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35年,從領導崗位退休,吃飯沒胃口,喝茶也不香了

2020-10-16 愛聊同事的祥子

我,領導位置退下來,離開了工作35年的單位,茫然若失的退休生活,我一直處於改變之中,卻依舊過得不安穩、不舒坦、不充實……

還記得單位辦公室小王通知我辦退休手續的那天,接到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電話,我少有的倍感親切,心裡想:「總算是退休了,從小幹事到單位領導,多少年了終於自由了,不用每天操心工作,有自己的時間幹點自己想幹的事了,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可是轉眼回到家,卻莫名感到失落。時間真快啊,單位一些事還正處在關鍵時候,怎麼一轉眼自己就退休呀,真的是老了?以後日子還長,幹點什麼?能幹點什麼?好像除了做領導,自己沒什麼技能,也沒什麼特長。

外表平靜、心理起伏的狀態中,終於到了約定的正式辦理手續那天。

一如既往的6點多就起床,去公園走走,順便吃個飯,我早早就回家準備今天穿什麼,帶點什麼。

就這麼簡單的事兒,我居然想了好一會兒,拿不定主意。穿以前的西裝襯衫吧,有點太正式,自己已經要退休了。穿鍛鍊身體的運動裝吧,又好像隨意了,單位裡都是自己的下屬,這大概也是我去單位的最後一次了。

就這樣,想了半天,還是老婆給我拿定主意,就穿的休閒點吧,畢竟是退休了,而且休閒服穿起來顯得人年輕。

衣服就這樣穿了,我還不得不找個帽子,在家等待辦理退休手續的這段時間,我已經不染頭髮了,鏡子裡看著又白又稀疏的頭頂,我只能用帽子來遮蓋一下,不至於讓人看起來成老頭了。

磨磨蹭蹭,總算是可以出門了,單位離家不太遠,我也不想早早就到單位。一個人在街上慢慢走著,腦袋裡止不住還是失落,30多年真是沒感覺,過得真快,當初總覺得遙遠的退休,不可阻擋的來了。

就這樣,大概10點多我來到了單位,還算是平靜的辦了退休手續,和下屬們簡單聊聊輕鬆的話題,最後一次來單位,有點留戀地,終究還是過去了。

衣服換了,帽子摘了,我坐在沙發上,好像當初工作的那股勁再也找不回來了,呆呆地看著不知道演什麼的電視,腦袋裡一片空白。

吃飯沒胃口,喝最喜歡的茶也不那麼香了,唉……

接下來的日子,我每天看似輕鬆了,卻經常失眠。在充滿自由,沒有目標,沒有可想事情的生活裡,我覺得自己渾渾噩噩,身體、心理總是不知道哪裡難受,鬱鬱寡歡。多少次夢到自己又回到單位,意氣奮發的開展全局工作。

沒什麼愛好,自己大部分時間呆在家裡,家務活依舊老伴幹,我從起床開始就是吃了喝,喝了睡,偶爾出去轉悠轉悠。這樣的狀態,時間久了,我感覺自己是不是病了?當初覺得自己可以很從容,現在真正退休了,怎麼就放不下了?

做點什麼?能做點什麼?應該做點什麼?我每天想來想去也沒個頭緒,沒有了工作環境,看書看新聞這個習慣,似乎因為沒有交流對象,也變得很無趣。

人有個自己的愛好是件好事,我也曾經努力過,可終究對什麼也提不起興趣來。

我想,什麼時候,我才能從這種狀態中走出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從領導崗位上退休的人都有很深的人走茶涼的失落感?
    有一個平時一直走得很近的老領導告訴我,自從退休後,幾個月都接不到以前單位同事的一個電話,自己有事也不願意去打擾他們,剛剛退下來時,感到世態炎涼、人情淡薄,有很深的人走茶涼的失落感。一、退休後為什麼會感覺人走茶涼?1、同事之間主要是工作關係作為單位領導,原來處於既對上級負責又要聯繫同級、管理下級的位置,上下左右每天會面對很多人,上級重視、同級尊重、下級仰望,尤其是下級,對領導的安排和要求大多不敢逾越半步,還有一些會溜須拍馬的,領導的一個眼色就會馬上領會。儘管工作辛苦一些,但存在感、成就感十足,故而痛並快樂著。
  • 即將退休的我,卻被領導和同事疏遠,明白這三點,你就釋懷了
    近日看到一個網友說自己還有一年就要退休了,感覺現在在單位上領導也不給他安排工作了,同事也有點疏遠他的感覺,天天閒著,無事可做,感慨是不是退休了就真的人走茶涼了。在我看來未必,退休意味著我們將進入人生新的階段,告別每天打卡上班的忙碌年代,忙了大半輩子,該徹底放鬆休息一下了。
  • 為什麼大部分人退休後,都不願意回去單位看一看?看完就明白了
    街坊們都笑他閒不住,為啥不回去單位走走,到那邊去逛逛讓自己精神有點寄託啊。林大爺卻自嘲地說:你們沒聽過人走茶涼啊?我回去幹嘛,老不中用的,誰也不待見你。說罷,林大爺神情恍惚,略帶傷感。林大爺曾試過忍不住回去單位一次,同事表面上客客氣氣,恭恭敬敬的,實際上,林大爺知道自己的到訪打亂了他們正常的工作節奏。林大爺回到單位後,在一個辦公室裡坐著喝茶,同事趕緊放下手頭上的工作來招呼他,陪他聊天,詢問他的近況。林大爺一開始還說:你去忙活吧,不用管我。但是,同事哪敢把林大爺擱置一旁不管,他只好陪著林大爺喝茶聊天。
  • 也許當你65歲退休時:拄著拐杖上班,兒女沒工作只能在家看孩子
    然而摸了許久卻沒有摸到,你著急著喊著:老伴兒,我的老花鏡在哪裡?然後忽然想起來,自己的老伴兒已經去世一年了,但是自己卻始終在生活中沒有把她忘記。你傷感了一小會兒,依然掙扎地坐起,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眼鏡。無論如何,生活還有繼續,今天又是工作的一天,絕對不能遲到。
  • 為什麼很多人退休後,不願意回單位,也不跟同事聯繫?真相很扎心
    趙大爺退休後,他的生活逐漸變得落寞起來,同事沒有找過他一起聚會喝茶,從來萬人迷的趙大爺也逐漸沒了光芒。,自然是人走茶涼有很多的退休老領導,在職的時候,人人都畢恭畢敬的,各種邀約不斷,請客吃飯,噓寒問暖。
  • 如果你35歲以上還沒混到領導層,不是焦慮去辭職而是學會自省
    看到這個標題的人,一定很焦慮,尤其是已邁入或即將邁入35歲坎的人。為何職場中35歲的焦慮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而且像鬼魂一樣揮之不去。讓我想到了近段時間知乎上很火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感覺中國人月薪過萬很普遍了?」。其中有一個觀點,我非常的認同:圖片來源於網絡其一,人口基數。
  • 多年前老領導趕我走,後來老領導退休,只有我送他
    老領導辦完了手續,收拾了一大箱子東西,一個人坐在辦公室牆邊的椅子上。我問老領導還有沒有事了,沒有的話,我開車送你回去。老領導看著我,頓了頓頭,沒說一句話,只是起身,我忙去搬箱子。走在路上,老領導遞給我根煙,終於開口了:「世態炎涼,我這些年在單位也做了不少事,提攜推薦了不少人,卻沒有一個人能送送我,最後卻是你。
  • 在平凡的工作崗位體現人生價值
    勤勉自強 超越自我 鄧鳴1992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廣漢市人民檢察院政治處副主任,負責政治處日常事務。繁忙的工作崗位上,他從未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始終把自己的目標定位在更高層次上。
  • 一個茶人的內心獨白:喜歡喝茶的緣故「不須懂」
    我並不是想說喝茶能減去啤酒肚,雖然茶鹼成分有一定促進脂肪消化的屬性,但這並不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根源,長期的飲茶習慣,會迫使茶客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例如一日三餐,例如早睡早起。 茶開胃,很多茶客都了解這個屬性,因為茶鹼會促進腸胃蠕動,喝完茶會餓,所以食慾會改善,三餐規律的飲食才能支撐起來你對飲茶的喜愛。
  • ...35歲以上,還沒有和領導混在一起,你不是急於辭職,而是學會自省
    看到這個標題的人,一定很焦慮,尤其是已邁入或即將邁入35歲坎的人。為何職場中35歲的焦慮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而且像鬼魂一樣揮之不去。讓我想到了近段時間知乎上很火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感覺中國人月薪過萬很普遍了?」。其中有一個觀點,我非常的認同:圖片來源於網絡其一,人口基數。
  • 退休的他們,在父母這個崗位上持續奉獻著,我愛我的父母
    一定有朋友會說,就做這麼點事情也沒什麼的,那麼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我曾經也這樣認為,但是我們錯了,我們可以嘗試下燒飯、做家務、照顧孩子一個禮拜,就能知道不像想像那麼簡單,這絕對是體力勞動。而且最主要的一點,是他們已不再年輕,或多或少都有因為年輕時過於辛苦,而留下的疾病,尤其以骨病為主,疼痛常伴他們左右。
  • 中秋節,該不該給領導送禮?聽三位職場精英說說心裡話
    我們來看看下面三位職場精英怎麼說:1、40歲的銷售經理楊威說,人要常懷感恩之心,我感覺應該給領導送禮 ,送的禮物結合當地的風俗,根據領導的喜好選擇價格合適的即可。楊威說:八年前,初入銷售這個崗位時,我走了很多彎路,無論是寒風凜冽還是熱浪襲人,我都奔走在客戶之間,可是當初的銷售成績卻不理想,好在領導用心的提點和照顧,教我分析銷售數據,分析客戶資料,尋找突破口。
  • 東莞這些崗位正在招人!馬上到截止時間啦!
    其工作職責包括:負責起草各類行政公文、報告以及方案等文稿;負責組織會議、培訓、公務活動等會務工作;負責研究、擬訂和實施各項運行規範、管理制度、業務規則等;負責後勤管理事務,做好信息的上傳下達;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 35歲是個坎,為啥到歲數就不想要你了
    我們來的時候都很年輕,現在36了,人家都要30以內的,一聽我36了,對不起,我們不要你,我們把青春都耗在這裡,我們學東西也學不了,比20多歲的都慢了,也都不方便了,都不喜歡我們這樣的勞動力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你說開裁員就裁員,你讓我怎麼辦?」
  • 企業的核心領導崗位,一定不要用不成熟的人
    海爾集團CEO張瑞敏就曾說過:企業的核心領導崗位,一定不要用不成熟的人才。那麼,何為不成熟的人才?氣球型人才,就是沒有自驅力,像氣球一樣需要不斷充氣。沒有自驅力的人才,總是需要依靠別人來激勵,依靠領導去逼、去追,依靠制度去驅動,這樣的人才是不成熟的。如果一個部門負責人的工作動力,總是需要依靠更高級別的領導去驅動的話,那就代表這個人沒有資格去負責一個部門的工作,不夠成熟。所以海爾公司在提拔一個員工擔任主管之前,會先考察這位員工有沒有自驅力。
  • 「準媳婦」總說沒胃口吃飯,結果卻悄悄……一家人大跌眼鏡!
    沒學歷沒技術沒經驗,小姑娘也不太肯吃苦,工作自然沒有著落。但是,愛情卻不期而遇。去年12月,一次偶然的機會,小黃認識了本地小夥小金,兩個人聊的很投緣,很快確定戀愛關係,小金還帶她回家見了父母。接下來一個多月,小金一有空就帶著小黃到處玩,見父母不反對,還把小黃接到家裡住。小金去上班,小黃就在房間裡看看電視,玩玩手機。到了飯點,小金媽媽還會叫她一起吃飯。一天,小黃胃口不好,就沒下樓吃飯。在二樓去上廁所的時候,看到小金父母的房間大門打開著。
  • 退休叔叔的苦樂餘生
    我的叔叔退休五年了,他有個非常有優秀的兒子,平時不跟父母住在一起,一個月偶爾回來一次。有身體健康的老伴陪伴,叔叔的生活算在同齡人中看去是非常的安逸與幸福。可他退休五年來,每天吃藥,外人沒有人知道他這五年來是怎麼活下去的,可我懂。
  • 老領導退休後經常聯繫我要我幫忙,怎麼辦?這3點早知早受益
    老領導退休後經常聯繫我要我幫忙,怎麼辦?這3點早知早受益哲哲是公司的主管,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吃飯。他和我說了一件讓他非常煩惱的事情,他們部門之前的領導退休了。畢竟兩個老人在家確實有不方便的地方,但是這就浪費了很多他自己的休息時間,他仿佛變成了老領導的兒子,要幫他打點各種事。之後老領導還向哲哲安排了一件事,老領導老家的一個侄孫女找不到工作,想要哲哲安排進公司。這件事哲哲是真的不想幫忙,因為根本不知道老領導這個侄孫女有沒有真本事,但是自己一時之間找不到方法拒絕,詢問我怎麼辦。
  • 不忘初心,重回崗位,家政阿姨的暖心工作歷程
    ,而我入58到家的這一年,對行業、對技能、對公司,都有了一個新的認知,也讓我整個人如脫胎換骨般。」上戶挑戰,妥善應對終歸還是要落到上戶實操上,在戶上的這些年,讓胥阿姨有了更多的收穫。就拿與僱主家的老人相處來說,對於家政行業的任何崗位都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 15年信守14字座右銘 他生命前最後一刻在工作
    上遊新聞記者 甘俠義 攝  「拼命三郎」餘凱,15年信守14字座右銘:「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於天」  倒下的6分鐘前還在安排工作 留給妻子最後的話:接我去看病  見到冉僑是在重慶市國資委五樓會議室。冉僑是餘凱的妻子,一個月前的7月8日中午,52歲的餘凱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再也沒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