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是天生的嗎?我不喜歡這樣的描述。
基因可以決定我長成什麼樣,但是左右不了我怎樣成長。
人生路上有很多引路人,更有隨時變化的環境空間,所有的這些都會影響我們的性格養成。
個人覺得內向不是一種性格缺陷,而本身就是一種性格。
曾經聽過這麼一句話:有思想的人閉著眼睛思考,表現出內向性格的形象。
如果硬得說內向不好,那麼我只能給你打上「無知」和「沒有格局」的標籤。
性格外向的人可以開拓業務,深化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
性格內向的人重視思考,開拓認知,專研學術也未嘗不可啊?壓根和所謂的「性格缺陷」沒有半毛錢關係。如果非得牽扯上關係的話,他們都是某些父母、老師、親戚嘴中最喜歡談論和指責的對象。
阿偉是一名去年畢業的大學生,可是至今沒有找到工作。
理由很簡單,阿偉從小性格「孤僻」,雖然成績很好,但始終難以面對這個雜亂、充滿喧囂的世界。
他有個很不好的表現,只要面對陌生人說話就會結巴。
對於父母來說更多的是擔憂和關心,但對於他們家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來說,這毫無疑問又成了茶前飯後的笑柄。
每次宴會,這些殘忍的親戚總是會把阿偉喊到跟前「放肆」地教育,用所謂的大人視角給予這個年輕人「生活的經驗」。
阿偉面對這些狂風暴雨,總是低下頭,悄悄地抹眼淚。
眼淚永遠都不是示弱的表現,而是一種想要掙脫卻做不了任何事情的無奈。
慢慢地,阿偉在家裡都不太想說話,更別說面對那些陌生且冷酷的企業精英了。
阿偉的每次面試都因為說不出一句邏輯完整的話而失敗。
這是對現實最大的諷刺。
這個漫長的惡性循環,從家中雜亂的聲音開始到企業面試官對外向性格的需求不斷深化。
我在猜想,如果面試官嘗試著拿出一個企業待解決的問題來印製在一張A4紙上提問,是不是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阿偉?
面對性格內向的小朋友,應該如何去進行積極的引導?
不要像其他人一樣否定他,記住,他更需要鼓勵。
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步驟。
有些人一邊鼓勵別人的訴盡衷腸,一邊不斷否定別人談話的內容,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你有自己的觀點看法,別人難道沒有嗎?
不要用你們無情和欠思考的話語堵住我的心聲,更不要在幹了「壞事」以後指責我,你們不配!
大家對於性格內向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嗎?可以相互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