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一定要去大城市打拼嗎?

2020-11-12 飛盧讀書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前往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拼搏奮鬥,揮灑青春的汗水。但當我們看到有人在大城市闖出一片天地的同時,也能看到有太多的年輕人決定放棄艱苦的「蝸居」生活,回到自己的小城市中去,這時候年輕人要不要在大城市打拼就成為了一個讓人糾結的話題。

對於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的選擇,剛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最有發言權。有人說大城市機會多,很多專業都能在這裡找到合適的工作,也有人說大城市競爭殘酷,在這裡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搶機會,每天都生活在焦慮之中;有人說小城市生活清閒悠然自在,沒有高額的租房壓力,再也不用在狹小潮溼的隔斷房裡瑟瑟發抖,也有人說安逸使人頹廢,年輕的時候就是奮鬥的年紀,要離開舒適圈多去外面開闊眼界。

年輕人不想要依靠父母去到陌生的城市披荊斬棘是好的,但未知的生活充滿可能,同樣也充滿風險。處於年輕氣盛的年輕人滿眼裡都是夢想都是詩和遠方,但隨著踏入社會開始,漸漸被殘酷的生活打敗,從理想的雲端跌落,最終無奈地接受自己的平凡。

大城市是理想和奮鬥的代名詞,但回到小城市也不意味著你可以無憂無慮。大城市有大城市的魅力,而小城市一樣可以容下理想與抱負。有人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生活期望,也有人喜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閒,不能因為你的忙碌而否定我的安逸。偏見是行不通的,生活是公平的你迷戀大城市的繁華,我喜歡小城市的喧囂,你懷揣理想努力奮鬥的樣子值得肯定,但我安分守己平凡地編織自己的生活,也同樣值得尊重。

「出息是人定的,生活是自己的」。大城市與小城市的爭論從來沒有參考答案,不論選擇大城市打拼也好,小城市生活也罷,最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生活,一切從心,不要人云亦云。人生苦短,只要能夠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不後悔不放棄堅持地走下去,那麼幸福很快就會來到你的身旁。

要記住,在飛盧,我們會尊重每一部小說作品,就像尊重大家是否去大城市還是小城市拼搏一樣,這裡永遠是發揮您才華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年輕人,去大城市打拼,還是留在小城市?
    在這大城市裡,她沒有一個可以交心的朋友,也沒有一份敢愛敢恨的愛情,畢業5年,換了3份工作。也不是沒有想過:女孩在大城市打拼,到底值不值得?留在家裡的同齡人,處對象了,買房了,結婚了,生孩子了……一切穩定的象徵,他們都有。
  • 年輕人不去大城市就沒出息嗎?
    今天我在微博熱議裡看到這樣一個話題「年輕人不去大城市就沒出息嗎?」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同時也分享一下我的內心想法。我剛看到這個話題時——一愣,隨後不經大腦思考的脫口:「這也需要熱議?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小城市怎麼了?小城市也有努力拼搏優秀的人啊?」但是當我看到微博朋友們眾說紛紜,討論的很熱鬧。自己再回頭想時,傻笑一番,笑自己太膚淺,不知人間世態,也不懂人心複雜。
  • 我們為何一定要背井離鄉去大城市?致離鄉的武寧人……
    我們這一代的人,孕育於至少是相當舒服的環境,安置在各地的大學殿堂裡,不安地看著我們繼承的世界……——《呼倫港宣言》在大城市打拼還是回小城市過相對安逸的生活可是,它真的是一個大問題嗎?世間所有的選擇,到最後其實都是五個字——你想要什麼?我覺得,無論是做出哪個選擇,都是值得尊重的,每一個選擇的背後,都放棄了另一個可能。我唯一不能認同的,是某些人對打拼者的嘲笑,以及庸俗化的論調。
  • 年輕人不去大城市就沒出息嗎
    2020年畢業生高達700多萬人,而新冠疫情也增加了就業得難度,很多年輕人找工作遇見了困難。面對這些困難,一大批的年輕人選擇到小地方從事一份安穩的工作。父母總是說年輕人應該到大城市闖一闖,認為只有在大城市才能實現價值,只有留在大城市才算有出息。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迷茫該去小城市還是去大城市。
  • 年輕人:評判是否有出息≠必須去一線大城市
    近期網上熱議話題:「年輕人不去大城市就沒出息嗎」年輕人不去大城市就沒出息嗎出息的定義是否有出息都是被人家給予的定義,小時候總聽父母提到周邊的鄰居家的孩子多有出息,總覺得出息這詞就是「工作好,收入高,物質條件穩定」的代表。
  • 留不下的大城市,回不去的小城市,困在大城市裡的小城中青年們
    小夥子一路上侃侃而談,從人生、理想、校園,一直談到了工作與求職,大意是,他和別人不一樣,不甘心找個安穩工作,決心要出去闖蕩一番。大城市機會多,是他的用武之地。他學的某某專業,缺口很大,待遇很高,一定能幹出一番事業。兩個女生聽得津津有味,一臉的羨慕和憧憬。
  • 為什麼我要去大城市看一看
    沒有工作經驗,居無定所,物價還很高,工資卻不一定高,買房是夢,租房都難,那我也願意留在這所大城市中。為什麼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了離開家鄉城市,去往北上廣深都說大城市有舞臺,但是你會表演嗎?都說大城市有前途,但是你有能力嗎?我或許沒有,我有的知識一個拼搏的心和一個志向高遠的夢。
  • 年輕時為什麼一定要去大城市?
    坐火車去深圳的第21個小時05分鐘42秒,我接到了我爸打來的電話。他怪裡怪氣的說:「留在家裡不好嗎?給你託關係找個安穩的工作,非要跑深圳那麼遠的地方,又賺不到錢,你圖啥?」電話就這樣在我們的爭吵中掛斷了。但是,我依然堅持去深圳,而且是不會回頭的那種。
  • 為什麼大城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結婚了?
    ,結婚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也越來越遙遠了。但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現在的婚姻和過去的婚姻有很大的不同,婚姻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更多的只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結不結婚,看個人選擇。表姐畢業之後就去了上海工作,在上海工作了五年還沒有找男朋友。
  • 寫給每一個,在大城市打拼的女孩
    對於當下任何一個年輕人來說,想要去到大城市,打拼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是一件多麼值得揮灑汗水,付出青春的一件事,讓人聽起來就是酷。一個既沒背景,又無家事的女孩,來到這偌大的城市打拼,可想而知難度會有多大。從一個三線城市拖著行李來到一線城市,學歷也只是一個普本,要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開始就能找到好工作,概率幾乎為零。但不到大城市,自己又能去哪?找不到較為符合自己未來定位的行業,也是一種致命的打擊。
  • 明知故問| 現在的年輕人結婚,一定要買房嗎?
    最近你家人催婚了嗎?有給你安排相親嗎?過年回家對著三姑六姨的靈魂拷問,你頂得住嗎?最後,廣大備婚男士還得靈魂拷問自己一句——婚房,你準備好了嗎?
  • 「父母在,不遠遊」,為生活打拼的你做到了嗎?
    「父母在,不遠遊」相信不少年輕人看到這句話還沒有太大的感觸,尤其是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但對於上有老,下有小,已經成家的人來說,這句話就真的是深有感觸了。前些年本人一直在離家千裡之外的大城市求學,後來成家了,就要考慮在哪個城市定居的問題了。開始和妻子想著去大城市定居,先打拼幾年,等手裡有錢了再買房子。但後來有了孩子,兩邊老人的年齡都大了,發現留在離家千萬裡的大城市,對父母而言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
  • 吳昕壓力能量對比論:大城市打拼和小城市安逸,明白這點就好
    如果你可以做到十的能量,而你現在的生活只有八,那你就再往大城市走一走,如果你在大城市真的非常吃力,也可以往後退一退,關鍵要看自己的承受度。」,當下在大城市的生活又覺得很吃力,也可嘗試回到小城市裡去過過安穩安逸的生活。
  • 農村女孩一無學歷二無技能,如何靠在大城市打拼實現人生逆襲
    現在在大城市剩女比較多,一個方面的原因是女孩子比較容易在大城市生存下來,而男孩子生存壓力太大,所以就出現了大城市裡,女孩比男孩多的現象。今天咱們聊一聊,一個普通的農村女孩,學歷不高,也就初中、高中、中專,怎麼能夠在大城市打拼,賺來自己的第一桶金,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
  • 繼續留在大城市打拼,還是回老家結婚?這次,他們給出了最佳答案
    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又要來了,每到這個時候,有一部分人,遵循老套路,按時送禮;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在這天領證結婚;最後剩下的那一部分人,則會在這天,繼續享受單身帶來的快樂。而對于堅守在大城市打工的異鄉人來說,回老家結婚還是繼續留在大城市打拼,終究是個不小的難題。
  • 你要大城市的一張床,還是小城市的一套房?
    不管是剛畢業還是已經工作多年的年輕人,都有這樣的困惑:是回老家發展,還是繼續留在大城市打拼?01你想要怎樣的人生?剛畢業的這幾年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我也不甘心回到家鄉,我會迷茫不知道路在何方,而大城市有更多的可能,美好幸福的人生是需要努力去抓住的。我結合自己所讀的專業和市場分析,在家鄉並沒有好的發展前景和合適的工作。回到家鄉也沒有任何的背景和資源,更沒有什麼退路可言。
  • 家鄉夥伴們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你還在大城市單身嗎
    反觀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一個一個參加親戚、朋友、同學的結婚典禮、孩子的出生禮,滿月禮,周歲禮,甚至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單身的人仍然沒在大城市找到合適的另一半。這是目前城市和鄉鎮存在的普遍現象:鄉鎮的結婚率遠遠高於城市,鄉鎮的結婚年齡遠遠低於城市。是什麼牽絆了大城市年輕人結婚的腳步?城市裡各人有各人的不幸,沒有精力負擔他人的幸福。
  • 從大城市回到家鄉算逃避嗎?
    她是從家鄉到上海打拼的離鄉女孩,打拼了八年,在奢侈品店做銷售,月均工資達到了一萬七,卻因為一段相對失敗的愛情,選擇從奮鬥八年的崗位辭職,年近三十的她一時卻無法找到與之前工資相當的工作,事業愛情雙失意,王漫妮終於崩潰了。她說:「有終點的奮鬥才是有意義的。」
  • 遲暮之年的爺爺奶奶到底要不要從大城市回到鄉下養老?
    爺爺、奶奶是二叔結婚生孩子的時候去的上海,大城市裡打拼,沒人帶小孩,就把爺爺、奶奶一起接過去了。平時幫忙看孩子,做做家務。後來,滿叔大學畢業也在上海安家落戶了,奶奶又去滿叔家帶了六、七年孩子。爺爺還是住二叔家裡,負責孫子上學的接送。滿叔的孩子上小學後,滿叔的嶽母過去,幫忙照看孩子。我奶奶又回到了二叔家裡,和爺爺一起照看孫子。
  • 不離開大城市的原因:從家鄉走出來,到底意味著什麼?
    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比在家鄉要難得多。為什麼要留在這裡?我也問自己。家鄉的安逸不好嗎?父母的幫襯不好嗎?相對便宜的房價和物價不好嗎?此時此刻,我才開始認真思考從家鄉出來,到底意味著什麼? 1. 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好高騖遠嗎?堂姐比我大4歲,在我結婚的時候,她已經離婚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