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要門當戶對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隨著社會變革、性解放,人們締結婚姻的方式不再是通過媒人介紹,而是自由戀愛。
偶像劇裡的白馬王子和灰姑娘,霸道總裁設定,讓很多對社會了解不深的年輕人,對縹緲浪漫的愛情充滿了嚮往。
這就導致戀愛結婚的兩個人很有可能並不匹配,也就是門不當戶不對,但是由於被荷爾蒙衝昏了頭腦,兩人之間的差距被刻意忽視。
等到差異產生的矛盾積壓到無法承受時,才追悔莫及。
《金粉世家》裡金燕西是總理少年,冷清秋是貧農家出生的女孩,這兩人的確不合適,但貴為少爺的金燕西看不清自己的欲望,執意要娶冷清秋,結局不出意外的兩敗俱傷。
在經歷了自由戀愛帶來的一樁樁家庭悲劇後,我們回過頭來思考門當戶對,發現其實它是有道理的,門當戶對的婚姻更穩定,獲得幸福的概率更大。
當然當今的門當戶對不同於傳統,家庭經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還包括人品、智商、相貌、價值觀等等。
從心理學上講,親密關係的形成是透過一個人表面對其內在的自我加深認識的過程。戀人雙方如果有相似的性格、志向、愛好、教育背景時,在親密關係逐步形成和加強的過程中,溝通和交流才會順利且具有吸引力。
這會促進親密關係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同時保證進入婚姻以後在面對不斷暴露出的問題時,兩人能夠達成一致。
婚姻不是你愛我,我愛你就能撐起來的。它需要締結婚姻的雙方對自己和對方有足夠清晰的了解和認知,有足夠的勇氣承擔可能會出現的災難,以及因為締結對方賦予自己的責任。
楊瀾說:「婚姻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關於精神的共同成長。在最無助和軟弱時候,有他託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令你堅強,並陪伴你左右。那時候,你們之間除了愛,還有肝膽相照的義氣,不離不棄的默契,以及刻骨銘心的愛情 」
本質上婚姻是更高層次的人際關係,社會心理學中反映人際關係的兩側面包括對關係的滿意度和維持關係的承諾。
對關係的滿意度依賴於付出和成本的比較和公正直覺。
如果在婚姻裡,一方總是很強勢,一方總是很弱勢,那麼在壽命極短的荷爾蒙失去效率以後,註定有一方會產生心理失衡。
失衡是一切麻煩和悲劇的源頭。
婚姻裡的爭吵、糾纏歸根結底是源於兩人付出的和期望得到的回饋不成比例,對婚姻關係的不滿意失望。而影響關係承諾的重要因素則是價值觀和道德標準。
面對同一件事情持有什麼樣的態度,是消極還是積極,是反對還是支持;在家庭消費時,什麼錢該花什麼錢不該花,都是價值觀、道德標準的體現。
《裸婚時代》裡有一句話:我用9年時間明白,細節打敗愛情。
其實打敗愛情的不僅僅是細節,而是承載細節的價值觀,我覺得結婚紀念日很重要,你覺得那只是平凡的一天,我覺得衣服和褲子應該分開洗,你覺得無所謂。
這些事情的確瑣碎又普通,但我們生而為人就是要一天一天,一分一秒的去度過這些瑣碎,誠然價值觀相同的人,能在這些事情上更好的達成一致,那麼他們的生活質量相對就更高。
陳道明說:「夫妻結緣的最大意義不是吃飯穿衣,生兒育女,而是彼此滋養、彼此成就,提升生命層次。」
維繫婚姻關係著實是辛苦的,沒有人希望自己白白受苦,所有人都希望通過婚姻關係的存續,能夠讓自己多獲得一些快樂,生命更有質感。
門當戶對或許沒有偶像劇裡的那些偶然相遇、浪漫刺激,但的確最踏實靠譜。愛情說到底就是愛上另一個自己,這另一個自己和自己在同一層次,同一頻道,才能夠長久的維持下去。
兩個不同世界的人是很難有交集的,即便荷爾蒙的來勢再劇烈,也終究有一天會褪去,當激情褪去,我們要用什麼來維繫兩個人還能在一起?
愛、婚姻是一場漫長的博弈,需要雙方保持不分仲伯、勢均力敵的實力,才有可能在激情褪去後,長期以往的相依相戀,否則憑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