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個年輕的朋友聊天,她說:「我發現曾經暗戀別人,曾經希望談段感情,都是因為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關注和愛。想清楚這個之後,我發現自己實在沒必要談戀愛。因為這都是要去掉的小我自我。」
「而且我已經把不結婚不談戀愛當做人生的信條之一了。因為不堅定的這種信念的話,負能、小我就會滲透勾引。而且我其實本質上對婚姻沒有興趣。像前面說的,對於感情的憧憬,只是希望有人認同我。但這種想得到認同其實也是一種虛榮心。」
她分析出暗戀是為了得到認同關注和愛,她分析出認同是一種虛榮。這是冷靜認真深入地分析自己得出的結果。
她大學還沒有畢業,才學習公號不久,就開始這樣分析自己,研究自己,檢視自己,反思和反省自己了。我很激動,也很興奮。後生可畏,後繼有人了,看來負能量的日子真的不好過了。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不怕人傻,就怕人主動研究自己。
當每一個普通的人,都能冷靜客觀地分析研究自己,反思反省自己,從而發現自己身上的負能量,並清除掉這些負能量的時候,負能量自然再無藏身之所,它們就買不起房子,買不起車了,流落街頭,被人人喊打了。
我曾寫過修行的幾層境界。
那麼我們今天想寫一寫什麼是修行。
前段時間,遇到了一個狂妄分裂的人,昨天還在向我請教,今天就來教訓我的,那種極度的狂妄分裂。威脅恐嚇不行就來軟的,說「我們同為修行人,要互相提醒幫助。」
我告訴他,不要把我與你相提並論,你這麼狂妄都敢叫你是修行人,我不敢叫我是修行人。
我認為修行人是一個很高的稱呼,一般人很難與其匹配,或是能與匹配的人並不多。
有的人覺得自己在修行,實際是以為自己在修行。
有的人是以為自己是修行人,實際是修魔人。
有的人把打坐站樁這種修煉當成修行。
有的人把參與宗教的儀式當成修行。
有的人把過宗教生活當成修行。
有的人把念經持咒這種當成修行。
有的人把學習靈性知識當修行。
有的人把混圈子當成修行。
這些自以為的修行,在我看來都不是修行。
修行是自已的反思和反省。
或是通過外在的提醒而引發自我的反思和反省。
修行的目的是解決自己的內在的問題。
修行的目的是通過解決自己而解決別人的問題。
而不是通過解決別人的問題而提升自己。
當然通過解決別人的問題而解決了自己的問題那也是修行。
修行是對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對別人的要求。
對別人要求是教育,對自己的要求才是修行。
修行是一種改善,是改善自己。
修行是一種糾正,是糾正自己。
修行是嚴以律已。
修行也是寬以待人。
修行是提升內在的素質。
修行是提升外在的形象。
修行是不以善小而不為。
修行是不以惡小而為之。
修行是一種清理,清理不乾淨的思維。
修行是一種增加,增加自己的修養。
修行是一種淨化,淨化自己的心靈。
修行是一場戰鬥,與自己的戰鬥,與自己的負能量的戰鬥。
修行是一場戰鬥,是他人的戰鬥,是與他人的負能量的戰鬥。
修行是如履薄冰,修行是如臨深淵,修行是火中取慄。
修行如捉賊,既捉外賊,而主要捉內鬼。
外鬼易察,而內鬼難覺。
而沒有內鬼,外賊難以入身。
先制內鬼,而再殺外敵乃修行之道。
修行是一種去除,去除自己的稜角。
修行是一種保留,保留自己的純真。
修行應該寬容,不應該尖刻,可是對惡的尖刻卻是修行人的本份。
修行應該遷就,可是對惡的遷就不是修行,是犯罪。
修行是修正和改善自己的意識和行為。
力求修正改善別人的意識和行為的是教育家,不是修行人。
現在還有一種人力求混淆別人的意識和行為,這樣的人不是教育家,是騙子。
修行是自己的事,最是忽悠不了別人的,以為忽悠了別人,實際是自己忽悠了自己。
有的人在佛前叩拜,
有的人在教堂祈禱。
有的人在靈性圈子裡混,講什麼靈性學說都懂。
有的人成天放生念經,說出佛經也是引經據典滔滔不絕。
我認為他們都是在過著宗教的生活,而不是修行,或是他們走在了要修行的路上。
如果祈禱和叩拜沒有啟發你內在的覺悟,處在求的階段,那恰恰不是修行,而是貪婪。
而修行,是去除貪婪。
索取功德,索取知識都貪婪。
為了功德而去做善事,這是索取,這不是慈悲。
知識多為了顯擺而不是查缺補漏,那知識也只是一個擺設。
知識多不代表沒有問題,知識多不代表知道自己問題。
知道自己問題不代表能解決了自己的問題。
解決了自己問題才是修行。
言行一致是修行。
知行合一是修行。
言行不一是騙人,其實核心是騙自己。
忽悠別人的不可怕,忽悠自己的才是最可怕的。
愛人如己是修行。
換位思考是修行。
助人為樂是修行。
修行是去除自我的過程。
修行是內在外在合一的過程。
修行是激發自我願力的過程。
修行是找回內在的愛的過程。
修行是把別人看得比自己重。
修行是把別人看得很重,把自己得得很輕。
修行是把服務他人放在第一位。
修行不是我是別人的中心,而是別人是我的中心。
修行不是我高興,而是別人高興就是自己的高興。
知識就是力量。
學習知識是優點,但如果只停留在學習的階段,沒有把知識轉化成自己的智慧和認識世界的能力那你學到的知識並沒有發揮應該有的作用。知識沒有轉化為力量。
如果沒有踐行你的知識和道理那只能說你愛學習,並不能說你有學習的能力,你離修行更差得很遠。
所以,混靈性圈,學習了經典並不是修行,只能說是學習了這方面的知識。
而這個圈子泥沙俱下,黑煙滾滾,如果沒有能力甄別,那等於把自己送到了虎口和火炕的邊緣,隨時就有滅頂之災等著你。我也看到許多人被黑煙吞掉了。
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懶惰不是身體的懶惰,是思想的懶惰,是腦子的懶惰,而修行是覺悟之路,覺悟靠心,靠腦子想明白。
修行也是解決懶惰的過程,腦子的懶惰,不願意思考,隨波逐流怎麼能修行?怎麼是修行?
任何一種懶惰都不是修行。
熟讀經文不知其意,不成為其行,只能是一個談資,而談資是為了滿足虛榮,這和修行背道而馳。
天主教的「告解」也不是修行,而是一種宗教行為。因為告解更多的停在了心靈的疏解,是心理撫慰。
懺悔如果不是為了改正,懺悔也只是一種騙自己滿足自己羞愧的心的行為。
以改正為目的的懺悔才是修行。
以疏解自己愧疚為目的的懺悔也是精神撫慰。
修行如治病,解決問題如扯絲剝繭。
內鬼是泉眼和樹根,不除內鬼,外鬼可以隨時內外勾結。
修行是追求真理、踐行真理的過程。
修行是精神上的獨立,而不是尋找精神的依賴和支撐。
修行是投入火熱的生活,完成自己生命的責任和使命。
而在火熱的生活中,在服務他人和社會中,在與人的交流中、工作中、碰撞中發現自己的問題和不足,從而完成自己的提升和進化。
而更多的人愛好靈性和宗教是精神上軟弱,思想懈怠,逃避現實,逃避生命責任,把希望寄托在宇宙,神佛及地球的升轉上,而自己過守株待兔,等天上掉餡餅的生活。
有的人,好逸惡勞,遊手好閒,喜歡打坐念經混圈,封閉自我,自大又自卑,不願意交流,不願意和人接觸,不願意勞作,用修行掩飾自己的懶惰和逃避。
這些都不是修行,是在修魔,是在養魔。
修行的終極目的是為別人,為更多的人,而不是為自己。
一切為自己的修行都不是修行,都是狼狽為奸。
求佛是錯的,求佛解決自己的問題。
求佛是對的,求佛讓我更好地服務這個世界。
反省是修行,只反省不改變也不是真正的修行。
不以服務他人為目的的能量提升為基礎的修行都不是修行,是修魔。
以服務他人為目的一切行為都是修行。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其實是一種修行。
有一類人,他們能量更大,能力更強,他們身份獨特,這說明,他們對這個世界有更大的責任。
一切的學習修行目的都是為了喚醒責任。
責任是生命之本,責任是生命存在的意義。
不踐行責任的覺醒不是覺醒。
沒有責任的生命不配為生命。
身份因責任而高貴,能量因責任而存在。
多麼高的能量,多麼尊貴的身份,沒有責任,身份和能量都不屬於你。
所以,高貴的是責任,而不是身份。
強大的是責任,而不是能量。
是責任賦予了你強大和高貴。
所以,你有責任自然就強大和高貴了。
在人間修行尤其之難,如果說是修行,不如說是戰鬥。
與誰戰鬥,與人性的惡習、噁心、惡念戰鬥。
這些惡屬於我們又不屬於我們。
不屬於我們是因為這不是我們的本性。
屬於我們是因為這惡的種子已種在我們的心裡,並控制了我們的肉身的思想和行為。
體感可以提升修行的信心,也可以成為修行的障礙。
這些是修行過程中的身體的感覺而不是修行的根本。
追求感覺是舍本求末了,容易陷進歧途。
把副產品當主業是舍本求末。是沒有正事,是不務正業。
而炫耀體感,是在滿足你內在的虛榮和魔性。這樣的人的體感是成了魔的工具,還有什麼可值得炫耀的呢。
請尊重你的體感,那是靈魂的努力,外在的加持的感受,如果這些沒有促進你的精神境界的提升,那你也只是一個穿著鮮豔衣服的小鬼而已。
有的所謂的圈子的人樂於講述自己的夢,夢有提示的作用,如果靠夢去指導你的修行,你已落入了陷井。
你如果從夢中悟到了東西,反思了自己的言行,這夢是你修行的法器。
如果以夢為樂和談資,夢成了魔鬼的招魂鈴。
地球這個地方生命種類太多,而人的來源屬性又差異太大了。
我也終於知道了不同的人修行的目的不同。
普通的人和特殊的人的修行的靈魂目的是完全不同的。
並修行的結果和作用也是完全不同的。
在當前,有的人修行是為了宇宙蒼生。
而有的人,是為了自己升天得救。
有許多人渴望自己是高靈,而決定你是不是高靈的,就看你的修行目的是什麼。
你是為了宇宙蒼生,你就是高靈。
高靈的高是高在你能為更多的人做多少事情。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號:遠徵地球
本文為該作者之原創,請授權後轉載,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