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意幫兒女帶孩子的老人,如今真的幸福嗎?這個結局讓人深思

2020-10-16 Dora辣媽

年輕人生活工作壓力大,結婚後很多年輕人都不想要孩子,經濟壓力變得更大不說,最主要是沒有時間。如果做全職媽媽來帶孩子,那麼家庭的花銷承擔起來就會很吃力。

所以現在老年人給子女帶孩子的現象就非常普遍了。之前有人做過一個隨機調查,大部分的老人都不願意幫孩子帶孩子,因為會擾亂自己的生活。可是面對現實又很無奈

不願幫兒子帶孩子,晚年的結局會怎樣?

玲玲和老公結婚3年多了,婚後一直沒要孩子,因為玲玲和老公的工作都非常忙,而且收入也比較可觀,如果因為生孩子放棄了就很可惜了。

家裡老人著急抱孫子,就和玲玲說生孩子後幫著帶。玲玲聽後放心的準備懷孕生孩子。可是等到孩子出生後,婆婆以自己身體不好帶不動為由不幫玲玲。

沒辦法玲玲只能辭掉了工作,全職在家帶娃。婆婆偶爾來露個面看看孩子就走,從來沒有說過幫忙帶孩子的話,也沒有給玲玲一些經濟支持

還好玲玲老公的收入足夠養活一家人,轉眼兒子3歲了,玲玲也算是終於熬出來了,準備給孩子送去幼兒園,自己再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中。

沒想到婆婆又開始催玲玲生二胎,知道消息的玲玲就說了一句:誰愛生找誰生,我不可能生二胎

當初承諾幫著帶孩子玲玲才選擇生,結果生完後不但不幫著帶,也沒有經濟扶持。

不帶孩子沒有錯,將來養老也別找我。雖然話說的有點狠,但是玲玲老公也明白其中的委屈,所以沒有再提生二胎的事。

不幫子女帶娃,晚年多會這三個結局

1)兒女不養

從道德上看兒女贍養老人是應盡的義務,但是現在年輕人經濟和生活的壓力實在是太大。

一對年輕人要面臨四位老人的贍養,以及一個孩子的撫養,如果老人沒有對子女進行過幫襯,難免兒媳心中會有怨恨。

到了晚年不會照顧,只能讓兒子出錢出力,分身乏術。

2)關係淡薄

沒有規定老人一定要幫子女帶娃,但是幫助子女的老人也一定會得到兒女的回報。撫養了自己又幫助照顧了第三代,做兒女的即便嘴上不說,心理也是懂得的

而那些對待自己子女就比較冷淡,對第三代更是不管不問的,不但子女會與老人關係疏遠,第三代對老人也不會有太深的感情,最多就是逢年過節的「面子工程」

3)依舊孝順

還有一類的子女,雖然沒有得到過父母的幫襯,但是等到父母晚年了依舊會照顧。不對父母奢望過多,只是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在老人心中也是「最孝順的子女」。

老人幫助子女帶孩子的好處

1)子女更安心

父母在家帶孩子,對孩子的好是真心實意的,不像是請的保姆,還需要安裝攝像頭隨時關注,年輕人在外工作更放心

2)經驗足

父母年齡大,生活經驗和帶娃經驗都很充足,發生什麼事情都能應對,給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

3)對孩子少發脾氣

老人對孩子的寵愛是無限的,所以不會像年輕人一樣發脾氣,對待孩子更有耐心

老人帶孩子的弊端

1)過於寵溺

隔輩親這件事誰都控制不了,對待自己孩子沒有的耐心,對待第三代卻很充足。對孩子千依百順,說什麼是什麼,對於孩子的性格形成有負面影響。

2)思想跟不上時代

老人的思想比較傳統,對於現在的新生事物接受起來比較慢。

在照顧孩子或者教育孩子的時候,容易限制了孩子的思維。比如老人會給孩子無形中灌輸一些迷信的思想,除了照顧吃喝,對於學習知識方面很難有所幫助。

3)孩子發育受限

有老人帶大的孩子,一般都會比較「懶」。因為一個眼神或者一句話,老人就已經把事情做好了。

比如孩子渴了,一個眼神看向水杯,老人就立刻給取了過來,孩子就不用動了。還有的吃飯都是靠老人喂,自己不好好吃飯。

幫助子女帶孩子不是老人的義務,年輕人也沒有資格要求老人必須幫忙帶孩子。

感情是彼此之間維繫出來的,相互理解相互體諒才是最和諧的家庭氛圍。為了孩子的發展還是建議年輕人自己來帶比較好。


相關焦點

  • 退休老人,不幫兒女帶孩子,錯了嗎?漸漸老去的他們,結局很扎心
    生活中,這些思想意識前衛的退休老人,他們堅持用言行表示:將兒女養大成人,不包辦他們到老,他們的兒女由他們自己照料,退休後,當遊山玩水,安享晚年,《增廣賢文》說兒孫自有兒孫福。有著這些思想意識的老人,退休後的日子,悠閒自在,或遊山玩水,或唱歌跳舞,或就讀老年大學,或培養其他興趣愛好,日子充實快樂。
  • 不願意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現如今確實幸福快樂嗎?結果非人所思
    以前有些人做了一個任意調研,絕大多數的老人都不願意幫孩子帶孩子,由於會攪亂自身的日常生活。但是接受現實又很無奈。不肯幫孩子帶孩子,晚年時期的結果會如何?倩倩和丈夫完婚三年多了,結婚後一直沒要孩子,由於倩倩和丈夫的工作中都十分忙,並且收益也較為豐厚,假如由於生孩子放棄了就很可惜了。家中老人心急抱小孫子,就和倩倩說生孩子後幫著帶。倩倩聽後安心的備孕生孩子。但是直到孩子出世後,家婆以自身身體不好帶不動為由不幫倩倩。
  • 老人應不應該給兒女「帶娃」?
    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老人表示不願意幫孩子帶娃,因為那樣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這個結局似乎有些讓年輕人失望,因為在他們的眼裡父母是無所不能,願意為了孩子付出一切。01案例小翁和丈夫結婚之後就分開住了,平時與公婆之間很少往來, 就算懷孕了也是自己燒飯做菜洗衣服,婆婆從來沒有分擔過什麼。
  • 老人退休後幫兒女帶孩子,有必要把退休工資拿出來貼補他們家用嗎
    老人退休後幫兒女帶孩子,有必要把退休工資拿出來貼補他們家用嗎原創/靜月荷現在普遍認為,年輕人生活不易:房貸、車貸每月要還,再加上還要養孩子,每月工資到手已經所剩無幾,真有點捉襟見肘之窘態。,退休後大部分都沒有選擇享清福,而是去幫兒女帶孩子。
  • 那些不幫兒女帶孩子的老人,後來過得怎麼樣?3位老人說出心裡話
    幫不幫兒女帶孩子對老人來說真的不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因為中間沒有灰色地帶。那些一心一意撲倒兒女身上,想幫兒女減輕負擔的老人不會考慮應不應該;那些想追求自己晚年生活,認為帶孩子就是兒女自己的事的老人,更覺得自己不帶孩子理所應當。但幫不幫兒女帶孩子,等孫子輩長大之後,老人們的生活還是很不一樣的。
  • 經常幫兒女帶娃的老人,將來會是什麼樣?3種結局令人難過
    我們如今外出時,經常能看到老人帶著孩子在小區裡玩,這已經成為了我國社會中普遍的一個現象。父母要上班養家餬口,於是照顧孩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老人的身上。很多老人為了緩解子女的壓力,都會心甘情願的幫子女帶寶寶,但是有時他們的付出卻未必都能得到子女的理解,甚至連結局也會大不相同。
  • 父母的無奈:好不容易熬到孩子成家立業,又要幫兒女帶孩子
    我做媳婦時,不流行婆婆帶孩子,可我做婆婆時,都流行婆婆帶孩子。在自己本該享受老年生活的時候,幫兒女分擔家務,照顧孩子。等到孩子帶大的那天,他們還有多少精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幫兒女帶孩子,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也是老人們非常頭疼和無奈的事情。
  • 幫兒女帶孫的老人,變成了這樣,看過的人都
    雖然有機會和你生活在一起,但陌生的環境不一樣的生活習慣,帶孩子的各種辛苦,他們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朋友小敏休完產假後,孩子就交給了老媽幫著照顧。一次不經意中,小敏看到了老媽起的帶娃日記。直到看著這篇日記,小敏才懂得老媽一個人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和一個不會說話的嬰兒是怎樣熬過漫長的一天又一天?我們的父母辛苦了半輩子,終於可以有機會頤養天年。本可以跳跳廣場舞,外出旅遊多。卻為了最愛的我們心甘情願帶娃,無怨無悔。可是卻常常聽到自以為是的我們吐槽自己老人帶娃。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邊吃飯邊玩,就抱怨老人都是他奶奶,姥姥慣的,不知道鍛鍊孩子自己吃飯。
  • 為何越來越多的老人不願意帶孩子?聽了幾位老人的說辭,滿滿心酸
    而丁大媽則表示,自己真的是怎麼做都不對,處處受氣還受累。所以丁大媽表示,人老了還是自己待自己家,給自己養老就挺好,去幫子女照顧孩子,結果卻處處得罪人,真心沒必要。聽了這樣的說辭也是感覺很心酸了。李大媽:幫子女帶娃,就是出力不討好,所以何必為難自己呢?
  • 幫兒女帶孩子,怎樣做才能不受氣,58歲老人說出答案
    ,也沒時間照顧,這時只能麻煩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孩子。老人看到兒女們每天工作這麼辛苦,也不忍心拒絕,可是他們內心也有憂慮,那就是和孩子們住在一起後,難免會有摩擦和矛盾。小打小鬧倒也無所謂,就怕最後矛盾越來越嚴重,甚至導致家庭不和,這樣一來,老人辛辛苦苦幫忙帶小孩,也落不到好下場。那麼,老人應該怎樣做才能不受氣、不吵架呢?今天,我們就看看58歲的郭阿姨怎麼說。
  • 兒女雙全的人,老年一定幸福嗎?
    「兒女雙全」歷來被認為是幸福的,現如今很多家庭選擇生二胎的理由也就是希望能夠兒女雙全,湊成一個「好」字。其實還好,但跟現象中的有些差距,本以為兒女雙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生活中真的一樣嗎?當父母的人都知道,手心手背都是肉,家長都在用心疼。但是相信很多有一兒一女的父母都是這樣想問題的,女兒再好最終也會出嫁,變成男方的人,過得好壞得取決於婆家。
  • 幫兒女帶孩子怎麼才能不受氣?62歲老人告訴你答案
    喜歡情感話題,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導語:人一旦變老,日子就會變得不好過。有時既想自己好好在一旁生活,享受一下晚年。無奈還有兒女需要老人的幫襯,又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自由。其實老人和兒女在一起居住,無論怎樣他們其實過的都不太自在。
  • 老人給兒女帶孩子是為了什麼?說說我的看法
    我只有一個女兒,女兒大學畢業後來到外地跟女婿結婚,我們現在生活的地理位置是,女兒婆婆家、我家、女兒家,三個家庭三個省市,都不在同一個省市生活,婆婆在老家還有另外一個兒子,已經結婚生子,她現在給這個兒子帶孩子,所以不能給女兒帶孩子,女兒生完孩子後,逼得我沒有辦法和老公提前辦理了內養,來給女兒帶孩子,雖然我們是獨生子女,我給她們帶孩子,並不是指望,他們以後給我養老,而是覺得,我和老公已經這麼大年齡
  • 人到老年,幫兒女帶孩子可以索取報酬嗎?三位老人說出了心聲
    為了家庭不去工作,就會陷入經濟恐慌。而為了工作不顧及家庭,就會讓生活一團糟。好在我國的父輩都通情達理,總是會自覺點代替兒女們照顧孩子,減少了年輕人的生活壓力。父母是沒有責任來養育孫輩的,之所以任勞任怨,那是因為這種血濃於水的親情。其實看孩子是很辛苦的,不但費心勞神,還耗費錢財。那麼如果父母幫兒女們看孩子,需不需要報酬呢?
  • 拒絕給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生活如何?兩種結局很現實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如今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在生完寶寶後,不能完全脫離原生家庭,需要靠著老人提供經濟支持或者分擔生活壓力,久而久之,大家理所當然地認為老人就該幫兒女帶娃,要是不帶就別指望兒女養老,這種觀念無疑是錯誤的,那麼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最終真的是老無所依嗎?
  • 老人真的願意去養老院嗎?
    人老了,走不動,吃不動,雖然還能牽著老伴的手攙扶著一起走走,但真的是老了。兒女都忙,光他們那個小家就夠他們忙的,還得工作,實在沒多少時間來照顧。老人也明白,兒女不是靠不住,實在是沒有精力。哎。老了就是不行。該怎麼辦呢?
  • 年輕時不幫子女帶孩子,晚年就難幸福?65歲婆婆給了最好的回答
    對於過去的思想來說,兒女的幸福該是父母的首要在意的事,可現在社會發展讓很多老人都不願意把自己全部的心思都拴在下輩身上覺得自己不給兒女帶孩子可能自己的晚年就會被兒女嫌棄,晚年也不會幸福。 晚年沒人照顧是每個老人都會害怕的事情,可不給兒女帶孩子就會老無所養嗎?那也不一定。
  • 婆婆不願意帶孩子,總覺得是在幫兒媳帶,還要兒媳婦承自己個人情
    作為媳婦,來到一個新的家庭,她唯一的依靠就是她的丈夫,如果丈夫比較可靠,她可能還會有點底氣,如果丈夫不可靠,那真的是毫無話語權。而婆婆在這個家庭中,無疑是牢牢的佔據上風,不管是丈夫還是兒子,那基本都不可能反對自己。而現在很多媳婦,普遍都是受過良好的教育,基本不會有那種蠻橫不講理的,如果婆婆願意真誠相待,婆媳關係又能差到哪裡去。
  • 老人不給帶孫子真的有錯嗎?
    昨天看到一則評論,是這樣說的,如果婆婆不幫忙帶小孩,那麼兒子媳婦也可以不贍養老人。我被驚訝到了。這個事情的因果表面合乎情理,但內在卻違背天倫。而院子裡的很多老人是站在老人的立場上講話的,他們認為,父母年事已高,實在是沒有精力和體力幫助兒女帶小孩兒了,第一,是怕不小心帶不好孩子,使孩子有個閃失。第二,是因為自身疾病,沒有條件幫忙。還有就是老人已經勞碌了一生,是到了安享晚年的時間了,子女不應該再以贍養之名綁架老人的身體。你看,一件事情出發點不一樣,認識也是不一樣的。
  • 那些幫兒女帶孩子的老人,後來過得怎麼樣?3位老人實話實說
    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職場,誰帶孩子就成了一個大家常常討論的話題,其實無外乎三個人:奶奶、姥姥、保姆。不過現實生活中,還是奶奶、姥姥帶孩子的多。那些主動幫兒女減輕負擔,義務帶孩子的老人,後來過得怎麼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