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催婚?別慌,這份自救指南拿好!

2021-01-13 青年文摘

壹心理創作者丨翟明月

本文轉載自壹心理旗下公眾號:心理公開課

ID:yixinligongkaike

 

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國人民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七大姑八大姨日益增長的八卦需求和青年群眾單身晚婚晚育不要二胎之間的矛盾。

 

20多歲的青年人,紛紛得了一種過年不想走親訪友的病。


 

 

催婚到底有多大殺傷力?

 

我,一個社會主義大好青年,

放假回家當晚,被催找對象;

回家第二天,被我母上抓去參加我同齡人的婚禮;

回家第三天,去練科三被教練催找對象;

回家第四天,我不僅要參加鄰居小姐姐的婚禮,還要交稿子!


 

 

看,就這麼大的殺傷力。

 

為拯救廣大青年群眾於水火,我們為大家準備了《春節反催婚指南》。是不是很貼心?

 

請18歲以上的成人,在屏蔽父母、親戚的情況下仔細研讀,反覆琢磨。


 

 

第一招:「耳背式」防禦

-「我要催婚!」

-「Emmm……翠芬是哪位?」

 

防禦機制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名詞,意思是當人們面臨困難情境時,內心減輕焦慮的一種適應性傾向。

 

心理學發展到今天,防禦機制也在與時俱進。

 

在春節黃金檔大型家庭連續劇《催婚》上映期間,「耳背式」防禦的曝光度越來越高。

 

在與爸媽親戚們鬥智鬥勇的過程中,耳背裝傻是基本招數。

 

其原理是消磨長輩耐心,轉換話題,把催婚話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面對親朋好友們的種種靈魂拷問,要秉承「聰明地裝傻,認真地敷衍」的宗旨,貫徹落實「選擇性注意,間歇性失聰,持續性裝聾作啞」十七字核心精神,營造出和諧溫馨、其樂融融的春節氛圍。

 

 

 

 

 

人啊,還是要選擇性耳背才能活得幸福。

 

這個防禦機制,便捷攜帶,隨時可用,我給7.8分!

 

第二招:注意力轉移法

「阿姨,快坐,你家孩子二胎了嗎?」

 

這招想要用好,需要敏捷的反應能力以及主動的執行力。

 

人的注意力資源是有限的,若能先聲奪人,促進對方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家上,催婚的概率就少很多。

 

「阿姨,快坐下,你孩子結婚了嗎?」

「叔叔,喝口水,你孩子在哪工作呢?」

「阿姨,您孩子在哪買的房?多少錢一平方米啊?」

 

時刻注意將廣場舞、退休金、結婚、工作、房貸、二胎這些敏感話題拋給對方,才能在反催婚鬥爭中佔據主動地位。


 


讓阿姨叔叔炫耀一下,或是吐槽幾句,增強互動,好過被催。

 

甚至,有一些苦惱的阿姨,會在談論婆媳關係的過程中,向你吐吐苦水,說出現代婚姻的不易,自然更不好意思催婚了。 

 

這招,給8.4分!

 

第三招:合理共情法

「我知道你們很急,我都懂!」(含淚)

 

從前,我有個朋友,在爸媽催婚的時候企圖和他們講道理。

 

現在,他得了腸炎,因為整個腸子都青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和父母討論催婚問題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極強的求生欲:

 

忌講道理、忌企圖說服、忌作死、宜共情。

 

劃重點:共情≠講道理。

 

共情是指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緒。

 

「老媽,我知道你很著急,可是長得醜確實找對象很艱難啊。」

「我跟你們一樣著急,可是我沒車沒房著急也沒用啊……」

「我理解你們的心情……」

「我明白你們的感受……」

 

 

 

適當的共情,除了減少父母的催婚次數,還能促進家庭關心和諧,例如我爸媽會閉上雙眼,安慰我其實長得不醜之類的.……

 

總之,這招我給8.69分!

 

第四招:滿足八卦需要

「是的阿姨,我工資低,沒對象,真沒用!」

 

馬斯洛將人的需要按從低到高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而七姑八姨春節期間的需要層次除了Wi-Fi、暖氣等物質需要之外,還有催婚、催生等精神需要,可統稱為八卦的需要。

 

 

 

 

 

親戚們(尤其是不太熟的)催婚的目的,大多並不是真的關心你,而是滿足自己那顆熊熊燃燒的八卦好奇心。

 

這個時候只要滿足他們的八卦需求就可以了。


「多大啦,現在做什麼工作啊?」


-「阿姨好,我今年18歲,在食品廠裡給餅乾扎洞洞的。」

-「阿姨好,我今年20歲,在水果店裡給火龍果貼芝麻的。」

-「阿姨好,我今年23歲,在取款機裡根據提示音收錢和數錢的。」

 

「有對象了嗎?」


-「沒有呢,我想要丁克,找不到符合要求的。您孩子喜歡丁克嗎?」

-「沒有呢,沒錢談不了對象,您可以借我點錢嗎?結婚了還您啊。」

-「沒有呢,我學心理學,別人怕我一眼就知道他在想什麼。阿姨,您猜我知不知道您現在在想什麼?」

 

 

 

年輕人啊,主動出擊伺候好阿姨們,才能讓春節更好過哦~

 

基於這招的適用人群之廣,我給8.7分!

 

第五招:認知糾正(又名反催婚教育)

「催婚≠婚姻幸福」

 

應對父母催婚之所以是一個艱苦卓絕的過程,是因為父母們一直堅信「我催婚是為你好」的信念,以及「早點結婚比較好」的認知。

 

在心理諮詢中,有一個技術叫「面質技術」,大概意思是,指出對方認知上不合理的地方,適用於關係比較近的雙方進行。

 

當我們面對父母強烈的催婚時,也可以試一試。

 

很多時候父母催婚只知道當時是為孩子好,但是,催婚≠孩子會有一個幸福的婚姻。

 

高強度的催婚,反而會適得其反:匆匆相親,匆匆培養感情,感情匆匆破碎。

 

要知道,我們的真正目的是有一個圓滿、幸福的人生,為此耐心等等也無妨。

 

當然(畫風一轉),適當地展示一下生活中的催婚反面教材,說不定也能大大地動搖他們的信念。

 

「從前鐵柱他爸爸催他結婚,現在他出軌了。」

「從前狗蛋他媽媽催他結婚,兩年後他離婚了。」

「從前翠花她媽媽催她結婚,現在她和老公分居,帶著孩子一個人過。」

 

所以面臨催婚的靈魂拷問時,我們可以真誠地說一句:

 

 

 

這招給9分,多一分怕自己驕傲!

 

寫在最後

 

坦白說,我們這些憑本事單身的人,為啥沒對象自己心裡有數的……不想結婚跟找不到人結婚是兩回事……要能找到不早就找到了嗎……

 

 

作者簡介:翟明月,心理學研究生在讀,一個被心理學耽誤的段子手。作者公眾號翟半仙兒與倩茹君(ID:zq20171003)。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95後已被催婚!網友:我還是個寶寶啊
    然而,萬萬沒想到,今年,95後都成了被催婚對象。不少95後無語淚先流,內心在說:「我還是個寶寶啊!」來看看95後們在社交平臺曬出自己被催婚的「慘痛經歷」:對此,你慌不慌?樂觀的網友表示,不慌不慌,還有2億兄弟姐妹們陪著我呢!@粒粒不辛苦y:兩億人都單身還愁啥?反正以後也從兩億人中選一個!
  • 年末自救指南:催婚這場「仗」,到底何時才能結束?
    先看兩則新聞:貴陽一26歲女孩因父母催婚跳河自殺,獲救之後發聲:每天被家人催婚,不堪重負,感覺全世界都在和我作對。杭州一30歲小夥因單身被父親辱罵,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在出租屋閉門不出20天。歲末將至,預計一大波催婚團即將來襲,你準備好迎戰了嗎?
  • 春節「自救」指南 之 反擊逼婚36計
    但是作為新時代的祖國的鮮花,講文明懂禮貌的我只能面帶微笑:「是啊,該考慮了,快了,嗯,對,孩子是挺重要的……」我相信大學畢了業的你一定逃不掉被催婚的命運,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的《春節自救指南》聽後我是淚流滿面啊。為什麼他們要來幹涉我們的婚姻?為什麼他們比我還要著急?為什麼他們可以如此肆無忌憚地去查我的戶口干涉我的隱私?
  • 這份貼心指南為您奉上
    這份貼心指南為您奉上 2020-01-02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去年春節被催婚,今年過年我已離婚」女人該怎樣面對催婚?
    文|北蘇慌慌忙忙的人生,往往容易讓人迷路。春節將至,很多人在外奔波一年之後,踏上了回家的路,心中的喜悅溢於言表,只不過也有些人心裡是忐忑的,因為單身的他們過年回家也意味著要被父母和親戚朋友們催婚。聽完小悅的想法,我想起前幾天和我聊天的另一個讀者,我想她的故事會告訴小悅,還有和小悅一樣很多被催婚的女人有一件事,比結婚更重要。1催婚是父母的一種愛,不要把它當成一種負擔,不要因此而盲目做選擇。催婚這個詞似乎讓很多單身的女人很無奈,一面要扛著被催婚的壓力,一面自己也被弄的很著急,可是現實卻是一直碰不到那個一眼就認定彼此又適合結婚的那個人。
  • 過年家長又催婚?這個過年相親自救指南送給你!
    媽寶還不算什麼,這哥們兒還倍兒油膩,"中分配髮膠,皮鞋穿的好"。(這裡就要點讚吳瑞淞和張嘉希演的好啦~)最後還是要勸各位姐妹一句,春節假期來了,又是催婚相親高峰期。
  • 2021年就要到了趕緊查收這份來自珍愛網的相親指南
    2021年就要到了,趕緊查收這份來自珍愛網的相親指南 最近各大社交媒體熱搜各種狂轟濫炸「90後30歲啦!」「90後中年危機!」做好迎接親朋好友花式催婚的準備了嗎? 對於眾多單身男女,小時候過年吃團圓飯、放鞭炮是「固定節目」,長大後每一年的相親成為了「固定節目」,有些人因為相親真的收穫了幸福,也有些人卻怎麼相親也遇不到一個合適的。其實相親也是一門學問,大家千萬不要小瞧了這件事,這其中也是有很多竅門的,想要通過相親遇到正確的人,趕緊查收這份來自珍愛網的相親指南吧。
  • 520約會倒計時,請收好這份硬核表白指南
    別怕,這份硬核表白指南,教你用最強硬的態度,說最美的情話。跟著這份指南走,從此撩妹不再難。傍晚,夕陽西下,一邊喝信陽毛尖,品嘗淡淡餘香,一邊欣賞可愛靈動的猴子,白鷺等,別有一番情調!偶爾,也可騰出點閒心,隨手拍點美照,發發朋友圈,餵飽一波單身狗,引無數閨蜜競尖叫!
  • 中國式催婚 魔鬼式催婚
    對於單身貴族難免會遇到「魔鬼式催婚」,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到了結婚生子的年齡,而自己還是孑然一身,父母難免有些著急。不過,有些「魔鬼式催婚」,也有可能不是出於關心。比如,純粹的是好事嚼舌根子,或者顯擺自己的子女,或者為了窺探隱私等等。這也就意味著,應對「魔鬼式催婚」沒有必要狠心怒懟。
  • 催婚可以,但請別影響正常生活
    沒錯,今天我還說關於催婚的事情,實在是環繞在耳旁,沒法直接忽略。而且我父母對我催婚程度應該算適中的,還留有餘地,還沒趕盡殺絕的姿態。可依然影響正常生活,讓親子關係僵持不下。實在不敢想像別的父母對適婚單身兒女全力甚至超常發揮的催婚壓迫,得有多讓兒女窒息,身心疲憊……最可怕是,父母長輩他們還先委屈難受上了!我母上大人也試過好好說著,就罵了起來,罵完了然後自己哭了……全程我回兩句話都顯得多餘,我簡直瞠目結舌,而且那是過年前兩天啊!過年的雞鴨魚肉它們不香麼?何必因為幹涉女兒的人生大事不得逞大動幹戈,結不結婚,日子也是要過得啊,最重要不是應該把目前日子過好麼?
  • 「思考實驗室」丨單身男子自救指南
    這裡是情人節過的很快樂的阿咩咩醬,今天的「思考實驗室」應廣大單身少年們的邀約,特地寫下一篇【單身自救指南】——男生篇,提供一份行之有效的脫單方案,喜歡請多給讚賞,餵飽的咩咩下一期會更新女生篇,當然,戀愛關係篇也是可以有的
  • 聽說,你又被催催催催催婚了?
    提到催婚二字,不少盆友們恐怕要背後一涼。尤其是對於還在單身的女性,總免不了上演一場又一場的大型催婚家庭劇:👉直接式:「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不找對象?」👉威脅式:「下次還沒找到對象,你就別回家了!」記得秦嵐在某次採訪中被問到:「面對催婚催生的壓力,會怎麼做?」
  • 爸媽催婚的時候都在催什麼
    催婚和過年好像又很般配,畢竟春節期間,城裡的Fiona回到農村變成了春花,「御姐」的標籤回到小地方也變成了「某某家嫁不出去的女兒」。春花跟往年一樣被催婚了,阿姨嘴裡咬著蜜餞說:「你咋還不結婚啊,過兩年可就不值錢咯。」她這回不服地懟了回去:「阿姨,你每年都問好幾遍,我結不結婚對你有影響麼?」
  • 催婚催不來好的感情
    在家裡,29歲的堂哥經常被親戚們催婚,尤其是堂哥的媽媽更是著急,逢人便說堂哥不爭氣,都這個年齡了還不趕緊找女朋友結婚。前幾天,催婚的親戚聽見堂哥說談了一個女朋友後,親戚們便催他趕緊結婚,要不然錯過了最佳生育時機。
  • 與催婚頑抗的年輕人:過年又要被催婚?
    「想想過年回家被催婚,就覺得令人窒息。」(11月11日是「光棍節」,南京某地產商請來著清涼夏裝的帥哥靚女搞起行為藝術秀,公開「挑戰脫單」。)年關難過。春節每臨近一天,被催婚的年輕人就多了一分不安和焦慮。「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親?何以解憂,唯有留守」,多地因疫情倡導就地過年,也了給大齡單身青年一個避風港。
  • 別催婚了!我不想嫁給婚姻,只想嫁給幸福
    可以說,父母催婚催出來的婚姻大多是不幸福的,而我們,不想要這種湊活的婚姻!因為結錯婚比不結婚更可怕!最要緊的還是把婚結了,把錢財抓手裡,結了婚他就老實了。你也老大不小了……父母催婚催得多了,倪倪總覺得像家裡容不下她了,要把她儘快掃地出門似的。她也不想畢業以後回家討人嫌了。恰逢男朋友上門辯解:我一直都只是把那個女生當哥們兒,我不喜歡她的。那天我只是喝醉酒了……最後她就畢業去了男朋友的城市工作,期間父母也催過無數遍結婚。
  • 邪惡的腦洞劇《這份戀情有罪嗎!?》
    邪惡的腦洞劇《這份戀情有罪嗎!?》小姐姐介紹了那麼多,尤其是最近兩個專題,夠大夠巨的小姐姐。
  • 討好型人格自救指南:學會說「不」——不做朋友圈的老好人
    Ø 討好型人格自救指南討好型人格往往是在童年時期被信賴的人長期否定、忽略,在這種不停的否定下強烈的自卑感使得無法表達自我而委曲求全形成家長們,請對孩子多一些陪伴和肯定,不要將意願強加到孩子們身上,不然得到得只是孩子們病態的乖巧和懂事,別用愛綁架孩子,讓他們決定自己的人生!
  • 催婚自有催婚的道理
    這有什麼好擔心的?」輿論對催婚者好像很不友好,把「催婚者」叫做「逼婚者」。每逢過年,「逼婚」必成為熱詞,輿論仿佛約好了似的,對「逼婚」一族口誅筆伐,大有不罵醒不罷休之勢。當然,討伐也就「一陣子」而已,過完年,輿論也就差不多集體「鳴鑼收兵」,養唾蓄沫,等待下一次過年再度發聲。可是,我總覺得,如果站在「逼婚者」(不,叫「催婚者」更確切些)的角度,催婚自有催婚的道理,有些婚還非催不可呢。
  • 父母不停催婚怎麼辦,教你4招應對催婚,讓父母無話可說
    1、催婚,請停下吧!春節快到了,很多人開啟了新一輪的「催婚焦慮」症。而「催婚焦慮」的原因,主要來自於面對父母、親戚、朋友關於婚姻問題逼問的壓力。我盤點了一下網上常見的催婚套路,父母們真是無所不用其及。網友小期:(傳宗接代系)我媽沒什麼文化,在直白的催婚我無動於衷之後,有一天語重心長的說,不是我催你,但是人類要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的(原話),我竟有一絲愧疚,耽誤了人類的使命。網友小明:(生命哲學系)我媽那天對我說,不是我要催婚,我是怕以後你要是在醫院了,或是人生有什麼重大決定要做的時候沒人給你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