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老了容易犯糊塗,應該早點把自己的錢交給兒女保管,錢財安全兒女高興孝順的更好,反正老了要指望兒女來養老。真應該這樣嗎?先聽幾個老人的悲涼故事吧。
姨夫生病最後的時刻,拉著我父親的手泣不成聲,囑咐爸爸千萬不要把所有的錢都交給兒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番囑託呢?
姨夫年輕時做生意,收入很不錯,給兩個兒子蓋了新房娶了新娘,又暗地裡幫襯遠嫁不如意的女兒不少錢,手裡就沒有剩下多少,覺得兒女過的好哪能虧了自己?
姨媽將60就去世了,姨夫身體也不怎麼好就不出去做生意了,準備將就手裡的錢來養老。
兩個兒子一個家裡種地一個城裡做生意,日子都過得不錯。姨夫種點糧和菜養養兩隻雞0,自己照顧自己也還怪好,也沒什麼花項。
陸續的把手裡最後的養老錢又給孩子們貼上了,比如孩子城裡買房孫子外地上大學等等,雖說手裡空了但心裡很踏實,覺得兒孫都有出息。
70歲得了食道癌才知道自己算錯了帳。大兒媳首先說讓他自己拿錢看病,不信他手裡沒了錢,讓他把錢給誰了讓誰管他,兒子是妻管嚴一句話不敢說。
小兒子城裡房子小也容不了他,遠嫁的閨女更指望不上,獨自個在老房子裡捱乎著渡過最後的日子,想吃個排骨喝個魚湯而媳婦讓他自己拿了錢再去給他買。
這個要強了一輩子為兒女辛苦了一輩子的人,除了暗自垂淚還能怎樣?世上哪有後悔藥。
張老師夫婦是一對退休的中學教師,這些年退休金還不錯,老兩口也是省吃儉用不捨得花,就想著多積攢些留給孩子們多一點。
高興的時候,老兩口把所有的積蓄合計了一遍,總共有100多萬呢!靠退休金攢出這些錢來可真是不容易,老兩口一高興四個孩子平均分了。
每個孩子給分了25萬元,只留了幾萬自己零花。把錢分給孩子們後的確有收穫,媳婦女婿笑得更燦爛了,往家跑的也勤爸長媽短叫的也親。
可惜不久後張老師卻得了不好的病,急需手術,雖說可以報銷部分,但是外地醫保要自己先墊付醫療費30來萬,其中相當一部分也是不能報銷的。
自己手裡只有幾萬塊錢,怎麼辦呢?問兒女張口吧。但給出去的錢好似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如肉包子打狗,有去難回。個個兒女都是一肚子理由一肚子藉口,攀3比4就是拿不出錢來。
老李頭一輩子辛苦費力蓋了四套房,不均勻的分給了三個兒子,小兒子分得了兩套,這不公平的分配讓大兒子二兒子都耿耿於懷。
老李頭原以為他最疼愛的小兒子會最孝順對他最好,可他萬萬沒有想到當他把自己住的那套房子也書面贈予小兒子後,小兩口卻變臉了。
稀裡糊塗老李就被小兩口,從堂屋裡給打發到偏屋裡了。當老李得了不治之症生命垂危時,他很想走時是在正堂屋裡,可小兒子兩口死活不答應。
於是老李想到大兒子正堂屋裡走,雖然那也是他自己給兒子蓋的房,但又一次被無情的拒絕了。因為他房產分配的不公,大兒子二兒子根本都不讓他進家門。
萬般無奈,老李只能在小兒子的偏屋裡走完自己最後的人生路程,兩隻眼睛一隻是大大的睜著,有人想給他合上眼,卻誰也沒能合上,這就叫死不瞑目吧?
這些就像滄海一粟,我們若有閒情,在某個風和日麗的午後隨便哪個社區廣場一坐,能聽到幾打類似的故事,農村有句老話叫:親生兒不如近身錢,錢還是裝在自己兜裡比較放心,別因為沒了錢讓老年生活難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