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笑了
前兩天,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故事。
來自在讀博士男人的哭訴:「老婆不心疼我,我該離婚嗎?」
在開篇的時候,他這樣寫道:「她永遠也想不通那天晚上我是最脹最痛的時候,她永遠也不理解為什麼那晚叫我爸來接我,離婚是我和她的最好結局。我已經對她心寒了,謝謝理解我的人。」
本以為是一位常年被妻子忽視的丈夫的心酸血淚史,沒想到卻是一個拎不清的男人讓人哭笑不得的荒唐史。
其實,就是他不小心崴腳了,嫌棄妻子對他照顧不到罷了。就像是一個還沒有長大的嬰兒,渴望身邊的人無條件全方面悉心照顧他,以他為中心,事事順他、隨他,結果失望了。
他跟他老婆結婚一年多。這次他崴腳,需要熱敷,但是她妻子以害怕弄溼地板為由,沒有給他直接端個熱水盤,而是在屋門口一趟一趟把毛巾熱了、再擰毛巾送過來。
「這一天她照顧我不算用心,給我的感覺就是像完成任務一樣,不是真心關心我,只是為了盡義務」,這是這個在讀博士丈夫的嘆息。因為這件事,他認定自己妻子不心疼他,想要離婚。
回想起過去,他覺得她一直纏住他,很是厭煩。他回憶起,他妻子過去那一幕幕的作妖與不懂事。
「她明明只是感冒了生病去醫院看病,還要瘋狂給我打電話,讓我陪她說話;吵架分房睡了,她不好好睡還半夜叫我過去,作到了極點;我一訓她,她就哭,作天作地從早哭到晚,把家裡攪得不得安寧……
因此,他受不了,所以他準備離婚。
在這個故事裡,我看到了一個不懂體諒妻子的男人,一個還沒有長大的巨嬰,以及一個不懂如何經營親密關係的伴侶……
也許是因為不夠愛,更是不懂愛,不值得愛。
在婚姻裡,最怕就是拎不清的男人了,應對一個對妻子諸多要求、卻像孩子一樣霸道不講理的丈夫,最為心累。總要像哄孩子一樣,小心翼翼哄他,他還以為自己最有理,這真是夠了。
在我們現實生活,總會看到這樣的男人。
他們總是說,你必須聽從我的,對我以及家人好,要孝順我父母,勤奮把家務全部做了,不然我就對你太失望了,我就要跟你鬧、甚至跟你離婚。
在他們眼裡,似乎妻子是一個免費的保姆,在他以及他父母面前就像是一個必須防著的的外人,一個相處不來就隨時拋棄的女人。「大不了就換一個老婆」,這是男人偏執的心裡話。
在面對家庭矛盾時,他們總會站在自己父母一邊,無論這件事情到底誰有理誰無辜,反正妻子可以再娶,父母倒不能更換。
「以父母為首,以妻子為奴」,看似有道理,其實是極為拎不清的一種錯誤。
他們永遠不去想,在這個世界到底是誰最可能陪伴他走一輩子,是他父母嗎?不是的,而是他妻子。那些不善待自己妻子的男人,是不可能擁有穩定幸福的夫妻關係,更加無法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
我的二姑父,他一開始就是一個拎不清的人。
他很孝順,父母說什麼他都聽從,從來不去反思這件事情到底對不對。
他把自己的大部分錢財都交給父母,只要父母有什麼需求,他能滿足的一定會想盡辦法來滿足,就算明知道會虧待自己妻兒,他也二話不說直接對父母好。
為此,我姑姑一直很辛酸地操勞著這個家庭,卻沒有得到姑父的疼愛與珍惜,活得很憋屈。
後來,他們倆都覺得活得太累了,協議好要離婚。但是,沒想到在離婚前一個月姑父就病倒、住院了。
鑑於多年的夫妻感情,我姑姑依舊還是去醫院照顧他,並安慰他說:「夫妻一場,我不會在這個時候離開你的。離婚的事情,以後再說吧。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好好養病,趕緊好起來。」
姑父病倒了,他最愛的父母卻一直遲遲不出現。過了一個星期,他父母終於出現了,到醫院第一時間就對他說:「兒啊,你這病很花錢的,還不知道能否治好。要不直接回家躺著吧,我找人拿到幾個偏方,給你弄點藥吃吃就得了。」
他病了,他父母只想省錢,沒有半句關心他的話,更沒有半點照顧他的意思。這一刻,他直接對父母就心寒了。
住院一個月後,姑父出院了。他似乎變了一個人似的,他不再以他父母馬首是瞻了,而是把這些好回饋到我姑姑身上了。
「經歷過生死後,我才明白誰對我好,誰對我來說,最為重要。以前,都是我不對,這些年委屈你姑姑了。這次住院,我才意識到:你姑姑才是能陪伴我一輩子的人,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對待她」,姑父這樣跟我們說道,紅了眼睛。
無論是那個還沒有長大的在讀博士生,還是我姑父,如果他們沒有辦法意識到伴侶的意義與夫妻相處的真諦,那麼他們就難以獲得真正的自在、舒服的親密關係。
夫妻一場,本來就是攜手走到老的夥伴。
那些不懂得珍惜自己妻子,拎不清的男人,是不可能獲得幸福的。因為他連到底誰對他最重要,他都沒有搞清楚,他又怎能把自己人生規劃好呢。
無愛的婚姻,都有一個拎不清的男人。如果一個家庭,有一個拎得清的男人,和一個懂得體諒丈夫的女人,自然是有福氣的。
微微笑了:做個紮實寫字的手藝人,情感寶藏,等你來挖掘。如果你有任何情感問題、故事,歡迎關注並私信我,一起思考一起成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