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與人相處,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尤其是在職場上打拼。
當然,聊起這個話題,肯定有很多種觀點或方法是值得自己去學習了。
但是,在《人性的弱點》這本書裡,作者卡耐基,在如何與人相處這個話題下,給了三條,最簡單也很難做到的建議。
這三條建議分別是:停止責備他人,真誠的讚賞他人,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
停止責備他人,是不容易的事情,當你覺得對方做錯了,尤其是他跟你還存在利益交集的時候,你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去責備他,想要讓他認識到錯誤。
讚賞他人,或許比較容易做到,但我們很多時候,都是表面上的讚賞,並沒有真心實意想要讚賞對方。
因為你的嫉妒心理,會讓你覺得,他可能不如你,但為什麼,別人都覺得他做得很好。
最後,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是我們說了無數遍,卻無數次沒有做到的。
感同身受是很難的一件事,想要讓自己站在第三者角度考慮都不容易,更何況,站在他的角度,去考慮他的問題呢。
在這三條建議裡面,停止責備他人,是首先應該要做到的。你只有先不去從負面打擊對方,再才能夠過渡到,贊同對方認同對方。
為什麼不介意不停地責備對方呢,是因為一個人不論做錯了什麼,無論他的錯誤究竟有多麼的嚴重,99%的人,是不會去責怪自己的。
他們站在他們的立場去想,覺得他們所做的就是正確的。既然是正確的,為什麼自己還要反省,為什麼別人還要來批評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批評毫無作用,它只會讓被批評的人,始終處於一種被動的防護狀態,並且想要竭盡全力的反擊,證明自己是沒有錯的。
而往往在被批評的時候,一個人的自尊心會受到傷害,一旦這種傷害觸及到了他的敏感神經,從被動的防護變成主動的出擊與反擊,就會成為一種必然。
這難道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嗎?顯然不是,因此,既然是與他人相處,那就不要去過多的批評他人。
說句不中肯的話,對方做錯與否,和自己的關係,並不是很大,甚至毫無關係,那麼為什麼我們還要去批評對方呢?
就像人都渴望被認同一樣,大家也同樣討厭被批評,你可以不認同他,你可以當一個旁觀者,但不要去成為批評他的一員。
同樣兩個人,一個在用批評表示關心,一個只是作為旁觀者,輕描淡寫的說兩句關心,對方都只會認為後者更加的關心他,而前者是在有意的針對他。
如果你能夠參透這一點,並且將它運用到實踐當中去,在如何與人相處這件事情上,你就已經成功了很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