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的老人說:手裡有錢遇事不慌,兒女還孝順

2020-10-06 藍色的憂傷

導語:

老人都希望老有所養,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年輕的時候拼命賺錢,為了家庭,為了兒女,付出了自己的一切,退休了,也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兒孫自有兒孫福,應該學會「自私」一點,晚年才過得幸福。

王大爺今年已經六十七歲了,兒女非常孝順,經常走動,過年過節,兒女們都回來團聚,兒女們分工合作,親自動手,為王大爺做了一桌好菜。

他們一大家子歡聚一堂,兒女孝順,孫子、孫女更是開心,一大家人歡聲笑語,王大爺也開心的笑了,連左鄰右舍都對王大爺很羨慕,誇他兒女真孝順,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王大爺笑而不答,有一次上公園,他的老夥計孫大爺向他討教經驗,問他有什麼秘訣?因為孫大人遇到了煩惱的事。

他也對兒子兒女非常好,前幾年幫著兒子買房,女兒買車也出錢,過去有錢的時候兒女很孝順,經常上門問寒問暖,他原來有一套房子,自己住一小間,另外三間租給別人,每個月還能換點租金。

而且三番五次上門,說是他的孫子越來越努力了,他為了陪伴兒子想買一套學區房,但是房子本錢不夠,希望幫助一下,把那套房子賣了,然後跟兒子住在一起,也好照顧他。

他兒子說,爸爸患有輕微的老年痴呆症,兒子一家不放心,覺得還是接到身邊,照顧比較方便,孫大爺覺得有道理,就答應了兒子的要求,把那套房子賣了和兒子搬到一起。

開始的幾個月,兒子兒媳也是照顧老人家的,非常孝順,經常給他做些愛吃的,給他買些喜歡的水果,送給孫大爺。

還說孫大爺年紀大,出門買東西不方便,吃穿全包了,想買什麼,說一聲就好,他們會給老人買,孫大爺覺得兒女對自己真好,白吃白喝,還給自己買東西,孫大爺覺得不好意思,覺得兒子兒媳也不容易,能幫就幫一點吧,對他們也徹底放心了,把自己的退休工資卡交給他們保管。

說需要買什麼就去買,反正他也很少上街,也不會買什麼,就這樣把自己的工資卡交給了兒女,也不再過問了。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他感覺兒子兒媳對自己沒這麼熱情了,兒媳還怪他不注意衛生,身上有一股味兒,讓他不要去廚房隨便翻,口水都掉進鍋裡了。

後來越來越不耐煩,開始嫌棄他,也不願意和他說話了,總是拿臉色給他看,孫大爺覺得特別不自在,也特別的生氣,想要回工資卡,自己買東西,可是兒子兒媳都不同意,說對他不放心,萬一工資卡丟了或者忘記密碼,被壞人騙了怎麼辦?孫大爺很生氣,家裡也待不住了,沒事就去公園溜達。

可是,口口聲聲說關心他,照顧他的兒子兒媳卻很少出來找他,他回去晚一點,也沒人關心了,連飯菜都是剩菜剩飯,他把碗放那也沒人洗了,衣服也沒人動了,還得自己洗衣服,自己洗碗。

讓孫大爺非常失落,對兒子兒媳感到很失望,後悔把房子賣了,工資卡交給他們,看到大爺兒女這麼孝順,特來討教經驗。

王大爺告訴他,也沒什麼秘訣,就是錢掌握在自己手裡,兒女孝順,他就發錢獎勵,兒女對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他都記著,給他們適當的回報。

兒女當然對他孝順,覺得離不開他,把他當成寶貝,他才做到了「家有一老,猶如一寶。」

如果他和孫大爺一樣沒有留一點在自已身邊,什麼都要求兒女,讓他們一直對自己孝順,也是很難做到的。

兩位老人做法不同,效果大不一樣,人過60退休了,身體大不如前,也沒辦法掙錢了。有退休金就不要給子女增添負擔,但是有退休金,要給自已留下足夠的養老錢,非常必要的。

老人千萬不要相信,兒女會無條件的孝敬自己,提前把自己的房子,金錢財產等等給子女,萬一自己生病或者需要花錢,去求他們就麻煩了。

結語:

人老了要活得輕鬆,要想子女孝順,就要自私一點,為自己準備一條退路,對兒女不能事事包辦,無限付出,不求回報。要自己好準備,留下一筆錢,也是為兒女減少負擔。

一定要存點錢,既不能把錢全部交給兒女,也不要把錢揮霍光了,甚至想著有生之年,走遍祖國,走遍世界,那是不可能實現的。

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保養好身體,掌握好自己的財富,多做準備,也是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同時也是為了減輕兒女的負擔,為自己的晚年幸福著想,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靠人不如靠己,有孝順的兒女,不如自己手裡有錢,萬一子女不孝順,有錢還可以去住養老院,什麼也沒有,兒女又不孝順,那老人晚年的處境是無奈也是悽涼的。

感謝您閱讀評論,點讚轉發關注

相關焦點

  • 子女孝順有退休金的老人是真心的嗎?3個67歲母親說出心裡話
    導語有退休金和沒退休金的老人,老了之後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有差距嗎?那麼有退休金的老人,子女都會好好對待老人,也經常會在老人面前獻殷勤,而且還很有孝心,那么子女的行為,是真的孝順老人嗎?還是為了老人的錢?
  • 有錢和沒錢的老人,晚年生活有啥區別?這2個75歲老人說了心裡話
    看人間疾苦關注情感酵母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都說養兒防老,可如今的社會現狀是自己手中有糧,心中才能不慌。錢是一個人晚年生活的底氣。雖然說金錢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是沒有錢你任何問題都解決不了。老年人能夠抓住並且靠得住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手裡沒錢朋友會離你而去,親人有時也會嫌棄自己,兒女也會因為忙於自己的家庭根本無法照應。
  • 60歲老人的傾訴:人到晚年,手裡有錢,才可以有尊嚴
    其實一個老人,到了晚年就是想有尊嚴的活著,但很多時候都會讓人覺得特別的不容易。我兒子沒有結婚之前,我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說是過得特別不錯的,我兒子對我們也特別的孝順,但自從他結婚之後,所有的一切都開始有變化了。我兒媳婦就是一個特別強勢的女人,當初我就不太喜歡她,但因為我兒子非要和她結婚,我也只能同意。
  • 兒女對有錢的老人往往很孝順,是真心的麼?這仨老人說出真心話
    說到這裡,大家要注意一個詞—一般而言,這裡是指普遍性,但不是指個性。有的老人很有錢,但子女和其關係並不好;或者有的老人經濟很不好,但子女卻很孝順。這些,應該算是個性!那我們今天就來重點說一下這個問題~那些老人有錢,子女對老人照顧很好的,就是真的孝順麼?我看未必!
  • 67歲奶奶的感悟:做到這3點,兒女爭搶著給你養老
    「從小你養我,長大我養你,這是我們國家普遍接受的為老人養老的概念。但是,由於某些原因,例如重男輕女的思想或受現實的束縛,許多孩子不願供養父母,並把父母當作負擔。當然,有些孝順的孩子願意和父母住在一起,並給父母錢以養育他們。那麼,在孩子樂於照顧老人之前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67歲的奶奶說了實話。
  • 兒女孝順的老人,還有必要存錢嗎?3位68歲老人的答案很是一致
    ,老人也是為了防止出現兒女不孝順的時候,自己也好有個「退路」。如果說老人存錢,更多時候是為了防止兒女的不孝,那麼針對兒女特別孝順的情況下,我們的老人還有必要自己存錢嗎?我們今天就聽聽3位68歲的老人的心裡話,看看他們對於這件事情,又是怎麼看待的?
  • 65歲阿姨的真心話,再孝順的兒女,都不如自己手裡有份退休金
    65歲阿姨的真心話,再孝順的兒女,都不如自己手裡有份退休金。日子看著跟以前差不多,但細心的羅阿姨還是發現有些不一樣了,老伴還在世時,每月有5000塊退休金,家裡吃用都是老伴的退休金,兒子兒媳的工資都自己存起來。羅阿姨沒有退休金,一輩子靠著老伴,老伴過世後,雖然也給她留了幾萬塊錢,但終究不一樣了,現在是她要靠兒子兒媳,再不像老伴在世時,老伴的退休金除了家用外,還能給孫子交交學費,幫幫兒女。
  • 66歲老人獨居的底氣,手裡有房有存款,不怕兒子不孝順
    年老後,什麼最可靠,羅阿姨就直言說,有房有存款最可靠,只要有房有存款,不怕兒子不孝順。66歲的羅阿姨獨居,不跟兒子住,不過對於將來,她說自己一點也不怕,因為她有房有存款,這就是兒子孝順她的動力。羅阿姨笑自己的姐姐傻,說現在孩子們是因為她有錢才這般孝順,如果她沒有錢試試看,孩子們還會在她過生日時,為她慶祝,給她送禮物嗎?羅阿姨直言說,錢還是抓在自己手裡的才可靠,她現在雖然年紀大了,但是這幾年的生意她還是沒打算全交給兒子兒媳做,現在權當是教兒子夫妻,等她們自己能獨擋一面了再說。羅阿姨其實心裡有自己的小九九,她也怕全交給兒子後,兒子以後就不管她了。
  • 晚年有錢和沒錢的老人,生活有啥不同?3位70歲老人的話,很現實
    而越老越需要有一定的積蓄做底氣,因為在物價飛漲的今天,沒錢真的是寸步難行,尤其是人到晚年,有錢才有底氣,才能讓自己有安全感。晚年有錢和沒錢的老人,生活有啥不同?我們來聽聽3位70歲老人怎麼說。雖說退休金不多,但足夠我們老兩口用,還有剩餘,手裡有錢心裡也不慌。萬一有個小病小災,我們自己也能拿出錢來,不需要向兒女們開口,讓他們為難。我覺得,人老了,手裡有錢,日子過得才踏實,所以還是及時存點錢以備晚年之用才好。
  • 退休後手裡有存款有多重要,3位年過60的老人說出了自己的經歷
    前言: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是享受當下的思想,很多人都是月光族,他們覺得反正老了也有退休金,不會刻意去想存錢這件事,可現實生活中很多事無法預料,錢雖是身外之物,但它也是一個人的底氣,特別是老了沒有工作的時候,手裡有錢就多一份底氣。退休了的老人手裡有一份存款有多重要,聽聽3個年過60的老人的說法。
  • 為什麼老人不待見孝順的兒女?三位老人說出了答案
    老人總是對孝順的兒女不待見,到底是為什麼呢?看看下面這三位老人怎麼說。老二和老大相反,不僅調皮搗蛋,還老是打架,為此,我們掏了不少醫藥費。後來長大了,也不讓我們省心。成天和小混混、地痞流氓混在一起,也不找工作,沒錢花了,就管我們要。要是不給,他就到處打著我的名號去借錢,然後讓我還。
  • 兒女孝順的老人還有必要存錢嗎?2位65歲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人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美好的生活,為了完成美好生活,一輩子可以說付出了很多信息,無論是哪一代的人,都是如此,你做到很多不同的思想工作,生兒育女有女兒為自己養老。兒女孝順的老人,還有必要存錢嗎?2位65歲的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 為什麼兒女越孝順,老人越不待見?三個老人說出了答案
    導語常常會有一種現象,老人們在對待在身邊的孝順的兒女,總是不待見,而總是偏心那些遠在外面的兒女們,不管那些遠在外面的兒女是否孝順,都讓他們牽腸掛肚。為什麼兒女越是孝順,老人越是不愛他們呢?聽聽這三位老人怎麼說.
  • 68歲老人的哭訴:女兒的孝順,讓我有苦難言、以淚洗面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能攢下自己的工資,給孫子或外孫花,能給兒女減輕經濟壓力。其二:願意和自己的兒女住一起,這樣更有安全感,哪怕受點委屈,也願意每天看著兒女出出進進、健健康康。但並不是所有的選擇,都能堅持到最後。這裡邊包括諸多難以想像的原因,更有著不可言說的難處。
  • 67歲老人的心裡話:晚年能讓我依靠的,不是退休金和兒女
    前言也許在你的印象中,退休之後的老人所過的生活是很愜意的,他們沒有了工作的煩惱,擺脫了各處應酬,可以好好的享受生活了。至於養老的問題,他們不但有每月有退休金,而且還有子女的照顧,生活一定是很滋潤。可實際情況卻並非你想的那樣,有一些老人到了晚年,即不能依靠退休金,也不能依靠兒女,我們一起來聽聽過來人的心裡話。
  • 故事:老人有錢有房不要隨意撒手,養兒難防老,手裡有錢心裡有底
    老人有錢有房不要隨意撒手,養兒難防老,手裡有錢心裡有底。如果你手裡有錢或者有房子,那你的狀況就好多了,所以,老人的錢和房子輕易不要撒手。下面我們聽三個小故事。1,40萬元錢給了兒子,兒子辭去工作,做專職啃老族。
  • 老人是不是有錢,晚年就能高枕無憂呢?70歲的大媽說出了心裡話
    老人是不是有錢,晚年就能高枕無憂呢?隨著孩子們的一天比一天大,心裡總是不太踏實,覺得還是自己手裡有點錢才行,免得以後兒子們不養活自己,哭都沒地方去。幾年前老伴去世了,臨終前跟我說了很多話,說最放心不下的人就是我,怕孩子們不孝順我,我一個孤寡老人可怎麼辦。還塞給我一筆錢,讓我千萬不要告訴孩子們,萬一沒人管沒人問,還能拿著錢去敬老院。
  • 70歲老人說:人老了遠離這4件事,兒女孝順,才能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不期待兒女們的孝順,只希望自己能有個快樂幸福的晚年生活。70歲的張大爺說他退休後,一直遠離這4件事,不僅兒女孝順,還能夠度過幸福的晚年生活。樓下的一戶老人總愛摻和兒子家的事情,今天孫子上哪所高中了,他要摻和摻和,明天兒子家又有其他事情,他也要發表意見,兒子兒媳不聽他的,他還要耍一下老人的威風,最後弄得兒媳都快要跟他兒子離婚了,他老人家還說,我這都是為了你們好的啊!幾年前,老人家兒子兒媳商量著再買套房子,這樣可以用租金還房貸,還能夠掙些房子上漲的錢。
  • 如果兒女不孝順怎麼辦?老人應該為自己存點兒錢。
    雖然說談到錢總有有點俗氣,但是錢卻是生活的基礎。作為一個老人,如果有一定的養老金,那是自己的依仗。雖然我們都期待兒女有孝心,但並不是每一個兒女都知道如何去孝敬老人。我們見過這樣的情況,老人為了兒女把自己一生的財產花的精光,到最後卻被無情的拋棄。如果能夠自己獨立的生活,養老問題能夠自己有所保障,怎麼會活的如此的可憐呢?
  • 子女孝順的老人還需要存錢嗎?2位70歲老人說出實情
    導語如果到了晚年,手裡沒有錢,那我肯定會活得苦不堪言,因為老年人到了晚年之後花錢的地方特別多,如果沒有存錢的話,那麼怎麼可能過上好的生活呢,要是問子女拿,子女肯定會嫌棄,所以手裡有錢真的很重要。但是,有的老人覺得,如果子女孝順就沒有必要存錢了,因為子女會給他們花,但真的是這樣嗎?子女孝順真的不用存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