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兒女不孝,是指兒女們不常在身邊,還是常在身邊卻對老人不理不顧?這是有區別的。
在老人身邊,對老人不管不理的兒女確實是不孝。
陳小剛在街上開了一家摩託車修理鋪,態度好,技術也過硬,所以生意也很好。
家裡寡居的母親就在離他幾裡路的鄉下,大家都說,他什麼都好就是不待見自己的媽媽。怎麼會這樣呢?
原因就是他覺得父母偏心大哥,大哥家裡是2個兒子,自己是2個女兒。孩子們小的時候,在一起玩,自己的女兒和大哥的兒子同時摔倒在地,母親都是趕忙抱起大點的孫子,對小一些的孫女卻是不理或者吼著讓她自己起來。
對這些,最初自己只是想到小孩子嘛,沒有必要計較,就忍著不出聲,後來這樣子的事情多了,就讓他們兩口子感覺很彆扭,隨後決定搬到街上租房子,一是為了做生意,二是孩子們一天天的大了,上學方便。但是對於母親的做法卻記恨在了心上。
從他在街上做生意以後,即使他媽媽來街上趕場,都不會留他媽媽吃飯或者讓她進來喝口水,更別提給什麼吃穿用度了。大哥一家隨兒子搬走了,老家只剩老母親,小剛也從來當沒有這個媽一樣。
老人的生老病死,小剛都當做沒有看到一樣,有時老人來要點錢去看病,還要被兒媳婦罵,沒有辦法,他老媽就只有到處撿破爛去掙點零花錢。街附近住的人,都對他們兩口子指指點點。
這種兒子,以老人過去的行為,作為藉口,不贍養老人,可以稱之為不孝。
有些老人,是不願意跟遠處工作的兒女住,但是兒女還是時常牽掛和請人照顧的,就不能說不孝了。
吳姐的媽媽有4個女兒,1個兒子。兒子在省城教大學,女兒一個比一個嫁的也好,平常她走路都是昂首挺胸,說話底氣十足,都說她真是命好。
每次她想在女兒家裡面玩,女兒們也都是很高興的歡迎她,兒子家裡也是給她準備了房間。
平常她的家裡沒人的時候,就請了鄰居幫忙照看。有一次,鄰居發現有3天沒有見到她人影了,以為她去了女兒家裡,就給她女兒打電話,女兒就請鄰居打開門去看看,結果老太太死在了家裡,無人知曉。當時正是三伏天氣,人已經都有臭味了。後來還報了警,通知兒女回來。
孝與不孝,怎麼做?年輕人有工作有壓力,不可能像老伴一樣長期守在身邊,能夠做到的就是讓老人在有生之年過的快樂,不留遺憾。
分清楚是不是真的不孝順?
若是真的和父母相處在一起,對父母不管不問,而且還是非打即罵的,是對父母不孝順。
1,尋求親友幫助
看親友當中,兒女和誰比較好,就請他去幫忙解開心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加以勸說。
2嚴重的可以尋求司法幫助
國家法律有明確的規定,對於有些不贍養老人,不孝順老人的行為,都有法律援助,可以申請予以強制執行,嚴重的還會被判刑。
3,政府機構幫忙
對於兒女不贍養老人的,除了強制執行以外,還可以通過當地的老年協會,申請低保,老齡補助,這些錢加起來,也夠了一個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費。
對於單身老人,雖有兒女但是不孝順,首先就是查找根源,是小時候溺愛兒女養成的惡習?還是因為老年人自己生活中的厚此薄彼造成的?還是老年人自己脾氣不好,讓子女敬而遠之了?還是老人自己年輕的時候,對自己上面的老人不孝順,兒女學了榜樣?
【珊桃和露】結語:
生活就像是栽花和種樹,種下去的是因,結出來的就是果。父母怎麼剪枝修葉,子女就怎麼長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