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調解的是一對夫妻,來自江西的遊先生和黃女士。他們之間的矛盾源於家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建房」。這對相處25年卻彼此深度懷疑的夫妻,這對把女兒拉入痛苦漩渦的父母,他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黃女士介紹道,去年小叔子開始建房。眼看著房子一天天建了起來,這讓她的心裡五味雜陳。因為和丈夫生活了二十五年,到現在還和公婆擠在一個三間的平房裡。眼看兒子馬上大學畢業,將要娶媳婦,她的心裡焦急萬分。於是她便提議要拿出她這幾年的積蓄與丈夫一起建房。可問題來了,她並不相信丈夫會老老實實拿錢去建房。
遊先生也很無奈,他表示妻子對他太不信任了,老懷疑他會拿錢幹其他事去。即使他讓兒子做中間人,妻子對他還是一如既往的不放心,這讓他很是苦惱。
黃女士還提到了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丈夫的建房計劃有問題,遊先生竟然想把房子建在小叔子的樓面上,這讓她有點接受不了。明明自家有地皮,為何還要建在弟弟房子上,簡直就是荒唐。現在小叔子還沒結婚,要是娶妻以後,指不定會鬧出什麼事。
遊先生反駁,這一切都是妻子逼出來的,就是因為妻子不願把錢拿出來,他才想到那樣的一個辦法,因為他手裡只有幾千塊錢了,要是妻子願意拿出她答應的四萬,那麼在地皮上再建也就不是問題了。
而提起為何只有幾千塊錢,遊先生告訴我們,都是因為女兒上大學鬧得。妻子當時思想落後,不願讓女兒讀大學。最後還是他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六萬購房款,去供女兒讀的大學。而正是這麼一鬧,搞得自己沒錢了。
黃女士不願聽了,她直言:他不是這麼好心的人。因為就在今年,由於找她要不到錢,丈夫竟將壓力轉向了女兒,問女兒要起了錢。那時的女兒剛畢業,還有助學貸款要還,怎麼可能給的出,只能默默承受壓力。
遊先生對此只有四字解釋,「心態失衡」。在他看來當初要不是他一個人的堅持,培養起了女兒,不至於會有今天。可女兒現在在感情上居然疏遠他了,反倒是和母親很親近,這讓他很不好受。而他之所以會去說那些話,只是希望能夠警醒女兒,我才是培養你的人,不要偏心母親。
女兒告訴我們,自己之所以會和母親顯得比較親近是因為,母女之間話題比較多,而父親是個不善於交流的人,自然而然就顯得的疏遠了,在她心裡是不存在偏心的。另外她的壓力真的很大,這些年來,父母之間矛盾很多,老是抱怨,這讓她夾在中間很是為難。最後女兒哽咽地說了一句心裡話:爸爸,要想別人對你好的時候,你要想想,你是怎麼對大家的。
黃女士又提出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結婚25年來,她甚至都不知道丈夫有多少錢,這也是之所以會遲遲不願拿出四萬建房的原因,那就是對丈夫有著一絲不信任。為了證明自己,遊先生拿來了這些年的匯款單以及他每天堅持記帳的小本,上面明確寫到這些年來的收入,基本上都投入到了家庭以及孩子上。
而之所以不願給妻子,他表示妻子是從不承擔家庭開銷的,而對於給她的錢,一般都是只進不出的那種,這讓他怎麼接受,這是他用來養家的錢。而黃女士則認定丈夫就是不信任他,不想再繼續過日子了。
觀察員指出問題源於夫妻之間太過於計較了,而夫妻關係定位的不明確才導致了兩人今天的局面。另外需要提醒二位的是,夫妻之間需要相互依靠,抱團取暖。最後想提醒遊先生的是,女兒才剛步入社會,不應該拿來當槍使,去與妻子作鬥爭,這點需要反思。
調解結束一周後,我們收到了遊先生的信息,說感謝調解團隊給他們婚姻生活的指導,讓他懂得了更多的夫妻相處之道。回家之後兩人都有了很大的變化,現在已經放下心結,重歸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