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感情中,說話已經變得不太容易,遇見聊得來的人,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給予你時間,給予你回應;更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和你三觀相合,心意相一。
經歷過就會明白:最舒服的關係,莫過於「聊得來」。
和一個聊不來的人過日子,好比在監獄的囚犯,想逃逃不出來,只能熬,慢慢變得絕望,也慢慢發現和這樣的人戀愛,不如單身來的快活。
「聊得來」說起來很簡單三個字,實際上找一個聊得來的伴兒一點都不簡單。
曾經看過一段話:「找一個你愛與之聊天的人結婚,當你年齡大了以後,就會發現喜歡聊天,是一個人最大的優點。」
在聊天中兩個人的思想得以同步和升華。年輕的時候,以為聊得來只是一種情懷,慢慢才發現,是一種需要。
所謂「聊得來」,不是以十倍速相見恨晚然後以十倍速厭煩離開,「聊得來」這件事,和聊得來的人,一定都是經得住時間考驗的。
是無論過多久,一見面一開口,你就知道,對,是TA。
02
熱戀裡有話聊,不稀罕。
稀罕的是,在一起許久,依然有話聊,而且聊得來。
有一句話說,所有的內向,都是聊錯了對象。
趙又廷跟高圓圓這一對,據說兩個人當年拍戲的時候,就是因為聊得來而一拍即合。後來趙又廷說兩個人只要在一起,就會說個不停。
高圓圓說,當年我選擇嫁給先生,大概就是因為,開十幾個小時的長途車,兩個人一直有話聊。聊音樂、聊電影、聊工作、聊小時候,甚至聊經濟學。
在一次《藝術人生》的訪談中,朱軍問一直單身的演員王志文:「為什麼四十了還不結婚?」
王志文說:「沒遇到合適的。」
「你在等一個什麼樣的女孩?」王志文想了想,很認真地說:「就想找個能隨時隨地聊天的。」
朱軍笑著說:「這還不容易?」
「不容易。」王志文說,「比如你半夜裡想到什麼了,你叫她,她就會說:幾點了,明天再說吧。你立刻就沒有興趣了。有些話,有些時候,對有些人,你想一想,就不想說話了。找到一個你想跟她說,能跟她說的人,不容易。」
是啊,能找一個隨時隨地願意和你聊天的人,真的很難。相信有人跟我一樣,常常體會到這句話裡有那種深深的難以言說的滋味。
03
哲學家尼採一生未娶,關於愛情和婚姻,他是這樣寫的:
婚姻生活猶如長期的對話。當你要邁進婚姻生活時,一定要先這樣反問自己,你是否能和這位女子在白頭偕老時,仍能談笑風生?
婚姻生活的其餘一切,都是短暫的,在一切的大部分時光,都是在對話中度過。
他曾經寫信給友人,說考慮到自己未來十年中想幹的事情,就只能忍受兩年的婚姻。他覺得自己很難遇到情趣相投與之交談的女子,所以寧願將經營婚姻的時間,轉讓給深愛的哲思工作。
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能夠做到互相理解,在某個點中,觸到了「感同身受」的邊緣,這已是人生中莫大的幸事。
這種感覺很微妙,在某個剎那遇到懂了自己心意的人,這種知交感,真的會溫暖一個人很久很久。
「聊不來」在感情中它不是蝕骨的大痛,卻是令感情疏離的匕首。
04
有人說,我們這一生大約會遇到2920萬人,兩個人相愛的概率只有0.000049,所以你不愛我,我不怪你。
同樣的,遇到一個能夠和你聊得來人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所以,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所以有時候不想說話,只想一個人沉默;不想敷衍著寒暄,就低著頭匆匆路過,不是因為我變得冷漠,變得現實了,
而是,我更喜歡踏實和心安的感覺,更喜歡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喜歡處得來聊得來的人,其他那些有的沒的,沒那麼在意了。
感情的維繫來源於溝通,聊不聊得來不在於有什麼大事發生,而是我一股腦地將自己的想法跟你說,你隨時能夠讀懂我的梗,明白我想表達的是什麼,即便全世界都不理解,但你仍然能對我會心一笑。這樣的感情才能更幸福。
幸福的基礎是聊的來,是全世界都不懂,但你能明白。是一種靈魂被看見的感覺。
「舒服的關係是你聊起任何話題,對方都能聊得下去,不是因為對方見多識廣,而是對方極其感興趣。」
是說話時不需要反覆斟酌,不需要步步為營,可以舒服從容地在彼此面前做最真實的自己,不用費盡心思想話題,沉默也不會尷尬。
感興趣的也許不只是話題,更重要的,是和脾性相投的人聊天的那種感覺。
願你,能夠有「聊得來」的人,可以「無話不說」,也能「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