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見過這樣的情況,老人為了兒女把自己一生的財產花的精光,到最後卻被無情的拋棄。如果能夠自己獨立的生活,養老問題能夠自己有所保障,怎麼會活的如此的可憐呢?
人生多多少少都有一點無奈,也許有錢的時候又更想家庭的溫暖,也許有溫暖的時候去感嘆沒有金錢,行動不便的時候需要人照料,心情煩惱的時候需要人分享。所以不能事事如意,但是首先要保證自己衣食無憂。
我們這裡有這樣一個老人,年輕的時候創下了不少的資產,光是每年的門面收租都能達到60多萬。
老人有五個兒子平時都圍著老人轉,就連兒媳婦們也顯得特別的孝順,這老人心情一好,在自己過生日的那天就決定把每年的房租平均分配給自己的兒子。讓自己的大兒子操辦,自己安心的養老。
沒想到的是兒子們有錢分了以後,來看望老人的次數卻越來越少,為什麼呢?因為平均分配下去以後,兒子們都覺得反正每年都有這麼多錢,看不看老人也無所謂。
還好老人及時的發現了這個問題,第三年就決定還是由自己來收房租,規定兒子和媳婦一家人每年來看望老人多少次?才能拿到相應的金錢。
這些老人家裡又熱鬧了起來,本身老人就是一個愛熱鬧的人,又沒有老伴兒,所以我們不得不佩服金錢的力量,所以我們也明白,只有金錢才能讓家庭圍繞老人為中心。
老李頭的家庭並不富裕,自己就在小區裡當一個保安,而老婆不過是在超市裡面打掃衛生。
但就是這樣一個家庭,卻培養出來的一個優秀的兒子。雖然他們文化不高,但是憑著自己省吃儉用,盡最大的力量支持自己的孩子。
兒子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成績都是名列前茅,這是老李頭兒兩口子唯一可以炫耀的資本。
當兒子參加工作以後,老李頭拿出了一生的積蓄為兒子首付了一套房子,為兒子舉辦了婚禮。
本以為可以住在新房子裡面享福,可是卻因為兒媳婦嫌棄老人不愛乾淨為由,繼續守在破爛的出租房裡。
當兒子想要買一輛車向老李頭伸手的時候,老李頭已經無能為力。 正是因為這件事情,他的兒子基本上沒有來看他。甚至於到了今天,他的孫子都不願意叫他爺爺。
這不值得讓人思考嗎?把所有的金錢全部給了兒子,得到的卻是這種回報。儘管兒子當時的成績非常優秀,不過也養成了一種習慣,那就是父母欠自己的,向父母要錢一切順利成章。
老頭現在70多歲了,老兩口兒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到騰來的一個舊三輪車,每天在大街小巷穿梭,撿點紙殼子,撿點飲料瓶子。當有人問到他的兒子時候,老兩口只是搖頭。如果老李頭兩口子當初為自己打算一點,為自己存一點養老的錢,現在的生活哪裡會淪落到在大街上撿廢品呢?就算對於自己的兒子有所保留,難道兒子就不能成長和生活了嗎?
有時候人總是會擔心自己老了會孤獨,一門心思的希望自己的兒女在自己老了的時候能有所陪伴,但是在忙忙碌碌的今天,能陪伴老人的子女到底有多少?
含辛茹苦的把自己的孩子養大,給他們買房子娶媳婦兒,操心他們的家庭帶孫子,但是到你真正的老了以後,能定下心來完全為老人操心的子女又有多少?
有孝心又有錢的也許會僱人服侍老人,有些小家庭自顧不暇,他們願意把全部的時間花在老人身上嗎?
指望兒女養老不一定都能指望得上,但是自己有養老的本錢卻是一種保障,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兒女不孝順,自己還可以用錢把自己安排在養老院,同更多的老人在一起養老,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所以為自己存一點養老錢吧!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是自己能照顧自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兒女的身上,也許這樣才能活的更加的自在。
就算兒女不孝順又能怎麼樣?起碼不依靠兒女我也還能活的更好。一生辛苦的打拼到頭來不就是圖一個老有所樂嗎?如果真的一無所有,這樂又從何而來。
為了自己老有所保障,建議老人一定能為自己養老問題考慮,存點錢也是存一份安全,您說是嗎?
有錢兒女追著你孝敬,沒錢你追著兒女遭厭,雖然這話有一點極端,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 期待你的關注和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