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該不該把自己的社保卡交給孩子保管?通過細細品味生活五味雜陳,我想藉此告誡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爸爸媽媽們一句,再愛孩子也要懂得給自己留有餘地,對孩子不要什麼都傾盡所有。
尤其是老了涉及養老錢的問題,更要慎重再慎重,這要是處理不好,自己跟孩子的整個家庭都因此充斥著矛盾重重,影響家庭和諧穩定的關係。
因為傾盡所有,老人到頭來可能真的會一無所有。而適當地保留一點,可能就會保護住一家人的感情不錢的矛盾被破壞。只有您們手裡有錢,基本的生活才能有保障。家庭才能更容易和諧。
我說的句句都是心裡話。因為身體的原因,我的生活需要爸媽照顧,所以我看到了很多現實當中存在的小問題。雖然我們一家人的關係很好,但提到錢感情上多少總會有彆扭的問題出現。
所以我才總結得出這些結論,希望能夠給爸媽輩的叔叔阿姨提供一個參考。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一家人目前的感情特別好,提錢的時還是因各種因素變得不協調,更別提本身存在意見的家庭。
談及親人之間感情變了味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相信大家第一反應都能聯想得到,問題的根源出現在一個錢字上。沒錯,絕大部分原因都離不開錢。
生活裡,曾經見過很多兄弟姐妹之間,一開始都知道親兄弟明算帳的利害關係,他們也一直遵循執行著這個錢目標,情是情的理念!
可最後他們終究還是敗給感情太好了,因為感情好逐漸讓他們覺得都是親人,小事小情上根本沒必要算得那麼清楚,下意識地卸掉了理智的防備,心裡開始鬆懈覺得在感情好面前錢不錢的不用計較太多。
這種心理一旦形成,我們就會下意識忽略很多自己看起來無關緊要,在親人那裡卻很重要的事情。結果再好的感情,都經不起一點點意見的生根發芽,千裡之堤逐漸毀於蟻穴正是這個道理。
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如此,父母子女之間的感情又何嘗不是呢!很多的關係表面看起來很好,內心裡其實早已離心離德,各自忍不住在別人面前說起對方的不是!
所以說,為了保持家人之間和諧的關係,老人的養老錢無論怎樣最好都不要交給孩子,孩子最好也別想動這份不屬於自己的錢。一家人必須養成父母的就是父母的習慣,做子女的可以分享,絕不能理所當然地試圖佔有。
只有這樣,一個家庭才能避免很多沒必要的矛盾發生。該誰的是誰的跟親情一點都不衝突,想通了反而如釋重負。畢竟都是骨肉至親,感情維護好了,父母的最終都還是孩子的。
這個過程當中,哪怕有一方一時想不通鬧點小情緒,結果總要遠遠的比激化矛盾好很多,至少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是這樣。別不信。
不是說,親情子女都不能相信了。而是建立均衡平等的親情才能變得更牢固。經歷過很多生活和矛盾之後,相信我們都能明顯感受得到這一點。
很多父母出於愛孩子,感情用事毫無保留地把手裡的一切都交給孩子,結果慣成孩子覺得一切都理所應當,拿父母的跟自己的一樣,慢慢地忘了該感恩。父母最終為自己無條件信任孩子,得到老年辛苦的苦果。
孩子需要錢,父母把攢在手裡的錢支持給孩子,跟原本屬於父母的錢從他們手裡掏出,情感上很不一樣。對於父母,需要用錢,從自己手裡拿出,跟向孩子要感覺也完全不相同。哪怕跟孩子要的錢本來就是屬於自己的。
這不是說,親人之間互信不信任的問題,而是只有保持彼此舒適的邊界線,才能更好地保護親情不被身外之物衝淡變質!
尤其人到了五六十歲才發現,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給孩子錢不需要看臉色外,不管其他什麼感情,拿錢的次數多了,彼此之間看待錢這件事的情緒就變了,明顯感受到需要看對方的臉色,對孩子也一樣。
七十多歲的奶奶亦是如此,在社保剛下來的時候,因為以前沒有經驗借鑑,她就無條件把社保卡交給叔叔保管。後來到了需要用錢,手裡沒有她就跟叔叔他們要,開始的時候還好,可是過了幾次感覺明顯地就變了味!
面對奶奶要用錢,雖然給奶奶的錢原本就屬於奶奶的,但經過他們的一道手,這個錢意識上就變成了他們的私人財產。面對奶奶好幾次要錢,他們逐漸表現得不耐煩;這讓年邁的奶奶感受到用錢需要看他們的臉色,奶奶當然也不樂意了。
到頭來,原本可以避免的矛盾,就這樣慢慢地積累直到徹底爆發。奶奶看似因其他矛盾跟叔叔大吵了一架,直接把自己的社保卡要了回來。歸根結底,很多表面看似跟錢不沾邊的矛盾,起因都是在錢字上落下不痛快!
.
面對把掌握在手裡很久的社保卡還給奶奶,叔叔一直對此耿耿於懷,時常惦記奶奶能取多少錢。就因為奶奶的社保卡經過了他的手裡一次,他成功取了幾次錢,潛意識裡他已經佔有了這筆錢,還給奶奶的社保卡更像是跟他搶了似的。
如果從一開始,奶奶沒有毫無保留地把社保卡交給他,縱容慣著他。而是明確地告訴他,這社保卡是國家給我的,無論裡面有多少都是我的,我必須拿在手裡。
社保卡在手裡,以後我需要用錢的時候,就不用再跟你們要,這樣對我們一家人都好,我們也不會因為什麼矛盾影響到一家人和睦的感情。
若是叔叔能早習慣這一點,那麼他是不是就能避免和奶奶因為錢發生爭吵,要回社保卡的矛盾是不是也能避免了呢?
農村裡允許孩子把僅有的社保卡交給孩子的何止奶奶一個,在我們知道的範圍內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如此。結果大部分的人現在自己社保一個月多少錢都不知道。對比他們,奶奶敢於把自己的社保卡要回來還是幸運的。
古人云,人心不足蛇吞象,並不是說說而已。這人性真不能慣著,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拿自己的晚年保障做賭注!儘管我也是為人子,但我清楚地感受到,人性是很難餵飽的。包括我們自己在內,對很多事情都充滿了不該有的意見。
包括我的媽媽,雖然他們現在才五十多,可我一直跟他們強調;若是你們手裡能攢點錢那就好好地拿著,不要什麼都給我們。
至於你們想給孫子多少錢,那是你們祖孫輩之間的情分。只要你們手裡有些錢,將來老了跟兒媳婦合不來,你們也可以靠這些錢生活,我們之間也能減少很多摩擦。你們的晚年生活有一定的保障,在錢上和諧相處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幸福!
我覺得農村裡最缺乏的意識就是,父母缺乏主見,該父母的就是父母的意識很差!因為父母可以輕易把自己的當成孩子,孩子很難把自己的當成父母的。
在養老錢有限的情況下,父母再把社保卡和錢全部交給孩子,等於斷了自己的選擇權,很多父母老年生活不幸福問題都出在這一點上。
人老了,喜歡嘮叨,喜歡想多了;若是這個時候在跟孩子糾結錢的問題,原本沒有問題的生活都會逐漸地出現裂縫。
由此可見,理清錢財對一個家庭的感情來說是多麼地重要。因為人性就是這樣,喜歡的時候可以對你掏心掏肺,鬧矛盾了恨不得把你的老底全部揭露扒出來遊街示眾。
我們需要做的,在感情要好的時候別急著掏心掏肺,鬧矛盾了才不用害怕被揭短。老人只有把社保卡,養老金緊緊地拿在手裡,在一家人的感情上,老人才是有價值的,才不會變成一個負擔!
農村的老年人,日子過得去就好,不要再像以前那樣為了孩子拼命累壞了身體。要明白,老人勞累創造出來的價值,很難再醫得回身體的消耗,到頭來對自己對孩子都是得不償失。
老年人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應當就是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只有老人身體健康了,才不用擔心過早成為家庭的負擔,老人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有保障!
每一個父母晚年的不幸,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都是孩子的罪過。愛孩子先從保護自己開始,這也是我經常跟媽媽說的話。
很多孩子對你們不好,歸根結底離不開你們的縱容慣壞。一個人如果長時間予取予求,他就會變成習慣逐漸喪失感恩的心。一個人如果連感恩的心都沒有,他就不懂得替他人著想。
所以,父母保留的這一點,既可以保護親情的同時給自己的晚年預留迴旋的餘地。人老了,能過上安慰日子最重要,別什麼都給孩子把孩子變成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