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的真心話:「這3種兒女是來要債的,我寧可自己養老」

2020-09-12 情露相逢

情露相逢|情感觀點

「兒女是來討債的,父母是來還債的」,這句話很多人都聽說過,父母也經常提到。雖然人們說這句話帶有調侃的意味,但是這句話確實有幾分道理。

如果兒女按照父母的期望長成一個知恩圖報、有出息有前途、善良懂事孝順的孩子,那麼父母就很有福氣。這樣的孩子是來報恩的,是來給父母增添福氣的。

如果兒女辜負了父母的期望,不但沒有成材,而且把父母當成了自己生存的砝碼,做出了不孝的事情,那麼這樣的兒女就是父母一輩子的債務,往往需要父母為他們付出更多心血。

今天,我去養老院探望奶奶。我奶奶跟我媽關係一直很僵硬,不願意住在我們家養老,生怕給我爸添麻煩。無奈之下,我爸找了一所條件不錯、離家較近、護工靠譜的養老院,讓奶奶住在這裡養老。

在我探望奶奶的時候,看到了奶奶新認識的幾個老年朋友。為了寫文,我跟他們聊了起來。了解3個退休老人的經歷之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有些子女的確是來要債的,父母如果不希望晚年生活被子女拖累,就得變得狠心點,不要對子女過於心軟。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這3種兒女是來要債的,我寧可自己養老」。

1、把照顧孫子輩當成老人義務的兒女;

齊奶奶今年82歲了,在養老院裡住了7年,膝下有一兒一女,都已經結婚了。

在齊奶奶七十歲的時候,她答應了自己兒子的請求,跟兒子一起住了五年。齊奶奶本來以為,跟著兒子住自己就可以過著兒孫繞膝的日子。在她的想像中,自己的老年生活應該是這樣的:每天早起去買菜,找幾個熟人聊聊天,跳會廣場舞,中午回家給兒子和兒媳婦做飯,有時間還可以出去旅遊。

實際上,齊奶奶的晚年生活是這樣的:剛到兒子家,兒媳婦就懷孕了。齊奶奶既需要收拾家裡,又需要伺候兒媳婦。齊奶奶好心提醒兒媳婦不要觸碰一些孕婦的禁忌,在兒媳婦的眼裡卻是自己故意刁難她,跟齊奶奶鬧彆扭。

孫子出生後,兒媳婦休完了產假就繼續上班了,孫子完全交給齊奶奶照顧。照顧一個剛出生的小嬰兒,對人的精力和體力有很大的要求。齊奶奶身體不好,為了照顧小孫子生了三次病,可是,在兒媳婦看來,婆婆之所以願意照顧孫子,就是為了讓自己養老。既然想要自己養老,就該給自己照顧孩子,對婆婆絲毫感激之情都沒有。

齊奶奶無法忍受帶娃的辛苦,更無法忍受兒子和兒媳婦心安理得的心態,於是,她離開了兒子家,住進了養老院。

很多女人都說,「婆婆不給我帶娃,我就不給婆婆養老」,在她們看來,自己沒有給婆婆養老的義務。的確,兒媳婦沒有給婆婆養老的義務,但是婆婆也沒有照顧孫子輩的義務。兒媳婦和婆婆之間存在的更多的是情分,不是義務。

對女人而言,婆婆願意給你帶娃,是你的福氣。無論她出於何目的,她都幫了你大忙,你也該對她心存感激,對她尊敬一點。

婆婆給你帶娃,不代表著你就沒有照顧孩子的義務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這個角色是無法代替的。

2、啃老的兒女;

孫爺爺膝下有一個兒子,今年45歲了。他的兒子多次來養老院,目的不是探望父親,而是管父親要錢。前段時間,他兒子來要錢,孫爺爺不肯給,他兒子惱羞成怒,試圖對孫爺爺動手,被養老院的員工及時攔住。徵得孫爺爺的同意,養老院將他兒子列入了禁止進入大門的名單中。

孫爺爺告訴我:「因為是獨生子,所以我這個兒子是我父母和我老婆的心肝寶貝。為了養家餬口,在兒子兩歲那年我就背井離鄉出去打工賺錢了,缺乏對兒子的管教和關心。在我老婆的溺愛下,我兒子長成了一個混混。他不但不學無術,而且脾氣暴躁,在老家到處惹是生非。現在,他已經失業五年了,完全靠著我的退休金生活。我勸了他無數次,他都不願意出去賺錢。更過分的是,他趁我不注意,偷走了銀行卡,拿了我老婆的遺產十萬元出去賭博,輸得一乾二淨。我實在是失望至極,也不想再讓他啃老了,就住進了養老院。」


對父母而言,晚年最怕遇到的兒女並不是沒出息的兒女,也不是把你當保姆的兒女,而是啃老的兒女。啃老,是現代很多年輕人的通病。有的年輕人啃老程度比較輕,頂多需要父母時不時補貼一下房貸。有的年輕人驕奢淫逸,不想著努力賺錢養家餬口,把生存下來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父母養老金的身上。對他們而言,父母的養老金不是給父母養老的,而是給他們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用的。

對待啃老不知悔改的兒女,父母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狠心。兒女既然不成器,你繼續勸說也毫無用處。與其搭上自己的晚年生活,還不如狠心一點。或許失去了你這棵搖錢樹,他們就變得勤奮起來了。

3、甩手掌柜式的兒女。

我奶奶之所以跟我媽有矛盾,是因為我媽的確是一個不合格的兒媳婦。

我奶奶在家期間,我媽和我爸成為了甩手掌柜,每天除了上班,別的事情一點兒也不做。下班之後,他們倆就直接往沙發上一躺,各玩各的手機。洗衣、做飯、拖地、買菜以及我上下學接送問題都由我奶奶包攬。如果我奶奶抱怨幾句,我媽就會理直氣壯地埋怨我奶奶不體貼他們,讓我奶奶很是生氣,跟他們大吵了一架,住進了養老院。

不想成為免費保姆,這是很多老人不願意跟兒女同住的原因。人老了之後,身體機能就會下降,哪怕是活動幅度大了點,都會感到難受不已。對老人而言,那些看起來簡單的家務活早已不是好做的事情了。如果老人只是搭把手,那還好說,如果讓老人包攬全部家務活,老人肯定會不願意。

為人子女,請不要成為父母的債務,請體貼關心一下你的父母。

​END.

相關焦點

  •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這兩種兒女是來要債的,我寧可自己養老」
    養老現在很熱門的話題,很多人都在討論這樣不同的養老模式,對於老人來說,只要老人開心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以下這幾種養老模式,卻是老人們非常反感的這種情況,寧願自己養老,感覺自己養大的兒女就像來要債的。歲,在養老院住了挺多年了,自己有兩個小孩,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女兒嫁到外地,兒子也結婚了。
  •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我不接受這3種再婚老伴,寧可自己養老」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我不接受這3種再婚老伴,寧可自己養老」。老人已經無法行走了,一直躺在床上,靠兒媳婦日夜伺候。她的兒媳婦今年已經71歲了,比我的年齡還大,已經到了該享受晚年生活的年齡了。可是,光伺候婆婆這件事情,就足以耗掉這位兒媳婦的大部分時間。她不止一次跟我抱怨過,說自己伺候婆婆有多辛苦,家人不僅不肯幫忙,而且對自己的抱怨充耳不聞。我在想,與其讓我成為伺候老人的保姆,我還不如一個人過。」
  •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我不接受這3種新型養老模式,寧可單過」
    等到吃飯的時間點,兒女會出來喊我們吃飯。簡單、溫馨、有人照顧、兒孫繞膝,這就是我們對晚年生活的期盼。可是,這樣的晚年生活對很多老人而言都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福利。很多老人在退休後,依然過著著著無比艱辛的養老模式,感到苦不堪言。
  • 兒媳婦的真心話:「這3種婆婆我不會給她養老,寧可結束婚姻」
    對老人而言,養老的方法無非就那麼幾種。第一種最常見,叫做養兒防老。我們把兒女撫養長大,兒女負責給我們養老。第二種是自己存錢養老。這種方法最近幾年一直被倡導,因為養老防老的思想觀念越來越不靠譜了。第三種就是花錢請人幫忙養老,比如請保姆、住養老院。還有一種新型養老模式,叫做搭伴養老,比如幾個老人在一起居住彼此照應,或者喪偶老人再婚。
  •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這4種老伴我不會要,寧可單過」
    首先,人越到老越害怕孤獨,孤獨的感覺會讓人生活得很痛苦,老人退休後無所事事,需要有一個人陪伴他;其次,年輕人生活壓力巨大,無暇照顧老人,老人有個伴可以相互照顧;最後,老人獨居會讓兒女不放心,有個人在身邊出了事情兒女可以及時知道。有的人反對老人再婚,理由也很好理解。
  •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我寧可單過,也不會把3樣東西交給兒女」
    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父母不再把養老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兒女身上,而是開始依靠自己,選擇單獨養老。父母之所以不願意跟兒女同住養老,不僅是因為兒女不夠孝順,也是因為跟兒女一起同住需要付出「代價」,需要交出一些東西。吳奶奶今年72歲了,已經退休多年,在五年前,吳奶奶離開了兒子家,搬回了自己家,開啟了獨居養老的生活。
  •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老人寧可自己苦一點,也要管住3樣東西」
    晚年生活要想過得好,老人不僅需要有一定的經濟保障和人力保障,也需要自己有定力,可以管住自己的一些行為,以免自己走錯了路,毀掉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在跟爺爺聊養老問題的時候,爺爺說了這樣一番話:「其實,很多老人之所以晚年過得不幸福,不一定是因為兒女不夠孝順,也可能是因為他們自己管不住自己。
  • 3位退休老人心裡話:3種新型養老模式俺不接受,寧願自己過
    多麼的簡單,溫馨,兒孫繞膝,這是我們期盼的晚年生活。現實生活裡能夠享受到這樣幸福的老人太少了。很多的老人,即使退休了,也過著艱辛的養老生活,苦不言,累不語的日子。下面3位退休老人說了自己的心裡話:這3種新型養老模式我不接受,寧願自己過。
  •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符合這3個特徵的老人,獨居養老最舒服」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是人類社會的基本要求。在大部分人看來,老人最好的養老方式就是與子女住在一起,享受著兒孫繞膝的樂趣,享受著子女的照顧。可是,有3位我認識的退休老人說出了真心話:「其實,對一些老人而言,獨居養老最舒服。」
  •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父母要想讓兒女養老,就別幹4件蠢事」
    實際上,有些老人也會做一些蠢事,讓兒女傷透了心,不願意給父母養老。我諮詢了幾位退休老人,他們說出了真心話:「父母要想讓兒女養老,就別幹4件蠢事」。在旅行途中,木奶奶遇到了一位比自己大一歲的老人,與他相談甚歡。老人得知她的基本情況後,提了個建議:「你老伴去世了,我離婚了,不正好湊好一對嗎?身邊有個人陪伴,你也不會感到太寂寞。」木奶奶覺得對方說得有理,不顧兒女的反對,堅持要跟他結婚。最終,木奶奶跟兒子大吵一架,如願以償嫁給了對方。
  •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最好的養老模式不是與兒女同住,而是這種」
    ,最高一級為從言行和內心處尊重父母,中間一級為不打罵侮辱自己的父母,最低一級為給父母養老送終。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父母把子女撫養長大,讓子女有生存下去的能力,等父母老了之後,子女贍養父母的晚年,讓父母老有所養,平安度過餘生,這就是養兒防老的思想觀念的含義。可是,現實生活中既有不合格的父母,無法盡到撫養孩子的義務,也有不合格的兒女,無法盡到給父母養老的義務。
  • 3位退休老人心裡話:這3種新型養老模式我不接受,寧願自己過
    多麼的簡單,溫馨,兒孫繞膝,這是我們期盼的晚年生活。現實生活裡能夠享受到這樣幸福的老人太少了。很多的老人,即使退休了,也過著艱辛的養老生活,苦不言,累不語的日子。下面3位退休老人說了自己的心裡話:這3種新型養老模式我不接受,寧願自己過。
  •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這2種老伴我不會要,寧可單過」
    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都有追求真愛的權利。不過愛情跟婚姻是兩碼事,尤其是退休老人,想要再婚,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再婚家庭,關係複雜,牽扯到財產、子女等一系列問題。如果沒處理好,婚姻不會幸福。如果沒找到合適的老伴,還不如單過。一個60歲的退休老人的大實話:以下四種老伴,我堅決不要,寧可單過。
  • 3位退休老人心裡話:「這3種養老方式拒不接受,寧願自己過」
    下面3位退休老人說了自己的心裡話:這3種養老方式據不接受,寧願自己過。1、趙阿姨 60歲我今年60歲了,老伴過世8年了,我就一個女兒,也早已成家,如今我身體還不錯自己生活著。老許今年63歲,老伴去世後就一直跟著兒子兒媳一起生活。
  •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這3種老人再婚是圖錢,我寧可單過也不嫁」
    老人守寡十五年,將女兒撫養長大。女兒出嫁後,老人就一個人生活著。周圍人於心不忍,便勸說她再婚,在這些年來,也有不少單身老人試圖跟她結婚,都遭到了房大媽的拒絕。房大媽說出了自己的真心話:「這3種老人再婚是圖錢,我寧可單過也不嫁。」
  • 退休老人的忠告:「我不相信子女的3種謊話,寧可單過」
    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無,即使是自己的子女,父母也需要為自己留有後路,以免晚景悽涼。3位退休老人給了我一個忠告:「我不相信子女的3種謊話,寧可單過」。大姑給了跟她一樣溺愛兒女的老人一個忠告:「兒女之所以可以啃老成功,都是因為父母的溺愛和心軟。如果你繼續讓他啃老,就不僅會讓自己的晚年生活變得悽涼無比,而且會毀掉自己孩子的一生。啃老的人不僅難以成家,而且自己都沒有基本生存下去的本領。等到父母離去的時候,啃老的人就會遭到社會的懲罰,成為一個連飯都吃不起的人。
  • 退休老人坦言:這3種養老方式我不接受,我情願自己一個人過
    剛開始我的養老方式是和兒女一起居住。和兒女居住在一起挺累人的,我作為一個老人家,我各方面都和兒女合不來。我討厭浪費糧食,可我的兒女天天都浪費糧食,很多時候家裡做好的飯菜他們都不吃,他們寧可在外面吃垃圾食品。我過日子比較節約,每個月開銷就幾百塊錢,可我兒女們每天的開銷會花掉一兩百,我看著他們這樣大手大腳,我真的是完全不能接受。
  • 3位退休老人自述:這3種養老方式我不接受,寧願自己過
    導語:很多退休老人都選擇一個人獨居,在外人看來,獨居的日子不太好。可這些退休老人覺得獨居的日子挺清靜,挺快樂的,其實還有其他的養老方式,但是他們接受不了,他們寧願自己一個人過。聽聽這些獨居老人怎麼說。林女士:我有一兒一女,我兒女說讓我輪流養老,但我真的接受不了輪流養老,輪流養老看上去是沒有被兩邊兒女拋棄,其實是兩邊兒女都拋棄了我。輪流養老讓我覺得特別不高興,因為要討好兩邊的兒女,兩邊的兒女喜歡的生活方式不一樣,我要改變我自己去遷就他們,我覺得特別累。輪流養老,其實就是兩邊都不討喜。
  •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自己養老需要滿足4個條件,別輕易嘗試」
    為了不給兒女增添壓力,為了不與兒女及其配偶產生矛盾,為了讓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舒服點,老人開始選擇自己獨居養老。獨居養老有獨居養老的好處,首先,老人獨居養老,就不會因為距離等因素與家人產生矛盾;其次,老人獨居養老,也符合很多兒女的心願,給兒女減輕了負擔;最後,獨居養老的老人可以更好地管控自己的退休金和積蓄,不會落得個被啃老的下場。
  • 3位退休老人述說:這3種養老方式我接受不了,情願一個人生活
    導語:大多數退休的老人退休後都想要一個人住,在別人看來到了晚年還自己一個人住的話就不太好,大家都會猜測是不是她的子女不想讓他跟他們一起住,肯定是嫌棄老人然而並不是。他們這些退休老人自己一個人住,日子過得還挺好的也清靜,人老了之後最喜歡的就是清靜都不想讓別人打擾自己,但是有一些養老的方式,一些老人是接受不了的他們寧願自己一個人住,一個人生活,也不接受子女的養老方式。聽聽這位老人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