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研究3000多對夫妻發現:婚姻破裂前,這件事最致命

2020-10-16 蘿蔔心理

因為你離我最近,你知道怎樣傷我最痛。


作者 | 妙黛有言

來源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點擊收聽 主播 流年 溫情朗讀

婚姻破裂前,這件事最致命.mp3來自蘿蔔心理Psyrobot00:0016:59


▷1◁

被小事毀掉的婚姻

大都因為互相指責


你會因為家裡被偷了3000塊錢就跟伴侶離婚嗎?


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的,一個月就能賺回來的工資,不至於到離婚的地步。


那麼,如果伴侶因為被偷了這3000塊錢相互指責,會不會真的離婚呢?


最近,一對夫妻就因為家中遭遇盜竊,兩個人相互指責,險些離婚。


家中失竊了2500元和一對金耳環,可兩個人卻相互懷疑指責,連續冷戰9個月。



這樣的場景不僅存在於新聞中,多少夫妻因為家裡的一點瑣事,因為生活中的一點得失而彼此責怪。


那些傷人的話,從最親近的人嘴裡說出來最是扎心。


因為你離我最近,你知道怎樣傷我最痛。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對話可能會是這樣的:


「是不是你沒鎖好門,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

「我看就是你偷著拿去用了?」

「我還覺得是你拿去補貼娘家了呢!」

「你這種人,真是毫無擔當精神,我怎麼嫁給了你。」

……


就這樣,從一個簡單的事件,開始兩個人互相指責,最後演變成人身攻擊。


被不好的人或事攻擊後,人的第一反應是自我安慰。


畢竟那個傷害我們的人,並不知道真實的我們,更看不到我們孤獨又虔誠的靈魂。


可伴侶不同,伴侶的攻擊再扭曲、再扎心,任何人都不能做到視若無物。


畢竟那是最愛的人,那是長在我們心尖上的人,他們給予的一點點痛,都是在誅心。


遇到事情,誰都慌亂。相互指責,只會加劇兵荒馬亂。


▷2◁

「我怪他,是因為他竟然不懂我!」


我們評價別人的問題時,會覺得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唄,用情緒打架有什麼用,只會讓事情更加糟糕。


然而,親密關係與眾不同的地方,就在於處在關係中的兩個人很難理智。


親密關係就是一個「不講理」、打破規則的存在。



相互指責也是一種親密的體現。


因為我們總是投射性地認為,伴侶見識到了我們身上所有的不好,他們就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們。


遇到各種問題,他們也「理應」更好地解決,更好地幫助我們。


就像我們對理想父母的期待一樣,我們希望自己一個眼神,一聲哭泣就可以被安撫,被擁抱。


我們希望伴侶能像父母一樣,撫平我們的焦慮,安撫我們內心那個不安的小孩。


可實際上,這些都是我們的期待,可能遠遠超出了伴侶的能力。


就像《三十而已》中,陳嶼曾經把鍾曉芹的衣服洗壞,鍾曉芹責怪他。


她真實的期待應該是,希望陳嶼理解她對衣服的心疼,希望陳嶼以後能問她該如何洗衣服。


可是,陳嶼接收到的信號就是——她怪我了,讓我以後不要碰她的衣服了。


從那開始,才有兩個人的衣服分著洗的那些紛爭。


指責是一種親密的證據,可這並不是一種好的方式。


事情發生後,人人都有情緒,可以對伴侶發洩,只能證明「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每個人都熟知伴侶,熟知伴侶身邊的「安全發洩區」,熟知他是罵不走的,所以才敢肆意指責。


▷3◁

互相責備時

是兩個刺蝟在進攻


《讚揚與責備:劍橋大學的公開課》一書中曾指出,親密關係中常見的責備誤區有三種:


籠統的責備、指責代替解決問題、為自利編造情節。


這幾種責備方式都具有極大的殺傷力,讓兩個人在爭吵中否定自己,否定對方。


籠統的責備——本來是一件小事,變成對伴侶的泛化責備,甚至上升到品格缺陷。


比如老公只是點了兩個他自己愛吃的菜,你就可能憤怒地指出「你從來不考慮我的感受,你這個人只愛自己,向來自私」。


籠統的責備有極強的感染性,會讓被攻擊的伴侶迅速提起警戒,同樣諷刺地回擊。


指責代替解決問題——兩個人的精力沒有用於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急著找出對方的錯處。


在基本歸因心理的影響下,我們覺得自己的錯誤、討厭是短暫的,伴侶的不可一世,自私自利等缺點,才是一成不變日積月累的。


關係越親密的兩個人,越容易給對方製造內疚。


所有的指責都會變成互相指責,因為被指責的人防禦系統打開後,便開始攻擊對方。



自利編造情節——當錯誤客觀發生,又不能接納自己犯錯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錯誤歸咎於別人。


也許是從小生存環境的影響,一個人不被父母接納錯誤,長大後也就不能接受自己犯錯,要求自己必須時刻保持強大。


雖然指責完別人他們會後悔,可是在事情發生的當下,他們一定會拿出所有的「武器」,來避免承認自己做錯了。


比如兩個人一起帶孩子的時候,孩子突然摔了一跤大哭不止。


這時,老公可能會說:

你就知道玩手機,帶孩子的時候能不能不看手機?


而老婆自然會還擊:

你憑什麼說我,你不是也在看著他,哪有你這樣當爸爸的!


兩個人都不想承認是自己的問題,就拼命往對方身上推。


畢竟,承認自己不夠好,承認自己做錯了,也就意味著承受自己不被愛的風險。


▷4◁

用食指「說話」的夫妻

最後都輸了


當兩個人在相互指責的時候,其實是帶著鋒芒的假面,掩飾住真實的自己,企圖和對方溝通。


我們會錯誤地認為,只要多說幾次,多指責幾次,對方就能聽進去。


但是實際上,一個人被攻擊的時候,潛意識裡那個「進攻小人」會被調動出來,與此同時,我們的「沉睡記憶」也被喚醒,尤其是關於伴侶的糟糕記憶。


可以想像,最愛的人伸出食指,表情凌厲,指著你的鼻尖,說著最痛的指責,你的反應是什麼?你會覺得「我要改變」嗎?


被指責的人,更多的想法是——我要逃跑,我根本不想聽他說話。


我們都指責過別人,也被指責過,當我們回想被指責的感受,就知道那只會讓人失去理智,變得糟糕。


電影《婚姻故事》中,就有一段非常典型的指責式吵架。


兩個人關於要不要搬遷,孩子撫養權的問題互相指責。


查理上來就說了一句很多吵架的夫妻都會說的一句話:

你跟你媽一樣!



從事情本身的討論,變成人身攻擊。


妮可在瞬間還擊:

你以為你是什麼好東西,以前有人說你太自私,無法成為偉大藝術家,我還維護你,你這個該死的惡人。


妮可的指責,同樣在戳查理的痛處,一方面在說他的自私,另一方面攻擊他的事業。



又進行了幾個回合的互相貶損之後,查理說出心裡話,揭示出被指責的人,真實的感受:


「你總是讓我意識到我做錯了什麼事,讓我覺得我不夠好!」



事情到了這裡,查理是恢復了一點理智的,他又回到了最初的話題,這和去不去洛杉磯有什麼關係?


而妮可展現出被指責的人,另一種表現,就是聽不進對方話裡的有益信息,只想為自己的防禦扳回一局,她繼續指責「你這個自私的人」。


理智的查理,迅速被拉回戰場,說出:


我每天醒來都希望你死了!



被指責的人大概有這幾種心理,不管是哪一種都會讓矛盾迅速升級:


你愛說啥說啥,我完全聽不見;

既然你覺得我不行,我何必做得好;

我知道你在索愛,可我偏不給;

我要讓你知道這是錯的,讓你品嘗我的痛苦;

憑什麼讓我理解你,你怎麼不理解我?


兩個處於極端憤怒的人,說著最令人傷心的話。


最親近的人,當然知道哪些話說出來,能直接捅到對方的心窩裡。


可是這樣的溝通,並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5◁

舒服的婚姻,

都會「優雅」指責


真正好的關係,不是看誰吵架能吵贏,而是看誰遇事不指責。


當然,怒氣到了眉梢的時候,很可能指責的話就脫口而出了。


偶爾的指責沒有關係,要控制好指責的比例就可以了。


約翰·戈特曼,一位研究親密關係的學者和臨床工作者,經過40年的研究,觀察了3000多對伴侶交流模式,發現決定兩個人婚姻能否長久的因素:


不是他們是否爭吵、有共同的愛好或能保持性吸引力,而是在他們感情中,讚揚對責備的比例。


當讚揚:責備>5:1的時候,婚姻更可能健康長久。


換句話說,當我們責備伴侶一次,要通過5次的讚美才能修復傷害。


更扎心的是,我們總會放大自己的讚美,縮小自己的責備,覺得自己已經讚美很多次了,或者覺得自己根本沒有責備。


當婚姻中的評判態度轉向負面時,挽救傷害的途徑是重新建造對方的自尊。


這是一個艱難的步驟,需要兩個人放下自己對責備的防禦,為自己製造的傷害承擔起責任;


還需要兩個人解除對方的羞愧與難堪,並為對方所做的和解努力表示讚揚。


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之所以「敢」放肆指責,因為知道伴侶罵不走,知道他愛著你。


可是,多少婚姻關係,就是死於「我以為我愛你就夠了」?



《婚姻故事》中,查理在離婚後,看到妮可在婚姻瀕臨破裂時曾經寫給他的一封信,裡面有這樣一句話:

見到他兩秒我就愛上了他,我這一生都不會停止愛他。


親密關係,光有愛是不夠的。


稍帶理智,放下防禦,停止指責,承擔責任。

- The End -

作者簡介:文章轉載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及妙黛有言。往深處想,在淺處活——專注精神分析的教育與傳播。

主播簡介:流年,河北省朗誦協會會員,有聲平臺主播。一個用聲音溫暖心靈,用真誠擁抱生活的朗讀人。微信:Lucy0612777

圖片聲明:文章配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婚姻破裂前,這件事最致命
    被小事毀掉的婚姻,大都因為互相指責你會因為家裡被偷了3000塊錢就跟伴侶離婚嗎?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的,一個月就能賺回來的工資,不至於到離婚的地步。那麼,如果伴侶因為被偷了這3000塊錢相互指責,會不會真的離婚呢?
  • 耗時40年,持續追蹤3000段親密關係,婚姻幸福需8次交流
    ,用了40多年時間,一直在研究經營愛情的秘訣,持續追蹤了約3000段親密關係。並通過大數據等科學分析了這些數據,有了重大發現。他們不僅發現了親密關係中最容易發生爭執的地方,還發現了讓一些人的婚姻或戀情順風順水,而讓另外一些人的關係一團亂麻的原因。
  • 情感博士花了50年,研究了3000對夫妻後,發現了離婚的真相
    說話的人習慣在知識、道德和人格上表現出優越感,但這非常容易帶來敵意。研究發現,不管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鄙視的表情都是一邊的嘴角上揚,這給對方釋放的信號是:看不起。另外,在跟蹤研究後,高特曼博士還發現,常說或常聽鄙視話語的人,生病的概率比一般人多出四十倍。對此,你要特別注意。3.劃清界限的話「你自己做就行了,用不著我們。」
  • 我花了20年,追蹤200多對夫妻,總結出婚姻中最可怕的3件事
    導讀:我花了20年,追蹤200多對夫妻,總結出婚姻中最可怕的3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花了20年,追蹤200多對夫妻,總結出婚姻中最可怕的3件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婚姻破裂,多是因為這「3件事」,結婚的人可別不知道
    1.彼此分的太清楚婚姻破裂,多是因為這「3件事」,結婚的人可別不知道> 夫妻嘛,凡事總要分清,家務,金錢,甚至孝順父母。 2.一直喜歡分床睡婚姻破裂,多是因為這「3件事」,結婚的人可別不知道 3.與其他異性關係曖昧婚姻破裂,多是因為這「3件事」,結婚的人可別不知道
  • 婚姻破裂,是從這三件事情開始的
    久而久之,兩個人的婚姻只有破裂,只有走到離婚的那一步才能解決。但其實感情的破裂還是有跡可循的,夫妻生活中的相處,往往能暴露感情破裂的原因。導致一段感情走到頭,多半是從這三件事開始的。可是這種害怕已經暴露了你對他的不信任,你潛意識裡覺得他可能做不成這件事情,潛意識裡會覺得他是會親手把這個家毀掉。過於緊張,過於擔憂,你的樣子,他都看在眼裡,當然也會記在心裡。也許他曾經努力改變過,卻發現你還是一天到晚疑神疑鬼。信任對於一段感情,乃至一個婚姻是無比重要的。沒有信任,談什麼一生一世,你們連一天都忍不過,連辦好一件事都沒有信心。
  • 他花7年時間跟拍8對夫妻,最後發現婚姻裡最可怕的是這件事
    婚姻真的如此嗎?導演沈可尚花7年時間跟拍記錄了8對夫妻,製作成了婚姻紀錄片《幸福定格》,這裡面記錄著婚姻生活中夫妻們最狼狽的模樣。4年,他們像中國的絕大多數夫妻一樣,經歷著最普通的婚姻生活。很多人的婚姻都輸給了細節,那些芝麻大小的事情,一件件積累下來,最後都成了兩個人分開的理由。
  • 研究3000個家庭700對新婚夫婦後,他說常見的婚姻幸福密碼是誤區
    婚姻問題基本上是每一對夫妻繞不過的困擾,約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裡提到:「67%的初婚夫婦會在婚後40年內離婚,其中有一半的離婚發生在結婚後的頭七年。二婚的離婚率比初婚的離婚率高10%。」大數據讓人對婚姻失望,但是還有部分人潛心於婚姻關係研究,試圖通過有效的途徑挽救瀕臨解散的婚姻。約翰·戈特曼就是其中一位,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約翰·戈特曼被譽為全球人際關係領域殿堂級的人物,被美國心理治療師譽為10位最具影響力的治療大師,與羅傑斯、榮格齊名。
  • 夫妻之間最傷害感情的三件小事,婚姻破裂都是從這些小事開始的
    夫妻在結婚以後,感情是需要經營的,有些話說多了會傷人,有些事做多了會傷心,所以很多時候,夫妻之間也要做到慎言慎行,這不是見外,而是高情商夫妻的相處之道。通過這篇文章想告訴所有的夫妻們,在生活中這些事真的很傷夫妻感情,即使要做,也要高情商地處理,不然容易成為婚姻破裂的導火索。
  • 夫妻吵架前,先默念這「10戒」
    心理學博士Jhon Gottman曾創立「愛情實驗室」,結果發現:自稱從不吵架的夫妻,通常在短期間內對婚姻滿意度比一般人高。可是3年之後,Gottman再來研究這群不爭執的夫妻卻發現:這群人的婚姻滿意度反而比那些把問題吵開來的夫妻還低。可能的原因是:這群夫妻把對彼此的不滿一直壓抑下去,反而不利於親密關係的維持。
  • 研究稱女人36歲最易發生婚外情
    核心提示:研究發現,女性發生婚外情的危險年齡是30歲後,高峰年齡是36歲—40歲。由於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女性婚外情行為比例遠遠低於西方國家,如美國高達66%,法國不忠的妻子竟高達87%。   有人說「修行500年,才能換來一世的夫妻緣,」所以婚姻彌足珍貴。
  • 夫妻年齡差多少,婚姻最牢固?最新研究來了,這個數字讓人驚訝
    關於夫妻年齡差,老一輩人通常會有「女大三,抱金磚」的說法,還有很多人會覺得,還是男方比女方大些好,但也不要大太多,三五歲就行了。這些真的是夫妻之間的最佳年齡差嗎?最新研究結果告訴你,並不是。他們得出的年齡差數字讓人想不到。根據文獻《中國配偶年齡差的社會學分析》,夫妻之間年齡差保持在5-8歲,且是男方比女方大5-8歲,他們的婚姻最幸福,也更牢固。
  • 女人出軌被發現後,最怕的是什麼?不是離婚,是這三件事
    閱讀本文前,一段好的婚姻,靠的是兩人共同努力去經營,彼此為對方付出,丈夫在外賺錢養家,為家遮風擋雨,妻子為家做好後勤保障,家庭婚姻是需要兩個人的智慧來經營管理的。有些婚姻,會由於雙方沒有正確的溝通、沒有相互理解、沒有相互包容,從而使夫妻感情破裂,造成婚姻解體。在如今這個物質觀念比較強的社會,也會因為外界的誘惑,使婚姻中的兩個人,一個人在婚外與別人產生了感情,也就是出軌。
  • 兩性相處,這件事最致命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常常會忽略一個致命的細節,就是指責人。 通常,我們總覺得身邊最親近的人是最不會離開的人,於是總把情緒和脾氣肆意的發洩給他們,動不動就抱怨不斷、指責不休。殊不知,圖一時口舌之快,三番五次地狠話責備,其實都是在傷害對方。
  • 什麼樣的原因會導致婚姻關係破裂?
    婚姻過的幸福不幸福,主要是看兩個的關係過的好不好,特別是夫妻兩個人,長期不在一起,就會造成兩個人的生疏,時間久了就會導致兩個人的婚姻關係破裂,因此什麼樣的原因會導致婚姻關係破裂?由於現在的經濟時代,兩個人要麼在外工作,要麼一個在家忙裡忙外,而且兩個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就越少,而這樣的關係一旦破裂,那可是致命的傷害。
  • 花40年追蹤700對夫妻,終於揭露出婚姻的殘酷真相……
    約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這書中這樣寫道,在40年的時間裡,他追蹤研究了近700對夫妻,揭露出了婚姻生活裡種種殘酷的現實。 一句傷心的話不足以摧毀婚姻,但當批評、鄙視、辯護與冷戰等等消極的情緒蔓延在這段感情裡時;當兩個人在一起爭吵冷戰多過歡樂親近,你們的愛還剩幾分?
  • 婚姻最怕這三件事,最後一件,毀了太多的婚姻
    文:暖心文筆&34;,這話說的一點不錯。平時在生活中,我們通常會說某人結婚,是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由此可見,婚姻在人生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可是,人海茫茫,真正懂得經營婚姻的人,卻很少。其實,婚姻最怕的,就是下面這三件事,尤其是最後一件,已毀了太多的婚姻。
  • 婚姻生活裡,最容易讓夫妻疏遠的幾件事,已婚人士要小心了
    婚姻生活裡,最容易讓夫妻疏遠的幾件事,已婚人士要小心了第一是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近的另一半,多數人都會有這樣一個壞習慣,對外人和善無比,但是對家人尤其是對自己親密的伴侶因為愛可以一次次包容,為了家庭的和睦,可以一次次忍讓,但是人心都是肉長的,暴脾氣和尖銳的話語就像是一根根針一樣刺在對方的心上,日積月累,等到對方傷痕累累的時候也是心涼的時候,這時候感情也被連著破裂了。婚姻是需要兩個人共同去經營的,包容和理解也是需要雙方彼此都付出努力的,不要等到感情破裂的時候才知道後悔。
  • 婚姻中,最傷夫妻感情的五件事,不想離婚就不要做
    新婚夫妻的婚姻生活,也總是美好的。剛剛從愛情過渡到了婚姻,一紙婚書所帶來的幸福感,是無法言喻的。但很多感情並不是如初,在婚姻生活中的各種矛盾的摧殘下,很多夫妻感情破裂,最終走上了離婚這條路。婚姻中,最傷夫妻感情的五件事,不想離婚就不要做。
  • 女人過了40歲,最怕老公做這3件事,原因很簡單
    相反的,二三十歲的時候,是一個男人一生最窮困潦倒的時候,但是隨著時間遞進,事業上慢慢發展起來,男人的價值也就越來越高了。所以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句話:「男人40一枝花,女人40豆腐渣!」這句話雖然誇張了一點,但也不是沒有道理。正因為如此,女人過了40歲之後,安全感就下降了,她們會害怕老公做這3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