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父母包辦,二婚自由戀愛,人到中年也能收穫幸福的生活

2020-11-04 陽光生活我做主

近期,遇到了一位幸福的二婚婦女,甜滋滋的生活,美在心裡這位二婚的大姐叫黃英,五十多歲,漂亮、幹練、多言,是一個女強人的角色。黃英的一婚是父母包辦,生活得不快樂,總有磕磕絆絆,吵吵鬧鬧,夫妻感情薄如紙。離婚後,黃英努力找到真愛,夫妻二人相親相愛,相互關心,相互體諒,生活得很幸福。

黃英小時候的家庭,條件不太好,但黃英有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所有的不幸都有人幫黃英承受。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好吃好穿,嬌生慣養長大。黃英的媽媽是位大戶人家的小姐,比較專斷,說一不二。而父親對妻子又特別寵愛,孩子們必須聽妻子的,五個孩子的婚姻都是媽媽一手安排。黃英的第一任丈夫也是媽媽的手筆,是一個大男子主義的企業家。

第一任丈夫心目中理想的妻子是在家好好相夫教子,把家弄得溫馨、乾淨、整潔,最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裡的事男人不插手,女人全權負責,男人只負責掙錢養家。當時,黃英的老公很搶手,有錢、有貌、有才。黃英的婚姻引來了眾人的羨慕,但幸福不幸福只有黃英自己知道。

黃英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女人,讓她待在家裡,簡直就是煎熬。黃英不聽丈夫的勸告,自己創業,整天比丈夫還忙碌,有時起早貪黑。很多情況下,家顧不上,孩子顧不上,更別提照顧丈夫了。黃英和丈夫的爭吵不斷,其實,黃英的丈夫也是出於好意,認為黃英不需要工作,自己的錢財足夠黃英揮霍。

但他錯誤理解了黃英的意思,說白了他根本不理解黃英,黃英是想有自己的事業,自己獨立不靠男人。兩個人的思想不同,交流又少,以至於戰爭不斷,但為了孩子兩個人一直維持著婚姻,只為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在孩子考上大學的時候,二人正式離婚,各自尋覓自己的幸福。

雖然黃英的女兒也希望有一個完整的家,但從小看慣了父母的爭吵,也認為離婚是父母最好的選擇。既然兩個人在一起很痛苦,還不如分開,各自尋找自己的幸福。父母離婚對孩子沒有產生太大影響,放寒暑假,父母家輪流住。好在,父母都是本地人,住得也不遠,能得到同樣的父愛和母愛。

黃英離婚後,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事業,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黃英的收入足夠女兒和自己揮霍。工作之餘,健身、美容、交友,單身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在事業的打拼中,黃英遇到了現在的老公。二人是事業合伙人,曾一起奮鬥過,當兩個人都單身的時候,不由自主地走到了一起。

二人結婚後,黃英的老公改行回收鋼材,靠著多年積累的人脈和自己辛苦的經營,生意越來越好。生意走上正軌以後,黃英的老公僱傭了一個經理幫自己打理生意。黃英的老公則把精力放在了家庭,黃英喜歡吃什麼,他就做什麼。黃英生意上需要幫忙,他陪伴在身邊。出行也是成雙成對,甜蜜程度甚至超過了年輕夫妻。

黃英的老公有一一兒一女,也都成家立業,對於父親的新家庭,兩個孩子不參與。一雙兒女居住的地點跟父親居住的地點有一定的距離,平時不經常見面。只要父親不把所有的財產留給新妻子,兩個孩子不會有大的意見。兩個孩子結婚時,黃英的老公給兩個孩子都添置了房產和車輛,兩個孩子對父親的安排很滿意。

黃英有自己的收入,在金錢上能夠自給自足,根本用不上老公的錢。黃英有一個女兒,女兒生活條件也很好,年紀輕輕就擁有三套房產。雙方都是有錢人,因此不會產生財產糾紛。男方的財產歸男方兒女,女方的財產歸女方兒女,沒有任何歧義。黃英對丈夫的兩個孩子很好,丈夫對黃英的女兒也不錯,一家人其樂融融。

兩年前,黃英的丈夫生了一場大病,做了一個大手術,手術後,人消瘦了很多,胃口也不好。黃英主動減少工作量,悉心的照顧,耐心地陪伴。黃英的生活中多了溫馨,多了深情。黃英是一個不太會做飯、不會生活的人,但自從老公生病,黃英主動學習做飯,按照醫生的囑託一一照辦。

難道這就是愛的力量?跟第一個丈夫在一起的時候,從未妥協,從未向家庭傾斜,但在第二任老公生病後,不由自主地就照顧起家庭。有的時候,感情這東西很複雜,你愛的時候可以無怨無悔,哪怕是破壞自己的原則,不愛的時候,就使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能觸碰。別說什麼不可以,別說性格使然,其實還是不夠愛。

待老公情況好轉以後,黃英一邊工作,一邊照顧一外孫,一邊照顧老公,女強人的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黃英老公把公司託管出去,大部分時間都陪在黃英的身邊,有需要馬上出手。兩人相親相愛的模樣,羨煞旁人。黃英人到中年,二婚重獲幸福,兩個家庭融合在一起,一點都不違和,反而其樂融融。

黃英老公的兩個孩子對繼母很滿意,黃英的女兒對這位繼父也持肯定態度。黃英老公對身邊繼女的兒子寵愛有加,玩具、衣服、食品,要啥給買啥,百依百順,對外孫的寵愛程度甚至超過了姥姥。黃英老公對於妻子及其家人付出了真心、愛心,換回來了黃英及其家人的愛,以心交心這才是親人的真諦。

黃英一婚是父母包辦,吵吵鬧鬧離婚收場;二婚自由戀愛,甜甜蜜蜜,人到中年收穫幸福生活!女人到什麼時候,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只要自己獨立自主,真心付出,一定會收穫幸福。朋友們,對於黃英的經歷,您怎麼看?是不是也認為黃英的二婚生活很幸福?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轉發!

相關焦點

  • 二婚和一婚有什麼區別,二婚會不會比一婚過得更好呢
    現在離婚的人群都很多,很多人在一起不適合的時候就會選擇離婚來解決問題,有的人離了婚之後會選擇二婚,重新收穫一份屬於自己的愛情幸福,而有的人卻離了婚之後一下子很難找到合適的,因此陷入單身生活,或者是所找之人不但不幸福,甚至還不如一婚過得好!那麼,二婚和一婚有什麼差別呢?
  • 二婚與一婚的差別
    這個家,可以是你的爺爺奶奶,你的父母,你。也可以是,你與妻子,孩子與其愛人,孫兒與其愛人。蹉跎不過百十載,婚姻卻是伴隨著你的一生。也有未婚之人,他,或者是她,真的不想結婚嗎?並非如此,而是他們、她們找不到能入眼之人。結婚之人就會幸福嗎?
  • 一婚比二婚更吃香
    現在的人非常注重頭婚,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頭婚能給人帶來新鮮感,什麼東西都是頭一次!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同時對事物也是美好憧憬嚮往,在第一次交往的時候,大多數人都處於好奇。終於在自己人生當中可以當家做主了,不再是以前的紅毛小子了。結了婚就不一樣了,人也變得成熟穩重起來說起話來也是經過深思熟慮才脫口而出。對於人們來說,一婚比二婚要有價值得多。
  • 一婚和二婚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很多人猜錯,這才是最好的答案
    所以有的人因為緣分走在一起,也因為沒有緣分或者是其他原因而分開,等一段婚姻走到盡頭,兩個人離了婚,那麼很多人就會選擇去迎接下一個人和另外一個人結婚,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二婚。一婚和二婚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很多人猜錯,這才是最好的答案。
  • 從父母包辦婚姻到婚姻自由,高價的彩禮是舊時代醜陋的習俗
    ,雖然朱廣文這一生過得很悽涼,但是也說明了人們對於婚姻自由的渴望,嚮往著自由戀愛的婚姻。這種婚姻模式在1950年《婚姻法》沒有頒布之前,男性和女性的婚姻都是父母一手操辦的,不管女兒同不同意都要接受父母的安排。在這種情況下的婚姻,其實有很多的婚姻是不幸福的。魯迅就是最好的例子。
  • 「包辦」婚姻都能長久,自由戀愛的婚姻不能長久,值得我們深思
    「包辦」婚姻都能長久,現代自由戀愛式的婚姻為什麼不能長久?很多人經常說,以前的婚姻是包辦的,但他們的關係很堅固,現在的婚姻啊,有風吹雨打就破了。為什麼呢?01她一生只愛一個人,願意與丈夫一生顛沛流離,她的婚姻是包辦式的。
  • 一婚和二婚夫妻,最大的區別竟如此的現實
    這就好比一婚和二婚一樣,第1次我們面對婚姻中的另一半,是充滿期待和無限想像的,總覺得前方的路很美好,等待我們的是甜蜜和幸福,更加有信心去面對期間發生的一切事情,總以為通過我們的努力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美好,日子也會越過越幸福
  • 2個二婚的慘痛教訓:即使一婚不幸,也不要輕易邁進二婚
    生活裡,兩個人愛情如果談久了,最美好的結局,莫過於走進婚姻的殿堂,但婚姻有別於愛情的地方就是。可是那些結了離,離了又結的人,後來為何要說即使一婚不幸,也不要輕易邁進二婚?那麼到底那些人為何要說,即使一婚不幸也不要輕易邁進二婚呢?今天我採訪2個慘痛的二婚女人,聽聽她們怎麼說。
  • 叔本華:「自由戀愛」通常來說沒有「包辦婚姻」幸福長久
    往往墜入情網中的戀人會對未來有一個美好的憧憬,那就是如果能和她結婚,我們就可以永遠幸福的生活到老,但如果失去了對方,那麼生活將了無生趣,頓感人生空虛乏味,此時他對人生的厭倦已經壓倒了對死亡的恐懼,有時候甚至會產生自殺殉情的念頭。這是因為種族意志太強大,壓到了個人的意志,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愛情的本質目的在於繁衍,這是種族的意志;個人意志是生存。
  • 千年的包辦婚姻自有他的道理,也許比自由戀愛更長久,不妨來看看
    是經濟的發展刺激了人的情愛神經、還是自由戀愛的太自由了?這不由得讓人們想起了存在了千年之久的包辦婚姻,那時候的夫妻幾乎都能白頭偕老,或許包辦婚姻真的是很有道理的。包辦婚姻現在的註解是:不經男女雙方同意,強行為他們訂下的婚姻。其實這個解釋顯得草率了點兒,真正的包辦婚姻並不這麼簡單。
  • 一婚老公與二婚老公有什麼區別?
    網友一:和一婚丈夫裸婚,日子好了之後就開始吃喝嫖,現在跟二婚老公在一起五年了,真的感覺比初婚的老公貼心,孩子們也都很乖,相處的和諧友善,真的有一種男人,會讓你感覺離開他跟誰都比跟他幸福。和一婚二婚無關。網友二:我現任是初婚感情經歷也不豐富,相當體貼入微,一頭熱對我一點防備心都沒有,工資上交,還沒結婚房子就買到我名下了,相比前夫處處防備我生怕我佔他家一點便宜,婚內沒有一天安穩日子所以成了前夫,這個東西分人吧看性格看家庭環境。
  • 包辦婚姻離婚率不高,現在自由戀愛,離婚率卻高了,為啥呢?
    一位伯母說:在以前包辦婚姻的年代,年輕人結婚時可能是第一次見面,雖然沒有什麼感情基礎,但卻相知相守了一輩子。而現在的年輕人,卻看不上包辦婚姻那一套,都嚮往自由戀愛,為愛放棄一切成為了年輕人的主流。按理說,自由戀愛給了人自由選擇的機會,為啥還會說離婚就離婚了呢?
  • 父母包辦婚姻,讓我明白有感情的婚姻才會幸福
    在以前,家裡長輩因生活的年代所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傳統思想觀念根深蒂固,都會給晚輩說好親事,也就是所謂的包辦婚姻。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新進思想的衝擊,如今的年輕人結婚,大都是以自由戀愛為主,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建立了感情,然後才會牽手走進婚姻的殿堂,這樣有感情作為基石的婚姻之家才會更加的堅固,也會更加的幸福長久。
  • 相比自由戀愛,相親來的婚姻更幸福長久
    在戀愛、結婚前,你一定也曾幻想過,自己的另一半會是什麼樣的人?婚後,你們會有怎樣的生活?或許如錢鍾書與楊絳先生那般,「相濡以沫,歲月長情」;又或許如電視劇《轉角遇到愛》那般,只需一個邂逅,便遇到了自己的命中注定。可是,你知道嗎?在我們這一生中,我們大概會遇到2920萬人,相愛的概率只有0.000049。
  • 一婚和二婚夫妻,哪個過得更舒心?三對二婚夫妻說了心中「秘密」
    在這個世界上一直都在去找一件舒心的事情,覺得找對了一個人,這個人什麼都聽自己的,這個人也符合自己的標準,於是這個時候才稱心如意了。一婚和二婚夫妻,哪個更舒心?下面是三對二婚夫妻說出的心中的秘密。所以說有時候不要想著你下一個會找到一個特別好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不要把別人的缺點放大化,而是要看到別人的優點,只有你看到別人的優點,你才會覺得和這個人在一起很幸福。
  • 包辦婚姻能長久,自由戀愛易分離,只因他們懂得婚姻該如何維持
    自由戀愛多了,離婚也多了?那些包辦婚姻卻能白頭偕老? 包辦婚姻能長久,自由戀愛易分離然後總是自我安慰,好像大家都一樣,每個家庭沒什麼不同,想要過上好生活,不是看你嫁得多好,而是看你為生活努力了多少。因此,也就蒙頭苦幹。後來,有了你們,發現我們這個年代人的婚姻大體如此,心中不再抱怨婚姻中遇到的問題,只有努力生活。 堂哥結婚那天,我還很小,但聽他的言語中對他的婚姻很不滿意。他自言自語說:還不如娶前女友呢!當然,堂嫂也是自由戀愛的。
  • 二婚女人的三個再婚標準,滿足了,半路夫妻也能得到幸福
    如果夫妻跨過去這個坎兒,會幸福一輩子,如果跨不過去,那夫妻也只能分道揚鑣。分開後,男或女都會選擇重組一個家庭,或是為了孩子,或是為了自己。但是二婚夫妻,將要面臨很多現實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了,半路夫妻也能得到幸福。二婚女人再婚照是有其標準的,滿足了,就算你們是半路夫妻也可以幸福一輩子。不要再說二婚不易了,付出和收穫是成正比的。
  • 45歲二婚女人的血淚教訓:「人到中年,即使湊合,也別離婚」
    在如今這個年代裡面,離婚真是家常便飯,甚至有些人更是閃婚閃離的。其實,結婚是大事,離婚也是大事,都應該慎重考慮,尤其是人到中年,哪怕湊合也別離婚,因為,離婚從來都不是處理婚姻問題的最佳選擇,即使離婚後選擇再婚,也並不一定比頭婚好。下面這是一個45歲二婚女人的血淚教訓:「人到中年,即使湊合,也別離婚」。
  • 其實不是所有二婚夫妻都生活得不如意,這對二婚夫妻生活很幸福
    其實不是所有二婚夫妻都生活得不如意,我認識一對二婚夫妻,他們生活得非常幸福,彼此性格投緣,找到理想中人。人家說,一般二婚夫妻之間都相互猜忌,對錢財都會多個心眼,這對夫妻,兩人坦坦蕩蕩,錢財彼此一清二楚,誰管都可以,誰都在管。夫妻倆在重慶含谷鎮做回收廢舊大型機電生意,最近幾年工地多,生意還不錯,一般是丈夫全城跑接業務,妻子在家指導工人拆卸。
  • 包辦婚姻的迫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封建時代,推崇儒家的仁義禮孝,在包辦婚姻的背景下,子女完全聽從父母的話、按照父母的意願去選擇自己的婚姻,這種行為是對婚姻自由的嚴重幹涉與破壞。提及古代婚姻,不由便想起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悽婉愛情故事,該篇可謂是家喻戶曉、流傳深遠,在感嘆愛情給我們造成極大觸動的同時,從這故事中我們不免能看到古代包辦婚姻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