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雜說——「黃金法則」管不著我們「慎獨」的人

2020-08-26 就三七二十一

心理學中有這麼一個所謂的「黃金法則」,就是說「像你希望別人怎麼對你那樣去對待別人」,換句話直白一點說就是: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

你想要別人尊重你,你就應該尊重別人。

你想要別人包容你,你就應該包容別人。

因為絕大多數人(自然要包容那些有受虐傾向的特殊群體)都想要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所以如果真的大家都對這個世界「溫柔」起來了,那麼我們構成的這個世界不就真的也「溫柔」起來了嗎?

這一個「黃金法則」從表面看,確實可以在人際交往中發揮不小的作用。

但是可惜的是,這個「黃金法則」,還有一些覆蓋不到的角落,其中最突出的群體就是我們中華文化教育薰陶出來的人們。

大家仔細分析這個「黃金法則」,不難發現其包含一個內在的前提假設,就是人們大多都是「寬於律己、嚴以待人」的。很直觀,如果我們對別人要求很高,對自己卻很放縱,自然容易讓人感覺到「雙標」,感覺到不公平,感覺到背叛和欺騙,自然就不可能友好相處了。

也確實,似乎我們身邊就不缺少此類例子。

例如我們很多做家長的,看到孩子看電視、玩手機、打遊戲就覺得洪水猛獸,惶惶不安,甚至橫加幹涉和指責,但自己玩起來卻又沒有節制,甚至早已經作息顛倒混亂不堪。這就是「寬於律己、嚴於待人」的突出表現。

還有社會交往之中,我們對於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的要求很高,晚到一分鐘,或者電話打得不太合時機就不住埋怨,恨不得差評之外再來個差差評,但到自己的時候,上班只要不打卡,能晚點就晚點,能偷懶「摸魚」就絕對不主動出力,這不也是「寬於律己、嚴於待人」嗎?

看起來人們確實很需要這種「黃金法則」來調教一點。例如希望老闆對自己多理解包容,遲到不扣工資獎金,那就也得主動去理解包容別人,包括快遞小哥。

甚至還有人為此種邏輯上看完全不相干的事情,創造一個「攢人品」的詞,來創造一層額外的、略帶玄學的聯繫。

畢竟,「我對快遞小哥友善」和「老闆對我友善」兩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不是嗎?但是加入「人品」這個環節,一下子就合情合理了不少。

但其實完全也沒有必要生造一個邏輯,其內部就有邏輯。

一個習慣與人為善的人,他的善意,很容易被感知到的,即使是陌生人也大概都能夠感受到的。

因為動物本身就有感知風險的本能,雖然不見得每次都精準,但沒有這種本能的動物,絕大多數都已經被進化淘汰掉了。但人類畢竟也是經過自然選擇淘汰進化過的,這種本能和能力是具備的。

不信我們可以假設一種場景,在一個陌生環境下突然手機沒電,沒了導航,需要問路的時候,除了求助穿制服的這種身份角色明顯的人外,大家肯定還是會選擇一些慈眉善目的人來問,而且大多數情況下,肯定得到的反饋和自己的預期差不多。

「相由心生」,雖然不見得十分科學,但自然也有幾分道理。

既然能夠感受到善意,那麼每個人心理之中都會存在的那些重要的防衛機制自然就不太容易啟動。

一個人習慣傳遞善意,老闆看到他遲到,也不會第一時間就啟動起「此人遲到,是在渾水摸魚,就是騙我的工資」這層防禦機制。聽到解釋的時候,也不會馬上啟動「此人定是撒謊,他把我當成傻子戲弄」這層防禦機制,那自然就容易接受理由,實現諒解。

而對應的,如果老闆的防禦機制啟動了,那肯定就是不聽解釋,扣錢是最基本的,甚至開除都不奇怪。

當然這裡面也有個關鍵詞,就是「習慣」。

一個偶然的善意行為,是不一定會產生後面的結果的,畢竟人的認知需要訓練,印象更需要培養。需要經常性的行動,也就是說行為變成了習慣,才會產生更加穩定的預期。

但是這個「黃金法則」萬萬沒有想到,世界上還會有一群人,竟然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

中華文化中有很多非常有營養的概念,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叫做「慎獨」

「慎獨」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種非常高的自我修養,雖然看起來它要求的並不多。

直白一點,化用劉少奇同志的話說,它就是要求我們在有條件有能力做不好的事的時候,能夠意識到,並且自我控制住而不去做。

例如現代社會中的我們,都有本領的恐慌,因為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並且對於本領來說,似乎也只有學習這一條正道。但是老師沒有布置作業的時候,或者是布置的作業已經完成,但仍有很多時間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繼續讀書學習,也可以選擇遊戲休閒,無論如何選擇,別人自然無可厚非,但是自己能夠明白自己的需要,並且去選擇比較辛苦而枯燥的學習,這就是「慎獨」。

工作的場合裡,大家自然能夠感受到KPI,指標,任務帶來的巨大壓力,但如果這時並沒有領導在場,也沒有他人監督,這時我們還願意繼續以最大的投入去工作,而不是趁機玩會兒遊戲,刷會兒網頁,這也是「慎獨」。

而「慎獨」的人,無疑是優秀的人,他們無論在哪個行業、哪個崗位上,都會比不「慎獨」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自然也能夠也應當得到更多的報償,這種回報可能是金錢上面的,也可能是能力提升增強長遠競爭力的,總之無論以哪種形式,必然會有報償。

為什麼「慎獨」的人,經常能做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呢?

其中的邏輯是這樣的,人都有欲望,但因為大家放縱慾望已經非常習慣了,所以就不會感到還有克制自己的必要,甚至也感覺不到欲望的存在。

但是「慎獨」的人,無時無刻不在直面和克制著自己的欲望,由於他們直面強大的欲望,所以他們能夠理解和原諒無法控制欲望的行為和結果。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一個患有先天疾病的人,需要不停的控制自己,才能不尿出來。他必須時時刻刻控制自己,但總有控制不住的時候,就尿了一褲子。而他身邊有的人,就像嬰兒一樣,從來就不知道控制是什麼意思,想尿就尿,也已經習慣了。

這個患病的人看到別人尿溼了的褲子,自然不會嘲笑,反而會包容,因為他知道克制的不容易。這就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相對應的,有的已經習慣了時不時尿一褲子的人,他的褲子本來就是常溼常幹,自然也不會覺得其他人「褲子是幹的」有多麼不易。他可能會想當然的認為其他人「褲子是幹的」也是暫時的而已,畢竟自己的褲子也有「幹」的時候不是嗎?時間久了,自然就更容易傾向於「寬於律己、嚴以待人」。

有的人會覺得「慎獨」的人會很痛苦,確實克制欲望的時候是很痛苦,就像減肥的人看到觸手可及的美食時的心情一樣。但是克服欲望的成就感卻也是常人體會不到的。

因為「慎獨」的人,往往追求的是一種更高層面的「人格完善」的境界,他們能夠在追求的辛苦過程中找到意義和快樂。

可惜的是,當「慎獨」成了習慣,再加上「黃金法則」,就有點變味了。

假如我堅持「慎獨」,並自得其樂。那麼我就可以說,就是已經接受了世界和生活本身就是很辛苦,別人也沒有必要對我友善,甚至還應該進一步約束我,幫助我控制欲望的事實前提。

我認為「控制欲望」是一種快樂,也希望別人幫助我控制,那麼加上「黃金法則」的作用,我不就成了一個傾向於甚至主動控制別人慾望的「衛道士」了嗎?

這種顯而易見的不恰當行為,從「黃金法則」來看,卻沒有任何邏輯上的問題。

頗有幾分「負負得正」的意思。

我本身追求自身的完善,也不求別人的認可,我接受甚至追求別人對我的不恰當欲望的約束和限制的時候,就埋下了要求別人約束別人的種子。

看來求得至善,真的很難。

但還好還有一層道理在那裡等著我們,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反面應該是「己所欲之,慎施於人」,而不是「黃金法則」所內涵的「己所欲之,定施於人」。

我們覺得好的東西,對於別人也不見得就是好的,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才不會做出邏輯上自洽但實際卻不恰當的事。

例如巧克力對於人來說,是美味的食物,但對於狗來說,卻是會致命的毒藥。那麼即使再喜歡巧克力的人,也不能給狗餵食吧,除非就是為了毒死狗去的。

現代社會中,特別是我們這個國家中,越來越多奮鬥的人,都受益於傳統文化教給我們的道理,但是如果沒有理解全面的情況下,還是要慎重的「推己及人」。

而要全面理解一個道理,最起碼要掌握它的來源、基礎和應用邊界。

就拿「慎獨」來說,它追求的是我們個體的自我完善,而不是非要通過「推己及人」,來追求集體中每個個體的完善,那樣只能是「強人所難」。

自己就是「慎獨」的邊界。

「黃金法則」雖然好,但真的管不著「慎獨」的人們。

「慎獨」的人,還是專注管好自己吧。

相關焦點

  • 朱豔:我們的庚子年
    我們的庚子年作者:朱豔孩子們放暑假了,因為疫情,去哪兒都不方便,就想回老家住幾天。吃過午飯,一家三口率先回家大掃除。連綿不斷的梅雨,打亂了一次次回家的計劃,能擠出水的空氣讓開窗透氣成了奢望。看到停在門前的車,東面的劉嬸來了,西面的盛嬸也搖著扇子來了:「你們可好長時間沒回來了,上次大家還說靚寶今年考大學了,不知道考得咋樣?」她們是真心關心孩子,哪管網上說的「高考成績出來了,請不要打擾別人的幸福」之類的提醒。「謝謝你們的關心,還沒出成績呢,出來了再告訴你們。」「他們還說要喝喜酒呢。」是的,上次回來摘桃子的時候,劉三叔就跟我說這話了。孩子是母親帶大的,也是他們一天天逗大的。
  • 婚禮場地布置的6大黃金法則
    下面小編總結婚禮場地布置6大黃金法則:        婚禮場地布置黃金法則婚禮場地布置黃金法則2:舞臺小,可置中,忌厚重A 婚禮場地布置黃金法則3:場地小,裝飾少,留空間這樣能避免舞臺背景的單調感,內容顯得更為豐富,吸引人視線的同時忽略層高的缺陷。
  • 都說君子慎獨,那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慎獨的人?
    中國從古至今就有很多重視個人修養的思想,《中庸》裡提到過君子慎獨,慎獨的意思就是指越是在沒人看到的地方,越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表裡如一,成為一個自律的人。慎獨其實也是評判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關鍵性環節,那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慎獨的人呢?
  • 知識丨婚禮場地布置的6大黃金法則
    下面小編總結婚禮場地布置6大黃金法則。       婚禮場地布置黃金法則1:不規則,巧利用,重舞臺A 婚禮場地布置黃金法則婚禮場地布置黃金法則5:立柱多,可裝飾,巧妙避,所以在布置舞臺背景的時候不宜做得太高,可以增加其寬度,並增加背景的材質和元素的大小比例,以突顯其層次感,這樣能避免舞臺背景的單調感,內容顯得更為豐富,吸引人視線的同時忽略層高的缺陷。
  • 三條「黃金法則」,讓白開水般的婚姻也能幸福和諧
    02.世界不公,我們依舊願對世界溫柔以待欠下巨債,你不顧家人一走了之,那時候二女兒12歲,最小的兒子才8歲;如今需要人照顧了,才想起回來,你讓這一家人如何接受?03.黃金法則一:別人怎麼對自己,自己就怎麼對待別人在這個事件中,有提到一點,那就是「反黃金法則」,事件中的丈夫就是典型的「反黃金法則」。而與之相反的,則是「黃金法則」。
  • 交往心理學的24黃金法則
    人際交往心理學的24黃金法則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人際交往中存在一些基本的準則,這些準則的掌握將有助於你在人際交往中獲得良好的收益。當我們遵照這些法則行事的時候,我們就能增加自己的關係帳戶上的財富。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認為是寬宏而無私的。如果你希望別人有所改善,那麼你就做出仿佛他已經擁有了這些優良品質的模樣。那樣,他會盡一切可能不讓人失望的。6.你儘可能不要批評別人,不得不批評的時候也最好採取間接方式。你要始終對事而不對人。你要向對方表明,你真心喜歡他也願意幫助他。你永遠也不要以書面形式批評別人。
  • 人際關係中的反黃金法則:你對別人的好,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
    我們的互動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他全程沒有明確告訴我他想要喝胡辣湯。第二個問題是:他對我的好是有所要求的,這個要求一般不會那麼明顯,但會在他期待落空時顯現出來。分析完之後,我倆哈哈大笑,沒想到我們都這麼大的人了,還為半碗胡辣湯而爭執。但我們的問題,不只是半碗胡辣湯的問題,而是在關係中付出和回報的問題。
  • 高端人脈黃金法則:學會更新你的人脈網,提升你的人脈質量
    如果雙方不坦率交往的話,不僅生意會失敗,也會失去朋友。黃金法則四:胸懷決定人氣一個人有多大?決定他要登上多大的舞臺,能展示多少才能?他的心理狀態決定了他周圍的人氣和自己的身高。這自然會吸引更多高端的人們。
  • 「楊震畏四知」告訴我們:慎獨,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他掛在嘴裡常說的話,就是「病人大於天」,還動不動跟我們嘚瑟:從來不收患者紅包。 沒想到,前幾天,他居然被人舉報了。 小到打掃衛生,大到為人處世,在沒有人監督的時候,我們能否做到堅守本心不逾矩,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 掌握「核心」+「黃金法則」,你就是與戀人聊天的「氣場之王」
    但是,這個思維模式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也不太容易。再說說四個「黃金法則」。令人驚訝的是,37%的實驗者上課時坐在了一起,更有35%的人實驗結束便開始約會。這全歸功於那36個問題。經分析,這些問題其實是按照交往階段的規律來設置的。⭐第一階段:陌生階段。適合聊一些客觀存在,和談話者不相干或者很小關聯的話題。比如,今天的氣溫比昨天高,麥當勞和肯德基哪個更好吃等。
  • 基督徒在戀愛中,該如何遵守黃金法則
    基督徒戀愛的黃金法則繼接受並應用第一條最大的命令之後,我發現如下戀愛的黃金法則這不是第一條規則,但是我發現這是一條「黃金法則」,它常常使健康和不健康的基督徒戀愛關係有天壤之別。這些人沒有防護我不犯一個錯誤或有一次失敗——沒人可以——但是他們擔任這重要的角色,幫助我成長成熟為一個男人、男朋友以及現在的丈夫。但願我曾更多聽取他們對戀愛的建議。
  • 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做到慎獨慎初慎微慎友⑤ 守身必先慎獨
    「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慎獨,一般指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慎」就是小心謹慎、隨時戒備;「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從字面意思不難看出,慎獨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看重個人品行的操守,追求的是高標準的自律——自覺控制自己的欲望、言行。
  • 男人成大事的6條黃金法則,深刻透徹,送給不甘平庸的你,別錯過
    男人成大事的6條黃金法則、66個技巧,深刻透徹,送給不甘平庸的你!別錯過黃金法則1:提升自我,打鐵還得自身硬1.修煉忍耐力,忍耐是男人成大事的資本。2.堅持和執著,是男人成大事的基石。3.苦難是人生的升華,也是男人成大事最好的「學校」。
  • 慎獨,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境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那就是一個人閒下來時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自己,需要打開電視、打遊戲或者上網,才能從某種寂靜中抽身出來。其實一個人是否擁有好心境,真的要意識到「慎獨」這一品質。在人前表現得進退有度、克制有禮其實並不難,難的是在私下我們在獨處時還能有人前這番修養。慎獨就是要我們在獨處時,依然克制、有分寸、不放縱自己。
  • 夫妻相處的黃金法則
    作為夫妻,只要堅守忠誠、相愛、相敬、包容、擔當、同船共渡、榮辱與共,就會斯守一輩子,不離不棄,才是患難與共、休戚與共的一家人。這是有一定的道理,同船渡好,共枕眠也罷,告許我們一個最基本情感元素——愛情。至少雙方都愛慕,相互欣賞,委以託付終生。白素貞為了救許仙水淹金山寺、去仙山盜取靈芝,可見她對夫君的堅貞,即使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梁山伯與祝英臺化蝶合葬,西方朱麗葉與羅密歐等故事,是如此的悽美動人,為我們譜寫了一首首愛情的讚歌。
  • 挽救你的婚姻,你需要了解這些處理夫妻關係的黃金法則
    故而,想要經營好一段婚姻,我們就必要能夠充分回應對方的情感訴求,同時理解和接受分歧,並用智慧和藝術處理好這些分歧,為此,我們需要遵循以下幾個處理夫妻關係的黃金法則。 黃金法則一:革了你心中那個理想伴侶形象的命 在走入婚姻之前,我們每個人都已在自己的心中虛構了一個理想的妻子或者丈夫的形象,而當我們走進婚姻殿堂,開始了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以後,我們將無一例外的發現真實生活中的那個妻子或者丈夫與理想中的那個妻子或者丈夫存在巨大的落差。
  • 人與人的區別在於「慎獨」(河南鷹城/若水苑)
    「慎獨」,語出《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其意是當獨自一人而無別人監視時,也要表裡一致,嚴守本分,不做壞事,不自欺。 所謂「慎獨」,是指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即使沒有人監督,也能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道德準則,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 母親教導我的慎獨
    一天,我和女兒擺龍門陣,用了「慎獨」這個詞。女兒問我「慎獨」啥意思呀?好像現在比較流行和時髦呢。我就從字面上告訴她:「慎」,有謹慎和敬畏之意;「獨」,有獨處之意,是指在沒人監督和覺察的情況下,也必須心存敬畏,深明大義,坦蕩為人,對得起別人的信任。這樣,你也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不亂於心。即或是有委屈、訴求,也可以明說,合理的爭取才是,不能超越道德底線。
  • 人生有8條黃金法則,能做到的人,必成大器!
    人生有八條黃金法則,能做到的人,必成大器!
  • 以戀愛為名騙炮的表現,騙炮的三個黃金法則
    那麼這騙炮的三個黃金法則就要記住了。  一、打扮吸引  在生活中把自己打扮得光鮮亮麗,背了一些泡學的話術,到酒吧之後一番高價值的展示,我們都知道吸引對方的一個重要的條件是調動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