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小明來找我,他看起來心事重重的樣子。他說他感到嘴巴他特別苦,吃什麼東西都沒有味道。
我問,你是不是又有什麼事情上火了?不然怎麼會突然間變得口苦難忍。
他說,真的是一言難盡,我現在夾在老婆和母親的中間,變成了一個兩邊受氣的夾心餅乾,簡直二邊都不是人,快被逼瘋了。
小明的情況我知道,前段時間他曾經來和我溝通過。小明有一個妹妹,因為一直未嫁,之前她母親和妹妹一直在一起,像姐妹。
他父親母親妹妹和他們夫妻是住在一起,諸多不便。加上小明也有一個女兒,上初二,還和未嫁的姑姑住一起,諸多不便。
前一段時間。在他們的堅持之下,他的父親母親妹妹一起搬得出去。我還特別替他們感到幸運。
可是好久不長了。這段時間他母親又開始反悔,想要搬進來了。
現在他老婆不同意了,因為好不容易得來一個比較清爽的環境三口之家,他們他當然是不想再回到原來的那個尷尬的局面。
之前,因為小姑沒上班,一直佔在家裡面,陪父親母親過日子,他們夫妻倆因為上班的關係,呆在家裡時間不長。所以整個家庭都由父母和小姑在主導,他們在家顯得像客人一樣。
他老婆自然會珍惜這種得來不易的人當家做主翻身當主人的感覺。
所以父母和老婆兩邊都向他施壓,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他也曾經彷徨過是否答應母親要求,或者支持老婆的意見,心亂如麻。
但是呢。到最後,他終於還是下定決心堅持老婆的意見,拒絕了母親的要求。
這個時候,小明的老婆開始在那邊抱怨了,指責老公沒有及時堅持自己的看法,立場搖擺,沒有給她足夠的支持。
這個時候,我制止了小明老婆的批評。這是團結的時刻,而不是互相拆臺證明誰對誰錯的時刻。
我告訴她說,這個時候你應該堅定的站在老公這一邊。絕對不應該去指責自己老公,因為你要知道,當你老公他面對自己母親,父親和母親以及妹妹的步步緊逼,那種壓力是你會不曾品嘗過的詭異味道,這味道我非常熟悉,就是來自自己原生家庭的詭異壓力。
我告訴他說,我之前也和自己的父親吵過架,對峙過,那是一種巨大的壓力,絕對沒有那麼容易就可以化解的。
因為他們畢竟是自己的親生父母,自己的妹妹,他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有親情槓槓壓力的,分量十足的,並且他們帶著原始的那種權威感。
在我們的內在的小孩,依然還是會懼怕這樣的父母的威嚴的,所以,那是源自自己童年小孩的印象,即便你已經長大成人,可是面對這種壓力,這種味道,詭異且奇特,並不那麼好應對。
當我這麼說,小明看著我說對啊對啊,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那是一種自己的感受被人看到,被人接納和體會,所以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實際上,所謂的婆媳之間的矛盾大戰,只是表面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兒子怎麼處理和自己原生家庭的關係,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只要他能夠頂住來自原生家庭的壓力,那麼,他就可以維護自己核心家庭的利益,堅定自己小家庭的立場和觀點。維護自己小家庭的權利。
畢竟,父母養了一個巨嬰,不應該由哥哥和嫂嫂來承擔這樣的一個結果。
對於父母來說,逐漸老去時日無多的時候,他總有放心不下的孩子,比如說自己的女兒到了50歲還沒有結婚,他自然是希望她能夠有一個好的歸宿,或者說,就是希望哥哥嫂嫂能夠收留她。
老人家也給妹妹分了一套房子,和哥哥一樣,不過,妹妹把房子賣掉了,存在銀行吃利息。並且這個女兒一直都沒有上班,日子過得太安逸舒服了。
可是,她還想繼續把這種舒服繼續的延續下去,而且要哥哥嫂嫂付出一定的代價來接受,這確實是一個不靠譜不現實的想法。
可是更加可怕的是,父母居然還支持這樣的想法,甚至覺得這樣是理所當然的天經地義,並且一起聯合起來,施加壓力給自己的兒子,搞到兒子精神要崩潰,而且他們還不那麼容易的善罷甘休手。有一種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感覺。
原生家庭的壓力才是這些問題的關鍵。所謂的婆媳大戰,只不過是原生家庭矛盾的一個表現而已。
只有堅定的解決了自己原生家庭的問題,或者說,你甚至得要懂得對峙自己的父母,爭取到屬於自己的權利,畫出彼此之間的界限。
最後你才能獲得自己和自己核心家庭的自由度。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那麼容易,任重而道遠。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師
每日原創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499篇
2020年8月3日