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露相逢|情感觀點
「兒女是來討債的,父母是來還債的」,這句話很多人都聽說過,父母也經常提到。雖然人們說這句話帶有調侃的意味,但是這句話確實有幾分道理。
如果兒女按照父母的期望長成一個知恩圖報、有出息有前途、善良懂事孝順的孩子,那麼父母就很有福氣。這樣的孩子是來報恩的,是來給父母增添福氣的。
如果兒女辜負了父母的期望,不但沒有成材,而且把父母當成了自己生存的砝碼,做出了不孝的事情,那麼這樣的兒女就是父母一輩子的債務,往往需要父母為他們付出更多心血。
今天,我去養老院探望奶奶。我奶奶跟我媽關係一直很僵硬,不願意住在我們家養老,生怕給我爸添麻煩。無奈之下,我爸找了一所條件不錯、離家較近、護工靠譜的養老院,讓奶奶住在這裡養老。
在我探望奶奶的時候,看到了奶奶新認識的幾個老年朋友。為了寫文,我跟他們聊了起來。了解3個退休老人的經歷之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有些子女的確是來要債的,父母如果不希望晚年生活被子女拖累,就得變得狠心點,不要對子女過於心軟。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這3種兒女是來要債的,我寧可自己養老」。
1、把照顧孫子輩當成老人義務的兒女;
齊奶奶今年82歲了,在養老院裡住了7年,膝下有一兒一女,都已經結婚了。
在齊奶奶七十歲的時候,她答應了自己兒子的請求,跟兒子一起住了五年。齊奶奶本來以為,跟著兒子住自己就可以過著兒孫繞膝的日子。在她的想像中,自己的老年生活應該是這樣的:每天早起去買菜,找幾個熟人聊聊天,跳會廣場舞,中午回家給兒子和兒媳婦做飯,有時間還可以出去旅遊。
實際上,齊奶奶的晚年生活是這樣的:剛到兒子家,兒媳婦就懷孕了。齊奶奶既需要收拾家裡,又需要伺候兒媳婦。齊奶奶好心提醒兒媳婦不要觸碰一些孕婦的禁忌,在兒媳婦的眼裡卻是自己故意刁難她,跟齊奶奶鬧彆扭。
孫子出生後,兒媳婦休完了產假就繼續上班了,孫子完全交給齊奶奶照顧。照顧一個剛出生的小嬰兒,對人的精力和體力有很大的要求。齊奶奶身體不好,為了照顧小孫子生了三次病,可是,在兒媳婦看來,婆婆之所以願意照顧孫子,就是為了讓自己養老。既然想要自己養老,就該給自己照顧孩子,對婆婆絲毫感激之情都沒有。
齊奶奶無法忍受帶娃的辛苦,更無法忍受兒子和兒媳婦心安理得的心態,於是,她離開了兒子家,住進了養老院。
很多女人都說,「婆婆不給我帶娃,我就不給婆婆養老」,在她們看來,自己沒有給婆婆養老的義務。的確,兒媳婦沒有給婆婆養老的義務,但是婆婆也沒有照顧孫子輩的義務。兒媳婦和婆婆之間存在的更多的是情分,不是義務。
對女人而言,婆婆願意給你帶娃,是你的福氣。無論她出於何目的,她都幫了你大忙,你也該對她心存感激,對她尊敬一點。
婆婆給你帶娃,不代表著你就沒有照顧孩子的義務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這個角色是無法代替的。
2、啃老的兒女;
孫爺爺膝下有一個兒子,今年45歲了。他的兒子多次來養老院,目的不是探望父親,而是管父親要錢。前段時間,他兒子來要錢,孫爺爺不肯給,他兒子惱羞成怒,試圖對孫爺爺動手,被養老院的員工及時攔住。徵得孫爺爺的同意,養老院將他兒子列入了禁止進入大門的名單中。
孫爺爺告訴我:「因為是獨生子,所以我這個兒子是我父母和我老婆的心肝寶貝。為了養家餬口,在兒子兩歲那年我就背井離鄉出去打工賺錢了,缺乏對兒子的管教和關心。在我老婆的溺愛下,我兒子長成了一個混混。他不但不學無術,而且脾氣暴躁,在老家到處惹是生非。現在,他已經失業五年了,完全靠著我的退休金生活。我勸了他無數次,他都不願意出去賺錢。更過分的是,他趁我不注意,偷走了銀行卡,拿了我老婆的遺產十萬元出去賭博,輸得一乾二淨。我實在是失望至極,也不想再讓他啃老了,就住進了養老院。」
對父母而言,晚年最怕遇到的兒女並不是沒出息的兒女,也不是把你當保姆的兒女,而是啃老的兒女。啃老,是現代很多年輕人的通病。有的年輕人啃老程度比較輕,頂多需要父母時不時補貼一下房貸。有的年輕人驕奢淫逸,不想著努力賺錢養家餬口,把生存下來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父母養老金的身上。對他們而言,父母的養老金不是給父母養老的,而是給他們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用的。
對待啃老不知悔改的兒女,父母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狠心。兒女既然不成器,你繼續勸說也毫無用處。與其搭上自己的晚年生活,還不如狠心一點。或許失去了你這棵搖錢樹,他們就變得勤奮起來了。
3、甩手掌柜式的兒女。
我奶奶之所以跟我媽有矛盾,是因為我媽的確是一個不合格的兒媳婦。
我奶奶在家期間,我媽和我爸成為了甩手掌柜,每天除了上班,別的事情一點兒也不做。下班之後,他們倆就直接往沙發上一躺,各玩各的手機。洗衣、做飯、拖地、買菜以及我上下學接送問題都由我奶奶包攬。如果我奶奶抱怨幾句,我媽就會理直氣壯地埋怨我奶奶不體貼他們,讓我奶奶很是生氣,跟他們大吵了一架,住進了養老院。
不想成為免費保姆,這是很多老人不願意跟兒女同住的原因。人老了之後,身體機能就會下降,哪怕是活動幅度大了點,都會感到難受不已。對老人而言,那些看起來簡單的家務活早已不是好做的事情了。如果老人只是搭把手,那還好說,如果讓老人包攬全部家務活,老人肯定會不願意。
為人子女,請不要成為父母的債務,請體貼關心一下你的父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