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鄒海
前兩次,一位比較要好大學同學和我說他婚姻的事,感慨到「真羨慕沒結婚的同學們,感覺自己已經陷入老虎窩」。一開始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可老同學這麼抱怨,心想準沒什麼好事。
後來,老同提到自己跟老婆關係處得很不融洽,嚴重了影響了婚姻生活。就比如,前兩次自己加班有點晚,回到家差不多10點左右了,當時就想舒舒服服地躺在沙發上,好好放鬆一下。
可當自己剛剛踏進家門,老婆便說:「自己的朋友馬上就要到咱們家來,讓趕緊幫忙收拾下」,當時是極其不願意的,倒不是不歡迎老婆的朋友,而是這種事情沒有提前告知,關鍵還被無故責怪忘性大,真是覺得吞了一肚子苦水,有種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類似這種瑣碎的事情,經常會鬧得不愉快,到底是為什麼呢?
很多時候,不論是婚姻家庭關係,還是職場關係,亦或是其它方面的關係等。都離不開彼此的交流,而交流倘若不當,不僅不利於彼此關係的融洽反而會加深矛盾。
就上前面我朋友的夫妻關係一樣,原本從校服到婚紗,一對讓同學都非常羨慕的小夫妻,最後就因為平時的種種小事情鬧得不愉快。
難道因為彼此不愛著對方了嗎?我看未必,通過和朋友交流下來,更多的問題是出現在彼此的交流方面。良好的交流不僅有利夫妻關係的和諧,提升幸福指數。
同時,也是在給孩子樹立榜樣,不會影響孩子童年的身心健康和發展。
而處理不好彼此溝通原則和關係,不僅影響婚姻家庭,更有甚至是孩子,兩個家庭的關係。哪怕後續有好轉了,對於彼此來說也會留下一道傷痕。
那對於種種交流,又如何才能做到適宜呢?
看了馬克•墨菲《用事實說話》後,得到了很大的啟發與收穫,本書通過提出「關注事實」來幫助人們掃除溝通障礙,贏得他人的信任。
相信你看完後,也將會受益匪淺,也會獲得「忠言總是逆耳,掌握學會傾聽以及用事實說話的技巧」,從而提升我們的生活的質量和工作的效率。
01.了解彼此迴避真相的原因
有研究表明,每個人一天當中所說的話,平均每人要說25次謊話。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需要我們去了解背後的真相。在書中作者給出從「無知自信、心裡牴觸、感知差異、利益牴觸」去行動,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02.注重聚焦事實
在彼此進行交流之前,必須要弄清楚彼此所了解的真相到底是什麼。作者給出了FIRE法則(事實、解釋、反應、結果)進行,每個環節都應進行聚焦,才能達到有效溝通的效果。
03.學會換位思考
同時,也要真正地學會站在對方立場去思考,也就是換位思考。如此一來,也能夠幫助彼此降低防禦心理,從而贏得信任,進而繼續交流。
04.設定有效目標
在交流之前,也是需要設置目標,有可能還是階段性目標。因為我們明白,任何事情,沒有目標只會顯得很盲目,也不會得到好的反饋和收穫;而有了清晰的目標,猶如航海上的帆船有了指南針,從而更順利到達彼岸。
05.學會對話而非對抗
關於這一點,在生活為屢見不鮮。很多人就是帶刺的玫瑰,走到哪裡扎到哪裡。而在交流過程中,一言不合就開幹,顯然是不可取。
正確做法還是遵循第一點FIRE法則(事實、解讀、反應、結果)去進行。
06.創造文字畫面
在交流過程中,有時也難免會出現生澀的時候。作者提出可以給文字營造畫面感、場景感,讓對方更形象地去理解和接受,從而達到交流的目的。
07. 學會結構化傾聽
很多人或許有個誤解,也就是在交流中,只要自己與對方都保持認可的態度才算是有效的傾聽者。
其實不然,而是學會適當進行回應、解讀、提問等,才能達到有效傾聽。
08.學會用事實說話
人們都喜歡事實,也討厭說謊之人。而生活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很容易陷入謊言的世界。
而這時,也不必忙亂,依然可以利用FIRE(事實、解讀、反應、結果)去進行揭曉,從而識破謊言,讓未來更美好。
在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中有提到「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其實也說明一個道理。很多不和諧的關係也都源於「沒必要的感性煩惱」。多忠於事實,不論生活質量還是人生幸福指數都會顯著提升。
正如德國詩人海涅曾說:「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讓我們忠於事實,在生命之河開出一朵屬於自己的燦爛的鮮花。
【本文作者】
我是鄒海,一個愛寫詩的信仰人,一個愛攝影的閱讀者。
高效閱讀變現踐行者,每月18本書和書評,期待和你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