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的思維,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2020-08-22 末小北

網上有個提問:

「大家追求斷舍離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

「擺脫雜亂,擺脫物慾。」

確實如此。

所謂「擺脫物慾」,在斷舍離方面,大多數是放棄內心對「使用該產品,就會讓你像代言人一樣美豔、幸福」的泡沫幻想。

正如日本整理大師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一書裡寫道:

「斷」是不買不需要的東西,「舍」是處理掉多餘的物品,「離」是放下對物質欲望的執念。

從表面上來看,斷舍離是一種對物品的捨棄與整理的居家收納術,實際上是一種選擇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觀。

其實,人這一生,短短三萬天。

想要人生活得幸福,那麼你就要弄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

學會斷舍離,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有意義的人和事,產生最大的價值。

1斷,絕無法預知的事,專注於當下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國家經濟下滑,公司裁員降薪,讓上有房貸車貸固定支出,下有老人孩子的基本生活開支費用的人們生存壓力巨大。

面對無法預知的事,那麼你只能坦然接受人生的潮落,將更多寶貴的精力放在自身技能提升或學習新技能,為下次的潮起做充足的準備。

好友阿黃工作的公司由於疫情衝擊解散,他放下對未來的焦慮,選擇專注當下。

每日堅持六點起床,看書、寫作、學新技能,從而走上自由職業者的生活,人生打開新篇章。

面對無能為力的事,大部分的人內心滋生出恐懼和焦慮的念頭,這是客觀存在的人性弱點。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無法把握的事情,我們應該扔掉「胡思亂想」,從容豁達地接受已發生的事,去察覺事背後的真正需求是什麼,不要過分糾結自己的情緒。

也就是說,盡力地過好當下的每一天,杜絕一直陷入焦慮的思緒中。

比如,趁失業的日子中,多去學習新的技能提升自身能力,為新工作做準備。

安排好每日的計劃,落實到實踐中,那麼自己主宰不了的因素就看天意安排,做到問心無愧就好。

02舍,捨棄忙碌的工作,給生活留白

演員陳數在《SHU理生活》一節目曾說:

「在持續很多年高密度的工作安排後,曾有兩年時間選擇停下來,留給自己,主動拒絕了大部分影視劇拍攝工作邀請。」

不再頻繁看手機、查通告、不需要化好妝等待一個活動或一場拍攝,自己終於有自由主動地掌控時間機會。

停下的日子裡,可以悠閒去看話劇、舞劇、音樂劇。

也可以一整天沉迷於看書、寫筆記、和好朋友喝茶聊天,或者什麼都不做,只是發發呆不說話。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生存投入全部時間換取金錢,最後收穫是一種心靈上的頹廢感,迷失了內心真正的方向。

其實,比起金錢滿足物質欲望,更寶貴是人的精神世界。

當你投入到無休止的工作中,帶來是短暫而浮躁的成就感。

然而,真正值得去停下來主動感受慢生活,一定是發自內心的幸福感驅動,讓你感到輕鬆的狀態。

千萬不要為了工作消耗太多的精力和時間,不要期待從中學習所有的技能。

不如選擇主動停下來去做因忙碌錯失過的慢生活,做物質的減法,多做精神的加法,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上。

03離,脫離對物品執念,篩選怦然心動的目標

貝克爾是一位拿6位數的薪水,掌管150家店鋪的高富帥。

生活中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物品塞滿了豪宅的空間。

可是,他卻發現,自己的生活並不幸福,反而壓抑。

有一天,他主動地舍掉家裡80%昂貴的衣服多餘的器物,只剩下20%的物品,成為生活必需品。

有研究顯示,其實任何一組東西,最重要的只有百分二十,而百分之八十其實是不重要,甚至是沒用的。

當貝克爾重新審視生活後,才真正聆聽內心的聲音,從而思考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他的意識終於變得十分清晰。

原來,他內心想實現兒時怦然心動的夢想當一名作家,卻一直忙於經營家族生意,沒有時間拿起筆。

現在的他,終於拿起筆開始寫作,兩年後出版一本暢銷小說。

你或許會迷惑這個問題?

為什麼當生活中捨棄多餘的物品時,反而是收穫滿滿呢?

因為,當我們在物品上做出減法時,選擇的事物越少,也容易分辨出什麼東西對自己來說是最為重要的,集中精力去實現真正的目標。

消費型時代,讓人們常常會忽略的是,生命是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也是有限的現實。

可是人生之路,本來就是有限的。

餘生,我們需要把有限的精力,聚焦在能夠讓自己感覺到心流的事情上,而不是浪費在隨波逐流中。

只有如此,學會斷舍離,仔細感受珍惜每一個人事物的重要性,你才能夠獲得你想要的人生,擁抱你想要的幸福,實現人生的目標。

相關焦點

  • 你的思維格局,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還有一句話:格局決定結局,可見,一個人的思維格局有多重要。看一個人,首先要看他的思維格局。你的思維格局,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古今中外能成大器者,必有過人的品質,異於常人的天賦,強於常人的自律,勝於常人的思維。
  • 你的思維層次,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層次一個人的思維層次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NLP理解層次」把人的思維分為六個不同的層次,其核心劃分的依據就是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這類人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喜歡抱怨,你跟他接觸的時候負能量滿滿。有不少人也知道抱怨不好,但是他們總是改變不了這個習慣,核心原因就是沒有認識到問題的根源在於自己的思維方式出現了問題,從而給自己帶來了諸多困難。第二類是行動型當出現問題的時候,這一類型的人總是思考,可能是自己做的不夠多,才會導致問題的出現。
  • 人生的格局決定著你的高度
    人生的格局決定著你的高度,格局不單單是做人的格局,更是你的眼光,當你的格局大了,你的視野也就大了。做人不要小氣,更不要斤斤計較,因為你的小氣就影響著你的格局,可能你的思維模式都跟一般人差不多。 我覺得格局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它包含著很多含義,我覺得格局也代表著你看問題的想法。當你遇到一些問題,你是如何處理問題,我覺得這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格局,因為處理問題的方式有很多種,只是格局大的,也許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不單單思考著自己。
  • 一個人的思維質量決定了他未來成長的高度
    而那些擁有著糟糕的、低質量的思維的人,從不想去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以及改變看待事物的習慣方式,更沒有去思考和有意識提升自己的思維質量,其結果往往是過著平庸的生活,未來也不會有太大的發展,有的甚至是過著失敗的人生。《思辨與立場》一書中作者講到:「你對自己思維每次是好是壞的重要洞察都將顯著地提升你的生活品質。」
  • 決定女人的人生高度,從來不是學歷和出身,而是這三種思維方式
    因此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真正決定她高度的,從來不是學歷和出身,而是她對人生的思維方式。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有哪三種思維方式可以決定女人的高度。正是這種「巾幗不讓鬚眉」的思維方式,才讓木蘭遠遠超過當時的柔弱女子,凸顯了她自我人生的高度。女人本性,適當服軟人們都說女人是水做的。難道是因為女人生性喜歡流淚?可能有這個原因吧。
  • 格局,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思維層次的差別就是高度之差,而高度之差帶來的是全方位的差異。一個人的心胸與眼界,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想要走得長遠,企業想要基業長青,格局很重要。,那麼路上的小波折你也能坦然接受和理智面對,因為你志向遠高於此。
  • 思維方式不同,人生高度不同
    而人與人最本質的差距,一是思維方式,二是看待問題的本質。此兩者之不同,決定了我們「頭」內裝的東西不一樣,所以是本質的。1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他的高度我曾經看過一個記錄片叫《人類》,發現人和人細細看起來外表都很像
  • 生命的格局,決定你人生的高度(醍醐灌頂)
    減法道是知行合一的人生哲學,融合儒家、道家及禪文化於一體的人生必修課,習之如醍醐灌頂,明心見性,生命,當下即是!更多精彩,歡迎關注、訂閱我的人氣專欄。01、你的格局,就是你的人生。格局見結局。如果將人生當成一盤棋局,那麼人生的命數就由這盤棋的格局決定。決定你人生上限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做人做事的格局,格局就是結局。格:格為定格,格要精、細,才能洞見。局:局為布局,局要深、闊,方可久遠。格局實際上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融合,是一個人人生氣質的綜合顯現。
  • 比能力更重要的是思維,你的思維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是一個人的思維。當你對一個目標有強烈而持續的渴望時,苦苦思索體悟,就可能在事前&34;那個想要的結果。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渴望成功,你就必須擁有時常&34;的意識,承擔更多的辛苦,不斷反省、謙虛、戒驕、戒躁!真正的高手都有破局思維,要跳出問題看問題。
  • 你靈魂的高度,決定著你人生的高度
    所以你今天所做的事情,會影響你以後的人生。而人,許多時候只顧當下,不會向更遠的地方看,只知現在滿足,卻不知將來要為現在買單。剛開始看的時候不懂,後來看懂了,才知道為什麼這個世上有些人是在欺騙你,而有些人又是對你如此的誠實! 那些欺騙你的人,實質上也沒拿你當什麼朋友,只不過是點頭之交。哪怕你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借過錢給他,他也不會記得你的恩情,只會覺得你好騙,張口就借錢給他了。或者說:在他的眼裡你錢多,騙的就是你。至於將來會不會還,鬼曉得。
  • 決定你的人生高度,從來不是學歷和家庭,而是這四個底層思維
    家庭是為你擋風避雨的港灣,學歷是可以幫你提升自己的「敲門磚」,但是你知道嗎?能夠決定你人生高度的,往往是你的認知,我們無論是做的哪一件事事情,都是由於我們「主觀」所決定的。所以,我們認為學好下面這四個思維,才更容易去提高一個人的人生境界。
  • 破局思維,決定了你人生成就的大小
    其實,這是由於一個人的思維所決定的,只能取得小成功的人,是有思維局限的人,而能取得大成功的人,都是擁有破局思維的人。在成功學裡,有一個著名的跳蚤效應,就是說一個生物學家,將一隻跳蚤放進玻璃瓶子裡,跳蚤能輕易的從玻璃瓶子跳出來。
  • 高度決定格局,格局決定人生。
    「高度決定視野,角度改變觀念,尺度把握人生」。有這麼一則事例:對面一樓,住一瘋子,經常在窗口大罵,眾人很是氣憤。一日,遇一大師,大家爭問解決辦法。大師想了想說:你去十樓再去看一看那瘋子。眾人回來說「站在十樓的人聽不太清楚,還以為她在跟他們打招呼呢」。
  • 決定人生高度的不是運氣和努力,而是「它」
    其實,左右人生的並非身外之物,而是我們的格局!格局決定了人生的高度,格局大的人心胸寬廣,目光長遠。格局小的人鼠目寸光,急功急利。第一個工人沒好氣的說:「我在砌牆,你沒看到嗎?」第二個人笑笑說:「我們在蓋一幢高樓。」第三個人笑容滿面地說:「我們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後,第一個人仍在砌牆,第二個人成了工程師,而第三個人是前兩個人的老闆。同樣的事情不同的結果,決定結果的就是格局,人生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
  • 五個頂級思維,思維的深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
    「思維的深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人生,就是一場邂逅問題的修行。不論是走荊棘的小路,還是寬闊的草原,問題就像腳下的路,一直走才會延伸。而命運,就藏匿在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裡。一起體會這5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頂級思維方式,學會像聰明人一樣思考。
  • 你面對壓力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一個人面對壓力的態度決定了他整個人生的高度。過去人們常說,「人無壓力輕飄飄」、「有壓力才能有動力」,由此可見,壓力是把雙刃劍,它不完全是負面的東西。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生活中的壓力事件處處可見,面對父母的催婚、工作中的人事調動、房貸、車貸、子女的教育問題等等。
  • 努力決定了你做事的深度,你的思維才決定了你的高度
    看一個人,首先要看他的思維格局。二十多歲,是面臨人生選擇最多的時期。比如,畢業了,去大企業還是小公司?去大都市還是小城市?職業生涯,是選擇做通才,還是做專才?談戀愛了,是選擇你愛的人還是愛你的人……你是什麼樣的思維格局,就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著你人生的寬度和高度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著你人生的寬度和高度。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一個人的格局,就決定著你未來的走向。格局大的人,將來就飛得高,跑得遠,人生之路就會走得好。格局小的人,註定一事無成!一個人格局大小,決定著你生命的高度和寬度,決定著你生命質量的好壞,決定你美好願景能否實現!格局大的人,具有鴻鵠之志,有雄鷹展翅之心,志在高遠。這類人,不安心平庸,人生之局布的寬闊,在人生這個棋局對弈中,可以上下左右馳騁,無形中就會佔有優勢。
  • 《家事斷舍離》:用斷舍離做家務,重拾思考,重啟人生
    為什麼要斷舍離?之所以選擇從物品作為切入口,是因為山下英子認為,每件物品都附帶有3個屬性:時間、空間和精力。也就是說,當你買下一件物品,你花的不僅僅是當時付出去的錢,還要算上這個物品在家中佔用的空間,和你將來準備為它付出時間和精力。
  • 認知水平決定了你能到達的高度
    而恰恰這種認知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你能到達的高度。認知是有邊界和高度的認知看似抽象,無法量化。其實,它是有一定邊界和高度的!這些在自己思想或生活實踐中轉化成你對人和事物的看法,觀點和理解。在實際生活中,這些將成為你解決問題,做很多事情的一套思維模式和方法。你將這些應用到你的生活各個方面。這就是你的認知水平以及邊界。超出這個範疇的認知是不屬於你的!但是認知水平和認知範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人不斷學習,積累知識和經驗,不斷實踐,認知水平會得到提高,認知範疇也會逐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