,正義與邪惡的相互對比,沒有邪惡何以能襯託出正義的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