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人,就會有親密關係的煩惱,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只要兩個人親密到一定程度,向對方敞開到一定程度,室友,同學,同事,家人等都可以算是親密關係的一種。當然,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是能量最大,張力最強的,因此衝突也是最大,最讓人心碎的
在《親密關係》這本書中,作者把親密關係分成了四個階段:絢麗,幻滅,內省和啟示。而我們發現很多人在絢麗和幻滅這兩個階段來回徘徊。舉個例子來說:有些人總是在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覺得對方是真命天子,當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後,又覺得「我當初是怎麼瞎了眼看上TA的?」最後的結局往往就是分手,然後開始下一段感情,又發現對方並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型,幻滅,分手,周而復始……
那你有想過為什麼嗎?
為什麼當初在絢麗期愛的死去活來的兩個人,在幻滅期可以形同陌路或成為仇人
處理親密關係是我們人生的一大難題,也是需要我們去刻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經營的,好的親密關係可以增加我們的幸福感,延長我們的壽命,同時家庭和諧,給子女創造一個更好的家庭環境
文章開篇,思考幾個問題
為什麼關係問題一直解決不完,解決了一個問題,不久又碰到下一個問題,一生都在與問題搏鬥?
為什麼一生不斷追求,自我提升?可是面對關係卻依然時常陷入失落,自責,無力和恐懼?
本篇文章將揭曉答案
男女不同的溝通體系
了解是理解的前提,嘗試去理解對方的語言體系,是建立良好親密關係的有效途徑
男人講道理,女人講情緒
在《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這本書中,告訴我們:
男女之間的激素是存在差異的,因為男女之間的差異是的的確確存在的,儘管有的時候我們表現得很像
一般來看,男人是來自火星的,女人是來自金星的,當然也有可能反過來,變成女人來自火星,男人來自金星的了
詳見下方表格
同時,你可能兩種性格傾向都帶點或者一種性格傾向偏多,一種偏少
大多數情況下,男女的特質分別對應火星人和金星人
我們經常看到夫妻在吵架,吵得天翻地覆,而且還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吵架。這時,男人一直給女人講道理說:「你看這事是不是你錯了?你這個事肯定做錯了」,而女人卻鬧情緒,越來越生氣說:「你到底愛不愛我了?你幹嘛衝我吼啊?我才不要你管」結果愈吵愈烈。所以男人跟女人吵架,男人講道理,女人講情緒
其實,這時,如果男人能夠表示理解和關懷,再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女人往往就不會生氣了
而女人呢?需要對伴侶的分析過程給予肯定的評價,而男人會更專注的去聽女人想說的話,也會更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
當我們知道了對方的語言體系,就能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
男人通過躲進「洞穴」來解壓,女人通過傾訴來解壓
男人的特點:面對壓力,遠離宣洩,進入洞穴
什麼叫進入洞穴呢?男人再累了一天之後,往往回家不願意說話,就想安靜的獨處一會兒
而女人並不這麼覺得,很多女人會想「你是不是不愛我了?是不是外面有人了?是不是有什麼煩心事啊?」怎麼連話都不想跟我說
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男人不喜歡喋喋不休的抱怨,他們想有獨處的時間來獨自解決問題
如果,你們有留意觀察,就會發現,很多男人下班回家會在車裡呆會兒再回家,那是因為一天下來的工作壓力太大了,車裡成了他們的洞穴,可以在洞穴裡抽根煙,思考一下問題,哪怕是打會兒遊戲,都是他們想要放鬆,想要自己獨處的呆一會兒。因為,一旦回到家,男人就成了「一個女人的丈夫,一個孩子的父親,一個媽媽的兒子」,他就不只是他自己了
而女人呢?女人一旦遇到問題,遇到一些事情,往往喜歡找身邊的人傾訴,尋求支持和幫助。所以,男人一回到家,女人就開始喋喋不休的說:「今天上午xxx,今天下午xxx,我計劃xxx」,男人不一樣,男人往往在工作中就把大部分的話給說完了
但男孩子也要明白,是因為他愛你才話多,所以多多給予一些支持和鼓勵,或是一個大大的擁抱吧
為什麼呢?
因為男人跟女人的大腦不一樣,男人的左右腦中間的間隙是很大的。左腦工作時,右腦很少在動,而女人不一樣,女人的左右腦之間經常互聯,所以她講一件事情,夾雜了很多的情緒,這是生理決定的,所以話比較多
那麼,這裡就有個結論,聰明的男孩子一定要懂這個,女孩子是因為愛你所以才話多
同理,聰明的女孩子也要懂這個,男生在遇到壓力的時候,往往是沒有太多情緒,甚至不太願意說話,他們就喜歡安靜的在洞裡呆著
男人表達的關心就是幫她解決問題,女人需要的關心卻是關注情緒
其實,在很多時候呀,女人向你傾訴抱怨,並不是想讓你給出一個解決方案(可以說:在女人沒有尋求你給一個建議時,你並不需要主動提出建議)而是表達支持,理解,讓她感覺到你是愛她的,是關心她的就可以了
那麼,男人需要女人提供的支持和女人需要男人提供的支持有哪些呢?
詳見下方表格
男人需要女人提供的支持
女人需要男人提供的支持
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
一階段 絢麗期:雙方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好,兩個人如膠似漆,親密無間
二階段 幻滅期:雙方開始看到對方的缺點,內心生出遺憾
三階段 內省期:對方的缺點越來越多,同時,自己也有機會從中反省自己的問題,正視內心真實的自己
四階段 啟示期:兩個人接受自己的不足,共同成長,尋找愛的真諦
那麼,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從剛開始雙方如膠似漆會到心生遺憾呢?
月暈現象
什麼是月暈現象呢?
「月暈現象」這個詞代表不實的光彩,使人分心而看不到真正的光源。月亮就是如此,月球本身並不發光,它只是反射的太陽的光
就好比說,我們崇拜一個影星,而事實上他們也是普通人,雖然有很多非凡的成就,但他們的生活也像普通人一樣有很多的問題【他們也會有一些醜聞,也會有一些不好的地方】
而我們剛開始追求愛情的時候,也是同理。看到的,都是雙方所展現的好的一面,同時對對方抱有過高的期望,這一階段,便是絢麗期
兩個人在一起之後,因交往十分密切,對方的缺點暴露出來,這時候,突然發現TA並不是我期待的理想型,從而達到幻滅的階段
而很多人便在不停的換男/女朋友,就是因為他們在絢麗和幻滅之間來回徘徊,卻從未達到自省和啟示的階段
而自省和啟示就是指:自己可以反省自己的不足,可以做到理解對方,可以換位思考,可以接納對方的缺點,在享受親密的時候還可以樂於獨處
表達衝突的幾種形式
要知道,家是講愛的,講情的地方,並不是講「理」的地方
攻擊
攻擊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辱罵,批評,苛刻,言辭犀利的攻擊對方,這在兩個人產生矛盾的時候容易發生,但這並不是合理解決問題的方式
如果一旦意見不合,就開始使用暴力溝通的方式,是傷感情的,並且你一言我一語,互相都在詆毀對方的話,也許本來就是一件很小的事,結果愈吵愈烈,爭論不休
談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為了解決問題,所以在有衝突的情況下,自己就先去要思考一個問題:我這次溝通的「目的」是什麼?
那麼,如果「目的」是解除矛盾,雙方和諧相處,那麼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理解伴侶,往往自己做出讓步,雙方也會相應的做出讓步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在這裡,引用《親密關係》這本書中的一段話
當你說話時,要讓你的話語發自愛
當你沉默時,要讓你的沉默發自愛
當你罵人時,要讓你的責罵發自愛
當你與伴侶相互保護時,你們彼此的保護也將來自於愛
讓愛在你的生命中生根
美好就會發生
情緒抽離
比吵架更可怕的就是「情緒抽離」即「冷戰」,其實冷漠是比吵架更傷人的一種方式
其實吵架並不可怕,反而吵架是有一定的好處的。不吵架,你怎麼能知道對方在想什麼?不吵架,你怎麼能知道對方生氣的點在哪裡?只有通過交流 (而吵架只是一種激烈的交流方式) 才能發現問題的所在。並且可以更加的了解對方,知道對方敏感的點在哪裡,以便日後更好地相處
而冷戰就不一樣了,冷戰是杜絕「雙方進行交流,進行和好」的機會
就好比說,丈夫回到家裡,妻子就開始喋喋不休的說,「你這裡做的不好,那裡做的不好,應該……,不應該……」剛開始丈夫還辯解,後來直接不做解釋,不說話了,在茶几上喝茶看報紙,或者藉由出門買牛奶來逃避妻子的指責
然而,這樣做的結果是:
問題非但沒有解決,還有讓妻子的怒氣越來越大,感覺到自己不被重視
這會讓雙方都感覺到很痛苦,問題還是擺在那裡,不進不退,互相傷害著對方的感情
顯然:冷戰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既然愛TA,那就不要去傷害TA
被動攻擊
被動攻擊是通過故意裝委屈,單方面扮演「受害者」的方式,讓對方心生愧疚,從而懲罰對方,而避免坦誠溝通的做法,這樣可以使裝委屈的一方感到釋懷,但是對親密關係來講是有害的
在《親密關係》這本書中,作者講到一位丈夫總是忘記妻子的生日,而這一次,丈夫又忘記了,丈夫回到家後,就看見妻子在哭,連忙趕過去忙問「怎麼了?怎麼哭了?」妻子說「沒事沒事」,在丈夫的再三追問下,妻子說「沒什麼,就是你忘記了,今天是我的生日」丈夫忙解釋說「我xxx再陪你度過一個生日,最近真的太忙了……」,妻子說「不要緊,我知道你忙,你忙你的吧,我怕影響你,這個生日,就不用陪我過了……」
也許大多數人看來,這位妻子是一個賢妻良母,善解人意的人
但夫妻雙方最可怕的,就是一個人當好人,但是是以另一個人為壞人的前提下的,這樣,會有大量的暗示,說「對方是個壞人,是個沒有責任心的人」這樣對親密關係是很有害的
而夫妻雙方應該是平等的,有愛的,不分對錯的,互相照顧的
為什麼會有衝突?
正確理解對方的憤怒
無知
什麼叫做無知?你有過這種感覺嗎?自己莫名其妙的就突然生氣了,也許是因為很小的一件事情,突然間就生氣了
但你仔細想想,生氣是一定有原因的,你去往童年追究,一定有童年陰影,找到他避免就好了
其實,你在處理各種親密關係時,都能發現自己,真正的認識到自己
化解衝突的方法
不要強調誰對誰錯,你說的所有對方不足的話,其實本質上都是你自己的不足
放下立場
「放下立場」的意思是,不要一味的堅持「自己是對的」
在婚姻中,家庭中是講情的地方,是講愛的地方,而不是一定要分出對錯的
而人一旦糾結於對方的錯誤不放,這段關係就惡化了,即使最後證明了你是對的,也會讓伴侶的自信心遭受打擊,同時你們的感情還會惡化
「放下立場」讓人意識到,其實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都快樂
立場既然要放下,那就放的徹底一點,100%的放下立場
不要期待兩個人各退一步,在一般情況下,你的伴侶也會跟著改變。而有的時候,雖然伴侶的行為沒有改變,你卻不再介意了,還有些時候,伴侶不肯改變,而選擇離開。那麼兩個人都可以重新尋覓更適合自己的親密關係
只要你肯放下立場,不管結果是怎麼樣的,對你來說都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因為堅持立場所得到的,只有理直氣壯和驕傲所帶來的不真實感,放了手,就可以得到自由,就可以讓自己在智慧和成熟中成長
學會接受陰影人物
什麼是陰影人物?每個人都有,陰影人物就是集合了自己身上所有缺點的那個形象
當兩個人開始吵架,吵得不可開交,一方覺得另一方就是這個陰影人物,無論對方做什麼,自己都看不順眼
這個在心理學上叫做投射
投射的官方解釋是:指個體依據其需要,情緒的主觀指向,將自己的特徵轉移到他人身上的現象,投射作用的實質,是個體將自己身上存在的心理行為特徵推測在他人身上也同樣存在
你所說的所有對方不足的話,其實都是你自己的不足
也許你會覺得很詫異,覺得我是在胡說八道,但你仔細想一下:當你說別人不誠實,不努力,說話不考慮你的感受時,你是不是在現在或者曾經也具備這樣的缺點?只是自己搞定不了
當初,你非常排斥自己的這種特質,但反抗並不會讓你變得更強大更優秀
只有接納(接納不是接受)你的陰影面的存在,並且尋求解決的方式,進而改進,你才會更強大,從而當你接納自己不足的時候,也就能接納他人和理解他人了
接納陰影人物有三個步驟
步驟一:尋找對方讓你受不了的特質,並換位思考,很可能不是對方,而是你
步驟二:看看這些特質在自己身上是否也同樣存在
《親密關係》本書的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指出:在親密關係中,對方讓你受不了的特質,往往在自己身上也能找到,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說,人際關係其實是自我的鏡子
因此,客觀的反省一下,查找自己的不足,尤其思考自己不足時是否讓對方無法接受
其實,我們在親密關係裡發現的別人的缺點,自己多半也有
步驟三:列舉對方身上的優點,這能喚起你對對方的愛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對對方的優點視而不見,卻一直抓住對方的缺點不放,而人無完人嘛,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你也不是完美的,不是嗎?
對於親密關係而言(當然你對朋友也可以這樣)你可以拿出兩張紙,一張列舉對方的優點,一張列舉對方的缺點
大部分情況下,你會發現,優點都會多於缺點
而這個步驟是幫助我們重新尋找那個當初吸引自己的伴侶,而不是在衝突中的陰影人物
在文章的結尾,想告訴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