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應該把自己的養老錢交給兒女嗎?先聽幾個真實的故事吧

2020-11-04 木易清揚

有人說人老了容易犯糊塗,應該早點把自己的錢交給兒女保管,錢財安全兒女高興孝順的更好,反正老了要指望兒女來養老。真應該這樣嗎?先聽幾個老人的悲涼故事吧。

要強了一輩子掙下不小家業的姨夫,臨了連碗魚湯都喝不上

姨夫生病最後的時刻,拉著我父親的手泣不成聲,囑咐爸爸千萬不要把所有的錢都交給兒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番囑託呢?

姨夫年輕時做生意,收入很不錯,給兩個兒子蓋了新房娶了新娘,又暗地裡幫襯遠嫁不如意的女兒不少錢,手裡就沒有剩下多少,覺得兒女過的好哪能虧了自己?

姨媽將60就去世了,姨夫身體也不怎麼好就不出去做生意了,準備將就手裡的錢來養老。

兩個兒子一個家裡種地一個城裡做生意,日子都過得不錯。姨夫種點糧和菜養養兩隻雞0,自己照顧自己也還怪好,也沒什麼花項。

陸續的把手裡最後的養老錢又給孩子們貼上了,比如孩子城裡買房孫子外地上大學等等,雖說手裡空了但心裡很踏實,覺得兒孫都有出息。

70歲得了食道癌才知道自己算錯了帳。大兒媳首先說讓他自己拿錢看病,不信他手裡沒了錢,讓他把錢給誰了讓誰管他,兒子是妻管嚴一句話不敢說。

小兒子城裡房子小也容不了他,遠嫁的閨女更指望不上,獨自個在老房子裡捱乎著渡過最後的日子,想吃個排骨喝個魚湯而媳婦讓他自己拿了錢再去給他買。

這個要強了一輩子為兒女辛苦了一輩子的人,除了暗自垂淚還能怎樣?世上哪有後悔藥。

給兒女分了錢,自己卻沒留下治病錢的張老師

張老師夫婦是一對退休的中學教師,這些年退休金還不錯,老兩口也是省吃儉用不捨得花,就想著多積攢些留給孩子們多一點。

高興的時候,老兩口把所有的積蓄合計了一遍,總共有100多萬呢!靠退休金攢出這些錢來可真是不容易,老兩口一高興四個孩子平均分了。

每個孩子給分了25萬元,只留了幾萬自己零花。把錢分給孩子們後的確有收穫,媳婦女婿笑得更燦爛了,往家跑的也勤爸長媽短叫的也親。

可惜不久後張老師卻得了不好的病,急需手術,雖說可以報銷部分,但是外地醫保要自己先墊付醫療費30來萬,其中相當一部分也是不能報銷的。

自己手裡只有幾萬塊錢,怎麼辦呢?問兒女張口吧。但給出去的錢好似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如肉包子打狗,有去難回。個個兒女都是一肚子理由一肚子藉口,攀3比4就是拿不出錢來。

一輩子蓋了四套房的老爺子,卻住在了小偏廈,想在自己蓋的堂屋裡辭世的遺願就是沒能實現

老李頭一輩子辛苦費力蓋了四套房,不均勻的分給了三個兒子,小兒子分得了兩套,這不公平的分配讓大兒子二兒子都耿耿於懷。

老李頭原以為他最疼愛的小兒子會最孝順對他最好,可他萬萬沒有想到當他把自己住的那套房子也書面贈予小兒子後,小兩口卻變臉了。

稀裡糊塗老李就被小兩口,從堂屋裡給打發到偏屋裡了。當老李得了不治之症生命垂危時,他很想走時是在正堂屋裡,可小兒子兩口死活不答應。

於是老李想到大兒子正堂屋裡走,雖然那也是他自己給兒子蓋的房,但又一次被無情的拒絕了。因為他房產分配的不公,大兒子二兒子根本都不讓他進家門。

萬般無奈,老李只能在小兒子的偏屋裡走完自己最後的人生路程,兩隻眼睛一隻是大大的睜著,有人想給他合上眼,卻誰也沒能合上,這就叫死不瞑目吧?

這些就像滄海一粟我們若有閒情,在某個風和日麗的午後隨便哪個社區廣場一坐,能聽到幾打類似的故事,農村有句老話叫:親生兒不如近身錢,錢還是裝在自己兜裡比較放心,別因為沒了錢讓老年生活難上難!

相關焦點

  • 一位六十八歲老人的悔悟,請永遠不要把自己的養老錢交給自己兒子
    原來我給你們交的養老錢也夠我自己養老了,緊接著兒媳給張大爺說你交過來的那些錢早都讓你自己看病吃藥了,現在是我和你兒子在養著你你還現在又問我們要什麼錢,張大爺的兒子在旁邊聽著一句話也不說,當時把張大爺氣的半死,後悔吧自己打拼回來的近一百多萬給了自己兒子,本來想著指望靠兒子養老而現在不但指望不上而且還被兒子兒媳現在如此的嫌棄,張大爺無奈之下也只能忍氣吞聲,低三下氣的和兒子過著。
  • 一個七旬老人的忠告:不要活著時把自己的養老錢,交給子女。
    很多老人覺得應該把自己的養老錢幫襯給子女,讓子女的生活過得更好一點,這樣自己更安心,養兒防老,只要孩子們過得好,自己也會過得好,真的是這樣子嗎?一個七旬老人的忠告:永遠不要活著時把自己的養老錢,交給子女。
  • 3位老人的忠告:老人,永遠不要把自己的養老錢,交給子女
    導語人到晚年,要不要把自己的養老錢交給子女呢?聽聽這3位老人怎麼說的。1.馮女士老人的錢,不是萬不得已千萬不要隨便交給子女,關鍵時候能救老人一命。我和老伴共生了3個子女,退休前省吃儉用省下65萬元,退休後就給每個子女分了20萬元,剩下5萬元留著我們老兩口自己開銷用。
  • 人到晚年,真心想給你養老的兒女,會交給你4樣東西,很準
    ——紀伯倫培養出一個成材的兒女會讓父母為之驕傲,覺得自己此生不虛,養了不成器的兒女會讓老人操碎了心,留下遺憾;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會讓父母了無遺憾,老無所依甚至被啃老會讓父母度日如年,晚景悽涼。百善孝為先,孝,是一個人必須具有的品德,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
  • 故事:「老人的錢,不就是給兒女花的嗎?」他的話,把家裡老人氣哭了
    當然是要面臨兒女不孝的境遇。許多父母年輕的時候養育孩子長大,好不容易等到他們自己成家立業了,原本想著能夠安享晚年了,然而現實則是冷酷而又無情的。費盡大半輩子為兒女拼死拼活,但是等老了需要子女的時候,他們卻躲得遠遠的,這時才真正體會到了失望和絕望的無奈。許多人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很多現實的寫照。
  • 自己養老的父母與靠兒女養老的公婆,差別何止只是錢財方面
    手中有存款退休金,身體健康能自理時,不倚仗兒女自己養老,老得有尊嚴有底氣。父親是事業單位退休,剛退休時工資三千多元,母親一千多元。一退休,父母就帶著我們幾兄妹從千裡之外回到老家。當時,我們四兄弟姐妹就我姐結了婚,其餘的三個未娶未嫁,壓力山大。
  • 一位70歲老人的醒悟:永遠不要把自己的養老錢,交給子女
    ,等到了晚年,子女一定會孝順,但可惜的是,很多父母為子女付出所有,到了晚年才知道,錢只有放在自己手裡才有保證,遇到不孝順的子女,不僅不會幫老人養老,甚至還要看子女的臉色過日子,甚是可悲。可如今秦大爺把所有都交給了兒子,把自己逼到了絕境。兒子現在上有老下有小,工作遇到難題,回到家還要陪伴老婆孩子,晚上睡覺還要被老人吵醒,不免有怨言。其實老人和年輕人都有難處,生活中很多困難,都需要錢來解決,不能說兒子兒媳不孝順,相反的,兒子兒媳在生活中也給予了老人照顧,只是年輕人也不容易,心有力而力不足,即使想要好好對待老人,面對金錢的壓迫,也只能先委屈老人將就了。
  • 如果兒女不孝順怎麼辦?老人應該為自己存點兒錢。
    雖然說談到錢總有有點俗氣,但是錢卻是生活的基礎。作為一個老人,如果有一定的養老金,那是自己的依仗。雖然我們都期待兒女有孝心,但並不是每一個兒女都知道如何去孝敬老人。我們見過這樣的情況,老人為了兒女把自己一生的財產花的精光,到最後卻被無情的拋棄。如果能夠自己獨立的生活,養老問題能夠自己有所保障,怎麼會活的如此的可憐呢?
  • 晚年養老,兒女和錢誰靠得住?三個老人的心裡話很現實
    俗話說養兒防老,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養兒真的能夠防老嗎?其實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因為兒女長大之後成家立業,其實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這時候不僅有孩子,還得顧及老人,難免會有所力不從心。所以,有時候養兒防老這句話並不一定正確,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兒女和錢誰更靠得住呢?這三個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 老人,永遠不要把養老錢交給兒女,這幾點分析你怎麼看?
    老人該不該把自己的社保卡交給孩子保管?通過細細品味生活五味雜陳,我想藉此告誡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爸爸媽媽們一句,再愛孩子也要懂得給自己留有餘地,對孩子不要什麼都傾盡所有。尤其是老了涉及養老錢的問題,更要慎重再慎重,這要是處理不好,自己跟孩子的整個家庭都因此充斥著矛盾重重,影響家庭和諧穩定的關係。因為傾盡所有,老人到頭來可能真的會一無所有。
  • 人到晚年,錢和兒女哪個養老更可靠?聽聽這3個老人的內心話
    很多事情,是你老了以後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要提前為自己做好打算,為自己晚年的生活鋪好路。養老,是所有老人都會考慮到的問題,但很多人因為沒有規劃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導致子女不待見自己,造成了晚景悽涼的景象。這是一種無奈,也是悲哀。
  • 父母年紀大了,需要把自己的存款交給兒女保管嗎?
    老一輩在養育兒女任務完成以後,開始慢慢進入老年。上個世紀90年代,很多人或許因為投資房產,或者自己做了一些小生意,積累了人生的財富。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老人猶豫著是不是要把自己的存款交付給兒女來保管。
  • 65歲老人忠告:有兒女也要存錢,錢是生活根本,更是養老的尊嚴
    導語:很多老人總是覺得自己有兒女,就不用存錢了,有錢就拿出來花了。養老靠有依靠怕什麼。如果這樣想就錯了,65歲老人忠告:有兒女也要存錢,錢是生活根本,更是養老的尊嚴。李大爺64歲64歲,說老也不是很老,但是也不年輕了,現在還能自理,兒女孝順,這樣的生活已經滿足了。
  • 十個子女,一個娘,九旬老人的養老問題只能排在財產之後嗎
    養老院的職能,是用你有限的錢,照顧你神智清醒,腿腳稍能活動時的老年生活,卻不具有送終的責任。所以,就算養老在敬老院,送終呢?不還是你的兒女及其他親人嗎?錢再萬能,也代替不了活人的功能,還是真正面對現實,處理好上有老,下有小的責任為正道吧。
  • 退休後,老人的小金庫應該給子女嗎?3個子女說出心裡話。
    老人一輩子辛辛苦苦省吃儉用,退休後有自己的小金庫,老人要不要拿出來給子女?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實在太大了,娶媳婦要彩禮,買房子要錢……退休後,老人的小金庫應該給子女嗎?3個子女說出心裡話。逢年過節還要給他們發個大紅包。而父母覺得自己老了,不捨得吃不捨得花錢,就把省下的錢給兒女們攢下。條件不好,兒女多的,只要可以自食其力的,都不贊成花老人的錢。老爸老媽含辛茹苦把孩子們拉扯大,如今年老體弱,有的還有病在身,那點養老錢能維持生活就不錯了。所以兒女們只要有點孝心就不應當再去「啃老」了。老人家就好好鍛鍊身體,注意營養,身體好比給兒女們多少錢都好!
  • 當我們老了,會把錢交給子女保管嗎?
    那要看兒女的孝順程度才能定奪,如果家風是以孝治家,家裡幾代人都秉持百善孝為先,那做父母的可以安心地將存款交給兒女保管,兒女們會將這份信任發揮到極致,不光能將本金保存妥當,還能讓其增值。父母需要用錢時,兒女們會連本帶利的全額奉上,自己還會給予父母鼎力相助。
  • 有退休金的老人,被兒女爭著養,是孝順還是「新型啃老」?
    花影人間:講走心情感故事,分享人間百態01.自從前幾年老伴去世後,孫大媽便一直跟著兒子兒媳生活。孫大媽退休前是小學老師,老伴沒去世的時候,老兩口怕麻煩孩子選擇自己單過。他們雖然有退休金,但是兩口子平時勤儉慣了,大部分錢都攢著,想留給孩子們。
  •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我寧可單過,也不會把3樣東西交給兒女」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我寧可單過,也不會把3樣東西交給兒女」。更過分的是,吳奶奶的兒媳婦不止一次唆使老公,要求婆婆把自己的積蓄交給他們保管,甚至說出了「你不把錢都留給我們,就別指望我們伺候你」這樣無情無義的話。吳奶奶十分生氣,跟兒媳婦大吵了一架,還生了病。出了院之後,吳奶奶毫不留戀地搬回了老家。「我是一個十分自私的人,不會做一味犧牲自己成全兒女的事情。
  • 退休金5000以上的老人,兒女是真心孝順嗎?3個老人說實話
    導語:一些老人有退休金,他們的孩子非常尊重他們。那麼這些孩子真誠地尊重老人嗎?聽這些老人說的吧。但是我仍然輪流住,因為我想輪流把退休金交給我的孩子們。儘管我知道無論誰都會好好照顧我,我都會把養老金交給任何人,但實際上我輪流給我的孩子每月或多或少的退休金,這些養老金將歸他們所有。不管他們是真誠地對待我還是為了退休金,我都不認為這很重要。只要他們照顧好我,我將對這些退休金非常慷慨。每月給他們。
  • 有退休金的老人,會把退休金卡給兒女保管嗎?3個老人說出了實話
    導語:有退休金的老人到了晚年,兒女可能會要求他們把退休金卡交給兒女保管,那麼老人認為能把退休金卡給兒女嗎?夏女士:我的退休金每月有3000,我兒子要求我把退休金卡給他,我果斷拒絕了。我的退休金只有3000,3000每個月生活開銷要花1500,另外的1500我想存下來,等到以後年紀更大了,給自己看病或者養老用。每個人都難,兒子有兒子的難處,但我也有我的難處。兒子年輕力壯,只要夠勤奮夠努力,他能掙更多的錢,可我已經是一把老骨頭了,我再怎麼勤奮,再怎麼努力,也賺不到什麼錢了,我的晚年每月就指望這3000塊的退休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