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兒女不孝順怎麼辦?老人應該為自己存點兒錢。

2020-09-20 隨性詩人蘇癲子

雖然說談到錢總有有點俗氣,但是錢卻是生活的基礎。作為一個老人,如果有一定的養老金,那是自己的依仗。雖然我們都期待兒女有孝心,但並不是每一個兒女都知道如何去孝敬老人。

我們見過這樣的情況,老人為了兒女把自己一生的財產花的精光,到最後卻被無情的拋棄。如果能夠自己獨立的生活,養老問題能夠自己有所保障,怎麼會活的如此的可憐呢?

人生多多少少都有一點無奈,也許有錢的時候又更想家庭的溫暖,也許有溫暖的時候去感嘆沒有金錢,行動不便的時候需要人照料,心情煩惱的時候需要人分享。所以不能事事如意,但是首先要保證自己衣食無憂。

還是老句老話,雖然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我們這裡有這樣一個老人,年輕的時候創下了不少的資產,光是每年的門面收租都能達到60多萬。

老人有五個兒子平時都圍著老人轉,就連兒媳婦們也顯得特別的孝順,這老人心情一好,在自己過生日的那天就決定把每年的房租平均分配給自己的兒子。讓自己的大兒子操辦,自己安心的養老。

沒想到的是兒子們有錢分了以後,來看望老人的次數卻越來越少,為什麼呢?因為平均分配下去以後,兒子們都覺得反正每年都有這麼多錢,看不看老人也無所謂。

還好老人及時的發現了這個問題,第三年就決定還是由自己來收房租,規定兒子和媳婦一家人每年來看望老人多少次?才能拿到相應的金錢。

這些老人家裡又熱鬧了起來,本身老人就是一個愛熱鬧的人,又沒有老伴兒,所以我們不得不佩服金錢的力量,所以我們也明白,只有金錢才能讓家庭圍繞老人為中心。

作為反面教材,我們這兒的老李頭兒兩口子可是體會了人生百態。

老李頭的家庭並不富裕,自己就在小區裡當一個保安,而老婆不過是在超市裡面打掃衛生。

但就是這樣一個家庭,卻培養出來的一個優秀的兒子。雖然他們文化不高,但是憑著自己省吃儉用,盡最大的力量支持自己的孩子。

兒子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成績都是名列前茅,這是老李頭兒兩口子唯一可以炫耀的資本。

當兒子參加工作以後,老李頭拿出了一生的積蓄為兒子首付了一套房子,為兒子舉辦了婚禮。

本以為可以住在新房子裡面享福,可是卻因為兒媳婦嫌棄老人不愛乾淨為由,繼續守在破爛的出租房裡。

當兒子想要買一輛車向老李頭伸手的時候,老李頭已經無能為力。 正是因為這件事情,他的兒子基本上沒有來看他。甚至於到了今天,他的孫子都不願意叫他爺爺。

這不值得讓人思考嗎?把所有的金錢全部給了兒子,得到的卻是這種回報。儘管兒子當時的成績非常優秀,不過也養成了一種習慣,那就是父母欠自己的,向父母要錢一切順利成章。

老頭現在70多歲了,老兩口兒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到騰來的一個舊三輪車,每天在大街小巷穿梭,撿點紙殼子,撿點飲料瓶子。當有人問到他的兒子時候,老兩口只是搖頭。如果老李頭兩口子當初為自己打算一點,為自己存一點養老的錢,現在的生活哪裡會淪落到在大街上撿廢品呢?就算對於自己的兒子有所保留,難道兒子就不能成長和生活了嗎?

有時候人總是會擔心自己老了會孤獨,一門心思的希望自己的兒女在自己老了的時候能有所陪伴,但是在忙忙碌碌的今天,能陪伴老人的子女到底有多少?

含辛茹苦的把自己的孩子養大,給他們買房子娶媳婦兒,操心他們的家庭帶孫子,但是到你真正的老了以後,能定下心來完全為老人操心的子女又有多少?

有孝心又有錢的也許會僱人服侍老人,有些小家庭自顧不暇,他們願意把全部的時間花在老人身上嗎?

指望兒女養老不一定都能指望得上,但是自己有養老的本錢卻是一種保障,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兒女不孝順,自己還可以用錢把自己安排在養老院,同更多的老人在一起養老,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所以為自己存一點養老錢吧!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是自己能照顧自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兒女的身上,也許這樣才能活的更加的自在。

就算兒女不孝順又能怎麼樣?起碼不依靠兒女我也還能活的更好。一生辛苦的打拼到頭來不就是圖一個老有所樂嗎?如果真的一無所有,這樂又從何而來。

為了自己老有所保障,建議老人一定能為自己養老問題考慮,存點錢也是存一份安全,您說是嗎?

有錢兒女追著你孝敬,沒錢你追著兒女遭厭,雖然這話有一點極端,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 期待你的關注和評論,謝謝。

相關焦點

  • 67歲的老人說:手裡有錢遇事不慌,兒女還孝順
    導語:老人都希望老有所養,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年輕的時候拼命賺錢,為了家庭,為了兒女,付出了自己的一切,退休了,也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兒孫自有兒孫福,應該學會「自私」一點,晚年才過得幸福。王大爺今年已經六十七歲了,兒女非常孝順,經常走動,過年過節,兒女們都回來團聚,兒女們分工合作,親自動手,為王大爺做了一桌好菜。
  • 兒女孝順的老人還有必要存錢嗎?2位65歲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人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美好的生活,為了完成美好生活,一輩子可以說付出了很多信息,無論是哪一代的人,都是如此,你做到很多不同的思想工作,生兒育女有女兒為自己養老。兒女孝順的老人,還有必要存錢嗎?2位65歲的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 兒女孝順的老人,還有必要存錢嗎?3位68歲老人的答案很是一致
    尤其是人到晚年的時候,如果老人的手裡面沒有錢的話,那麼老人的日子註定是不會幸福到哪裡去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多的老人,就早早的在給自己存養老錢。,老人也是為了防止出現兒女不孝順的時候,自己也好有個「退路」。
  • 65歲老人忠告:有兒女也要存錢,錢是生活根本,更是養老的尊嚴
    導語:很多老人總是覺得自己有兒女,就不用存錢了,有錢就拿出來花了。養老靠有依靠怕什麼。如果這樣想就錯了,65歲老人忠告:有兒女也要存錢,錢是生活根本,更是養老的尊嚴。李大爺64歲64歲,說老也不是很老,但是也不年輕了,現在還能自理,兒女孝順,這樣的生活已經滿足了。
  • 有兒女不孝順,可怎麼辦?
    不孝之子這種兒子,以老人過去的行為,作為藉口,不贍養老人,可以稱之為不孝。有些老人,是不願意跟遠處工作的兒女住,但是兒女還是時常牽掛和請人照顧的,就不能說不孝了。後來還報了警,通知兒女回來。孝與不孝,怎麼做?年輕人有工作有壓力,不可能像老伴一樣長期守在身邊,能夠做到的就是讓老人在有生之年過的快樂,不留遺憾。分清楚是不是真的不孝順?若是真的和父母相處在一起,對父母不管不問,而且還是非打即罵的,是對父母不孝順。
  • 真正有遠見的老人,不管兒女孝順與否,都會給自己留三條「後路」
    也許大部分的人會說我有兒女,即就是「養兒防老」,其實,這也是一種不現實的想法,就算兒女再孝順,也不可能時時在你身邊,再說,萬一兒女不孝順或者是子女自己貧困潦倒,沒有那個能力呢?那可能你的期待就會落空。那麼,對老人來說,如何才能幸福安康的度過晚年生活呢?一位90歲的老者曾經對我說,人老了,若想晚年幸福,不管兒女孝順與否,都會給自己留三條「後路」。
  • 「沒了兒女孝順,我還可以住養老院」,這位老人早給自己留好退路
    導讀:「沒了兒女孝順,我還可以住養老院」,這位老人早給自己留好退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沒了兒女孝順,我還可以住養老院」,這位老人早給自己留好退路!
  • 老人應該把自己的養老錢交給兒女嗎?先聽幾個真實的故事吧
    有人說人老了容易犯糊塗,應該早點把自己的錢交給兒女保管,錢財安全兒女高興孝順的更好,反正老了要指望兒女來養老。真應該這樣嗎?先聽幾個老人的悲涼故事吧。姨夫年輕時做生意,收入很不錯,給兩個兒子蓋了新房娶了新娘,又暗地裡幫襯遠嫁不如意的女兒不少錢,手裡就沒有剩下多少,覺得兒女過的好哪能虧了自己?姨媽將60就去世了,姨夫身體也不怎麼好就不出去做生意了,準備將就手裡的錢來養老。兩個兒子一個家裡種地一個城裡做生意,日子都過得不錯。姨夫種點糧和菜養養兩隻雞0,自己照顧自己也還怪好,也沒什麼花項。
  • 有退休金的老人,被兒女爭著養,是孝順還是「新型啃老」?
    這之後,再聽到鄰居誇她享福,兒子兒媳都這麼孝順時,孫大媽只是笑笑,轉個話題聊別的。在孫大媽看來,兒女們的孝順都是有「條件」的,她能夠理解,畢竟過日子不容易,能給他們花一點就花一點吧。但她同時又無法接受自己養出這樣的孩子,貪念和欲望寫在臉上,她總歸有點單純,理解不了複雜的人性。
  • 老人有兒女,晚年卻無人孝順?多半是年輕時做過這4件「虧心事」
    因此,我們的老人要想在晚年,得到兒女真正的孝順,那麼就要在年輕的時候,孝順自己的父母,若要是我們的老人,自己都不孝順父母的話,那麼我們就又有什麼臉面或者是理由,讓兒女來孝順自己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說的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 兒女「陪伴式啃老」,算不算是孝順?聽聽這位老人的看法
    有的人說,兒女在父母身邊陪伴父母、照顧父母,一家人關係親近,不分彼此,兒女花父母的錢是理所應該當,不應該說是「啃老」,應該是孝順。還有的人說,兒女長大了,有獨立生存的能力,但還是繼續生活在父母身邊,吃父母的用父母的,就是「啃老」,不孝順。我看見網上的爭議很大,就問了身邊的一位老人:兒女對父母「陪伴式啃老」,算不算是孝順?
  • 如果你遇到一個只為自己著想的老人會怎麼辦,網友:心酸但沒辦法
    網友經典故事剪輯:家裡的老人很自私怎麼辦?來看看小編收羅的故事會吧。網友大俠:有的老人是自私的,不是每個父母老了就值得尊敬,在我的字典裡,身為父母年輕時應該盡對子女盡心盡責照顧,關愛,不要子女在童年時心裡有陰影,有幸福感的人生,才會對夂母有感恩的心,否則孝順不來,盡責做到就行。
  • 60了,可是兒女不給錢看病,沒有錢給養老,不讓去他家住怎麼辦
    ,沒有錢給養老,不讓去他家住怎麼辦」?試問我們對此有過規劃,如果出現相關的問題該怎麼解決嗎?這個問題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值得我們每一個做父母子女的,是時候該好好想想了。那麼這個問題當中具體有幾個關鍵要素?一,首先我們來看60了,兒女不給錢看病,沒有錢養老,子女拒絕父母去家住的這個問題成不成立?
  • 有退休金兒女就很孝順嗎?看看這三位老人的回答,孝心是否等於錢
    所以現在很多人才拼了命地想擠進編制內,為的就是以後有個保證,雖然工資不高,但貴在穩定。有時候想清靜了,吳大爺就會和老伴回老屋住幾天,享受一下清靜的日子,兒子兒媳也會偶爾送些飯菜過來,並請老人過去住。吳大爺不清楚孩子們是不是看中自己的錢,但兒子眼前還算孝順是真的,自己日子也過得不錯,其它的吳大爺並不想多想。
  • 故事:「老人的錢,不就是給兒女花的嗎?」他的話,把家裡老人氣哭了
    當然是要面臨兒女不孝的境遇。許多父母年輕的時候養育孩子長大,好不容易等到他們自己成家立業了,原本想著能夠安享晚年了,然而現實則是冷酷而又無情的。費盡大半輩子為兒女拼死拼活,但是等老了需要子女的時候,他們卻躲得遠遠的,這時才真正體會到了失望和絕望的無奈。許多人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很多現實的寫照。
  • 為什麼越孝順的兒女,越不受老人待見?2個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導語:百善孝為先,孝為人之本,為人不能忘本,要飲水思源。老人含辛茹苦將兒女養育成人,到了老年,也希望兒女孝敬,讓自己過上晚年的幸福生活。小時候,父母看著我們長大;等我們長大後,卻看著父母老去。作為兒女,總是希望能竭盡所能孝順父母,在他們老年的時候多陪陪他們,可有些老人卻不接受,兒女越孝順,越不待見他們,這是為什麼呢?兩位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 為什麼兒女越孝順,老人越不待見?三個老人說出了答案
    導語常常會有一種現象,老人們在對待在身邊的孝順的兒女,總是不待見,而總是偏心那些遠在外面的兒女們,不管那些遠在外面的兒女是否孝順,都讓他們牽腸掛肚。為什麼兒女越是孝順,老人越是不愛他們呢?聽聽這三位老人怎麼說.
  • 沒錢的老人遭兒女嫌棄,不缺錢的老人,晚年也不一定幸福
    在孝順老人的這件事上,總是敷衍了事,根本不想真正的用心去做,只求能擋一擋眾人的眼睛就可以了。我的鄰居薛大媽就是這種人,有不少退休金和積蓄,她靠花錢把自家老人伺候走了,又想用同樣的方法讓自己的兒女來孝敬自己。沒想到事與願違,不僅沒有得到幸福的晚年生活,反而讓兒女們反目成仇。
  • 女方婚前存的錢是應該帶到婆家,還是應該給自己買套房子?
    我們應該相信愛情的美好,但並不妨礙我們做好婚前資產規劃。如果二者選其一的話,我更建議你買房。沒錯,法律上講婚前的財產屬於個人財產,但不意味著這錢最後一定是本人的。婚前儲蓄婚後混同的風險如果你在領證前單獨開一個帳戶來放這筆錢,以及保證婚後這個帳戶的獨立性,比如這個帳戶只出不進,不和你其他的銀行帳戶以及配偶的銀行帳戶相互轉帳,那麼可以確保這筆錢是你的婚前財產,一旦有資金往來就容易將個人資產與夫妻共同資產混同了,將來分割時就說不明白了。
  • 每月退休金8千兒女搶著伺候,80歲老人痛哭:這種孝順讓我害怕
    就連老年人之間,也有很模糊的分界線,而這個分界線,不在於物質本身,也不在於兒女有沒有出息,最基礎的便是自己有沒有生活保障。然而胡大爺是幸運的,他的三個兒女,各個都很孝順,一直積極治療對胡大爺從未放棄過,每每都將胡大爺從鬼門關懸懸的搶救回來,兒女們也都不嫌棄胡大爺癱瘓在床難伺候,都爭搶著讓胡大爺到自己家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