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不敢招惹「黃昏戀」,不再顧及子女態度,反而更「自私」

2020-09-09 七兩情

導語:

為子女辛辛苦苦付出半輩子,退休後想要過上自在的生活,給自己找個伴,本應是皆大歡喜的事情,但卻有將近70%的退休老人不敢招惹「黃昏戀」,他們到底在什麼?

閒言閒語,招架不住

俗話說: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口氣。

退休老人爭了大半輩子的骨氣,不能活到老了,反而落了一個壞名聲。

就像劉大娘一樣,自己一個人苦哈哈的為子女忙碌大半輩子,好不容易熬到退休,本想著後半輩子自在的生活,找個伴也照顧照顧自己,感受一下晚年的溫情。

劉大娘的黃昏戀才剛剛有點苗頭,就被街坊鄰居傳成倆人已經同居,更有甚者還傳出倆人做了一些不可描述的越軌舉動。

其實劉大娘跟男方才見過三次而已,每次倆人都會在小區裡走一走、聊聊天,就被街坊鄰居傳的天花亂墜。

這讓劉大娘的面子往哪擱,以後在小區裡還怎麼生活下去!不能為了一時的歡樂而斷送一生的名聲,劉大娘果斷結束還沒發芽的黃昏戀。

閒言閒語,是人到老年心底的懼怕。他們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即使是一些無關痛癢的人,也會讓他們備受煎熬。

與其為了短暫的幸福招來閒言閒語,索性不去招惹「黃昏戀」,為的就是保住半輩子的名聲。

要錢要房,寧願不要

積攢半輩子的積蓄,都是為了給子女留著,自己都不捨得吃、不捨得穿,又怎麼會答應別人覬覦財產呢!

何大爺的老伴早幾年病逝,何大爺自從退下來後,就加強身體鍛鍊,怕自己步了老伴的後塵,也是為了能給孩子減輕點負擔,畢竟歲數大了之後,稍微有個小災小病的,在孩子眼裡都是天大的大事。

去年的某一天晚上,何大爺起夜時,腳底一滑跌倒後,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勉強能站起來。這期間何大爺一直都坐在冰涼的地板上動彈不得。

那次意外給何大爺敲響了警鐘,人老了,身邊還真得有個人互相照看著,以備不測。

有人給何大爺介紹一個比何大爺小10歲的大媽,兒女都在外地,早點離婚後就一直單身至今。

相處幾次下來後,互相覺得脾氣秉性還都挺相投的,就想著在一起互相照應著過下半輩子得了。

沒成想大媽卻這樣說,互相照應可以,但是得滿足她幾個要求:

  1. 房子要加名;
  2. 存摺要密碼;
  3. 結婚證更是不能少。

按照大媽的意思,何大爺比自己大10歲,要是比自己先走的話,自己照看何大爺這麼多年,不能白白照顧,多少要些保障。

在一起生活就要有名有份,要不然傳出去不好聽,影響她的聲譽。

何大爺一聽這種要求,果斷拒絕了大媽的要求,要錢要房,寧願不要,住進養老院也比被人算計下半輩子的好。

免費保姆,不能答應

習慣使我們順從一切。——伯頓

熟練了某些舉動,就會養成習慣,漸漸的就成為了身體機能的一部分,讓人不得不順從著習慣生活。

女人天生就是勞碌命,成家後照顧孩子、照顧丈夫、照顧雙方父母,照顧人的行為早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哪怕是換了人,也逃脫不了習慣便順從的命運。

謝阿姨剛從廠子裡退下來,身邊的親朋好友就要給她張羅一場黃昏戀,希望苦命的她晚年也能有人照顧。

這也是源於謝阿姨人緣好,在廠子上班的時候,只要有人需要幫忙,謝阿姨總是第一個衝上去幫忙,給同事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自從孩子上學時丈夫意外過世後,謝阿姨自己帶著孩子長大,不僅如此,就連孩子的奶奶和爺爺都是謝阿姨給養老送終的,在親朋眼裡,謝阿姨就是個大善人,大好人。

在外人看來,謝阿姨照顧人早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就算刻意藏著,也會在不知不覺中體現出來。

就像這次黃昏戀一樣,謝阿姨掏心掏肺的為對方付出,照顧對方一家老小,本是一種習慣,但在對方眼裡卻被看作是應該。這讓謝阿姨心裡很不舒服:原來跟我在一起是拿我當免費保姆,這可不能答應。

但是照顧人早已經成為謝阿姨的一種習慣,就算跟這個人分開,以後再找別人還是會一樣的結果,與其這樣,倒不如自己照顧自己。

結語:

退休老人想要「黃昏戀」,不再以子女態度為主要考量,反而多從自身角度去考慮。

  • 閒言閒語,招架不住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聽不得閒言閒語,很會影響心情。

晚年生活的順遂,多半和自身的心情有很大關係。心情不能舒暢,身體自然也不會好受,與其讓自己遭罪,倒不如不去招惹「黃昏戀」。

  • 要錢要房,寧願不要

人老了就要保養好身體,有了好身體才能長壽。自己辛辛苦苦掙了半輩子的積蓄,一來是給自己兒女的財產,二來是為了提升自己晚年的生活品質,又怎可輕易拱手相讓。

如果「黃昏戀」會降低自己的晚年需求,情願不去招惹「黃昏戀」。

  • 免費保姆,不能答應

「黃昏戀」就是為了找個伴互相照應、互相照顧,如果「黃昏戀」反而更加累,還要給對方當免費保姆,情願自己過,也不能答應這種要求。

相關焦點

  • 中老年人「只戀不婚」:黃昏戀,到底是戀的啥?
    兩個歷經歲月洗禮的老人,經歷了各自的滄桑,在人生即將落幕的時候,遇到了真摯的愛情,卻因為各種阻礙又不得不分開。感恩遇見,讓我們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如此美好的戀情。它沒有了年輕時的激情,卻更能讓人踏實和安心。兩雙不再有力而乾枯的手,牽起的是同樣的承諾:在越來越老邁的路上,相互扶持,攜手同行,往後餘生都是你。雖說追求愛情,不分年齡。
  • "給我媽2萬補償費",單身老人的黃昏戀,有種悲哀叫"為你好"
    引言:現在單身老年人黃昏戀越來越普遍,但真的要想結婚生活在一起,卻並不容易。阻礙老年人再婚的,是兩個想繞也繞不開的原因:一是老人結婚後由誰來養老送終,二是財產如何分割繼承。今天和我們進行情感交流的陶阿姨曾經和一位劉先生有一段黃昏戀,當他們把準備結婚的消息告訴自己的子女時,陶阿姨的子女點頭默許,劉先生的兒子百般阻撓。可後來劉先生查出身患癌症,雙方子女的態度突然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而道出的理由都是&34;。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黃昏戀要謹慎,再婚老人的心酸,每月5000生活依然困難
    而老人則希望可以落葉歸根,呆在了自己生活了半輩子的地方,成為了孤獨老人。退休的夫妻,自然喜歡享受這份清閒,而已經失去另一半的退休老人是最孤獨無助的。每天閒來無事,家裡又沒個人聊天,吃飯散步都是一個人,害怕生病的時候,連倒個水喝的人都沒有,他(她)渴望陪伴,也就有了「黃昏戀。」
  • 從「黃昏戀」到「黃昏怨」:您動了誰的奶酪?
    ……「黃昏戀」,猶如一道亮光,照亮了多少老人晦暗的內心,對所剩無幾的日子充滿了希冀;「黃昏戀」,更似一道閃電,讓多少老人在奔向亮光的同時,也被其背後的陰暗嚇得猛一激靈。現實裡越來越多的老人,在想要走進光明正大的「黃昏戀」時,卻發現阻力重重,不得已,部分老人成了「地下情」一般的「銀髮走婚」族,更多的則被迫勞燕分飛,成了名副其實的「黃昏怨」!
  • 農村老人的「黃昏戀」為什麼如此艱難?原因就5個,個個很現實!
    所謂「黃昏戀」,就是指喪偶老人或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之間的戀情或是再婚行為。,都應該忠貞不渝,永不背叛,所以即便有這樣的想法,也不敢越雷池半步,打破陳規陋習的底線。「黃昏戀」了,只想安安靜靜,看子觀孫,安度晚年就好,也許有口是生非之嫌,也許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但不管怎樣這都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實!
  • 人到老年,那些「只伴不婚」的黃昏戀,是浪漫還是無奈?
    他們不領證,只在一起相伴過日子。對於這種中老年「只伴不婚」的黃昏戀,很多人已經默許了,覺得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只要老人們自己開心舒暢,那麼作為兒女的就會不去幹預和打擾。「只伴不婚」的黃昏戀,是浪漫還是現實的無奈,65歲的丁姐說,其中滋味,也只有當事人自己體味,外人看到的只是表象而已。
  • 62歲退休老人哭訴:人到晚年,黃昏戀的4個弊端,讓我苦不堪言
    擁有一段黃昏戀,對老人來說既有好處也有壞處。黃昏戀的主要優點就是讓老人的晚年生活過得不至於太寂寞,讓老人的身邊多了一個可以依靠的人。可是,黃昏戀的弊端也是十分明顯的。62歲退休老人哭訴:「人到晚年,黃昏戀的4個弊端,讓我苦不堪言」。
  • 「黃昏戀」老人控訴:結婚3年,他把我當成了免費保姆
    葉子的母親70歲,這將近二十年的退休生活沒有讓她母親的思維方式固化和落後,反而非常趕時髦,微信、視頻等軟體用的非常熟練,身體也非常健康,從來不讓葉子擔心。她真的伺候不動了,結婚三年好像沒當年那種感覺了,對方把她當成保姆一樣使喚。兒女要請護工,他不讓,兒女要請人做飯,他也不讓,兒女要來伺候,他更不讓。
  • 30歲保姆跟70歲大爺結婚生子,為「黃昏戀」不顧一切,現狀如何?
    文丨貞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現在多數子女都忙於工作,平時很少有時間去陪伴和照顧父母。而很多老人沒有兒女陪伴,都難免孤獨,因此萌生於追求「黃昏戀」的想法,甚至為這段感情不顧一切。
  • 老人一意孤行黃昏戀 子女雙全卻無家可歸
    分開後,老伴經常給他打電話,說她的脾氣已經改了,以後會好好過日子,於是兩人便又重新在一起,但他後來發現老伴的脾氣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變本加厲。朱九明說,在母親改嫁之後,又有了一雙子女,他們是母親一手帶大的,關於母親的贍養問題,相對於自己而言,母親後來生育的一對兒女更應該擔起責任。華桂花的二兒子張國輝說,母親改嫁後中風,而繆沛松卻在母親得病後離家出走,推卸責任。當年大家一致反對他們結婚,為此,華桂花還跟家裡的子女們籤了一個協議。協議上寫明了如果母親堅持要嫁給繆沛松,就永不踏入家門。而在這個協議上面,繆沛松也籤了字。
  • 62歲退休女人傾訴:擁有黃昏戀,我選擇不領證相伴過日子也很開心
    尤其是在家務活上面,做飯買菜收拾屋子,相對於男人要付出的更多些。現在很多女人,如果到了中老年後單身,就不太願意再找個伴了,總覺得自己還是要把以前的生活再過一次,實在沒有多大意思。院區裡62歲了周姐說,我覺得兩個人只談黃昏戀,不領證相伴過日子也不錯。我們下面來聽聽周姐是如何說的,也許會讓正在矛盾中的女人一些啟發。
  • 老年人如何正確處理「黃昏戀」,才會得到家人的祝福?
    隨著人們的思想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孤身的中老年人,希望在自己的後半輩子不留遺憾,他們希望不為兒女,為自己真正的活一次,找一個合適的人攜手到老,開啟屬於自己的夕陽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黃昏戀。」一. 什麼是黃昏戀?黃昏戀是指60歲以上的老年人再次結婚或者尋找自己愛情的行為。黃昏戀一般分為哪幾種?1.
  • 人到老年,那些只伴不婚的黃昏戀,是浪漫還是無奈?
    人到老年,那些只伴不婚的黃昏戀,是浪漫還是無奈?人老了,更容易感到孤獨,特別的是單身的老人,一個人在家,沒有了伴侶和孩子的陪伴,更是會感到寂寞孤獨,所以現在也是會有很多的這樣的中老年人會再選擇找個老伴,一起相伴著過餘生,但是和正常的二婚不同的是,他們不領證
  • 老人黃昏戀的難度有多大?為何子女普遍反對老人黃昏戀?
    我們很多人總是習慣性的把愛情當作年輕人的專利,仿佛也只有年輕人才能夠享受愛情的滋潤,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在現代這個社會裡,隨著人們的思想和學識不斷的提高,很多單身老年人在退休之後,可能通過業餘活動結識了讓自己煥發第二春的另一半,開始了一段黃昏戀。而對於老人黃昏戀這種情況,很多子女都是並不贊同,甚至可以說極力反對的。這種情況可能很多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是很能理解。
  • 令人感動也讓人深省的三段黃昏戀故事:尊重老人,給他幸福的晚年
    老人失去老伴之後,孤獨的晚年,兒女雖在身邊,卻仍舊無法替代老伴的陪伴。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老人逐漸打開了心扉,願意接受黃昏時的甜蜜愛情。看似很美好的黃昏戀情,卻沒有了年輕時的大膽嘗試,一切想要純粹,卻難上加難。我們一起看看三段黃昏戀的故事。
  • 孤獨老人想再婚,被子女阻止怎麼辦?「為人子女,別太自私!」
    導讀:黃昏戀,父親要結婚,子女不同意,作為兒女,也許我們的阻止真的是錯的。張姨的女兒將母親的孤獨看在眼裡,又無能為力,只覺得,自己當初的反對是不是錯了,如果不反對母親找伴兒,是不是現在母親有一個可以說話的人。張姨的女兒看著母親的孤獨,突然覺得自己很自私。因為自己的自私,如今母親越發的孤獨,不愛說話,甚至倒在病床上都沒人照顧,也沒個貼心的人說說話。
  • 什麼樣的中老年男性,在「黃昏戀」中更受歡迎?心理學家這樣回答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在晚年喪偶之後,會選擇開始一段新的感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黃昏戀」。不是只有年輕人才需要親密關係,中老年人也有戀愛的需要與權力。人作為一種高度社會化的群居性物種,社交需要是貫穿生命始終的,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將人的需要劃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幾種。
  • 婚姻家事 |「黃昏戀」欠下「黃昏債」
    現代社會,「黃昏戀」早已不足為奇,但因「黃昏戀」引發的故事卻往往出人意料。子女忙於工作不在身邊陪伴,為了找到「老來伴」,陳大爺通過熟人介紹結識了小自己七歲的耿大媽,雖說耿大媽文化水平不高,但同陳大爺也算有共同語言,為了給耿大媽一個名分,相處一個月後,二人就&34;生活在了一起。
  • 為什麼老人退休了還要打工把退休金給子女?老人的答案,引人深思
    鍾大爺/65歲我以前在一家公司做了總監,所以我退休後退休金還算挺高的,每個月都能拿到9000塊錢,我也老了,也很少用錢,沒有以前那樣花的這麼厲害,畢竟以前是有壓力,現在兒女長大了,我也不用為他們操勞了,平時除了生活費,基本上都不花錢,我身邊的人都說我生活好,覺得我有錢,不用為生活煩惱,其實,就算我不用這些退休金,但我也會給我的子女用
  • 一個退休獨居老人的自述:晚年讓我依靠的,不是退休金和子女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女人年過花甲,都已退休,兒女也已經長大,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辛苦一輩子,操勞一生,老人應該享受晚年幸福生活。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更何況老人有退休金,即便是獨居老人,日子也應該過得挺好。可事實上,有些老人晚年依靠的不是退休金和子女,而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